保健食品

搜索文档
民生健康营收净利双增,多维布局大健康赛道显成效
全景网· 2025-08-27 09: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6.3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0.51万元,同比增长6.6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7.89%,主要得益于存货管理优化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主要系理财产品到期收回现金 [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核心产品"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自1985年上市,覆盖全人群营养需求并通过多规格布局线上线下渠道 [1] - 研发投入1626.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2% [2] - 新增药品批文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项 [2] - 益生菌领域多个专利高活菌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涉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婴幼儿腹泻、痛风等适应症 [2] - 推动灵芝胶囊批文复产并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攻关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实施"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新项目"的"四新策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1] - 募投项目"保健食品智能化生产线技改"和"维矿类OTC产品智能化生产线技改"稳步推进 [3] - 完成对民生中科(山东)股权收购,构建益生菌从菌粉、OEM到制剂的全产业链布局 [3] - 推出专业医美品牌"肌素然",进军功效护肤市场并探索"医美+药店"创新模式 [3] 渠道与市场拓展 - 坚持"立体化渠道生态"战略,线下通过一二级经销商网络下沉,线上依托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开展自营与分销 [3] - 子公司民生中科在益生菌业务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模式,产品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健康中国2030"政策推动国民健康意识提升,自我药疗和未病防治观念普及 [2] - 2022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并以每年11%–12%速度增长,预计2028年接近2000亿元 [2] - 公司积极布局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等新兴赛道打造新增长极 [2]
晨光生物(300138) - 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记录表
2025-08-27 0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4.7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5.33%)[2] - 植提类产品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9.47%),毛利率20.24%(同比提高3.43%)[2] - 棉籽类业务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7.00%(同比提高7.19%)[4] 主力产品增长 - 辣椒红色素销量6367吨(同比增长43%)[3] - 辣椒精销量1536吨(同比增长81%)[3] - 叶黄素推广高附加值产品并开发专用型产品[3] 梯队产品发展 - 花椒提取物销量逆势增长约23%[3] - 甜菊糖苷收入超1.6亿元[3] - 番茄红素销量增长约49%[3] - 水飞蓟提取物、姜黄提取物销量大幅增长[3] 新业务与副产品 - 甜菊糖副产品异绿原酸钠被批准为新型饲料添加剂[3] - 保健食品业务受产能限制收入变化不大[4] - 中药业务销量持续提升[4] 毛利率与经营策略 - 辣椒红毛利率恢复至正常区间但价格处于低位[4] - 辣椒精因国内原材料生产导致毛利率下降[4] - 叶黄素毛利率处于低位(行业库存过剩)[4] - 棉籽业务坚持“对锁”经营策略规避价格风险[5] 市场与产能布局 - 辣椒精以提升份额为目标而非提价[5] - 甜菊糖市场空间大于辣椒红/辣椒精[6] - 缅甸万寿菊基地受地震影响未达2-3万亩目标[7] - 番茄红素成本下降70%推动食品饮料应用[7] - 赞比亚原材料基地处于前期布局阶段[8]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因材料费增加(主力产品定制化开发)[9] - 公司将持续保持大额研发投入[9]
转债市场周报:加强个券业绩、条款方面的考量-20250825
国信证券· 2025-08-25 0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权益市场带动下,上周转债市场表现强势,各平价区间转债估值进一步抬升,固收+资金对转债有强烈配置需求 [3][15] - 股市短期热度有望保持高位,建议增加对业绩的考量,沿算力、机器人及智驾、半导体自主可控等产业趋势确定性较强的方向布局 [3][15] - 近期触发并公告强赎的个券激增,可关注剩余期限短、化债诉求强的个券的条款博弈机会 [3][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焦点(2025/8/18 - 2025/8/22) 股市 - 权益市场继续上涨,沪指突破 3800 点位,半导体及算力国产替代逻辑强化,科技板块表现靠前 [1][7] - 分行业看,申万一级行业全数收涨,通信、电子、综合、计算机、美容护理涨幅居前 [8] - 各交易日 A 股三大指数表现有涨有跌,全市场成交额有放量和缩量情况,不同板块题材表现各异 [7] 债市 - 债市总体下跌,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叠加税期资金面收紧和货币政策预期影响,债市情绪较弱,周五 10 年期国债利率收于 1.78%,较前周上行 3.53bp [1][8] 转债市场 - 转债个券多数收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2.83%,价格中位数+2.82%,算术平均平价全周+2.24%,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与上周相比+2.07% [2][8] - 多数行业收涨,美容护理、计算机、电子、石油石化表现居前 [10] - 金铜、华医、伟测、东杰、水羊转债涨幅靠前;力诺、荣泰、设研、微芯、游族转债跌幅靠前 [2][11] - 上周转债市场总成交额 4703.00 亿元,日均成交额 940.60 亿元,和前周基本持平 [13] 估值一览 - 截至 2025/08/22,偏股型转债不同平价区间平均转股溢价率位于 2010 年以来/2021 年以来较高分位值 [16] - 偏债型转债中平价在 70 元以下的转债平均 YTM 为 -6.12%,位于 2010 年以来/2021 年以来的 0%/0%分位值 [16] - 全部转债的平均隐含波动率为 43.97%,位于 2010 年以来/2021 年以来的 89%/94%分位值;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长期实际波动率差额为 -3.29%,位于 2010 年以来/2021 年以来的 64%/64%分位值 [16] 一级市场跟踪 上周(2025/8/18 - 2025/8/22) - 金威转债发行,无转债上市 [24] - 金威转债正股金达威,隶属于食品饮料行业,2024 年和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本次发行可转债规模 12.92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多个项目 [24] - 交易所受理 2 家,股东大会通过 2 家,董事会预案 5 家,无新增交易所同意注册/上市委通过的企业 [26] 未来一周(2025/8/25 - 2025/8/29) - 暂无转债公告发行,微导转债上市 [25] - 微导转债正股微导纳米,隶属于电力设备行业,2024 年和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情况不同,本次发行可转债规模 11.7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多个项目 [25] 待发可转债情况 - 待发可转债共计 77 只,合计规模 1283.4 亿,其中已被同意注册的 2 只,规模合计 14.5 亿;已获上市委通过的 4 只,规模合计 89.8 亿 [26]
研判2025!中国人参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01:34
行业概述 - 人参类保健食品以人参为主要原料制成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剂型包括胶囊剂 口服液 酒剂 片剂等 产品形态包括人参养生水 人参糕 人参软糖 人参口香糖等 [2] - 人参含人参皂苷 人参多糖 人参蛋白等生物活性成分 具有大补元气 宁神益智 益气生津等功效 被称为百草之王 [2] 市场需求 - 2024年人参类保健食品需求量达17548.8万盒/瓶/罐 市场规模达125.93亿元 [1][13] - 银发经济兴起带动老年群体消费能力提升 年轻消费者对人参软糖 人参咖啡等零食化产品关注度上升 [1][13] - 鲜人参产量达11.75万吨 同比增长4.7% 为人参类保健食品提供充足原材料 [9]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保健食品与康养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4][6]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人参 西洋参 灵芝》规范备案产品技术要求 明确产品质量安全指标 [4][6] -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规范保健食品中可添加的中药材物质 [4][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人参 辅料 生产设备 包装材料等行业 中游为研发生产环节 下游为商超 药店 电商等销售渠道 [7] - 线上渠道占比35.29% 为最大销售渠道 药店渠道持续扩展 2024年底全国零售连锁药店企业6680家 下辖门店38.85万家 [11] 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8月4日 获得批准文号的人参类保健品共计1129个 其中本土企业批文1089个 进口产品批文40个 [15] - 2025年新增注册批文9个 全部为本土企业产品 [15] - 益盛药业2024年营业总收入6.69亿元 人参类产品收入0.44亿元 占比6.6% [17][18] - 吉林敖东2024年营业总收入26.11亿元 毛利润10.51亿元 毛利率40.26% 拥有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书22个 备案凭证85个 [20] 发展趋势 - 产品形态将更加零食化 出现人参冻干片 人参冲饮粉等便捷吃法 以及人参巧克力 人参能量棒等趣味产品 [22] - 人参与其他药食同源食材搭配更常见 如人参枸杞茶 人参茯苓粥 以发挥协同保健作用 [22] - 品牌成为核心竞争力 企业将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和推广 [22]
“晴格格”王艳直播带货保健品 两场卖了3000多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02:12
公司直播业务表现 - 王艳8月21日开启今年第二次直播带货 直播产品为女性益生菌保健食品[1] - 7月26日首次直播4小时销售额达1000万至2500万元 8月21日单场销售额超750万元[1] - 两场直播总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账号登顶保健食品榜第1名[1] 公司关联方财务状况 - 王艳丈夫王志才为澳大利亚籍地产商人 在澳大利亚拥有房产资产[1] - 王志才旗下北京王府世纪发展有限公司已被列为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1] - 王志才名下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 最近一条立案时间为2023年5月23日[1] - 北京鼎成典当行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出现在相关执行案件中[1]
乐城加速引进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
海南日报· 2025-08-21 01:52
活动概况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指导 国控海南乐城主办2025年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项目对接暨推介会 [2] - 活动向海内外企业解读乐城政策优势及琼海"医疗+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蓝图 [2] - 现场签约7个战略合作项目 覆盖美国 日本 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 [2] 合作项目 - 国控海南乐城与7大行业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涉及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引进加速 市场准入支持 进口关务配送等关键环节 [2] - 京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引进治疗关节疼痛产品 无副作用抗生素 干细胞技术软膏三类产品 [3] - 国控海南乐城已代理5款瑞士产品 将为签约企业提供全流程快速服务 [3] 产品展示 - 路演展示英国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瑞士 日本 韩国等国家近500种前沿产品 [2] - 产品覆盖精准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原料创新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研发等热点方向 [2] - 乐城先行区政策实施以来已落地8款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产品 [3] 战略规划 - 乐城先行区将继续加强改革创新 推动国际资源"进得来 用得好" [3] - 持续丰富创新药械 创新技术 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优质产品供给 [3] - 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健康消费 强化乐城医疗健康品牌价值 [3]
仙乐健康高管减持背后:业绩增长难掩深层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19 11:36
核心管理层变动与市场反应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姚某民和董事杨某宣布减持计划 拟分别减持不超过20195万股和24815万股 合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147% [1][3][4] - 减持窗口期为2025年7月25日至10月24日 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进行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3][4] - 财务负责人夏某因个人原因辞职 持有562万股限售股由公司回购注销 副总经理郑某群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 [4] - 高管减持及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质疑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应声下跌 [1][4] 历史合规问题 - 公司前身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2012年因保健品广告违法遭国家药监局曝光 产品"维妥立牌天然维生素E辅酶Q10软胶囊"广告宣称"打破心脑血管疾病不可治愈的神话"并承诺"冠心病 胸闷等症状3-7天消失" [5] - 监管部门认定广告"超出批准内容 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 含有不科学的功效断言和保证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211亿元同比增长1756% 净利润325亿元增长1566% [6][8] - 第四季度营收1163亿元同比仅增8% 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滑11% 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6] - 美洲市场营收1666亿元同比飙升60% 主要受益于收购Best Formulations的协同效应 [8] - 中国区营收1661亿元同比下降10% 暴露本土市场增长困境 [8] 产品线与研发投入 - 传统软胶囊业务贡献1984亿元营收增长30% 软糖产品线995亿元增幅35%成为新增长点 [8] - 2024年研发费用126亿元增长1398% 取得2项保健食品注册证书和50项备案凭证 [8] - 推出Puracolla?0胶体软糖实现胶原含量突破 完成益生菌二级赛道细分布局 上市QUICKFIZZ闪溶益生菌 [8] 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 - 依托中国 欧洲 美国七大生产基地 2024年在欧洲投产自动化包装线缩短交付周期 美洲借助Best Formulations产能拓展跨境客户 [8] - 2025年2月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智能配方设计系统 优化研发流程和成本控制 [8] - 公司推进双轨战略 包括全球生产布局深化和技术研发突破 [8]
启迪药业高溢价收购合理性存疑 投服中心呼吁中小股东积极行权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交易概述 - 启迪药业拟以1.4135亿元收购武汉名实药业55%股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2.6亿元 评估增值2.08亿元 增值率达400.72% [1] - 3名董事投反对票 包括副董事长 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及1名独立董事 [2] - 投服中心呼吁中小投资者审慎决策 参加1月29日临时股东大会 [1]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标的公司主营中药及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 持有3个中药批文和13个保健食品注册证 [2] - 2022年净利润1313.87万元 2023年1-8月净利润1341.56万元 [2] - 缺乏主打产品 核心竞争力弱 近年无新注册药品批准 无新发明专利 [2] - 3项已获批药品中2项同质化程度高 估值高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 [2] 业绩承诺风险 - 交易对方承诺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30万元/2640万元 年均2457万元 [2] - 承诺业绩较2022年实际净利润1313.87万元增长87% [2] - 主要产品售价下降 保健食品行业增速放缓 同业龙头出现销量下滑 [3] - 上游中药材成本大幅增长 成本上升与售价下降双重压力下实现高业绩承诺存疑 [3] 财务与资金风险 - 启迪药业货币资金仅1.56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03.92万元 [5] - 现金到期债务比-48.65%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2022年及2023年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8.8%和59.04% [5] - 同期披露工业旅游项目投资2768.71万元 科技园项目追加投资5326.75万元 [5] - 交易对价1.4135亿元可能加剧资金压力 [5] 协议与法律风险 - 业绩承诺方为2名自然人 未设置补偿履约保障措施 [4] - 承诺方之一王中关联企业存在失信被执行记录 投资公司被吊销经营资质 [4] - 高溢价收购可能产生商誉减值风险 [4]
外资企业在华范本!艾多美中国从立足到引领的跨越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49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12月韩国艾多美株式会社与烟台高新区签约,2017年2月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落户烟台中韩产业园,获得"重点外商投资项目"政策支持[1] - 2018年5月投建一期生产基地专注于生活家居用品生产,2019年7月总部大楼暨保健食品生产基地奠基,实现从单一制造向全产业链升级[2] - 2020年3月启动中国客服中心,4月开放会员注册,7月自建电商平台艾购商城开业,8月首场成功学院开播,10月成立领导人俱乐部[5] - 2022年3月艾购商城2.0上线,5月启动健康产业园项目,6月成立中国自律委员会,8月推出"碳中和"包装箱,10月获山东省跨境电商主体认定[9] - 2023年1月本土产品苹果脆片出口新加坡,牙刷获"山东优质品牌产品"认定,5月品牌研发中心奠基[10] - 2024年入选山东电子商务平台名单和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企业名单,8月研发中心开工,10月启动30亩国际物流中心项目[15][17] - 2025年品牌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升级IT系统融入AI技术,上线直播分享GO功能[19] 本土化战略 - 构建"合力成善"共同成长文化,与中小型优良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共生机制[4] - 建立"入门-成长-发展"阶梯式培训体系,包括ABI起步课程、迈向营销经理课程、杰出经销商课程等[11][14] - 产品策略以"优品良价"吸引消费者,以"中国需求驱动研发"构建核心竞争力[22] - 通过健康产业园、物流中心、品牌中心协同布局,打造全价值链闭环[22] 数字化转型 - 2021年2月与阿里巴巴启动艾购商城2.0项目,6月上线梦想中心参观系统,11月推出微信小程序小艾内容站[8] - 2022年艾购商城2.0实现运维智能化、系统高稳定、运营高效率[9] - 2025年升级IT系统融入AI技术,上线直播分享GO功能提升购物体验[19] 社会责任 - 2021年构建覆盖教育赋能、儿童关怀、青少年成长、生态保护、助残帮扶的公益体系[6] - 具体项目包括"我送盲童一本书"、残疾青少年假肢矫形适配、"卫艾守护"捐赠卫生巾、乡村学校旱厕改造等[6] - 2022年推出"碳中和"包装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9] 行业影响 - 入选2024年山东电子商务平台名单和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企业名单,烟台市唯一上榜企业[15] - 为外资企业本土化提供三大启示:长期主义价值观、双轮驱动战略、生态化思维[22] - 证明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需要深度融入区域经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推动模式创新[22]
金达威,净利预增70%~100%!以合成生物布局新产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12:40
公司业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21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70%~100%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2.2亿元~2.59亿元,同比增长70%~100%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0.42元/股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辅酶Q10、维生素A及国内保健品业务销售增长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原料、终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保健食品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主要在境内,出口比例较高 [3] - 保健食品终端产品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主要在境外,境内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增长态势明显 [3] 原料领域布局 - 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规模化生产辅酶Q10、NMN、NADH、维生素K2、纳豆激酶、PQQ、DHA、ARA等产品 [4] - 利用合成生物学布局新产品,如虾青素、藻油EPA、肌醇、泛酸钙、生物代糖系列等 [4] - 化学合成原料产品主要为维生素A、维生素D3等,同时生产医药原料如吡喹酮、丙氨酰谷氨酰胺等 [4] - 辅酶Q10市占率全球第一,具备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 [4] - 通过研发和技改降低虾青素、DHA、EPA等产品的生产成本 [4] 保健食品终端领域 - 拥有Doctor's Best、Zipfizz两大品牌,自有生产工厂VB提供胶囊、片剂和粉剂的生产加工服务 [5] - 覆盖保健食品上游原料供应、中游制剂生产、下游品牌运营及渠道布局,是全产业链公司 [5] - 未来将进一步打通上下游、境内外,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5] 国内保健品业务策略 - 根据行业特性、市场需求及品牌定位,制定产品策略和供应链保障 [6] - 利用数据驱动与迭代升级,打造大单品或市场爆款产品 [6]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8] - 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和机遇 [8]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