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与东盟合作热度攀升 多领域互动迈向纵深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8:06
农产品贸易 - 甘肃对东盟出口值达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其中柑橘出口716万元,同比增长1.09倍,主要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1] - 甘肃礼县柑橘凭借细腻口感和价格优势,赢得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消费者的青睐 [1] - 甘肃苹果、高原夏菜、中药材在东盟市场潜力显著,已通过推介会促成多项农贸协议落地 [3] - 甘肃的洋葱、宽粉、中草药在东南亚市场受欢迎 [3] 中医药合作 - 甘肃中医药大学(曼谷)敦煌医学科在泰国设立,首批21名泰国学员已毕业 [3] - 两位甘肃中医专家即将赴泰开展临床教学,推广针灸等中医疗法 [3] 文旅与工业合作 - 2024年甘肃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37%,马来西亚游客数量居首 [4] - 莫高窟与吴哥窟的文旅对接具有合作潜力 [3] - 金川集团在印尼的镍矿项目落地,甘肃光伏产品对东盟国家出口量激增 [4] 展会与市场推广 - 第31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的特色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1][3] - "甘香丝路,食联南洋"等推介会成为甘肃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渠道 [3] - "环球撮合荟"马来西亚国别馆成为甘肃农产品的海外展示窗口 [3]
“小切口”落实“大战略” 岳西英山携手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07:27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安徽省岳西县与湖北省英山县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作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抓手 [1] - 两县以"交通互通、产业共融、生态共保"为突破口,探索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发展新样板 [1] - 2022年两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岳西—英山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规划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2] 合作机制与规划进展 - 两县建立专班推进、定期会商机制,制定2025年度工作要点 [2] - 安徽、湖北两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审查合作区发展规划,争取2025年获批 [2] - 规划以"一山两景一中心,一路两园共振兴"为愿景,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 项目投资与产业协同 - 两县围绕生态康养、绿色食品药品、轻工业生产、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5大类谋划23个项目,总投资约873.97亿元 [3] - "白帽—杨柳湾"先导区谋划2025年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达5亿元 [3] - 两县联合策划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3] 交通与文旅融合 - 岳西县鹞落坪与英山县桃花冲旅游专线开通,串联两大核心景区,直达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 [1][3] - 专线开通后游客驻留时间平均增加两天 [3] - 两县推进G318国道(岳西-英山段)、大别山旅游风景道岳西段等交通项目,谋划"十五五"期间构建"一横四纵两环"交通网络 [3] 未来发展规划 - 两县以"规划获批"为首要任务,以交通互联和文旅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更多领域合作 [4] - "十五五"期间将提升协作水平,构建省市县对接机制,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4] - 展望2035年,目标建成"红色文旅引领、绿色产业支撑、区域治理协同"的发展标杆 [4]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商旅融合焕新发展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7-08 23:19
历史建筑活化与文商旅融合 -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化旅游区通过"老建筑+新内容"的创新实践,将百年老站转型为文商旅综合体,实现历史肌理与潮流文化的融合[1] - 街区保留火车站大楼百年建筑的历史质感,同时引入泡泡玛特等潮流文化IP装置,吸引年轻群体[2] - 创新模式让老建筑从历史符号转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空间,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2] 文化活动与情感共鸣构建 - 举办"背影的重量·脊梁的温度"主题摄影展,30幅作品通过父子情深等场景展现情感联结[3] - 展览设在朱自清雕像旁,将文学意境与当代影像结合,实现历史文化从教科书走向生活场景的转化[3] - 父亲节期间开展亲子合影、露天电影等活动,通过可参与、可分享的形式引发市民情感共鸣[3] 商业运营与消费潜力挖掘 - 街区探索"文化体验+消费转化"新模式,风雨廊书店、背影咖啡等商家推出文化惠民活动[4] - 活动带动周边文创、餐饮消费额显著增长,构建文化、商业、旅游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4] - 未来将深化"文旅+IP+消费"机制,通过"小而美"的精准运营持续挖掘区域消费潜力[4]
超2000场活动!浙江推出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7-08 12:18
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 - 浙江省商务厅等12部门印发《"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旨在释放消费潜力 [1] - 方案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等重点领域 [1] - 计划暑期(7至8月)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 [1] 文化旅游领域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1] - 推出演艺狂欢、海边度假、暑期研学等十大主题产品 [1] - 发布百条暑期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1] - 开展"跟着交通去旅行"活动,推出水上精品航线、低空旅游、最美农村路自驾游等交旅融合体验项目 [1] - 全省联动举办超1000场文旅促消费活动 [1] - 启动"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暑期消费季,发放2025年省级电影消费券 [1] 夜间经济领域 - 启动"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消费季 [2] - 发布一批省级夜经济坐标,推广夜食、夜购、夜游、夜展、夜健、夜学场景 [2] - 推动各地发布暑期夜生活指引 [2] - 全省联动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2]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等场所延长暑期开放时间 [2] - 引导商场、餐饮、娱乐等业态推出夜间专属优惠 [2] - 鼓励平台企业发放夜间消费券、打车券 [2] - 鼓励经营主体分时分段减免停车费 [2] - 推动地铁、公交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2]
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19
文旅消费 - 浙江省推出《"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七大行动,计划在7月至8月举办超2000场促消费活动 [1][2]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演艺狂欢、海边度假、暑期研学等十大主题产品,发布百条暑期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2] - 发放2025年省级电影消费券,推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文博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力争全省图书馆夜间开放率达到90%以上 [2] - 举办"诗画浙江@世界"入境游主题活动,加强海外推广,鼓励各地推出暑期入境游专享优惠 [2] 体育消费 - 通过举办2025世界排球联赛男排总决赛、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重大赛事,配套推出"住宿+文旅"消费套餐 [2] - 依托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发放赛事消费券,发展"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引导赛事场馆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推出"赛事票根"专项优惠 [3] 夜间经济 - 启动"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消费季,发布一批省级夜经济坐标,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3]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等场所延长暑期开放时间,引导商场、餐饮、娱乐等业态推出夜间专属优惠,鼓励平台企业发放夜间消费券、打车券,鼓励减免停车费,推动地铁、公交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5] 创新消费 - 推动首店加速落地,鼓励知名品牌设立暑期快闪首店,推出"暑期限定首发"新品 [6] -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鼓励商圈引入智能导购机器人、智能支付系统,设置AI体验区,推广智能产品 [6] 乡村消费 - 推进"百县千品"享特产、"百县千园"游乡村、"百县千场"趣农运等活动,组织乡约浙里"村BA""村歌""村舞"等村字号、农字号特色活动1000场以上 [6] - 推动赛事与"土特产"展销、民俗演出、农事体验等场景融合,打造"白天赛场竞技、夜间村头赶集"的全新体验 [6]
浙江推出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
快讯· 2025-07-08 03:16
文旅消费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十大主题产品和百条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1] - 开展"跟着交通去旅行"活动,推出水上航线、低空旅游、自驾游等交旅融合项目 [1] - 全省联动举办超1000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发放省级电影消费券并推出票根优惠 [1] - 迭代文旅惠民卡权益,推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动商家推出景区门票、餐饮住宿优惠 [1] - 推动文博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全省图书馆夜间开放率目标90%以上 [2] - 举办抖音旅交会暨电商大赛,加强海外推广并推出入境游专享优惠 [5] - 优化重点文旅场所多语种服务环境,提升入境游体验 [6] 体育消费 - 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如世界排球联赛、围棋公开赛、全国田径锦标赛,配套推出"住宿+文旅"套餐 [7] - 开展"跟着赛事游浙里"活动,推动群众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 [8] - 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公共体育场馆推出分时分段优惠 [9] - 启动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发放赛事消费券并发展"赛事+文旅体验"模式 [10] 夜间经济 - 启动"浙夜好生活"消费季,发布省级夜经济坐标,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11]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场所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专属优惠和消费券 [12] - 加强商业街区夜间灯光建设,放宽商业外摆并允许户外促销活动 [12] 餐饮服务 - 开展"餐饮活动进商场"等主题活动,打造"餐饮+百货零售、体育赛事、文旅演艺"融合场景 [13] - 推广智慧点餐和移动支付,鼓励餐饮企业推出学生、教师优惠并延长营业时间 [13] - 组织"百家名店·餐饮惠民促销"和"暑期美食探店"话题营销 [13] 商圈消费 - 推动暑期首店加速落地,知名品牌设立快闪首店并推出暑期限定新品 [14] - 支持首店首发体验活动,通过直播探店等形式打响"浙里首发"品牌 [15] - 推动"一城一主题"促消费活动,鼓励发布暑期消费优惠指南和城市礼品榜单 [16] 数字消费 - 推出暑期"浙优云品"电商消费券,鼓励电商平台配套优惠券打造爆款浙品 [19] - 引导电商平台设立暑期消费专区,开展"暑期冰冰节"等促消费活动 [19] - 组织直播电商基地与产业带结合,集中开展直播带货并举办全省直播电商大赛 [19][20] 乡村消费 - 组织"百县千品"推介活动,推动农产品进服务区、商超、社区 [21] - 举办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联动展示大会,目标农业休闲观光2500万人次以上 [21] - 组织"村BA""村歌"等特色活动1000场以上,探索"赛事+节庆+集市"一体化模式 [22]
杭州文旅暑期推出“演唱会+文旅”大礼包,涵盖景区、酒店、演艺优惠
杭州日报· 2025-07-08 03:07
杭州文旅创新模式 - 杭州文旅推出"演唱会+"创新模式,通过"2025年跟着演唱会游杭州"第二期活动,升级演唱会门票功能,全球乐迷可凭门票在演唱会前后三天内享受"文旅大礼包"[1] - "文旅礼包"包含三项核心权益:演艺板块提供8家特色演艺空间门票最低五折优惠,景区板块推出5家旅游景点门票"买一赠一"优惠,住宿板块11家场馆周边酒店提供"买一免一"或五折优惠[1] - 该模式整合演出、景区、酒店等优质资源,打造"一票通享"文旅消费新模式,培育新型消费习惯,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演唱会经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州已举办大型演唱会52场,吸引超过85万名全球观众,票房收入达7.65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45亿元[2] - 杭州"演唱会经济"指数位居全国第三位,较2023年上升14位,预计2025年全年演唱会将超过85场[2] - 2025年暑期档已确定12场大型演唱会,包括查理·普斯、任贤齐、陶喆等艺人演出[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杭州市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跟着赛事游杭州""跟着演唱会游杭州"模式成熟发展[2] - 该模式不仅能直接带动周边酒店、餐饮等消费增长,也是打造"知音杭州"文旅新品牌的重要契机[2] - 通过"一场演唱会变成一次城市文化深度游"的创新实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
广州将打造“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的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7 08:23
"广州科普之夏"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全市科普基地和资源单位将开放数万个免费活动名额,市 科协将通过"科普广州"公众号分阶段发布各类科普活动信息。广州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手段为市民游客提 供高品质科普文化服务,带动科普场馆、文化商旅、研学实践等相关产业消费业态发展。 暑假期间,广州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单位将联合推出上千场涵盖科普展览、研学实践、互动体 验等形式的特色活动,预计吸引超百万市民游客参与。"广州科普之夏"将精心打造"乐享研学之旅""走 进重点实验室""探秘高新技术企业"等八大系列活动。例如,"探秘高新技术企业"将组织参观代表性企 业,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 7月4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联合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于7月5日至8 月31日举办"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打造"百馆联动、千场活动、百万人参与"的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广州市科协建立"市科协牵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比如,市 河长办协同推出12条水科普精品研学路线,串联治水展示馆、黑臭水体整治示范点等节点,群众可实地 了解先进治水技术、感受水环境改善成果。 为擦亮广州科普品牌 ...
聚焦“三个名城” “好地方”扬州冲刺决胜走在前
新华财经· 2025-07-07 02:33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突破9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全力冲刺工业开票和地区生产总值"双万亿"目标[2] - 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全国首部地方产业科创促进条例,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行动方案,推动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和域外创新中心建设[2] - 围绕"613"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集群一科创平台""一龙头企业一科研机构"策略,推动省级以上园区与高校共建科创载体,设立市域科创中心支持科技项目招引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2] 营商环境优化 - 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健全"免申即享""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大厅"等惠企服务机制,2024年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省第一[3] 文化旅游名城发展 - 编制《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保护5.09平方公里明清历史城区和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运河十二景"文化带[4] - 推动"文化IP+科技+百业"融合发展,布局沉浸式博物馆、VR演艺等文旅新业态,推出"跟着赛事游扬州"等精品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1.19亿人次,同比增长近20%[5] - 荣获"十大旅游向往之城""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等荣誉,全年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超1000场[5] 生态宜居名城建设 - 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30%,实施"一湖一策"保护三大湖泊,完成沿岸"三退三还",建成十大生态中心,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1.5%[7] - 建成1平方公里的三湾湿地公园和数百个"口袋公园",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城市生态格局[7] - 连续24年实施民生"1号文件",建成18条儿童友好街区、235个颐养社区,出台"人才新政15条"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8]
雪域甘南秀“绿金”价值链 高原特色产业启新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7-06 02:20
招商引资项目概况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兰洽会前夕举行专场签约仪式,共签约28个项目,聚焦现代农牧、文化旅游、中藏医药及新兴产业[1] - 签约项目紧扣高原资源禀赋,包括8个文旅项目、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1个中藏医药产业项目和1个黄金产业项目[1][2] 文化旅游产业 - 甘南州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签约8个文旅项目,聚焦景区提质与文旅综合体建设[1] - 展区展示扎尕那、阿万仓湿地等41处A级以上景区,结合AI变脸体验装置吸引客商[1] - 通过打造"簪花之路""香告梅朵文化旅游节"等IP,推动文旅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1]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州接待游客6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7%,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1] 现代农牧产业 - 9个现代农牧产业项目聚焦牦牛、藏羊等高原特色畜种,包括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高端肉乳制品生产线等[2] - 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发展蕨麻猪肉、酥油奶茶等特色产品[2] - 同步发展青稞产业链,延伸出青稞面、青稞曲奇等健康食品[2] 中藏医药产业 - 1个中藏医药产业项目签约,为当地17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带来产业化契机[2] - 甘南拥有850余种野生药材,当归、黄芪等道地品种在海拔2500米冷凉区生长[2] - 项目将推动藏药炮制等非遗技艺从文化展示走向标准化生产[2] 黄金产业 - 1个黄金产业项目签约,甘南州已探明金矿资源700多吨、储量居全国前列[2] - 项目秉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理念,推动资源绿色开发[2] 产业发展现状 - 甘南州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中国电建、浙江正泰等一批"500强"企业已落地生根[3] - 当地依托亚洲优质天然牧场和丰富矿产资源,持续释放生态文旅与特色产业协同效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