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搜索文档
各地抢抓“暑期经济” 浙江抛出“篮球+”消费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7-17 06:20
暑期旅游市场概况 - 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人群,长线游占比超过六成 [1] -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将迎来高峰,旅游消费需求升级与供应链恢复推动市场迭代发展 [1] 亲子游市场分析 - 暑运期间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比例预计达34.7%,国际航线为23% [2] - 暑期亲子家庭占比预计达六成以上,较2024年提升,中长线旅游需求旺盛 [4] - 亲子家庭更青睐"一价全含"产品,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三亚、丽江等 [4] - 亲子出境游办证量高峰时段达7000-8000人次/日,较6月增长35%以上,主要目的地为日本、泰国及港澳地区 [4] 区域旅游动态 - 浙江出发国际机票预订同比增长25%,热门目的地包括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 [5] - 浙江推出暑期十大主题文旅消费场景,发放3053.8万元消费券,景区推出100项学生优惠 [6][8] - 上海举办乐高世界玩乐节、"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等活动 [12] - 北京推出"夜京城2.0"活动及6条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12][18] - 云南暑期组织31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四川发放6565万元文旅消费券 [12][14] - 海南发放4000万元夏季旅游消费补贴,陕西推出1216项文旅活动及2000万元惠民补贴 [14] 入境游市场升温 - 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覆盖47国,240小时过境免签覆盖55国 [15] - 上海启动"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推出十大标杆活动包括国际动漫月等 [17] - 浙江推出"嗨游"Zhejiang Travel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整合AI大模型及四大核心模块 [18] 暑期经济刺激措施 - 浙江推出"篮球+"消费组合拳,多地景区提供门票优惠及消费券 [10] - 湖北发放1200万元"夏日优惠券",衢州发放500万元"红蓝"消费券 [14][10] - 专家建议创新消费场景、发放消费券、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以释放暑期消费潜力 [18]
供需两端发力 激发消费潜能
新华社· 2025-07-16 13:3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0%和4.9%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1] 供给端优化策略 - 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是关键,需顺应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1] - 供给创新显著撬动市场需求,例如哪吒2成为票房黑马、Labubu引爆消费热点、"免签"和"即买即退"政策推动"中国游"和"中国购"升温 [1] - 需扩大文化、体育、旅游等消费供给,以更高产品质量、更好消费体验和更丰富文化内涵创造需求 [1] 需求端提振措施 - 增强消费能力需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2] - 改善消费环境需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和消费维权制度,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2] 政策协同与实施 - 提振消费需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构建更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 [2] - 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推动经营者诚信经营,严格监管执法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2] - 岗位开发应聚焦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拓宽就业渠道 [2]
北京时尚场景育新行动全面启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
新京报· 2025-07-16 09:34
北京市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成果 - 上半年北京市通过构建"四大功能区"推动时尚场景育新行动,落地一批示范项目为市民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1] -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包括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王府井商圈智慧化转型、大吉巷合院式街区等项目 [1] 多元融合集聚区建设 - 石景山区首钢园依托工业遗存举办30余场高品质活动 [2] - 通州区"湾里"商业综合体招商进度超80%,首店和创新概念店占比超60% [2] - 朝阳区京东MALL双井店创新融入电竞、汽车等多元业态成为区域消费新地标 [2] - 丰台区京东MALL南三环店打造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一站式文化潮购地标 [2] 时尚文化体验创新 - 石景山区完成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等特色展馆培育,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 [3] - 通州区宋里文创园"万物可循"潮流艺术活动吸引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 [3]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体验,首钢园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 [3] - 海淀区"未来形态:陶瓷在科技纬度下的艺术重构展"展示158位中外艺术家的147件作品 [4] 健康休闲功能区发展 - 北京市整合首钢园、奥林匹克公园等资源设计体育旅游线路 [5] - 石景山区加速打造首钢园国际赛事高地,WTT中国大满贯赛事9月开赛 [5] - 延庆区"冰雪长城行"线路成为北京唯一入选国家级春节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项目 [5] - 海淀区培育体育消费城市地标,联动商圈举办马拉松等赛事活动 [6] 特色消费街区打造 - 丰台区长辛店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带动销售额破730万元、客流量约85万人次 [7]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 [7]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7] - 延庆区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开街运营,串联柳沟村1公里主街打造主题消费带 [7]
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重要引擎 “文旅+”释放强劲动能
央视网· 2025-07-16 04:06
文旅市场暑期热度 - 暑期文旅市场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出现创新多元的消费新场景 包括跟着书本 电影 球赛旅行等模式 [1]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单场上座最高突破6万人 "苏超"赛事热度持续不减 [1] 赛事IP带动消费 - 足球场化身城市"会客厅" 江苏通过促消费举措吸引游客 如中华恐龙园提供仿真恐龙拉拉队 7月客流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80% [3] - 中华恐龙园景区酒店暑期入住率满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 推出"苏超"周边产品 恐龙妹妹系列预售三天销量突破1万件 [3] - 夜经济被赛事激活 商业街区打造"美食+购物+足球"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赛事IP转化为夜间消费"超级接口" [5]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 [6] 影视IP联动文旅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人民币 带动衍生品开发销售 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8] - 多地推出票根经济 《哪吒2》电影票根可解锁景区 餐饮 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 [8] 非遗文化赋能旅游 - 申遗成功后首个"非遗春节"期间 江西景德镇 安徽铜陵 四川自贡等地旅游订单量明显增长 [10] - 各地推出沉浸式非遗旅游项目 如舞龙舞狮 非遗鱼灯巡游 刻纸 漆扇制作等 [12] - 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00%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 [12]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传统文化成为文旅融合重要资源 通过创新业态串联实现流量转化 如"全域主场"理念推动消费增量和发展动能 [14]
“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
央视网· 2025-07-15 17:25
文旅消费新场景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苏超"赛事单场上座最高突破6万人 [1] - 中华恐龙园景区7月客流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80% 酒店入住率基本满房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 [3] - 恐龙妹妹系列产品预售三天销量突破1万件 [3] - 常州某烧烤店人流量达之前两倍 手工串售罄时间从凌晨1-2点提前至晚上11点 [7] - "苏超"赛季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 [7] 文体旅融合创新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 衍生品销售额达几百亿元 [9] - 票根经济实现景区、餐饮、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 [9] - 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春节超4.9亿人次参与非遗活动 [11][13] -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倍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 [13] 入境旅游新趋势 - 北京秀水街2024年上半年入境游客数量翻番 销售额提升80%以上 [16] - 深圳华强北外国游客购物量同比增长50% 6月日均访客从7000增至8000人次 [18] - 北京导游接团数量达去年均值2倍 钟楼鼓楼等文化景点纳入新产品 [20] - 非遗工坊、民俗演艺等沉浸式项目预订量同比飙升300% 川剧变脸和京剧演艺海外预订量增长近10倍 [22] - 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290余万人次(占总量近30%)同比增长36.5% 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 [23]
文旅业态深度融合 “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25
文旅市场消费新场景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高涨 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出现创新多元的消费新场景如跟着书本、电影、球赛旅行[1] - 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最多容纳41000人 7月20日常州队主场迎战徐州队 "苏超"赛事单场上座超6万人[3] - 足球场化身城市"会客厅" 江苏各城市通过促消费举措吸引观赛游客 中华恐龙园7月客流量和营收同比增长约80%[5] - 夜间经济被赛事激活 商业街区打造"足球+美食+购物"多元消费场景 将赛事IP转化为夜间消费"超级接口"[7] 体育赛事带动综合经济效益 - "苏超"赛事串联江苏13个城市文旅资源 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 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平均每个城市增收两千多万元[9] - 专家指出一张球票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消费 通过赛事加文化、旅游、美食等方式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11] 影视IP赋能文旅产业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159亿元 带动衍生品开发实现几百亿元正版销售额 多地推出票根经济实现景区、餐饮、演出等场景优惠联动[13] - 分析师指出电影拍摄空间可改造成研学文旅产品 延长电影影响力生命周期同时增加线下文旅市场空间[15] 非遗文化推动旅游增长 - 申遗成功后首个"非遗春节"期间 江西景德镇、安徽铜陵、四川自贡等地旅游订单量明显增长[17] - 各地推出非遗沉浸式旅游项目 游客可观看舞龙舞狮、非遗鱼灯巡游等表演并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19] - 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游"热度同比增长约40% 端午假期非遗集市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00%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40%[21]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体育赛事、影视IP和非遗文化展示文旅融合市场巨大潜能 通过创新业态串联实现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发展动能[23]
星辉娱乐拟1.3亿欧元卖掉西班牙人俱乐部 业绩三年扣非累亏8.7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15 08:42
战略转型 - 公司拟以1.3亿欧元出售西班牙人俱乐部99.66%股权,其中6500万欧元现金支付,6500万欧元以VELOCITY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后将持有VELOCITY 16.45%股份 [1] - 出售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AI游戏及AI玩具的研发创新,以及游戏业务的云游戏平台建设和海外市场拓展 [1] - 公司明确表示交易后将集中资源和精力于游戏研发与发行、玩具品牌化及AI技术应用等核心业务 [3] 交易背景 - 公司2015年以不超过6434.8万欧元收购西班牙人俱乐部50.1%股权,2016年增资4000万欧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9.35% [1] - 足球俱乐部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7.8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5.52%,但净利润亏损3383.45万元 [2] - 交易预计为公司增加约1.5亿元归母净利润 [1] 历史表现 - 西班牙人俱乐部曾在2018-2019赛季获得西甲第7名,2019年以150万欧元转会费签下中国前锋武磊 [2]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6亿元、17.33亿元、13.6亿元,同比变动14.15%、7.90%、-21.49%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2770.85万元、-4.58亿元,扣非净利润三年累计亏损8.7亿元 [2] 未来布局 - 公司已在游戏研发中应用AI技术,包括使用AI工具生成视频素材、优化游戏UI动态界面 [3] - 重点发展《斗破苍穹》《三国群英传》等IP游戏产品线,以及AI技术与游戏玩具的结合创新 [3] - 战略方向转向游戏研发与发行、玩具品牌化及AI技术应用等核心业务 [3]
10.9亿元!潮汕富豪把西班牙人俱乐部卖了!公司去年巨亏4.6亿元,前不久靠“西甲扑救王”解约赚了1.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15 01:04
交易概述 - 星辉娱乐全资子公司星辉体育(香港)和星辉游戏(香港)与VELOCITY SPORTS LTD签订股权买卖协议,拟将合计持有的西班牙人俱乐部99.66%股权转让给VELOCITY,交易对价为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8亿元),其中6500万欧元以现金支付,6500万欧元以买方的股份进行支付 [1][4] - 交易完成后,VELOCITY将持有西班牙人俱乐部99.66%股权,星辉游戏(香港)和星辉体育(香港)合计持有VELOCITY 38.26股A类股份,占VELOCITY总股本的16.45% [1][4]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行为 [4] 交易影响 - 股权转让完成后,西班牙人俱乐部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 西班牙人俱乐部是欧洲主流足球联赛中唯一以所属国家命名的足球俱乐部 [4] 公司近期动态 - 西班牙人俱乐部在2024/25赛季成功保级,下赛季将继续征战西甲联赛 [7] - 西班牙人俱乐部球员霍安·加西亚·庞斯单方面解约,公司收到违约金2634.15万欧元,直接贡献税后净利润1975.6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 [7] - 霍安·加西亚在2024年获得奥运会冠军,并在2024/25赛季成为西甲联赛中扑救次数最多的门将,帮助西班牙人队保级成功 [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60亿元,同比下降21.49%;归属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751.93%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37.13%;归属净利润为-4758.4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50.81% [8] 公司业务发展 - 玩具业务是公司唯一保持稳定增长的业务,累计获得包括宝马、法拉利等在内的超过35个世界知名车企授权 [9] - 公司布局游戏业务,2013年收购手游开发商畅娱天下51%股权,并以发行股票加4.11亿元现金对价全资收购网络游戏开发商星辉天拓 [9] - 2015年公司出资约65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人50.1%股份,成为首个控股欧洲五大联赛足球俱乐部的中国企业 [9] - 2016年公司再次出资40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人剩余股份,持股比例达99.35% [10] - 2020年1月公司对西班牙人增资5000万欧元,持股比例增至99.55% [10] - 2021年7月公司完成对西班牙人3784.68万欧元增资,持股比例增至99.61% [10]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对西班牙人3199.9998万欧元增资,持股比例增至99.66% [10]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陈雁升直接持有星辉娱乐32.77%股份,其妻子陈冬琼直接持有1.85%股份,夫妇二人合计持有34.62%股份 [9]
星辉娱乐,十年足球一朝“梦醒”
财联社· 2025-07-15 00:50
星辉娱乐出售西班牙人俱乐部 - 公司正式公告出售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99.66%股权 对价1.3亿欧元(现金6500万欧元+买方股份6500万欧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买方VELOCITY SPORTS LTD 16.45%股份[1] - 西班牙人俱乐部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标志着公司历时10年的足球业务布局终结[1] 足球业务历史表现 - 2015年公司董事长陈雁升曾预期足球业务将带来品牌提升和用户转化效应 2016年体育业务营收达4.81亿元(占比20.09%)[2] - 2019年因武磊加盟达到巅峰 体育业务营收12.12亿元(占比超46%) 两项数据均为历史最高[2] - 2024年足球业务营收回落至3.76亿元(占比27.62%) 净亏损超2.6亿元 2025年前5个月再亏3700万元[3] 业务结构调整影响 - 剥离足球业务后公司营收将短期萎缩 过去5年体育业务占比均超25%(个别年度超40%)[4] - 游戏业务持续低迷 2022-2024年营收均不足5亿元[4] - 玩具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营收4.65亿元(同比+20.28%) 净利润8268.44万元(同比+40.17%) 毛利率提升至46.47%(+5.41个百分点)[4] 足球业务衰退原因 - 球队战绩不稳定导致曝光度下降 转播分成/赞助等收入受影响 2024年营收已低于2016年水平[3] - 维持俱乐部运营需要持续资金投入 亏损状态形成经营负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