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销售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推高美国二手车价 通胀“先行指标”再亮红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06:55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政策,曾促使消费者在今年早春抢购新车以避免预期涨价。但这 一购买热潮在5月显著降温,6月进一步萎缩。 智通财经APP获悉,一项曾准确预测新冠疫情后通胀飙升的美国二手车批发价格指标再度攀升,上月创 下近三年来最大年度涨幅。这一上涨趋势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汽车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密切相关。 根据周二发布的数据,经季节性调整后,曼海姆二手车价值指数6月环比上涨1.6%,同比飙升6.3%,创 下自2022年8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该指数目前已达208.5点,持续一年呈上升趋势,并升至2023年10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编制该指数的Cox Automotive经济和行业洞察高级总监Jeremy Robb表示:"第二季度批发价格波动明显 加剧,关税政策严重影响了新车销售和供应,进而波及二手车市场。" 尽管下半年车价通常趋于平稳,但Robb指出:"当前零售汽车销售仍较往年更为火热,同时租赁到期进 入二手车市场的车辆供应持续减少,这两大因素将在未来继续支撑车价走高。" 尽管当前整体通胀水平未达多数经济学家预期,但许多美联储官员仍坚信价格压力可能卷土重来,因此 在确认风险消除前对降息持审慎态 ...
多个地区汽车置换补贴暂停,对销售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车fans· 2025-07-09 00:30
补贴暂停现状 - 多个省份和城市已暂停汽车置换补贴,包括河南、广西、安徽部分地市及广东惠州、东莞、佛山等,暂停时间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初,恢复时间未明确[3][6][13][16][18] - 已提交申请的客户不受影响,审核周期1-2周,打款周期普遍3-6个月[4][6][13][19] - 省会城市补贴暂未暂停但预计很快跟进,部分品牌允许省内跨地提车以争取补贴[4][16] 客户反应 - 已下单未提车客户反应激烈,6月底出现集中提车潮,个别上升至舆情事件[4] - 持旧车客户因错过补贴产生抱怨,无旧车客户要求将补贴折抵车价,谈判难度显著提升[7] - 观望情绪浓厚,升级消费客户普遍选择继续等待政策恢复[7][16] 销售策略调整 - 采用报价策略补偿:额外优惠5000元+赠送8000元装饰平衡客户心理[8] - 跨省开票操作:通过外省4S店代开发票规避本地补贴限制,但存在品牌区域管控风险[14][20] - 选择性沟通:非客户主动提及不触发补贴话题,提及后淡化处理[9][10] 区域差异与操作 - 沿海城市仍有补贴留存,但跨城市开票条件复杂客户异议大[10] - 广东省内无上牌城市限制,二级经销商利用异地购买优势促单[19][20] - 安徽暂停地市客户转向合肥申报导致合肥资金紧张,地补标准同步下调[16] 行业影响 - 补贴暂停导致客流断崖式下滑,部分品牌通过增值税发票跨省操作维持销量[13][14] - 政策不确定性引发内耗,销售端期待长期稳定的补贴机制[16] - 比亚迪等品牌传出涨价消息,叠加政策收紧导致报价体系刚性化[16]
又有豪车品牌4S店退网!车企等三方应提前作出预案
第一财经· 2025-07-08 15:55
经销商经营困境 - 宝利德集团旗下绍兴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将于2025年6月27日终止,导致车主售后权益受损 [1] - 宝利德集团400热线无法接通,多地4S店陆续闭店,2025年以来被执行总金额超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余海军三次被限消 [2] - 2024年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总数32878家,同比减少2.7%,退网数量4419家,是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车市竞争加剧导致经销商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失序、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等严峻挑战 [2] - 传统汽车消费链条中经销商作为关键枢纽的经营危机,激化消费者、经销商、汽车品牌三者矛盾,信任危机一触即发 [2] - 某豪华品牌将稳住经销商及处理退网后续事宜列为2025年重要任务 [2] 解决方案建议 - 需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厂商共建"的新型合作机制,推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 [4] - 车企和经销商应重新评估传统返利机制、压库惯例、价格体系的适用性 [4] - 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风险排查和执法力度,对问题4S店及时采取措施 [4] - 汽车厂商需承担起授权经销商的日常管理责任,妥善处理闭店后续事宜 [4][5] - 经销商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应主动联系消费者明确解决方案,遵循基本商业伦理 [5]
【地方市场】2025年5月北京汽车市场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7-08 08:08
新车交易情况 - 5月份北京新车交易5.05万辆,环比下降5.32%,同比下降10.53%,环比增幅低于全国9.02个百分点,同比增幅低于全国21.73个百分点 [3] - 1—5月北京累计交易新车23.5万辆,同比去年25.37万辆下降7.39%,增幅低于全国18.29个百分点 [3] 进口车销售情况 - 5月份北京市进口车交易2518辆,环比增长1.1%,同比下降19.35% [7] - 1-5月北京市进口车累计交易1.2万辆,同比下降21.86% [7] - 5月北京进口车销量占北京新车交易总量4.98%,占有率环比增长0.3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10] 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 5月份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共交易2.98万辆,环比增长2.99%,同比增长0.55%,占新车总交易量的59.03% [16] - 纯电动汽车销售1.7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57.49% [16] - 1-5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交易12.73万辆,同比增长12.89%,占新车总交易量的54.16% [16] 二手车交易情况 - 5月份北京市二手车成交过户5.33万辆次,环比下降9.6%,同比下降9.03%,新旧车比为1:1.06 [17] - 1-5月北京市二手车累计成交过户25.99万辆次,同比下降3.24%,新旧车比为1:1.11 [17] - 5月份北京二手车交易外迁率为35.20%,外迁率环比下降0.7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18]
哈尔滨香坊区启动“票根+”活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06:34
活动概况 - 哈尔滨市香坊区推出"'票根+'激发消费新活力"主题活动,通过消费票根串联66家信用优良企业,覆盖影院、景区、餐饮、4S店等多领域,实现"一票畅享" [1] - 活动时间为7月4日至年底,消费者凭30日内票根可享受专属优惠,如35元观影、9块9葡萄柠檬茶、免费儿童轮滑等 [1] - 参与商家信息可通过线下宣传展板、海报或线上"香坊发布"微信公众号获取,支持定制化服务 [1] 商家合作与优惠 - 双门洞韩式烤肉店提供烤菠萝兑换,松松小镇推出25.9元体验4个游乐项目套餐,腾势汽车4S店为试驾者赠送礼品 [1] - 活动无需下载APP或手机绑定,仅凭实体票根即可核销,降低参与门槛 [1] - 香坊区万达国际电影城、茶救星球、汇星娱乐城等商家提供差异化折扣,如2D/3D电影票35元(原价未披露)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活动由香坊区委宣传部、商务局、文旅局、营商局四部门联合主办,以"信易+"为纽带推动文旅商融合 [2] - 计划持续扩展参与商家规模,延伸"票根+"经济链至"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提升消费便捷性与商家收益 [2] - 模式通过票根串联消费链,为区域经济复苏提供新路径,目前已在香坊区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1][2]
沈阳鸿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5 09:03
公司成立信息 - 沈阳鸿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翟盼盼 注册资本8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沈阳上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2] 股东结构 - 唯一股东为沈阳上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2]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2] - 主要业务涵盖汽车销售 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2] - 其他业务包括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电池销售 机动车充电销售 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2] - 配套服务包括机动车修理和维护 汽车装饰用品销售 汽车零配件批发零售 [2] - 延伸服务包括汽车拖车求援清障服务 轮胎销售 润滑油销售 小微型客车租赁 [2] - 附加业务包含二手车经纪 机动车鉴定评估 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2] - 非主营业务涉及非居住房地产租赁 日用百货销售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零售 [2] - 服务类业务包括商务代理代办 会议展览服务 信息咨询服务 国内贸易代理 代驾服务 停车场服务 [2] 公司基本信息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 国标行业分类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业>机械设备经营租赁 [2] - 注册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北二中路7号(7门) [2] - 营业期限从2025-7-4至无固定期限 [2] - 登记机关为沈阳市铁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
一单消费解锁66家折扣!“票根+”激发消费新活力活动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7-05 08:56
活动概述 - 哈尔滨市香坊区启动"'票根+'激发消费新活力"主题活动 通过消费票根串联66家信用优良企业实现跨行业优惠联动 [1] - 活动时间从7月4日持续至年底 消费者凭30日内实体票根可享受参与商家的专属折扣 [5][9] 商业模式 - 采用无技术门槛的票根核销方式 无需下载APP或手机绑定 直接凭实体票根兑换优惠 [3] - 实现"一单消费多场景复用"模式 覆盖影院 景区 酒店 餐饮 汽车4S店等6大消费场景 [1][3] 消费者权益 - 具体优惠案例包括 亚朵酒店住宿85折赠双早和欢迎水果 韩式烤肉店免费兑换烤菠萝 游乐场25.9元体验4个项目 [1][3] - 汽车4S店提供试驾赠礼 手机专卖店纳入优惠范围 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覆盖 [3][6] 政企协作 - 香坊区四个政府部门联合推动 宣传部 商务局 文旅局 营商局协同实施 [11] - 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广 线下通过影院 景区LED屏展示 线上通过"香坊发布"公众号查询 [9] 市场反响 - 消费者主动制定"票根攻略" 典型动线包含亲子馆 餐饮 电影等组合消费 [6] - 用户反馈简化注册流程 30天有效期设计提升体验满意度 [3]
壹快评|主机厂与经销商重构共生关系迫在眉睫
第一财经· 2025-07-05 07:2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竞争,经销商与厂商关系积弊集中爆发,重构共生关系迫在眉睫 [1] - 2018年汽车产销量首次下降,经销商新车毛利率从2017年的5.5%骤降至0.4%,亏损面从11.4%增至39.3% [2] - 2019年经销商平均毛利率首次出现负值,新车业务陷入"销售即亏损"状态,利润主要依赖售后和金融业务 [2] - 目前80%主销车型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即每卖10万元车亏损2万元 [2] - 主机厂通过返利政策压库,但返利机制不透明且兑现滞后,仅少数经销商能全额拿到返利 [2][3] 厂商与经销商矛盾 - 主机厂为完成销售任务向经销商压库,供需失衡导致库存过高,返点补贴无法弥补差价损失 [3] - 经销商门店间恶性竞争加剧,相邻门店为卖车额外赠送礼品或加大优惠力度 [3] - 2023年已有汽车品牌出现经销商集体拒绝提车现象,过高销量目标导致经销商亏损和服务质量下滑 [3] - 主机厂"销量至上"策略短期保住了销量,但长期透支经销商信任并反噬品牌信誉 [3][4] 改革建议与措施 主机厂方面 - 制定理性销量目标,根据经销商消化能力动态调整配给,建立库存预警机制 [5] - 明确经销商准入标准并严格管控门店,做到奖罚分明 [6] - 优化销售网络布局,建立有效退网机制,提供更宽松售后政策如允许跨品牌维修 [6] - 某品牌车企已采取行动:精简SKU砍冗余款型,推出库存熔断机制(超合理水平即停止发货) [6] 经销商方面 - 部分经销商过度依赖主机厂授权,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转型滞后 [6] - 有经销商盲目扩张涉足房地产致资金链断裂,或犹豫新能源布局错失转型窗口 [6] - 成功案例通过扩展二手车、新能源业务及建立钣喷中心等多元化经营适应市场 [7]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健康发展需构建健康渠道网络韧性、品牌溢价和服务能力,而非单纯追求销量 [7] - 厂商与经销商应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关系,共同应对行业周期波动 [3][7] - 主机厂需回归商业本质,经销商需锻造核心经营能力,在新市场逻辑下找到平衡点 [7]
壹快评|主机厂与经销商重构共生关系迫在眉睫
第一财经· 2025-07-05 01:2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市场供需逆转导致主机厂和经销商关系旧平衡被打破,重构共生关系迫在眉睫 [1] - 2018年汽车产销量首次下降,经销商新车毛利率从2017年的5.5%降至0.4%,亏损面从11.4%增至39.3% [1] - 2019年经销商平均毛利率首次出现负值,新车业务陷入"销售即亏损"状态 [1] - 近两年80%主销车型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经销商每卖一辆10万元车亏损2万元 [2] 主机厂与经销商矛盾 - 主机厂通过压库和返利政策考核经销商,但返利机制不透明且滞后,仅少数经销商能全额拿到返利 [2] - 主机厂为完成销售任务推出"政策诱饵",导致经销商库存过高,资金周转减缓并陷入经营危机 [2] - 经销商门店间竞争加剧,相近门店通过额外礼品或加大优惠力度争夺客户 [3] - 部分汽车品牌出现经销商拒绝提车现象,过高销量目标和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服务质量下滑 [3] 行业历史演变 - 15年前汽车流通领域为暴利时代,经销商手握授权即可盈利,热销车型加价提车现象普遍 [1] - 主机厂曾掌握绝对话语权,豪华品牌授权是经销商投资人的梦想 [1] - 2018年后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价格战成为主机厂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2] 解决方案建议 - 主机厂需制定理性销量目标,动态调整配给并建立库存预警机制 [3] - 明确经销商准入标准,严格管控门店并奖罚分明 [4] - 优化网络布局,建立退网机制,提供宽松售后政策如允许跨品牌维修 [5] - 部分主机厂已行动,例如精简SKU、推出库存熔断机制以控制经销商库存 [5] 经销商转型方向 - 部分经销商过度依赖主机厂授权,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转型滞后 [5] - 成功转型的经销商通过扩展二手车、新能源业务和建立钣喷中心等多元化布局适应市场 [5] - 经销商需避免盲目扩张或资金挪用,重视售后体系建设以防止客户流失 [5] 行业未来展望 - 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需构建健康渠道网络韧性、品牌溢价和服务能力 [5] - 主机厂与经销商应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关系 [3][5] - 行业需在新的市场逻辑下找到平衡点,共同突围以实现成熟发展 [6]
观车 · 论势 || 金融乱象整顿倒逼市场回归理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1: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银行业协会叫停"车贷高息高返"及"诱导提前还款"操作,行业潜规则面临监管重拳 [1] - 银行向经销商支付贷款金额10%~15%返佣,经销商将部分返点转化为车价优惠制造"贷款更划算"假象 [1] - 某国有大行17万元贷款案例中银行支付2.55万元返佣却因客户提前还款实际利息收入仅1.6万元导致亏损 [1] - 经销商通过贷款渠道可获贷款额4%返点(20万元车返点8000元)综合利润提升至1.4万余元是全款销售利润2倍多 [2] - 头部汽车金融公司设定"贷款渗透率"考核指标提升至70%否则削减返点并上调融资成本 [3] - 金融机构通过"零首付""尾款贷款"等产品设计将消费者捆绑进5年还款周期 [3] 商业模式与风险 - "高息高返"模式导致银行实际亏损形成金融资源空转与浪费 [1] - 经销商为获取返佣诱导客户虚报收入伪造贷款资料将车贷异化为"套利工具" [2] - 金融返点模式贡献经销商利润近半壁江山 [2] - 经销商将手续费包装为"数字化服务费"将利率差价转化为"政府补贴" [3] - 消费者陷入三大认知误区:忽略隐性成本误将"低月供"等同于低负担被迫接受高溢价套餐 [3] - 行业杠杆率被推高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销售终端沦为金融产品导流渠道 [4] 监管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出手防范系统性风险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4] - 政策建议包括强制公示完整费用清单建立金融产品备案制度禁止强制捆绑销售 [4] - 车贷新政导致贷款优惠从2万元缩水至5000元提前还款违约金从5%跳涨至10% [5] - 经销商长期依赖金融返佣的盈利模式遭遇颠覆需转向后市场服务谋求生路 [4] - 行业面临库存量高企资金流动性变差第三方售后服务竞争等挑战 [4] 未来发展趋势 - 消费者需建立新购车逻辑关注真实利率违约金条款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 [5] - 监管升级与市场教育双管齐下催生更理性消费决策 [5] - 行业需回归"产品+服务"本质竞争银行比拼风控能力经销商转型服务生态 [6] - 车贷新政被视为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成人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