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瞭望·瞭望访谈 | 这称呼像鞭子,抽着我不能停下脚步——专访“农民院士”朱有勇
新华社· 2025-06-09 08:25
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 - 农业科技走进乡村大有可为,但必须解决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才能助力产业发展 [4][9] - 农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振兴的关键 [9] - 通过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是重要研究方向 [4] 科研成果转化与实践 -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需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符合自然资源条件并与市场和农民需求相结合 [7] - 冬季马铃薯技术利用热区生态条件抑制病害,错季种植提高产量和效益,使冬闲田变成效益田 [7] - 葡萄避雨避病技术解决云南鲜食葡萄产业的技术瓶颈,种植面积达几十万亩,果农收入普遍增加 [9][10] 农民培训与内生动力 - 激活农民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授人以渔",提供"用得上、见效快"的实用技术 [11] - 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培养2000多名乡土人才,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11] - 田间地头培训模式分阶段教学,帮助农民系统掌握从种到销的真本领 [12] 农业科技发展方向 - 未来农业科技将呈现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6] - 重点聚焦生物育种"卡脖子"攻关、国产智能农机研发及种植方面的创新研究 [16] - 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推动设计育种,微型农业机器人实现精准作业 [16] 农业科技赋能乡村变革 - 通过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数字技术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17] - 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减少面源污染,守护青山绿水 [17] - 科技驱动产业链升级培育特色高值农产品品牌,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17] 年轻科研人才培养 - 培养年轻科研人才需引导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 [19] - 农业科研需要"下得去"的实践精神和"坐得住"的钻研定力 [20] - 科研成果的价值应体现在服务生产、惠及农民上 [20]
极飞科技全新R系列农业无人车正式发布 “智能农场”技术生态再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6-09 06:10
R系列农业无人车是极飞科技多年创新的成果,为果园、大棚等复杂场景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无人化解 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极飞智能农场的技术版图。深耕农业十二年,极飞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解决农业 难题,持续构建高效率、无人化、可持续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未来,极飞科技将继续围绕"耕种管 收"全环节开发更多科技产品,让每一位农业生产者都能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共同迈向更 智能、更可持续的农业未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李雯珊)近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R系列新品发布会在 广州举行。大会以"智能农场,新秀登场"为主题,在众多合作伙伴和用户的见证下,极飞科技创始人兼 CEO彭斌发布了极飞科技R100与R200 2025款农业无人车。这两款新品将为行业带来更加安全、精准、 智能的地面植保解决方案,推动极飞科技"智能农场"技术生态再升级。 自2020年率先推出农业无人车平台以来,极飞持续推动地面智能农机技术的革新突破。新一代R100和 R200农业无人车,从结构设计、智能控制到任务系统、电力系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将大棚和果园植 保的作业效率、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提升至全新高度,帮助 ...
合作绘出好“丰”景(民营企业“走出去”)
人民日报· 2025-06-08 21:4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1] - 山东、浙江、陕西等地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定制化产品、创新模式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1] - 农业领域民营企业丰富中外合作形式,为全球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 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已在40多个国家建设272个温室大棚 [2] - 在新西兰建成100亩水培蔬菜大棚,斩获新西兰农业科学奖等专业大奖 [2] -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温室项目使西红柿产量提高40% [2] - 针对不同国家气候特性研发定制温室技术,设立20余座"世界温室实验室"模拟全球气候场景 [3] - 寿光已有30余家企业开展农业领域对外业务 [3] 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 - "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具畅销"一带一路"国家 [4] - 实现"小批量"和"定制化"生产,如改进埃塞俄比亚收割机筛选系统、加宽印尼履带收割机履带宽度等 [5] - 通过"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实现多国连线直播,精准对接非洲客商超百人 [5] - 社交媒体账号上线运营辐射非洲和东南亚市场,计划在肯尼亚举办农机培训会 [6]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 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形成完整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 [6] - 推广"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解决当地"卖粮难"问题 [7] - 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农产品,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7] - 为哈萨克斯坦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留学支持计划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8] - 业务辐射中亚多国和俄罗斯市场,成为农业跨国合作示范企业 [6]
打造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合作的“样板间”(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6-07 21:29
农产品出口与跨境结算 - 陕西杨凌示范区首次通过空运向俄罗斯出口760公斤新鲜蓝莓,并完成人民币跨境结算 [1] -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向10余个国家出口鲜果5600吨,包括260吨猕猴桃和14吨"阳光玫瑰"葡萄 [1] - 2020年成立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已成为地区农业技术合作的"样板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 农业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已开展120余期培训,为相关国家培训2400多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 [2] - 组织300多名官员参加减贫专项培训,4.2万人次参与在线学习 [2] - 与上合组织国家高校联合培养1200多名高层次农业人才 [2] -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陆可在中国学习旱区农业技术,参与前沿课题研究 [3] 农业技术示范与创新合作 - 中国团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100亩节水农业示范园,节水50%、成本降40%、产量增30% [4] - 中吉果木示范园筛选的抗寒砧穗组合优于当地品种,预计苹果亩产可提高300公斤以上 [5] - 杨凌示范区在4国建成14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辐射200多万公顷 [5] 农产品贸易与平台建设 - 杨凌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展销35国1200多款产品 [6] - 通过农业博览会推动陕西苹果、茶叶出口及大宗商品进口 [6] - 吉尔吉斯斯坦蜂蜜产品在中国市场热销 [6] 经贸合作成果 - 2024年杨凌示范区进出口总值达13.42亿元,连续6年年均增长超20% [7]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促进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互鉴 [7]
综述:宜业宜居 协同创新——外国在港领团商界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6-07 13:27
科技产业升级 - 腾讯展厅展示全球首个新一代"数字藏经洞",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物理渲染等技术实现敦煌艺术沉浸式体验[2] - 极飞科技智慧农业装备亮相巴西农业科技展,其载重强、速度快的农业无人机成为科技惠农标杆[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第二,大湾区"半小时科研圈"持续吸引全球人才[2] - 法国再保险(亚洲)计划布局生物医疗、低空经济等科创前沿领域,把握区域协同发展机遇[3] 区域协同与双向赋能 - 参访团考察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在智能驾驶、机器人技术、智慧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实效[4] - 菲律宾驻港总领事关注大湾区内地企业"出海"诉求与外资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需求,计划搭建与东盟的双向投资桥梁[4] - 印尼国家银行香港分行高管强调"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协同效应将辐射国际市场[4]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展现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模式,被评价为"技术试验场"和"企业家精神孵化器"[5] 产城融合与创新生态 - 珠海金山软件园游戏产品获荷兰驻港总领事盛赞,体现大湾区多元产业在政策支持下的蓬勃发展[7]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和"优质生活圈",覆盖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加速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建设[7] - 香港欧洲商务协会主席认为大湾区宜业宜居环境是吸引人才与资金的关键因素,堪比越南岘港、西班牙马拉加等优质旅游目的地[6][7]
2025年度国家科技奖拟提名项目公示(部分)
仪器信息网· 2025-06-07 02:24
中国农学会提名项目 - 傅廷栋被提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项目为重大作物疫病成灾与防控的分子基础 [4][5] - 王源超等完成的重大作物疫病防控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完成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 [5] - 李秀波团队研发的牛用精准高效新兽药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涉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等6家单位 [5] - 邓华凤团队的高异交率粳型杂交稻育种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参与单位包括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 [5] - 刘兆辉团队的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产品创制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合作单位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 [5] - 张林团队的干旱解析与抗旱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主要完成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家机构 [5] - 段留生团队的小麦水稻防倒抗逆增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等7家机构 [6] - 张德权团队的生鲜肉供应链保鲜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合作方含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等8家企业及院校 [6] - 许勇团队的西瓜分子育种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主要完成单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4家机构 [6] - 魏丹团队的农业废弃物腐殖化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8家机构 [6] - 印遇龙团队的饲用微量元素创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合作单位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4家企业 [6] - 王力荣团队的桃育种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完成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6] - 袁寿其团队的高效灌溉装备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涉及江苏大学等9家单位 [6] - 杨宁团队的蛋鸡精准育种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合作方含中国农业大学等5家企业 [6]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提名项目 - 核反应堆严重事故预测诊断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主要完成人为西安交通大学苏光辉等6人,合作单位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8][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提名项目 - 滑补一体仿媚酶柔体潜水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主要完成人为西北工业大学曹勇等3人 [10] -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涉及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28家单位,主要完成人包括叶聪等30人 [10]
沂蒙山有个“数字桃花源”:联通AI让小山村C位出道
齐鲁晚报· 2025-06-06 03:44
AI赋能乡村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大上峪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036万元,黄桃溢价超300%,游客量达4.2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连年上涨[1] - 山东联通通过铺设千兆光纤网络和部署AI感知系统,实现网速从几兆跃升至千兆,为智慧农业奠定基础[3] - 全村3700亩桃园部署1260个物联网传感器,AI模型实时分析气象土壤数据,黄桃优果率从65%跃升至91%,农资浪费降低18%,亩均增收上千元[4] AI驱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 区块链溯源系统采集97类生产数据,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支撑品牌溢价300%[6] - AI视觉分拣系统以0.1秒/颗速度检测桃子,糖度误差≤0.5°,果径分级精度98%,商品化率从35%提升至89%,损耗率从23%降至7%[7] - 配套预冷库和真空包装线延长保鲜期5天,实现长三角18小时配送,带动62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8万元[7] AI助力农产品营销创新 - 农业直播AI培训培育12名新农人,"沂蒙二姐"系列视频播放量超500万,带动果园增收9.8万元[9] - "365天生长慢直播"实现286棵桃树3小时售罄,单棵最高拍出3888元,全村23家抖音店铺创造26个就业岗位[9] - 5G+8K多机位直播吸引132万网友观看,智能打卡点生成2800份个性化游记,社交平台话题阅读量破亿[12] AI守护乡村生态安全 - 无人机搭载双光热成像仪自动巡航16公里林区,AI模型实时分析火险,响应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8分钟[11] - 2024年累计预警37次,拦截3起重大隐患,护林成本下降65%,监控盲区彻底清零[11] - 智慧消防站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火点库,实现林火防控效率提升80%[1][11] AI激活乡村文旅产业 - AI生成超千份个性化游玩路线,实现错峰游玩,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增至3天[12] - 村级民宿入住率达95%,桃花酥等衍生品贡献37%营收,全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较改造前增长18倍[12] - 数字技术推动青壮年返乡创业率提升至29%,形成"白天采摘、夜间带货"的新农忙模式[13]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20:29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45元(含税)[2] - 以总股本268,800,134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20,960,060.30元(含税)[4]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 分派对象与实施日期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5] - 公司股东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益隆投资有限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6]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0.45元/股[8] - 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8]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自然人股东解禁前股息红利按10%实际税负,税后0.405元/股[9] - QFII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0.405元/股[10] - 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0.405元/股[10]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税,实际派发0.45元/股(含税)[11]
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无人驾驶“开”到更多农田
第一财经· 2025-06-05 14:19
农业无人车技术发展 - 极飞在广州发布R100与R200系列农业无人车,操作门槛低,支持遥控和自主作业模式,配备4组雾炮实现精准喷洒 [4] - 农业无人车解决了大棚和垂直作物(如火龙果、葡萄)的无人化植保难题,弥补了无人机在叶片背面喷洒不均的缺陷 [7][8] - 设备可应用于打药和运输场景,新疆葡萄园主已下单20台用于采摘后运输 [8] 成本与价格突破 - 无人车套装价格从7万元降至2万元,降幅超70%,主要得益于无人机量产技术的复用和结构简化 [7] - 新定价瞄准国内几十亩规模农场主,调研显示2万元区间更易被接受,未来量产规模扩大后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7] - 经销商和种植户对降价反响积极,认为价格突破将加速普及 [8] 市场应用与用户反馈 - 四川柑橘园主对比无人机后认为无人车操作更安全,药物覆盖更均匀,计划采用该方案 [8] - 中国已有约1700个农场主安装极飞智能系统,公司愿景是构建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9] - 超级农场作为试验田,集中展示了从耕种到采收的全环节无人化解决方案 [9] 行业趋势与生态布局 - 农业无人车是继无人机后的又一无人化植保趋势,成本降低后有望大规模普及 [1] - 公司围绕智慧农业推出自动阀门、农机自驾仪等产品,无人车成为生态拼图之一 [8][9] - 极飞通过超级农场验证技术落地,300亩试验田呈现了未来智慧农场的雏形 [9]
农行杭州分行“金融催化剂”激活农业新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5 06:15
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 - 农行杭州分行推出"惠农e贷"系列产品,包括"枇杷贷""茶香贷""水产贷""冻品贷""专业大户贷"等,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1] - 农户贷款服务覆盖全杭州1500余个村社,惠及农户超5万户 [1] - 以"智慧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应用推广 [4] 科技企业国际化与金融支持 - 四维生态科技与沙特MOWREQ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垂直农业系统引入中东 [2] - 垂直农业系统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封闭、全数字管控,生菜产量较传统种植提升50倍至100倍 [2] - 农行杭州滨江高新支行为四维生态提供综合融资服务,发放信用方式流动资金贷款990万元 [2]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与金融赋能 - 杭州滨富生物科技利用黑水虻幼虫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富含蛋白质的虫体和优质有机肥,7天内幼虫可吃胖4000倍,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 [3] - 二期扩建工程规划新增4500平方米厂房,建成后每日可处理有机废弃物达100吨,年产黑水虻鲜虫7000吨 [3] - 农行杭州富阳支行累计为该企业提供超380万元信贷支持,通过"抵押e贷""惠农e贷""流量e贷"等金融产品 [3] 金融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 - 金融支持推动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在田间管理、畜禽养殖等方面的应用 [4] - "昆虫经济"生态圈不断完善,金融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绿色金融激活新质生产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