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聚焦粮食流通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7-13 00:42
行业动态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开幕 主题为"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 [1] - 大会首次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组合模式 在辽宁盘锦、朝阳分别举办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和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 [1] - 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 共有4000多家企业、2万余名行业人员参展参会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一批粮食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1] - 大会专设消费帮扶展区 帮助农产品走向市场 [1] - 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同期举办 为22个省区市的340个脱贫县、674家合作社和企业安排优质展位 [2] 产销对接成效 - 通过参展让农民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出 增加收入 [1] - 村集体投入机械成本 降低农户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投入 [1] - 促进脱贫地区企业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 帮助农民畅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1] - 展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县粮食产业发展新面貌、新成效 [2]
上半年辽粮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31
辽宁日报· 2025-07-12 01:15
公司动态 - 辽粮集团入选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并取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技术创新中心辽宁分中心资格 [1] - 公司探索应用推广智能仓储装备与服务技术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1] - 公司加大数智赋能力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 规划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数字技术 [1] - 公司落实藏粮于技 打造新质生产力 实现业财数据和集团化管理集中管控 [1] - 公司启动组建以来力度最大的结构性变革 打破区域、层级、隶属关系壁垒 制定13项核心任务和49项细化措施 [1]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 同步新设业务板块布局 [1] 业务表现 - 公司储备业务运营管理、贸易流通、加工品牌、现代服贸、农产品等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2] - 公司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 管理效能由低向高转变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 同比增长53.31% [2]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29.1亿元 同比增长27.14% [2] - 公司粮食收/采购量同比增长53.2% 销售量同比增长157.16% [2] 战略举措 - 公司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监管新模式 [1] - 公司推广应用智能仓储装备与服务技术 实现风险管控前置化、运营效能最大化 [1]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粮食ETF广发(159587)早盘冲高上涨1.04%
新浪财经· 2025-07-11 02:24
指数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35% [1] - 成分股东方铁塔(002545)上涨4 73% 亚钾国际(000893)上涨2 55% 兴发集团(600141)上涨2 15% 盐湖股份(000792)上涨1 09% 新希望(000876)上涨1 03% [1]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上涨1 04% [1] ETF流动性及收益 - 粮食ETF广发盘中换手1 3% 成交50 66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859 28万元 [1] - 近6月净值上涨8 31%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7 24%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 7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 82% [1] 指数构成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 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研发应用 [2] 行业前景 - 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有望进一步降低 推动国内粮价景气度提升 利好种植产业链 [2] -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科技应用推广有望增强 转基因 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有望加速 技术储备领先的种子企业有望受益 [2] ETF定位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一键布局粮食全产业链 共享农业上升趋势红利 [3]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6-02 23:06
区域协调发展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快速新通道,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 - 中铁一局将优质高效建好国内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打造长三角铁路精品示范线 [2] - 南京海关推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在苏州启用,联合开通多条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江苏产研院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创新资源"桥头堡"的作用 [3] - 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联合开展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 [3] - 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推动"江苏智造"与"柬埔寨需求"双向奔赴 [4] 民生与对外合作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将推动苏伊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示范性产业合作项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 [4] - 中江国际集团推进巴新莫罗贝省芬莎芬乡村供水项目,首个村庄供水工程竣工并实现全面供水 [5] - 中江国际集团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古晋低碳枢纽"项目,共建国际示范级低碳工业园区 [5] 粮食安全与金融稳定 -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粮食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储备体系,支持"水韵苏米"等粮食品牌建设 [6] - 江苏省委金融办将"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6] 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 - 无锡水利系统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任务425万立方米,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和治理,深化13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治理 [7] - 江苏省港口集团建立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三大数据库,推动新安健环管理数字系统全面上线 [7]
镇江粮食产业集团党建引领打造产教融合创新样本
镇江日报· 2025-05-21 23:57
校企合作 - 镇江粮食产业集团与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联合启动"红色领航"人才培育计划,首批20余名实习生进入现代化储粮基地进行专业实践[1] - 校企双方通过"理论联学、阵地联建、人才联育"机制打造实训教育基地,师生党员实地学习储粮科技与云监控系统应用[1] - 粮食产业集团围绕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考试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学生反馈立体化培训效果显著[1] 产教融合模式 - 合作形成双向赋能效应,校方计划将企业案例纳入课程,企业获得技术改进建议[1] - 实训环节通过检验的学生将报名参加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1] - 公司计划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推动"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2] 行业实践与战略 - 合作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进入产教深度融合新阶段[1] - 公司表示该模式是粮食安全战略的基层实践,旨在培育新时代"粮工巧匠"[2]
四端协同发力把牢粮食安全关
新华日报· 2025-05-19 21:39
粮食安全战略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建设目标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细化为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具体方向 [1] - 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增产、减损、乘势、除弊四方面协同发力 [1] 增产措施 - 严守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 -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面积,遏制"非农化"和"非粮化" [2] -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2] - 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重点保护黑土地 [2] - 推进土地流转归并,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 [2] 减损措施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 [3] - 生产端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农技推广,减少"机器伤粮"现象 [3] - 仓储端推广科学储粮技术,降低霉变、虫害等损耗 [3] - 加工端推广轻度磨皮、柔性碾米等工艺,减少过度加工损耗 [3] - 运输端推动"四散化运输"和公铁水联运,减少运输环节损耗 [3] - 消费端倡导节约粮食,构建绿色消费长效机制 [3] 科技创新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新质生产力"确定为战略方向 [4] - 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4] - 从单一耕地资源转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国土资源拓展 [4] - 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发展,推动粮食产业全面绿色转型 [4] - 近年来耕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种业技术持续突破 [4] 农资安全 - 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 [5] - 严打假劣农资犯罪行为,公布典型案例 [5] - 开展农药隐性添加、劣质农膜回收等专项检查 [6] - 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专项整治,加强执法与司法衔接 [6] - 构建全过程监察、全链条监管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