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幻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百年高炉遇见未来 北京科幻产业加速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1:19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北京市已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总营收约480亿元 [1] - 科幻产业连续举办5届中国科幻大会建立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建设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2] - 形成以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发展布局 [2] 首钢园转型与产业融合 - 首钢园累计落地企业878家科技企业占比超70%2024年举办万人以上活动17场累计入园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 [2] - 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为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融合AI、AR、VR、5G-A等前沿技术 [3] - 首钢园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称号 [2] 文化科技融合战略 - 北京市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发展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4] - 首钢园目标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4] - 北京市将培育科幻等新业态强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2]
技术破壁,人与AI共创科幻未来
科技日报· 2025-06-05 06:12
科幻短剧《太阳坠落之时》的成功 - 首部AIGC制作的科幻短剧《太阳坠落之时》在抖音播出后两小时内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对AI特效和内容忠实度的热议 [1] - 该短剧的成功不仅体现技术突破,更是内容与创意的结晶,依托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作品改编 [1] -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16年来发掘数百部作品和大量优秀科幻作家,为中国科幻从小众走向大众奠定基础 [1]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 中国科幻文学起源于晚清民国时期,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中国未来记》开创科幻叙事范式,鲁迅1903年提出科学小说对国民启蒙的重要性 [1] - 新中国成立后,郑文光《从地球到火星》和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作品呼应国家现代化目标 [2] - 20世纪90年代《科幻世界》通过"银河奖"发掘刘慈欣等作家,但科幻仍属小众 [2] - 2010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设立后推动中国科幻进入群星闪耀阶段,《三体》获雨果奖引发新一轮科幻热潮 [2] AIGC对科幻影视的革新 - AIGC技术使《太阳坠落之时》30集200多个场景50多个角色仅用3个月完成,成本不到传统制作的五分之一 [4] - AIGC突破传统制作局限,解决"硬核科幻"影视化难题,实现降本增效和视觉效果突破 [5] - 从1902年首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到2023年《流浪地球2》运用虚拟拍摄技术,科技持续推动科幻影视发展 [3]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 [6] - AI技术赋能文学创作和音频制作,激发作家创作活力,推动科幻出版多元化发展 [6] - 科幻产业形成"创作-改编-出海"生态,IP开发加速推进,需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读者偏好并深挖经典IP价值 [6] - 跨界融合成为趋势,需以"故事核"为中心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拓展有声剧、游戏等新载体 [6]
当全球第二大出版集团遇见成都:主编的笔记本写满了灵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4:08
科幻产业发展趋势 - 全球科幻产业通过国际沙龙等形式加强跨国交流与合作 主题为"全球联动·产业互动"的科幻产业国际沙龙在成都举办 汇聚中法美三国行业代表[4] - 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主编布丽姬特·勒布朗强调跨国合作价值 认为技术革新下需拓展国际交流空间[12] - 成都作为中国科幻产业高地 已形成涵盖文学、影视、游戏、装备的产业集群 并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11] 国际IP合作案例 - 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旗下Le Rayon imaginaire厂牌成功引进《三体漫画》法语版 为海外首次实体出版 获得市场积极反响[6] - 该集团与成都八光分文化深度合作 持续关注中国科幻IP动向 包括奈飞《三体》剧集在欧洲的传播效果[6] - 日本D'Art Shtajio动画《攻壳机动队》中国重映、成都爱迪科信科技游戏制作等跨国项目成为现场关注焦点[12] 成都科幻产业生态 - 成都孕育《科幻世界》杂志及《三体》《流浪地球》等经典作品 拥有四大权威科幻奖项[11] - 本地企业八光分文化积极推动科幻版权开发 与电影导演洽谈合作[12] - 政策支持与技术优势推动科幻从"想象力"向"生产力"转化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11]
成都:用科幻的翅膀让更多梦想起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1:29
中国科幻产业崛起 -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第一部获得2015年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幻作家 [1] - 《三体》在成都《科幻世界》杂志开始连载,已被译成30余种语言风靡世界 [1] - 成都于2023年举办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成为亚洲第二个主办该盛会的城市 [1] 成都科幻产业国际沙龙 - 沙龙于2025年5月28日在成都举办,旨在促进成都科幻产业发展和全球合作 [1] - 参与企业包括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日本D'Art Shtajio动画工作室、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爱迪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等 [2] - 邀请专家包括《三体漫画》法语版主编布丽姬特·勒布朗、美国动画导演道尔顿·格兰特、科幻动画导演黄欣婷等 [2] 国际与本土企业经验分享 - 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与日本D'Art Shtajio动画工作室分享科幻IP孵化、版权运营及动画创作经验 [8] - 成都本土企业展示科幻领域发展成果,介绍成都支持科幻产业的政策与资源 [8] 科幻产业国际合作与赋能 - 圆桌讨论主题包括"如何促进科幻IP的国际交流合作"和"科幻产业如何赋能其它行业" [9] - 道尔顿·格兰特强调科幻激发想象力,鼓励突破不可能 [9] - 布丽姬特·勒布朗以《三体》为例阐述科幻IP国际合作的可行性发展方向 [9] 科幻产业未来展望 - 科幻产业碰撞可能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创意火花 [12] - 活动旨在推动成都科幻产业多元化、深度化、国际化,助力中国科幻作品海外发展 [12][13]
全国首只科幻+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启航:助力成都数字文创与科幻产业腾飞
搜狐财经· 2025-05-18 04:23
国内首只数字文创产业基金成立 - 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完成备案 目标规模33亿元 是国内首只聚焦数字文创 科幻产业和未来赛道投资的产业基金 [3] - 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培育"创新模式 期限长达7年并可延长至9年 体现"长期陪伴"资本逻辑 [7] - 基金治理结构创新 由天府文投担任管理人 整合文化产业投资 科技创业投资 金融生态等优势资源 [8] 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76亿元 同比增长11.7% 聚集数字文创企业超7000家 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4] - 预计2025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100亿元 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4] - 产业正从单一内容创作向全产业链延伸 涵盖影视 游戏 装备制造 IP衍生等多元领域 [7] 基金运作模式与投资方向 - 采用"直投+子基金"双轮驱动模式 直投聚焦"科幻+未来产业"宏观布局 子基金深入细分赛道 [7] - 重点投向科幻阅读 影视 游戏 文旅等领域 发力互联网应用 数字智能等未来产业重点赛道 [12] - 关注数字技术 智能硬件/软件 工业自动化等技术创新与深度融合 支持原创作品全环节 [13] 产业协同与人才培育 - 基金将带动数字技术 装备制造 文化创意 教育培训等多产业联动发展 形成新产业集群 [14] - 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幻创作 技术研发 经营管理人才汇聚成都 支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14] - 推动形成"产—学—研—投"闭环 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14] 城市发展战略 - 基金助力打造"中国科幻之都" 建设数字文创"三高地三中心" 推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 [3] - 通过"文化引领 科技赋能 产业集聚 融合创新" 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 [15] - 将千年文化底蕴转化为未来产业动能 开辟兼具文化厚度与科技锐度的发展路径 [3]
四高炉升级改造为峰会会场!首钢园服贸会设施再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5 03:49
服贸会场地改造与规划 - 二烧结冷却风机房将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 四高炉二层将升级改造为峰会会场 [1] - 服贸会区域包括14个展馆 各项会议设施 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齐全 [1] 首钢园会展经济与产业集聚 - 2021年首次承接服贸会以来 四届累计入园客流超120万人次 [3] - 园区打造聚落式会展场所 四高炉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 刀具车间 修理车间等成为会议场所 高道料仓 防尘风机房等变身餐饮空间 [3] - 入园企业达941家 产业类企业683家占比73% 形成以科幻为主导 协同人工智能 互联网3.0 航空航天等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 [3] - 在园企业年产值达730亿元 加速向千亿级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迈进 [3] - 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 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 构建数字空间产业矩阵包括科幻 元宇宙 游戏 电竞 虚拟现实等 [3] 首钢园活动与经济效益 - 已成为服贸会 北京新年倒计时 ESG中国·创新年会永久会址 二次元动漫节 精酿啤酒节等主题IP活动永久落户 [3] - 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近千场 入园客流超3100万人次 [3] - 2024年端午 国庆假期游客接待量跻身北京市景区前十 全年带动销售额约5.8亿元 [3] 未来发展计划 - 紧抓"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机遇 对标国际一流展会 打造国际会展小镇 [4] - 承接服贸会与园区开发建设 新产业 新业态 新场景 新模式聚集相结合 [4] - 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 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4]
京西地区今年建设95个重大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8 21:38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 - 京西地区从传统钢铁产业转型为科技、体育、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1] - 2024年京西地区将实施95个重大项目,包括续建56个和计划新开工39个,涵盖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周边区域整体提升、首钢园服贸会5.0场馆改造提升等项目 [1] - 一季度石景山区GDP同比增长9%,门头沟区GDP同比增长5.8%,显示产业转型提速 [4] 基础设施建设 - 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基本完工,将实现1号线、6号线、S1线与快速公交的无缝衔接,规划有6条常规公交线、4条快速公交线,590个小汽车停车位、6个出租车到发车位、1200个自行车停车位 [2] - 本市将持续提升区域交通路网通达水平,加快地铁1号线支线项目建设,完善首钢园公共接驳条件和园区交通微循环 [2] - 将加快推进衙门口配套中学、阜外医院西山院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3] 产业升级 - 中关村石景山园成功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汇聚科幻企业和机构突破200家 [4] - 石景山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一期开园,入驻率达90% [4] - 门头沟信息软件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实现良好增长,"京西智谷"创新融合基地加快建设 [4] - 将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培育建设,加速推动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创新发展和央视"5G+8K"超高清示范园开工建设 [4] 核心引擎打造 - 聚焦"两园一河"(园博园、首钢园和永定河)打造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 [4] - 将围绕两园联通等重要节点性工程建设,打造水滩岸城融合的滨水活力岸线,与服贸会联动形成样板和示范 [4] - 首钢园将加快首钢怡和合作项目、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一批优质企业落地 [4] 文化活动与旅游 - 2024年全年吸引客流超1300万人次,季度月度的重大活动覆盖率达到75% [5] - 2024年将举办50个重大活动,包括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第四届京西地区发展论坛等,首钢园将举办11个 [6] - 将打造精品旅游路线,谋划京西艺术中心建设,推动宛平城馆、桥、城、园、岛一体化运营,彰显卢沟桥文化IP [6] - 高标准开展首钢园服贸会场馆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会展小镇",展示宣传京西转型新形象 [6]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089.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3-28 07:19
中国科幻产业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为1089 6亿元 与去年基本持平 [1][3] - 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5 1亿元 同比增长10 7% 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提升 数字阅读和有声阅读发展迅速 [1][3] - 科幻游戏产业营收718 1亿元 同比增长10 2% 电脑端与主机端科幻游戏营收增速加快 制作水平显著提升 [1][4] - 科幻影视产业营收67 1亿元 电影票房回落 但微短剧与中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 电影节影响力提升 [1][4] - 科幻衍生品产业营收25 3亿元 同比增长11% 市场回暖 国内原创IP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4] - 科幻文旅产业营收244亿元 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营收占比提升 科幻舞台剧和剧本娱乐迈向精品化 [1][4]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 - 北京市集聚近800家科幻企业 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形 [5] - 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北京范式" [1][5] - 启动"科幻合作伙伴计划" 首批5家合作伙伴推进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揭牌 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等 [9] - "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 一批未来应用场景将在首钢园落地 [10] - 石景山区已集聚230余家科幻企业 2024年科幻产业收入153亿元 占全市近1/3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持续支持科幻内容原创 推动科幻IP向阅读 影视 游戏等领域转化 促进优秀作品出海 [12] - 强化科技赋能 推动人工智能 感知交互等技术研发 在影视制作 主题展示等场景应用 打造新型文化消费业态 [12] - 优化空间布局 加快石景山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动朝阳 海淀等区差异化发展 打造专业园区与孵化器 [12] - 培育产业生态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鼓励投资和资产流通交易 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12]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探馆2025中国科幻大会:“足不出炉”就能体验科幻盛典
北京商报· 2025-03-27 12:53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主题为"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设置5个板块30余场活动 [4] - 主场活动首次集中在四高炉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层用于开幕式和科幻星球盛典,1层举办潮幻奇遇季、科幻生活节和科幻市集,南广场设科幻机甲展 [1][4] 技术亮点 - 开幕式将融合虚拟现实XR、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双足仿生机器人"幻幻"将亮相并进行AI互动 [4] - "幻聚·多维宇宙"沉浸式科幻展在首钢园工业遗存料仓1至3层打造七大科幻星球体验空间,覆盖2000余平方米,包含恐龙危机星球、机械公敌星球等主题 [8] 产业与商业活动 - 大会将举办"科幻产业投融资大会",签约重点项目并发布新产品,策划11场高质量论坛,邀请40余位国际专家及刘慈欣等百余位国内产业代表 [5] - 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大会将发布专项政策措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 [5] - 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同步开启,包括"南天门计划"空天战机白帝特展、VR体验、生成式AI数字人展示及人形机器人互动 [11] 行业影响 - 沉浸式科幻技术推动娱乐、文化遗产保护等行业的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 [8] - 科幻嘉年华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兴趣,促进科技企业与文旅、研学企业合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