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1:02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正加速向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迈进 [1] - 医药健康产业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2018年起实施3轮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1] - 2024-2025年连续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吸引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在京设立创新主体 [2] - 设立200亿元市级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2024年已有11款创新药械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前列 [2] 新兴产业布局与优势 - 重点培育脑机接口和合成生物制造两大未来产业,形成科技资源、临床水平、创新企业三大优势 [3] - 科技资源方面:拥有高校、大科学设施及菌种保藏中心等支撑平台,产出新型底盘菌、生物法制备己二酸等关键技术成果 [3] - 临床方面:拥有2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3家国家医学中心(占全国一半),聚集赵继宗、赵国光等顶尖专家团队 [3] - 企业方面:脑机接口领域同步发展侵入式/非侵入式技术,合成生物制造聚焦基因组合成、新代谢途径设计等细分赛道 [3] 脑机接口领域进展 - 基础研究:开展脑认知原理解析、神经编解码等前沿研究,重度癫痫/难治性疼痛药物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有效性 [4] - 技术突破:研发超薄柔性深部电极、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高性能语言解码器等核心部件 [4] - 临床应用:清华大学无线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实现3例人体植入,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脑控喝水功能 [4] - "北脑一号"系统完成5例植入,言语障碍患者实现近百中文词解码,高位截瘫患者可操控机械臂并初步康复 [4] 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突破 - 技术层面:突破一碳转化、底盘细胞设计、大片段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 [5] - 产品转化:高彩霞团队开发全球首个植物高效大片段DNA精准插入技术,使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 [5] - 谭天伟院士开发生物法制备己二酸技术,中试产量达国际最高记录110g/L [5] - 产业配套:推进昌平、平谷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生物设计、工艺放大、第三方风险评估等服务平台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加紧推动现有政策落地,强化创新转化、资源统筹、区域联动和示范先行 [6] - 优化全周期服务体系,持续培育脑机接口和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6]
聚焦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近50位院士专家建言
新京报· 2025-06-14 12:24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领域生产范式[2] - 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生态等方面具有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独特优势[2] - 北京将加快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与生物经济新动能培育衔接[2] 学术活动 -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革命与产业机遇[1] - 活动邀请近50位院士专家为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1] - 4位院士分别进行主旨报告分享研究成果[1] - 圆桌对话探讨合成生物技术跨学科协同创新等话题[1] 科研进展 - 活动参观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青创空间和技术平台[1] - 与会嘉宾与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创业代表交流[1]
2027年副中心绿色企业将超300家
北京青年报· 2025-06-03 18:11
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围绕10个绿色产业重点实施八大任务 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 [1] - 到2027年 绿色企业将超过300家 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前疃村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 百亿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落地 [2] 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 形成"创新牵引+资源聚集+场景带动"的绿色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模式 [2] - 到2027年 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2] - 展望2035年 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 [2] 绿色产业布局 - 重点培育碳专业服务业 ESG专业服务业 绿色金融业 绿色投资 未来能源细分产业 合成生物制造业等特色绿色产业 [3] -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 新能源产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绿色建造业等既有绿色产业 [3] - 在未来能源细分产业领域聚焦超导材料 真空系统 高功率电源等细分赛道 [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 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 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3] - 加强分布式先进能源产业研发 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项目 企业培育和集聚 拓展氢能储 运 加产业链 [3] - 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较完备的车用电子供应体系 [3] 绿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利用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厂区进行更新改造 最大化保留现有树木 包括一棵200余年树龄的油松 [4] - 园区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二星 三星级标准建设 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电制冷系统"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 [4] - 配套使用光伏发电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预计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00吨 [4] - 聚焦碳排管理 能源服务 绿色建筑 环境治理等行业形成产业集聚 配套绿色科技会议会展中心 科技惠民滨水空间 [5] - 一期将于9月底完工 已有碳核算 碳数据 碳捕集等关键绿色技术的创新企业作为先导企业首批入驻 [5] - 2027年底全部完成改造 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5]
沃森生物布局肠道菌群和合成生物新赛道
新京报· 2025-05-24 11:49
公司战略布局 - 沃森生物与美国Notitia Biotechnologies Company签署微生态健康靶向技术独家再许可协议 推进微生态健康和功能性营养干预领域业务布局 开启"大生物"战略新里程碑 [2] - 公司计划与赵立平教授团队合作建立核心菌群疗法(CoreGuildTM Therapy)肠道菌群新技术平台 推动中国本地化生产、注册、临床验证及市场转化 构建全链条能力 [3] - 依托云南合成生物制造政策与资源 结合疫苗主业优势挖掘天然源新分子 实施差异化策略 从疫苗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切入 拓展至生物能源、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绿色化学品、替代蛋白等大宗产品赛道 [3] 技术研发进展 - 赵立平教授团队发现全人类肠道中普遍存在的核心菌群成员 确立"跷跷板"模型(Two Competing Guilds TCG) 以扶持核心菌群为靶点的干预策略或成慢性病"多病共治"新型临床方案 [2] - 公司建成mRNA疫苗技术平台 三期保护效力临床试验验证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3] 市场地位与业绩 - 过去五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 [3] - 连续两年进入WHO全球10大疫苗制造商排行 [3] - 连续5年保持中国疫苗企业出口金额第一(除新冠疫苗外) [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肠道菌群研究显示菌群失调引发的炎症是多种疾病重要诱因 微生态健康领域存在重大临床价值 [2] - 全球疫苗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公司积极把握国家生物制造战略机遇 将肠道基石菌群慢性病管理和合成生物制造作为重点新赛道 [4]
湖南年产5万吨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项目开工!以芦苇、秸秆为原料生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synbio新材料· 2025-05-22 09:05
湖南安乡县生态芦苇合成生物制造项目 - 湖南常德安乡县生态芦苇合成生物制造年产5万吨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 标志着该县在非粮原料合成生物制造新兴产业迈出重要一步 [1] - 项目由湖南安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 主要产品为纤维素聚乳酸 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芦苇中的纤维素降解为糖类并转化为可降解高分子塑料 [3] - 该技术生产的聚乳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体育休闲 3C电子 生物塑料 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比粮食基产品具有成本和环保优势 [3] - 安乡县拥有2万多亩芦苇资源 已引进上海汉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3] 生物基材料技术发展 - 生物基原料分为粮食基和非粮基两大类 芦苇 秸秆等非粮原料是生物制造的理想选择 [3] - 纤维素聚乳酸塑料废弃后6到12个月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具有显著环保特性 [3] - 行业近期动态显示生物制造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包括重组蛛丝蛋白制造 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等创新项目 [6] - 资本市场对合成生物领域持续关注 多家企业完成数千万元级别融资 显示行业热度 [6]
深创投集团加持!灵蛛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重组蛛丝蛋白的合成生物制造
synbio新材料· 2025-05-14 07:41
公司融资与产业化进展 - 深圳灵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 - 公司成功实现重组蛛丝蛋白的量产 投产中试量产基地 [1] -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扩大产能 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更大规模化生产 [3] 蛛丝蛋白技术突破 -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创全新生产路径 解决天然蛛丝生产难题 [2] - 已构建独家蜘蛛丝全长基因库 拥有数百条重组蜘蛛丝序列 [2] - 通过基因工程实现蛛丝蛋白结构精准设计与调控 具备更高强度 韧性和可降解性 [2] - 通过AI计算设计特定场景下的特定功能 满足用户需求 [2] 生产工艺与产能 - 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纯化与纺丝技艺 突破传统生产难题 [3] - 自主研发发酵与纺丝工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 [3] - 改造适合生产重组蛋白的底盘微生物 结合工业发酵技术高效生产 [3] 商业合作与研发 - 与多个国际品牌和国内头部品牌展开研发合作 开发纺织品和护肤品等创新产品 [3] - 与天津工业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3]
【免费参会】合成生物技术+农业、食品、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邀您8月共聚苏州!
synbio新材料· 2025-04-25 09:59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及生物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其写入工作报告 [1] - 2025年8月1-2日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三届SynBio Suzhou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大会,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2][3] 会议内容 - 大会话题覆盖农业、食品与能源,医美、医药、大健康,合成生物技术、中试放大与商业化,以及项目路演等多个领域 [2] - 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规模达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25个前沿论坛、600位特邀嘉宾,设置四个专业展馆 [14] 参会阵容 - 往期嘉宾包括蒙牛创投基金总经理、光玥生物研发总监、镁孚泰生物CEO等产业界代表 [5] - 学术机构代表包括湖北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等 [6][7][8] 展览合作 - 合成生物馆(B馆)招募从事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底层技术、仪器设备、产业园及投融资机构等企业参展 [15] - 博览会提供原料药+合成生物学馆、CXO&MAH&DDS馆、制药品牌馆、创新药+生物药馆四大专业展区 [14] 往期活动 - 2023-2024年已成功举办SynBio China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年会、国际生物设计研究大会等十余场行业盛会 [23][24] - 往期活动吸引超3000名产业人士参与,覆盖杭州、苏州、深圳、武汉等多地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