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搜索文档
会议通知 | 2025年中国通用咨询投资公司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DT新材料· 2025-07-10 14:15
大会背景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2][7] -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创新构建"职教链+产业链"双轮驱动模式,整合政企校研资源打造全链条价值闭环 [2][7] - 2025年天津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上合峰会之际,大会聚焦"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人才赋能"议题 [2][7] 大会主题 - 产教融合赋能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协同育人共筑标准互鉴与技术创新 [7][10] 时间地点 - 2025年8月6日—8日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5][1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青岛中徕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DT新材料 [11] 大会亮点 - 紧扣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议题,解构前沿技术迭代趋势与全球人才需求新图景 [3][10] - 政企校研四维联动,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路径 [3][10] 拟定议程 - 8月6日上午:领导致辞、主旨发言,下午:职教出海培训及"鲁班工坊"成果分享 [13] - 8月7日上午: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与技能培养新路径,下午:智能制造产业技能升级 [13] 参会人员 - 教育部、机械行执委、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双高职业院校领导及产业专业课程教师 [9]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很精彩
新华网· 2025-07-10 09:22
俄罗斯鲁班工坊项目 - 俄罗斯鲁班工坊由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共同建设,是第一家引入5G技术的鲁班工坊 [3] - 工坊内设5G物理网络搭建区、5G应用综合实训区、空中课堂等教学场景,学员可通过项目实操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2] - 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5G设备进行教学,培训内容涵盖5G、物联网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 [2] - 截至报道时已累计培训俄方教师1246人次,完成研修680学时 [2] 教学模式与成果 - 采用"边做边学"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还原5G通信应用全场景,帮助学员深度掌握中国前沿通信技术 [3] - 教学资源直接应用于产业实践,构建跨越国界的学用结合数字课堂 [2] - 自2022年11月获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认定以来,为俄罗斯培养了大量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国际合作与拓展 - 中国已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34个鲁班工坊,其中上合组织国家占10个 [5] - 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打造智慧物流全流程实训平台,将前沿信息技术与智能物流操作深度融合 [5] - 未来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更多国际化数字技术人才 [5] 社会影响与评价 - 俄罗斯联邦数字发展通信与大众传媒部高度评价工坊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的互利合作成果 [3] - 吉尔吉斯斯坦专家认为鲁班工坊有助于促进国家间技术交流、改善民生并提升青年劳动力竞争力 [5]
职教微光点亮产业星河:中国东方教育《大行业小人物》背后的时代答卷
新浪证券· 2025-07-10 08:22
品牌故事影响力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与新华社"中国名牌"联合发布的《大行业小人物》视频聚焦四位职教名师,展现职教老师的坚守与精进,视频曝光量突破千万,引发网友广泛共鸣[1] - 视频通过微观叙事解码职业教育机构如何深度嵌入产业肌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隐形引擎[3] 餐饮行业人才培养 - 新东方烹饪教育构建"技艺传承—心态培育—产业适配"三维培养模型,70万名毕业生填补基础岗位缺口,多数成为连锁餐饮品牌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者[4] - 跟踪餐饮业态变化,将分子料理、智能厨房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4] 电商行业人才供给 - 新华电脑教育建立"专业迭代响应机制",课程更新速度快于行业平均反应,毕业生能快速切入新媒体内容运营等新兴岗位[6] - 前瞻性布局使毕业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座[6]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 - 万通汽车教育通过"教师先行—设备同步—标准共建"产业协同模式实现96.2%就业率[8] - 完成电池管理、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课程转化,实训设备与车企生产线保持技术同步,与比亚迪、奇瑞等共建实训基地[8] 时尚美业教育模式 -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采用"以赛强技"模式,将行业审美趋势、服务标准转化为竞技指标反哺教学体系[10] - "以赛促教—以教提质—以质兴业"闭环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国际化发展[10] 产教融合实践 - 四川职教产业园集教学、实训、研发、产业对接于一体,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孵化器"[12] - 整合当地产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成果精准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需求[12] 职业教育战略价值 - 职业教育机构从"人才工厂"进化为"产业伙伴",在微观层面改变个体命运,宏观层面助推经济转型[12] - 产业升级的密码藏在职教课堂中,彰显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托举力"[12]
中国职教再迎上市公司 优蓝国际以“产教融合”挂牌纳斯达克
财富在线· 2025-07-10 04:23
公司概况 - 中国最大的蓝领人才服务商优蓝国际即将完成纳斯达克挂牌,成为中国新增的"职教"概念上市公司 [1]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职业教育、人才招聘、雇员管理和市场服务的全链条蓝领人才终身服务模式 [2] - 旗下天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服务品牌,形成"中高职并举、中高本贯通、学历和非学历同行"的全产业链布局 [2] 业务模式与规模 - 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办学近100所,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中职学校数十所,是中国最大的中职教育服务商 [2] - 高职领域以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为特色产业学院共建方向,合作院校规模达数十所 [2] - 人才招聘领域为500强等大型用工企业提供服务,连续12年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百强机构 [2] - 按2023/2024学年职业学校数量计算,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提供商 [3] - 蓝领员工管理服务收入位居行业第一 [3] 职业教育特色 - 天坤教育提供从校园扩建到就业服务和产教融合基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4] - 在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等成熟领域外,计划布局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4] - 积极开展国际化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产教融合"模式 [4] 技术与全球化战略 - 计划推出基于AI的智能系统"深蓝大脑",利用大模型算法实现人才与岗位高效匹配 [6] - 布局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平台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6] - 赴美上市是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计划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复制中国成功的"产教融合"模式 [6] 行业前景 - 中国蓝领领域拥有近4亿潜在用户,年复合增长率达13.3%,市场规模达1.2万亿 [7] - 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推动蓝领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爆发式增长 [7] - 公司的"蓝领终身服务模式"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具备巨大增长潜力 [7]
广西供销绘就现代农业飞防新图景
广西日报· 2025-07-10 01:47
无人机农业应用 - 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无人机服务队利用十余架无人机在4500亩生态果园进行飞防作业,展现现代农业科技应用 [1] - 创新"立体喷洒作业法"使北流市萝村荔枝林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3倍,获得种植户认可 [1] - 无人机服务队累计开展植保作业超万亩,助农节本增收300余万元 [1] 教育培训体系 - 学校构建"田间课堂+认证赋能+名师领航"特色育人体系,配备256万元专业设备开展沉浸式实训 [1] - 建成AOPA无人机考试中心,年培训超1000人次,年均服务考核600人次 [1] - 教师团队100%持有无人机驾驶员证书,含2名"广西技术能手",超半数拥有CAAC教员证 [1] 服务范围拓展 - 农忙时节为玉林、贵港60余所校园义务消杀,并走进30余所中小学开展科普巡演 [1] - 在春耕前线实施精准施肥作业,覆盖多领域需求 [1] - 航拍服务覆盖百余所学校,记录乡村教育发展 [2] 赛事与成果 - 2024年广西供销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该校教师团队斩获无人机植保赛项11项大奖 [2] - 基于赛事经验培训200余名新农人掌握植保核心技能 [2] 战略规划 - 学校计划深化"校社企"联动,通过产教融合为基层供销社定制课程,打造"供销飞防铁军" [2]
中国东方教育盘中最高价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09 08:46
股价表现 - 7月9日收盘价6.93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9%,盘中最高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17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全国30个省份及香港地区开设234所院校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校生约15万人,员工1.1万余人 [1] - 2019年6月12日港股上市,成为教育行业最大规模IPO [1] 品牌与荣誉 - 旗下七大职教品牌:新东方烹饪教育、新华电脑教育、万通汽车教育、华信智原、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美味学院、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1] - 获"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教育行业年度十佳品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成功典范"等多项殊荣 [1] 社会贡献与行业地位 - 为社会输送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2] - 开创直营连锁职业教育模式,被媒体誉为"职教航母",成为行业发展典范 [2] 研发与创新 - 设立职业教育自主研发机构新华教育研究院 [2] - 探索特色服务产品体系、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 [2] - 未来目标为"办世界最好的职业教育" [2]
仙桃职教锚定“本科梦” 打造区域产教融合新高地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06:12
职业教育升级 - 仙桃职业学院正推进办学升级,目标是创建职业本科大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1] - 学院推动"思想之变、状态之变、作风之变",以"五于"要求(高于标准、快于节奏、好于预期、优于过往、强于同行)为行动指南 [1] - 强化党建引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建设教育部试点"一站式"学生社区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1] 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 - 学院重点打造非织造技术专业和护理专业两大"王牌",对接仙桃千亿级非织造布产业和市内三甲医院需求 [2] - 加速布局水产养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形成"传统优势专业做精、新兴紧缺专业做强"的专业集群 [2] - 师资队伍"提质扩容",培育"双师型"名师名匠,柔性引进企业技术骨干,东校区和南校区加速建设为产教融合提供硬件支撑 [2] 产教融合与服务地方经济 - 学院与恒天嘉华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即可上岗,黄鳝产业学院每年带动千余农户增收 [3] -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开展"万名裁缝""万名护工"滚动培训 [3] - 深化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目标是"留鄂留仙就业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服务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仙桃"3+2"现代产业体系 [2][3] 未来发展目标 - 学院以创建职业本科大学为总牵引,推进专业、课程、师资等关键要素改革,目标是"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 [3] - 从培养技能人才转向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区域职教标杆",助力仙桃成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3]
粉笔(02469.HK)荣获“ESG卓越PR团队”,以AI+教育打造行业品牌价值标杆
格隆汇· 2025-07-09 01:37
奖项与品牌认可 - 粉笔荣获"ESG卓越PR团队"奖项,肯定其在品牌价值传播和媒体关系维系方面的成绩 [1][3] - 该奖项表彰通过战略传播塑造ESG品牌影响力、具备跨文化叙事能力的团队 [3] - PR团队通过公共关系工作向市场注入信心,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3] 技术驱动与品牌升级 - 粉笔从线上职业教育探索到OMO模式,再迈入AI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职教4.0阶段 [5] - 推出自研行业垂域大模型,建立AI产品矩阵包括粉笔AI老师、精品AI面试点评等 [5] - AI面试点评功能上线后用户调用超500万次,2025年上半年净收款同比增长逾10倍 [5] - AI刷题系统班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成交单量约5万单,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 [6] 用户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月平均活跃用户数914万,累计注册用户7274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7] - 粉笔AI老师累计会话量达4000万次,日活最高22万次,显示AI产品获用户认可 [7] 财务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收27.9亿元,毛利14.6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7%至2.4亿元 [9] - 毛利率从2023年52.0%提升至2024年52.5%,净利率从6.2%提升至8.6% [9] 生态闭环与未来规划 - 构建"软件+服务+硬件"生态闭环,计划下半年推出首款教育硬件产品 [6][11] - 软件层面以粉笔APP为入口,服务层面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与AI赋能 [11] - 预计每年以30%增速加码AI研发投入,联合顶尖机构共建教育大模型实验室 [11] - 政策支持教育数字化与AI助力教育变革,粉笔有望持续释放技术红利 [11][1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从行业黑马成长为生态重构者,通过持续创新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7][12] - 品牌影响力与用户粘性持续提升,形成广泛的市场覆盖 [7][12]
理性看待“本升专”(有事说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23:37
职业教育重新定义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三个专业(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明确标注"只招本科生",招生名额达135个,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 [1] - 该校从2022年试水招收30名本科毕业生,到2025年招生名额翻了4倍多,反映铁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超越传统专科培养边界 [1] - 职业教育以"精准对接行业"优势赢得认可,技术迭代速度推动行业素养要求提升,一般专科生源已无法满足高铁相关专业需求 [1] 学历与就业关联变化 - 高职就业率近十年持续高于普通高校平均值,头部职业院校与大型国企订单式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稳定性 [2] - 社会人才度量衡从"白领优于蓝领"转向能力导向,学历与就业强关联被打破,高等教育普及化加速这一趋势 [2]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录取线达600分,比肩省内211高校,显示职业本科教育认可度显著提升 [2] 教育生态多元化发展 - 青岛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运行15年,山东大学毕业生与高职生同堂学习技术 [2] - 广东某职校近两年吸引150多名本科生"回炉"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体现教育路径从单向阶梯转向纵横交错路网 [2] - 学生选择从"我有什么学历"转向"我能创造什么价值",个人理性选择推动教育形态重构 [2] 行业需求驱动专业升级 - 铁路行业技术升级倒逼人才培养标准提高,高铁相关专业需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2] -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避免同质化,师资设备投入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 [3] - 市场对"一手握理论、一手握扳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匹配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1][2]
包头留学,主打“包会”(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06 22:52
科教合作 - 包头市依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吸引蒙古国留学生,成为对外交流新名片[8] - 内蒙古科技大学为蒙古国留学生定制课程体系,包括蒙古语专业选修课和中国经济文化课程[10] - 采矿工程专业留学生苏合呼雅格参与"金属矿冶炼工艺优化"课题研究,尾矿回收方案在蒙古国铜矿场应用[9] - 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阿那胡巴亚通过实训掌握多种机械加工技能,中文水平显著提升[10][11] - 内蒙古科技大学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共建"中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纳米材料应用和污水处理技术转化[13] 职教出海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蒙古国乌兰巴托铁道大学合作,采用"3+1"教学模式培养铁道专业留学生[12] - 7年多来已有百余名蒙古国青年获得双认证学历,并成立"蒙古国天佑学院"计划招收80名学生[12] - 留学生恩合巴雅尔在实训室操作铁路行业最新标准设备,如铁路接触网安全检修平台和信号控制仿真系统[12]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蒙古国财经大学师生开展汽修、焊接技术培训,并举办汽车钣金喷漆技能大赛[14]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共建食品(乳品)专业,定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14] 国际合作成果 - 联合研发的"水污染大数据监测平台"在蒙古国应用,河湖污染治理效率提升40%[13] - 内蒙古科技大学蒙古国校友会在乌兰巴托成立,促进中蒙科教合作友谊[11] - 包头市职业教育院校与蒙古国高校共建"中蒙工程技术学院",计划开设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实训中心[14] - 满都拉口岸1—4月累计过货量超320万吨,同比增长43%,成为区域贸易重要通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