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三好五减”技术助力桃产业升级
新京报· 2025-07-10 06:07
行业现状 - 我国桃栽培面积已超1200万亩,年产1600多万吨 [2] - 传统桃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整形修剪、疏果套袋等环节高度依赖人工,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60%以上 [2] - 卫辉市卫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以前疏果套袋全靠人工,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 [2] 技术创新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联合郑州果树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打造"三好五减"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1] - 项目优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抗蚜虫、免套袋的"三好"(好吃、好看、好种)品种 [1] - 集成"五减"技术(减水、减肥、减药、减人、减树),构建简约高效的技术体系 [1] - 卫城合作社引入抗蚜虫免套袋品种"中桃51",配合3S高光效树形、长梢修剪等技术 [2] 技术效益 - 预计可减少水分利用40%以上,提高施肥效率50%以上 [2] - 减少肥料成本20%以上,减施农药25%以上 [2] - 降低劳动力成本20%左右,减少修剪量25%以上 [2] - 新品种少打药、免套袋,人工省了一半,品质还更好了 [2] 推广计划 - 项目计划第三年辐射推广30000亩以上 [2] - 前来考察的企业及种植户近距离观察了"中桃金玉""中桃51"等抗蚜、免套袋新品种的生长状况 [1] - 科技对产业发展具有强大驱动力 [1]
科技“锁鲜”赋能抢“鲜”生意竞速跑 天山脚下美味成百姓餐桌上“常客”
央视网· 2025-07-10 03:39
电商物流行业 -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刷出年内新高 应季商品需求旺盛 特别是时令果蔬和冷饮冻品[1] - 大连樱桃通过冷链物流实现长距离运输 装箱时使用冰袋和吸水纸保鲜[6] - 樱桃运输流程高效 预冷后通过小型冷藏车运至中转场 再分拣装车 远距离采用航空运输 近距离采用冷藏车干线运输[7] - 大连周水子航空转运中心每晚繁忙 3架全货机运输樱桃至全国各地[8] - 冷链物流使樱桃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24小时完成[10] 冷链物流技术 - 新疆三文鱼养殖依托高山冰雪融水 水质优良 适合三文鱼生长[12][14] - 三文鱼加工采用世界领先设备 经过去皮去骨等工序后进入液氮车间超急速冷冻[16] - 冷链运输车辆配备北斗定位和温度监控系统 可实时报警并调整温度异常[18] - 冷链技术升级使新疆三文鱼走向更广阔市场[20] 生鲜产品运输 - 樱桃运输采用多模式联运 航空+公路冷藏车结合 确保不同距离的保鲜需求[7][8] - 三文鱼从加工到运输全程冷链 液氮急冻技术大幅提升保鲜效果[16][18] - 冷链物流体系支撑时令水果和生鲜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10][20]
沙窝窝  种苹果
人民日报· 2025-07-09 22:32
农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从传统农业转向特色林果种植,2020年决策发展苹果产业并引进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项目 [1] - 矮砧密植技术使每亩果园种植密度增加140多株,机械化作业节省60%人工成本 [1] - 采用滴灌带、水肥一体化系统及无人机巡田等现代化技术,实现精准灌溉和远程专家指导 [2] 产量与经济效益 - 农户阿依吐兰汗的11亩苹果园首年亩产约2吨,纯收入达5.5万元 [2] - 团场7240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丰产期预计亩产值达2万元 [2] - 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后,苹果运输时间缩短至1天左右,提升销售价格 [2] 产业规模与品牌建设 - 二二五团特色林果面积从2018年8300亩扩增至2.76万亩,涵盖苹果、葡萄、桃、西梅和羊脂籽米等品种 [2] -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拉依苏",覆盖苹果、羊脂籽米等商品,销往全国市场如黑龙江等地 [2] - 北京援疆资金支持推动示范园建设,强化产业链从种植到销售的闭环 [2]
助农有“芯”招,驻化州新安镇帮扶工作队“果”然给力丨驻在千镇万村⑭
南方农村报· 2025-07-09 13:05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电网公司组成的驻化州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科技赋能、产销渠道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安镇番石榴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9][10][15] 产业升级 - 新安镇是广东省番石榴种植专业镇,有着数百年种植历史 [9] - 工作队推动成立"番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农业科技特派员之家",整合省市两级农业科技力量 [19][20][21][22][23][24][25][26] - 建成45亩红宝石番石榴示范园,种植3000多株新苗 [28][29] - 与茂名市粤美生物科技合作建立现代化育苗大棚8000平方米,预计年供番石榴脱毒苗木30万株 [30][31][32][33] - 计划免费发放45000株番石榴苗木支持产业发展 [34][35] 产销拓展 - 推动建立新安水果购销站,为果农开辟更广阔销售渠道 [38][39][40][42] - 成立新农人之家,聚集超100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推动产业发展 [46][47][48] - 发展花生油产业,打造"田公""正树橘"等品牌,产品覆盖茂名、惠州、清远等地 [50][51] - 花生油厂与优诚农品签订代工协议,形成"自主品牌+代工生产"模式,预计2025年营收超300万元 [52][53][54] 基础设施 - 投入160万元建设536千瓦屋顶光伏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60][61][63] - 投资50万元建成两个标准化体育广场 [64][65] - 争取56.5万元捐赠资金修缮三所学校设施 [65][66] - 投入81.6万元专项资金修复水毁道路 [66][67]
沙漠变“果园” 北京援疆结“金果”
新华社· 2025-07-09 07:56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5团引入矮砧密植苹果技术,每亩地较传统果园多栽种145株果树,节省60%人工成本 [1] - 矮砧密植技术使果树两年挂果,四年丰产,相比传统果树五六年丰产周期大幅缩短 [1] - 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按土壤墒情自动配比氮磷钾,精准控制水肥流向 [1] 产业发展与规模 - 规划种植矮砧密植高标准苹果园1万亩,目前已建成7000余亩 [1] - 团里新建冷链物流中心,苹果从地头到乌鲁木齐运输时间缩短至24小时,每公斤售价提高2元 [2] - 特色林果加工车间即将完工投用,通过深加工提高桃子、苹果、西梅等特色林果附加值 [2] 经济效益与农户收益 - 果农阿依吐兰汗11亩苹果园首季丰收,亩产约2吨,纯收入5.5万元 [2] - 农户莫进波2024年将苹果园从20亩扩充至30亩,并代管70亩苹果园 [2] - 从亩产几百公斤到亩产上吨的跨越,实现年收入超5万元的"金果园" [4] 产业组织模式 - 建立"党支部+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 - 援疆资金投入产业链基础设施与技术体系,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果园务工、果品销售拓宽收入渠道 [4] 技术推广与农户转型 - 初期农户对矮砧密植技术存在疑虑,认为"长不高"的苗不能结果 [1] - 阿依吐兰汗通过学习成长为附近有名的种苹果能手,掌握拉枝、扭枝等技术 [1] - 莫进波熟练掌握扭枝技术,促进果树结果 [2]
新华视点|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田间“速递”——经济新动能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7-09 06:49
河南外贸产业 - 洛阳市伊滨区钢制家具产业拥有1000余家企业,产品销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商丘市虞城县稍岗镇年产钢卷尺近15亿只,占全球市场65%以上,年产值突破120亿元 [1] 贵州新能源产业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1812小时 [2] - 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实现农业与能源发电双赢 [2] 安徽低空经济 - 芜湖市湾沚区航空小镇布局低空经济产业,2024年营收达463.8亿元,同比增长15.95% [3] -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航空小镇进行通航飞机组装 [3] 杭州农业科技应用 - 萧山区杜家村使用农用无人机运输杨梅,提升采收效率 [4] 宁夏特色农产品 - 彭阳县红梅杏通过电商溯源和快递物流网络销往全国 [5] - 当地快递物流企业发展助力特色产品流通 [5]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安:千亩桃园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3:33
行业分析 - 龙共村桃林面积达1300多亩,预计产值2800万元,显示当地蜜桃产业规模可观[3] - 上坪乡构建"网红直播+线上电商+线下联动"全渠道销售矩阵,推动蜜桃产业现代化[3] - 通过浦永对口合作参加上海农博会展销,并借助校地合作平台签订长期购销协议,拓展销售渠道[3] 产品优势 - 引进锦绣黄桃、梅溪香桃等优质品种,具有果皮薄、果肉饱满多汁、甜而不腻的特点[3] - 采用有机肥、人工疏果等自然生长方式,不催熟不打蜡,保证产品品质[3] - 海拔800米以上种植环境昼夜温差大,适宜桃树生长[3] 商业模式创新 - 将蜜桃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举办"桃花缘观赏周""蜜桃采摘节"等农旅融合活动[4] - 通过电商平台解决销路问题,同时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4] - 果农收入较传统种植模式"翻了好几番",显示商业模式转型成效显著[4] 市场拓展 - 参加上海浦东新区农博会展销,提升产品知名度[3] - 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开拓教育帮扶市场[3] - 吸引游客慕名前来赏花摘桃,拓展休闲农业市场[4]
压轴登场!潮州饶平晚熟荔枝接力“出圈”
南方农村报· 2025-07-08 12:02
饶平荔枝产业发展概况 - 饶平县是广东省晚熟荔枝产区代表,今年通过多地参展和举办系列活动(如"2025年共享美'荔'古树认养"、"饶有佳荔e路助农"、"潮说百千万 活'荔'采风行")推动营销收官战 [2][3][4][6] - 全县荔枝种植面积达3.69万亩,主产区为联饶、浮山一带,品种包括桂味、糯米糍、黑叶、妃子笑,其中桂味荔枝因细核清甜、肉质爽脆、带桂花香味成为晚熟荔枝佼佼者 [7][8][9][10]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联饶镇通过三年荔枝主题节庆统一包装、推出"饶小荔"IP、跨区域拓市场,使"联饶桂味"品牌显著提升,电商年销售超百万元,古树认养实现100%覆盖,解决果农"贴牌"销售问题 [12][13][14] - 政府主导建设900立方米大型冻库,可储存20万斤荔枝并延长保鲜期至1个月,同时对接顺丰、京东、德邦等物流企业降低冷链成本,保障运输时效 [16][17][18] 产业升级与果农参与 - 果农在专家指导下提升种植技术,实施植株矮化改造以降低采摘成本,部分果农积极拓展电商渠道,呼吁政府提供常态化直播带货培训助力全国市场推广 [20][21][22] - 市场端火热激发管理热情,如沃土农场等主体通过技术改良和电商布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9][20][21]
一斤2元,荔枝跌成白菜价
36氪· 2025-07-08 09:18
荔枝价格暴跌现象 - 今年荔枝价格大幅下跌,妃子笑品种从6元/斤降至1.98元/斤,桂味地头价从25-26元/斤降至3-4元/斤 [5][14] - 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实现"荔枝自由",多地消费者首次体验个位数价格购买荔枝 [6][9] - 茶饮品牌受益于低价荔枝,推出高价荔枝饮品(16-18元/杯),茶百道新品一小时销量达5万杯 [11] 价格下跌原因 - 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365.04万吨,同比增产111.26%,创历史新高 [14] - 各产区成熟期重叠,广东、广西等主要产区采摘期几乎重合,造成集中上市 [14] - 错过端午节销售高峰,节后品种集中上市导致消费疲劳 [15] - 朴朴超市数据显示,节后妃子笑价格同比降30%,桂味等品种降幅达50% [16] 产业链影响 -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主要部分,5斤荔枝省内运费17-27元,省外30-90元 [16] - 电商平台凭借规模优势获得更低运费(50元5斤包邮),线下渠道价格更具优势 [17] - 部分种植户因价格过低放弃采摘,宁愿让荔枝烂在树上 [20] - 种植端长期面临渠道有限问题,难以获得合理价格 [21] 行业应对措施 - 科研机构优化品种结构,选育特早/晚熟品种延长供应期 [24] - 本来生活采用预售+带枝采摘+定制保鲜袋方式提升保鲜效果 [24] - 朴朴超市加强源头直采,部分品种实现24小时内从采摘到配送 [24] - 产地政府加强品牌建设(如茂名、增城),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拓展销售渠道 [24] 消费端变化 - 低价促使消费者尝试多个品种,桂味被广泛认可为"民选之王" [10] - 两广地区消费者开发"全荔宴"(荔枝排骨、咕咾肉)和冷冻保存方法 [11] - 社交媒体形成"荔枝鄙视链"文化讨论,挂绿、仙进奉等高端品种认知度提升 [10]
覆盖20万亩果园,惠及1.3万余户果农 期货工具深耕延长苹果绽新枝
新华财经· 2025-07-08 08:48
苹果产业规模与产值 - 延长县拥有30.58万亩苹果园,覆盖147个行政村,年产量超42万吨,产值近2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7% [2] - 苹果产业是当地7.4万果农家庭收入的支柱 [2] "保险+期货"模式应用 - 自2017年苹果期货上市以来,延长县连续8年实施苹果"保险+期货"价格险项目,累计覆盖约20万亩,惠及果农1.3万余户,赔付约5200万元 [2] - 2022年至2024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累计试点4569.46亩,涉及果农379户,赔付约222.68万元 [2] - 2024年收入险总承保面积2424.05亩,农户自缴保费每亩143.63元,占比15.02%,共计赔付117.17万元,平均赔付483.45元/亩,自缴赔付比率达336.59% [3] 全产业链风险管理创新 - 2024年延长县试点苹果"订单收购+保险+期货+交割"项目,覆盖1974吨苹果收购量,保底价不低于5元/公斤 [4] - 延长果业公司通过价格保险规避库存贬值风险,首次实现从采购端到销售端的风险覆盖 [4] 期货交割与市场拓展 - 2024年延长县苹果期货交割量达4000吨以上,中国供销集团延长果业公司优质苹果交割品占比超95% [5] - 延长苹果通过交割走向全国市场,减少对果商的依赖 [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延长果业公司计划将订单收购量提升至4000吨,覆盖6个乡镇,新增种植合作社参与主体 [6] - 延长县将常态化开展"保险+期货"业务,拓展苹果交割与贸易业务,深化金融知识培训 [6] 期货行业帮扶成效 - 2017年以来期货行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0个,直接帮扶贫困户1975人,助力1509名脱贫户巩固提升 [7] - 2019年组织三期"农技下乡"培训,培养160名农民技术员,提升果树种植技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