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论后市丨关注核心资产;对科技板块保持相对乐观
第一财经· 2025-06-02 09:35
市场走势与投资策略 - 中信证券建议优先配置核心资产及低位板块,重点关注端侧AI、军工、并购重组、公募低配四大主题 [1] - 银河证券预计6月A股将震荡上行,建议采取攻守兼备策略,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 [2] - 中泰证券维持"高低切换"观点,建议以稳健类资产为底仓,同时关注安全类资产和科技股逢低布局机会 [3] - 沪指本周累计跌0.03%,深成指累计跌0.91%,创业板指累计跌1.4% [1]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中泰证券认为AI上游算力、服务器等高景气度将延续至下半年,deepseek新版本更新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3] - 特朗普政府对芯片等行业科技封锁力度加码,叠加国内政策对科技重视度提升 [3] - 银河证券指出泛科技等成长领域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推动下具有较好前景,是中期主线 [2]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银河证券建议关注受益于推动国内消费政策的领域,叠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应的消费板块 [2] - 中信建投指出国内保健品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新消费特征驱动行业价值重估 [4] - 保健品线上渠道持续扩张,短视频、跨境电商及私域平台成为增长引擎,传统药店持续萎缩 [4] - 保健品新品类呈现悦己属性,抗衰需求增长,美容养颜、口服美容等赛道增速领跑 [4] 行业趋势与结构性变化 - 保健品消费群体年轻化与下沉化趋势明显,女性、Z世代及宠物主成为核心增量人群 [4] - 保健品公司通过跨境布局、产品创新及精准渠道适配抢占先机 [4] - 具备新消费基因、跨境布局的品牌商和代工企业将充分受益保健品新消费 [4]
转债投资策略与关注个券:结构性行情中剩余期限2年以内转债性价比提升
信达证券· 2025-06-02 05:34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贸易谈判达成初步共识,权益市场窄幅震荡,结构性特点明显,中证转债指数受银行转债带动涨幅可观,5月转债组合表现弱于转债指数 [3] - 小微盘风格持续性受关注,整体量能和监管表态对风格影响更重要,转债估值坚挺有结构性变化,剩余期限2年以内转债有配置性价比 [3] - 转债对绝对收益投资者呈“鸡肋”特征,对相对收益投资者有配置价值,好的仓位提升时点需等待 [3] - 构建组合考虑增加大盘风格标的、优先选2年以内转债、用风格防御、规避贸易冲击方向,并给出关注个券 [3][53] 5月权益市场窄幅震荡,转债在权重带动下涨幅可观 - 贸易谈判达成共识后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归,但对利好反应持续性不强,因贸易结果不确定、关税抑制外需出口、国内宏观数据走弱,市场进入窄幅震荡,结构性特点明显 [6] - 活跃资金围绕小微盘方向挖掘,银行板块受资金青睐,5月北证50和中证红利指数涨幅靠前,科创50指数表现差,中证转债指数涨幅可观 [6] - 5月转债策略组合收益0.85%,弱于中证转债指数1.75%和转债等权指数1.49%,原因是未给银行转债足够配置空间和在小盘成长风格中集中于TMT板块 [7] 继续耐心等待更好的高仓位介入时点 - 5月微盘风格表现和弹性强,但微盘股成交占比达历史高位有风险提示作用,北证50指数曾大跌,IM远月合约年化贴水率处历史高位,部分人认为代表小盘风格有调整风险 [18] - 成交占比和IM贴水有风险提示作用,也代表市场结构脆弱程度,但今年权益市场有特殊情况,微盘和北证指数相对中证1000有明显超额收益,使期指贴水可接受,后续市场判断中整体量能和监管表态对风格影响更重要 [21] - 转债“修正潜在收益率”指标显示其“鸡肋”特征未变,未来一年潜在收益空间3 - 4%,结合高波动特点,当前仍无吸引力 [27] - 5月转债估值延续坚挺,全市场隐含波动率企稳,底价溢价率和转股溢价率窄幅波动,债性YTM处历史低位,转债跨资产性价比有夏普比例边际优势,月度风险平价视角下建议仓位超15% [30] - 转债供需不平衡助推估值,权益市场活跃度和资金对含权资产需求提升,而转债供给不足,4月上旬起进入发行空窗期,目前仅恒帅转债发行,待发转债8只共120亿,部分银行转债转股价值突破130元,若发行不加速,年内市场规模大概率下滑 [31] - 大盘权重标的尤其是银行股走势偏强影响转债内部分化,小盘转债价格维持高位但估值压缩,大盘转债隐含波动率稳定,5月中证转债指数好于等权指数 [35] - 权益市场缩量反映到转债市场,5月权益市场日均成交量万亿以上但走低,转债市场成交萎缩,日均券均成交额1.2亿出头,日均换手率7%略高,转债强势表现持续性存疑 [36] - 低价转债高溢价率,价格低于110元的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创新高,因全市场均价高、低价转债样本少且基本面弱,部分光伏转债正股跌破去年9月低点,偏债型转债调整幅度大 [40] - 剩余期限2年以内转债有配置性价比,1 - 2年转债YTM波动大、中枢低,今年走势更平稳且下行幅度大,体现收益高、波动小特点,剩余期限1 - 2年 + 高YTM策略前5个月相对中证转债指数超额收益1.85% [45] 6月转债关注个券 - 构建组合考虑增加大盘风格标的、优先选2年以内转债、用风格防御、规避贸易冲击方向 [53] - 大盘底仓券增加强势大盘风格标的,减少纯债替代目的持券,建议关注绿动转债、兴业转债,以及剩余期限1 - 2年的瑞达转债、仙乐转债、天能转债、华阳转债 [54] - 平衡型择券行业配置更均衡,建议关注海能转债、立昂转债、永22转债、百洋转债 [55] - 主动择券规避贸易冲击方向,建议关注首华转债、巨星转债、富仕转债、山河转债 [56]
中原证券行业周观点
中原证券· 2025-06-02 00:20
行情表现 - 锂电池指数下跌0.89%,跑赢沪深300指数[3][16][17] - 新材料指数下跌0.56%,稍强于沪深300指数[4][19] - 农林牧渔指数上涨1.95%,跑赢沪深300指数3.03个百分点[5][23] - 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9%,跑赢市场指数[6][28] - 证券Ⅱ指数下跌0.09%,跑输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7][29] - 汽车行业指数下跌4.32%,跑输沪深300指数3.24pct [8][32] - 光伏行业下跌1.77%,跑输沪深300指数[10][35] - 电力及公用事业上涨0.58%,跑赢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11][39] - 传媒板块上涨1.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2][43] - 电子指数下跌0.51%,行业整体表现强于市场[14][47] - 通信行业指数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15][52] 投资建议 - 锂电池短期建议适度关注投资机会[3][17] - 新材料关注特定材料应用及国产替代进程[4][21] - 农林牧渔关注宠物食品和动保板块[5] - 食品饮料关注软饮料等板块投资机会[6][28] - 证券关注政策面及低估值券商板块[7][30][31] - 汽车关注新车发布、以旧换新及智能化升级[8][9][34] - 光伏中期关注特定技术企业及领域龙头[10][37] - 电力及公用事业关注大型水电和谨慎关注核电企业[11][41] - 传媒关注游戏等板块及头部公司[12][45] - 电子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环节[14][50] - 通信关注新易盛、仕佳光子[15][53] 行业资讯 - 小米SU7系列首季交付75,869辆,累计交付25.8万辆[17] - 鸿蒙智行智界汽车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17][33] - 广汽集团投资76.12亿元进入巴西市场[33] - 河南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力争完成50万辆左右[33] - 特斯拉6月底前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8][34] - 国内攻克钙钛矿薄膜大面积结晶均匀性难题[10][37] - 2025年风电光伏装机预计新增2.8亿千瓦[40][41] -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数字文化贸易占比25.8% [45] - 英伟达2026财年一季度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 [53]
“神酒神奶”骗了超3万老年人,市场监管总局出手整治药品保健品市场,3亿银发群体健康需求下的保健品“坑老”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5-30 06:12
保健品市场乱象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占比达22%,庞大的健康消费需求催生"银发经济",但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老人信息弱势进行欺诈 [3] - 近期公安机关破获涉案金额超10亿元的虚假保健品大案,骗子团伙利用"神酒神奶"等普通产品假冒保健品欺骗超3万老年人 [2] - 不良商家惯用"会销"手段,以发放福利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聚会,通过伪装专家、假试验等手段进行洗脑式推销 [4] - 普通酒进货价每瓶仅十几元到二十元,包装后售价高达280元左右,价格差额超十倍 普通牛奶成本200元一箱被抬高至6000元 [4] 监管整治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2] - 重点查处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等名义夸大普通商品功效的行为 [4] - 严禁保健食品宣称疾病治疗功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查处标签虚假内容 [5] - 开展"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拓宽监管部门信息来源 [7] - 将对问题线索及时研判处置,查处重大典型案件并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当前药品、保健品"坑老"行为与2018年权健事件类似,虚假宣传手段如出一辙 [6] - 新兴网络营销渠道成为骗术利器,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社交群组设下话术陷阱 [9] - 部分商家为追求效果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如降糖保健品添加二甲双胍等 [5] - 线上手段突破地域限制,传播快且因网络虚拟性加大监管取证难度 [9] 治理建议 - 帮助老年群体提升健康知识与辨别力,谨慎面对"亲情牌"和线上消费 [9] - 强化联合执法,运用技术提升监管效能,严惩违规商家 [9] - 畅通举报维权渠道,奖励举报人,提供法律援助 [9]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根源铲除乱象 [10]
人民财评:根除“银发消费陷阱”,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人民网· 2025-05-30 02:50
专项整治行动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名义的欺诈行为[1] - 治理场景锁定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虚假宣传高发地,涉及广告监管、食品安全等多维度措施[1] - 行动覆盖3.1亿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旨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并强化社会诚信[1] 虚假宣传新特点 -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科技认知局限,通过隐私信息实施定向诈骗,如"量子神水""保健神药"等伪科学概念[1] - 营销模式从线下会销转向短视频、社交群聊等线上渠道,采用虚构剧情诱导老年人下单[1] - 危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健康[1] 监管框架创新 - 构建"政府管理+全民参与"一体化监管,通过"你拍我查"活动发动社会力量举报违法行为[2] - 重点打击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变相广告形式,强化广告审查制度与食品安全底线[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需建立长效治理机制[2] 长效治理方向 -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惩戒标准,利用大数据、AI技术动态优化整治模式[3] - 需填补老年人情感与健康服务真空,瓦解骗局的"亲情"与"知识"诱因[3] - 强调法治、科技与社会关怀结合,构建全方位防护网[3]
若羽臣被券商维持“买入”评级,旗下斐萃品牌宣布深度联合研发
环球网· 2025-05-30 01:05
公司动态 - 公司调整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后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和数量,调整后回购资金总额仍为不低于10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0万元 [1] - 公司旗下斐萃品牌与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抗衰老研究中心",深化衰老机制、再生医学及抗衰策略研究 [3] - 斐萃已与多家头部原料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发掘"红宝石油"超级原料,具备抗氧、抗炎及提升代谢等多重功效 [3] 品牌表现 - 斐萃品牌2024年9月上线,2025年一季度增长迅猛,天猫店铺访客流量居行业第一梯队 [1] - 截至3月斐萃位列口服美容营养品类店铺第2名,天猫国际平台直播榜第10名,营养补充食品各榜前列 [1] - 绽家高端化与斐萃精准抗衰形成双轮驱动,全渠道持续放量 [1] 行业前景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抗衰老产业,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 [2] - 2019年至今中国公开的抗衰老临床试验数量达37项,位居世界第二,近三年呈上升趋势 [2] - 抗衰产业正向着专业化、科学化快速发展 [2] 财务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测1.766亿元,同比增长29.26%;2025年预测2.685亿元,同比增长5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0564亿元,同比增长94.58%;2025年预测1.7966亿元,同比增长70.07% [2] - 东吴证券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4亿元、1.9亿元上调至1.8亿元、2.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3亿元 [3]
保健品行业深度:长青赛道,多点开花
国盛证券· 2025-05-30 01:03
核心观点 - 推荐保健品产业链代工环节和优质品牌商,关注长春高新创新转型,把握 CRO 行业预期差布局机会 [3][4][6] 各研报总结 保健品行业深度研报 - 建议优选保健品产业链代工环节,竞争格局明朗、集中趋势确定,如仙乐健康龙头壁垒深厚、新消费拓客能力提升,百合股份代工品牌两手抓且拟收购新西兰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 [3] - 建议优选优质品牌商,重视品牌力等能力,如 H&H 国际控股电商运营能力强、奶粉业务迎拐点,汤臣倍健 2025 年业绩有望触底修复,康比特发力运动营养赛道,若羽臣“斐萃”品牌聚焦女性抗衰赛道 [3] 长春高新更新报告 - 金赛药业在妇儿健康领域构建创新产品矩阵,儿科领域全面布局,女性健康领域有先发优势,未来将在多领域超前布局 [4] CRO 行业研究视点 - 国内 CRO 行业磨底多时,临界变化点或接近,虽仍处去产能阶段,但科创板上市政策引发市场对其未来发展重新审视,推荐关注头部 CRO 企业 [6][7] 行业表现情况 行业表现前五名 - 环保 1 月涨幅 8.4%、3 月涨幅 7.3%、1 年涨幅 17.1% [1] - 纺织服饰 1 月涨幅 8.1%、3 月涨幅 5.9%、1 年涨幅 5.6% [1] - 综合 1 月涨幅 7.6%、3 月涨幅 -1.3%、1 年涨幅 27.8% [1] - 轻工制造 1 月涨幅 7.0%、3 月涨幅 2.6%、1 年涨幅 4.9% [1] - 医药生物 1 月涨幅 6.9%、3 月涨幅 5.1%、1 年涨幅 5.1% [1] 行业表现后五名 - 钢铁 1 月涨幅 -1.4%、3 月涨幅 -4.3%、1 年涨幅 1.4% [1] - 电子 1 月涨幅 0.3%、3 月涨幅 -9.9%、1 年涨幅 33.2% [1] - 房地产 1 月涨幅 0.3%、3 月涨幅 -6.6%、1 年涨幅 -4.0% [1] - 社会服务 1 月涨幅 0.4%、3 月涨幅 -0.5%、1 年涨幅 9.3% [1] - 建筑材料 1 月涨幅 0.6%、3 月涨幅 0.3%、1 年涨幅 -3.7% [1]
跨境保健品违规私域营销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49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ACCESS集团旗下轻创业平台ABM采用"公域直播引流+私域社群转化"模式,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吸引消费者进入VTN App购物,形成闭环销售[1][4][5] - VTN采用会员分级制度,注册粉卡/白金/黑钻会员分别享受85折/78折/68折优惠,通过折扣激励用户升级[5] - ABM平台提供"创业礼包"机制,9800元可直接成为经销商,2900元为实习经销商,享受55折购物折扣及推广佣金[6]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经销商培训体系,包括ABM素材馆提供预制文案、AI助理答疑、IP流量班培训等支持工具[20][21] 产品与营销问题 - 经销商通过微信群进行"科普+产品宣传+案例分享"组合营销,将海外膳食补充剂夸大宣传为具有"提高免疫力""治疗慢性病"等功效[1][8][9] - 直播中使用"护月干""益某生某君"等谐音/拆分词汇规避平台敏感词审查,宣传板手动涂抹"减脂"等违禁字样[10][11] - VTN平台销售的跨境购产品大多无中文标签,消费者难以识别营养成分及潜在过量风险[1][4] - 产品页面使用"月月期"暗示月经期,宣称"改善PCOS"等医疗效果,涉嫌违规宣传[17][22] 法律与监管风险 - 未在国内注册/备案的海外膳食补充剂依法只能按普通食品宣传,禁止宣称保健/治疗功效,当前宣传涉嫌违反《广告法》《食品安全法》[2][22][23] - 跨境购商品采用个人自用物品监管标准,海关抽检不涉及功效验证,存在监管漏洞[2][26] - 现行法规对跨境电商存在"多头管理"问题,膳食补充剂跨境购面临监管真空[27][28] - 消费者维权存在跨境主体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2023年6月-2024年3月某用户累计41笔交易最高单笔5266元但售后困难[4][25] 行业现状与发展 - 营养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问题突出,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但配套法规不健全[2][27] - 私域传播具有隐蔽性特点,经销商通过疾病科普直击消费者痛点提升转化率[8][9] - 公司建立全球物流网络,在中国杭州、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和新西兰奥克兰设办公室,采用品牌直供模式避免经销商囤货[7] - 2023年VTN与ABM合并为全新品牌事业部,优秀经销商个人业绩突破千万[21]
如何延缓人体器官衰老? 绿A虾青素给你一个答案!
搜狐网· 2025-05-29 10:04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 肺部在20岁后肺活量开始下降 [1] - 皮肤在25岁时开始衰老 [1] - 心脏在40岁后血管弹性逐渐衰退 [1] - 肾脏在50岁后滤过率显著降低 [1] - 肠道在55岁后菌群失衡 [1] 自由基与衰老机制 - 自由基累积和氧化损伤是加速衰老的根源 [3] - 自由基攻击细胞膜、蛋白质和DNA,引发炎症和细胞功能失调 [3] - 抗氧化剂是抗衰的重要途径,虾青素以卓越性能脱颖而出 [3] 虾青素的抗氧化特性 - 天然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0倍,维生素C的6000倍 [5] - 具有水油双溶性,可跨越血液大脑屏障、视网膜屏障等,通达全身 [5] - 通过结合并还原氧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和组织 [5] 虾青素的抗炎作用 - 慢性炎症加速衰老,虾青素通过调控炎症信号通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 [5] - 阻断慢性炎症级联反应,减轻身体各部位炎症,保护器官功能 [5] 虾青素在皮肤抗衰中的应用 - 清除自由基,阻断对细胞DNA、脂质及蛋白质的氧化损伤 [7] - 作为天然防晒剂,吸收UVA紫外线,减少光老化风险 [7] - 抑制黑色素产生并减少沉淀,改善肌肤光泽 [7] 绿A生物的抗衰产品 - 公司推出绿A冻龄虾青素,以天然雨生红球藻萃取的虾青素为核心 [8] - 复配胶原蛋白肽与γ-氨基丁酸(GABA),构建三维抗衰矩阵 [8] - 产品上市后迅速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网红产品 [8] 虾青素的未来应用前景 - 虾青素作为最强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在延缓衰老中具有重要价值 [8] - 其抗氧化、抗炎和促进细胞修复功能为抗衰提供更多可能 [8]
引入“随手拍”打击坑老骗老,增进大众参与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07:54
专项整治行动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性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1] - 专项整治引入"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违法行为并提供线索,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线索收集平台[1][3] - 行动直指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这一市场积弊,针对老年人这一数字化背景下的特定弱势群体[1] 骗局形态分析 - 线上骗局包括情感主播打造人设编撰剧情吸引老年人关注并兜售商品,虚拟主播夸大产品功效进行情感营销[2] - 线下骗局包括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等名义,借助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场景夸大商品功效推销产品[1][3] - 骗局涉及伪高科技产品、养生理疗产品、保健品、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1] 监管责任划分 - 网络平台应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对违规商品或服务信息采取处置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3] - 线下场地如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在场地租借和内容风险把关方面负有主体责任[3] - 专项整治强调通过公众参与提升监管效率,个案当事人可随手取证,社会公众可就地报案[4] 市场影响 - 老年人群体在数字化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成为不法商家重点围猎对象[1] - 所谓"银发经济"细分市场被极端异化,导致大量老年人受害案例[1] - 健康的市场秩序和规范的法治环境不容许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当营销行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