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ata Centers
icon
搜索文档
Hyperscale Data Reaffirms Full-Year 2025 Revenue Guidance of $125 Million to $135 Million Following Gresham Worldwide Plan Confirmation
Prnewswire· 2025-08-22 10:30
公司财务表现 - 重申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为1.25亿至1.35亿美元 [1] - 子公司Gresham Worldwide重组完成后预计贡献4000万美元年化收入 [2] 业务发展动态 - 防御业务子公司Gresham Worldwide于2025年10月1日完成破产重组并重新合并 [2] - 高利润率软件平台(包括区块链基础设施和代币化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增长 [3] - 密歇根数据中心增长计划虽对2025年收入贡献有限 但被视为未来转型增长机会 [4] 子公司与资产重组 - 全资子公司Sentinum运营数据中心 从事数字资产挖矿及AI生态托管服务 [5] - 全资子公司Ault Capital Group通过收购被低估企业及颠覆性技术实现增长 [5] -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Ault Capital Group剥离 剥离后公司专注数据中心运营及数字资产持有 [6] - 通过F系列优先股置换实现资产剥离 仅参与置换的股东可获得Ault Capital Group普通股 [7] 公司架构与业务范围 - 当前业务涵盖AI软件平台 社交游戏平台 设备租赁 国防/航天 工业 汽车及酒店运营 [6] - 通过持牌借贷子公司提供私人信贷和结构化融资服务 [6] - 总部位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 [6]
万国数据电话会要点:下半年客户入驻有望加速,管理层对未来几年AI推理需求仍充满信心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04:30
业务增长预期 - 2025年下半年客户入驻速度将明显加快 主要受152MW超大规模订单交付推动 [1][2][3] - 2025年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9.4%至12.3% 全年资本支出约43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拥有185,000平方米积压项目 计划2025年下半年交付35% 2026年再交付35% [3] 订单与产能状况 - 二季度新增承诺面积22,700平方米 主要来自传统互联网和云服务业务 [3] - 中国市场利用率达77.5% 较去年同期提升 [3] - 一线城市及周边持有900MW未来开发容量 为长期增长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6] AI需求前景 - 管理层对AI推理需求保持强烈信心 视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1][6] - 在北京和上海周边拥有多个可快速投入服务的预准备站点 [6] - 芯片供应不确定性导致新订单谨慎 但不影响长期乐观预期 [1][6]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平台DayOne二季度新增246MW承诺订单 覆盖泰国和芬兰市场 [1][7] - 总IT功率承诺达783MW 利用率达213MW [7] - 芬兰获得第二个站点 预计每年新增300-500MW承诺 [10] - 正在进行C轮股权融资 计划18个月内实现IPO [1][10]
“星际之门”供应商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100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02:41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正以100亿美元估值进行至少10亿美元融资 用于采购人工智能芯片和支持云服务业务扩张 [1] - 若融资完成 公司估值将在不到一年内增长超过三倍 从28亿美元跃升至100亿美元 [1][4] - 当前估值相当于去年营收2.5亿美元的40倍 高于竞争对手CoreWeave的30倍营收倍数 [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营收预计从去年2.5亿美元增长至今年5亿美元 明年跃升至22亿美元 [2] - 云租赁业务销售额预计从去年1亿美元增长至明年13亿美元 2030年底达到180亿美元 [3] - 公司预计在进入下一个十年早期之前 每年将消耗20亿至40亿美元资金 [4] 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从最初开发并出租数据中心的模式 转向保留数据中心所有权并直接出租芯片的云服务模式 [3] - 新战略使公司与亚马逊AWS 甲骨文和CoreWeave等云服务巨头直接竞争 [3] - 公司收购特拉维夫云计算初创公司Atero 其软件可显著提升GPU利用率和效率 [1] 投资者与资本背景 - 公司投资者包括Founders Fund Valor Equity Partners 英伟达 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富达等知名机构 [4] - 去年12月由Founders Fund领投的6亿美元融资中 公司估值为28亿美元 [4] - 公司业务增长与OpenAI存在深度关联 包括为"星际之门"项目开发数据中心及向OpenAI提供算力支持 [1][3]
What's Next After A 2X Surge In Applied Digital Stock?
Forbes· 2025-08-21 14:25
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从专业数据中心业务快速转型为AI基础设施领域核心企业 今年股价已翻倍以上[2] - 与Nvidia支持的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签署15年租约 总价值约70亿美元 该消息推动股价单周上涨超100%[3] - 麦格理资产管理公司承诺投资最多50亿美元 包括立即投入9亿美元资金支持公司项目[3]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最近季度营收3800万美元 略超预期 每股亏损收窄至0.03美元 远低于市场预测的较大亏损[4] - 正在开发北达科他州Polaris Forge 2园区 项目价值30亿美元 将提供280兆瓦容量 预计2025年9月动工 2027年初全面运营[5]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包括微软、亚马逊、Meta预计2025年AI相关资本支出达3810亿美元[4] - 高性能AI就绪设施需求激增 公司处于基础设施领域最前沿[4] - 资本密集度和行业竞争构成持续挑战 但AI需求未见减弱迹象[5] 战略发展前景 - 若在项目完工前获得租户承诺 股价可能迎来新一轮大幅上涨[5] - 公司正从投机标的转型为AI物理基础设施关键组成部分 管理层扩张计划执行效果将决定未来走势[6] - 营收增长向可持续盈利转化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5]
VNET(VNE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批发业务快速增长驱动 [9][20]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5亿元人民币,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9][20] - 调整后现金毛利润同比增长34.9%至10.6亿元人民币,调整后现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5%提升至43.6% [20][21] - 批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5%至8.541亿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NOR园区1号和EJS园区3号的销售 [20] - 零售收入为9.59亿元人民币,非IDC业务收入为6.21亿元人民币 [20]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3.666亿元人民币,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5.623亿元人民币 [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46.6亿元人民币 [22] -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5.3,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6.4,利息覆盖率为6.9 [22][23] - 2025年资本支出为38.9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批发IDC业务扩张,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00亿至120亿元人民币之间 [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IDC业务容量在服务量环比增长17.5%至674兆瓦,客户使用容量环比增长17%至511兆瓦,利用率稳定在75.9%,成熟容量利用率达94.6% [8][14] - 零售IDC业务容量在服务量为52,131个机柜,利用率小幅提升至63.9%,每机柜月租金(MRR)增至8,915元人民币 [16] - 非IDC业务子公司Dizian在咨询和智能驾驶行业赢得新客户,提供专用互联网服务、VPN服务、IDC服务和云服务 [17] - 在建容量约326兆瓦,预承诺率为55.2%,短期未来开发容量约374兆瓦,长期未来开发容量约418兆瓦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订单来自IT服务、互联网、AIoT和金融服务行业客户,合计容量约4兆瓦,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 [10] - 近期获得领先云服务提供商20兆瓦批发订单,用于河北合资项目 [10] - 8个数据中心在建,其中6个位于京津冀地区,2个位于长三角地区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发布超大规模2.0框架(Hyperscale 2.0),目标到2036年管理10吉瓦数据中心资产集群 [11][13] - 利用建筑标准化技术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建设周期比传统方法缩短三分之一,安装效率显著提升 [12] - 超大规模2.0框架已在内蒙古、河北和北京启动,计划建立兆瓦级机柜、百兆瓦级建筑和吉瓦级园区的数据中心枢纽 [13] - 行业正从传统IDC向AIDC转型,从提供项目化容量交付转向提供全面AIDC解决方案的平台 [11] - 2025年计划交付约326兆瓦容量,其中2025年交付约227兆瓦,2026年交付约99兆瓦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驱动需求在中国尤其强劲,包括来自多个行业客户进行智能部署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10] - AI普及为数据中心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数据中心作为AI基础设施的基石 [10] - 对AI驱动需求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15] - 由于批发IDC客户入驻速度快于预期和持续运营效率提升,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91.5亿至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至13%),调整后EBITDA指引至27.6亿至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至16%,若排除2024年处置收益则增长18%至20%) [26] - 董事会授权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多5000万美元股份 [25] 其他重要信息 - 在碳披露项目(CDP)2024年供应商参与评估中获得A级最高评级,被认可为供应商参与领导者,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合作提升IDC运营能效 [26][27] -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供电,主要对投资者关系(IR)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数据将在供电后提供 [36] - 积极推动公募和私募REITs项目,预计通过REITs项目回收20亿元人民币 [42][4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发货新芯片组后,大客户未来需求预期和订单招标模式 [29] - 第三方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活跃地区(如京津冀和长三角)AI需求强劲,供需关系改善 [30] - 关注9月左右释放的需求,除已获得的20兆瓦批发订单外,还密切关注潜在需求,多数与AI高度相关 [30][31] 问题: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建设进展及其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以及批发业务每兆瓦月租金(MSR)同比上升的原因 [35] - 风电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供电,是新的尝试,主要对IR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数据将在供电后提供 [36] - 批发价格非常稳定,MSR改善主要由于电费收入的季节性因素和本季度的一次性收入 [37] 问题: GAAP毛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及未来正常化水平,以及REITs新融资渠道的进展 [40][41] - GAAP毛利润率波动受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时间点和折旧影响,存在季节性因素,现金毛利润率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42] - 积极推动公募和私募REITs项目,有4到5个项目,预计通过REITs回收20亿元人民币 [42][43] 问题: 强劲上半年业绩后对下半年展望的看法,以及零售IDC收入环比下降的原因 [47][48] - 尽管上调指引,对下半年指引仍相对保守,需观察客户入驻速度会否受芯片影响,若批发业务保持速度,可能上调下半年指引 [49] - 零售IDC收入略有下降但在合理范围内,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50] 问题: 客户入驻快速势头能否持续,以及AI芯片供应限制会否影响下半年新订单或客户搬迁 [53] - 对比上半年,对下半年相对乐观,将密切关注客户新订单释放规则,客户一旦订单确认通常入驻速度非常快 [54] - 密切关注英伟达和国内芯片供应,预期很快明朗,与核心客户确认在手订单大多不受影响 [54][55] 问题: 潜在新招标来自相同客户和类似工作负载,还是会有变化 [56] - 客户将逐步释放需求,从需求端看业务需求保持不变 [57]
VNET(VNE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 主要受批发业务快速增长推动 [19]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7%至7.325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1%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8][19] - 调整后现金毛利润同比增长34.9%至10.6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现金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5%提升至43.6% [19][20] - 批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2.5%至8.541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NOR园区1和EJS园区3的销售贡献 [19] - 零售收入为9.59亿元人民币 非IDC业务收入为6.21亿元人民币 [19] - 经营现金流第二季度净流入3.66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累计净流入5.623亿元人民币 [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46.6亿元人民币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IDC业务容量服务量环比增长17.5%至674兆瓦 增加约101兆瓦 [7][13] - 批发容量客户使用量环比增长17%至511兆瓦 增加约74兆瓦 利用率稳定在75.9% [7][13] - 成熟批发容量利用率达到94.6%的高水平 [13] - 零售IDC业务容量服务量为52,131个机柜 利用率微升至63.9% [15] - 零售单机柜月租金(MRR)提升至8,915元人民币 [15] - 在建批发容量约326兆瓦 预承诺率为55.2% [14] - 短期未来发展容量约374兆瓦 长期未来发展容量约418兆瓦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超大规模2.0框架(Hyperscale 2.0) 旨在到2036年管理10吉瓦的集成数据中心资产集群 [10][12] - 通过建筑标准化技术和模块化数据中心技术 将建设周期缩短三分之一 提高安装效率 [11] - 计划在内蒙古 河北和北京建立数据中心枢纽 包括兆瓦级机柜 百兆瓦级建筑和吉瓦级园区 [12] - 行业正从传统IDC向AIDC转型 从提供项目化容量交付向提供全面AIDC解决方案平台演进 [10] - 第二季度获得来自IT服务 互联网 AIoT和金融服务行业的约4兆瓦零售订单 [9] - 近期获得领先云服务提供商的20兆瓦批发订单 [9] - Dizian业务扩大了客户群 赢得咨询和智能驾驶行业的新客户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AI驱动需求在中国保持特别强劲 包括来自多个行业客户进行智能部署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9] - 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已达到拐点 AI普及正在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10] - 对AI驱动需求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14]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00亿至120亿元人民币之间 主要用于支持批发IDC业务扩张 [22][23] - 计划2025年交付400-450兆瓦容量 约为2024年总交付量的三倍 超过过去三年交付总量 [23] - 董事会授权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最多5000万美元的股份 [23]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91.5-9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13% [24][25] - 2025年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至27.6-2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16% [25] - 若排除2024年EJS二号数据中心处置收益8770万元人民币的影响 同比增长将为18%-20% [25] -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5.3 总债务与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比率为6.4 [21] - 过去12个月调整后EBITDA利息覆盖率为6.9 [21] - 2025-2027年到期的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44.1% [21] - 获得CDP 2024年供应商参与评估A级最高评级 被认可为供应商参与领导者 [25][2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发货新芯片组后 对大客户未来需求和订单模式的预期 [29] - 市场相对活跃 数字经济活跃地区如大北京地区和长三角地区AI需求相对强劲 供需关系改善很多 [30] - 新订单通常在六个月内交付 重点关注9月左右释放的需求 [30] - 除了20兆瓦批发业务外 还在密切关注潜在需求 大多数与AI高度相关 [31] 问题: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建设进展及其对收入和利润率的影响 [34][35] - 乌兰察布风电项目进展顺利 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能够供电 [36] - 这是相对新的尝试 对损益表影响尚不能预期 主要将对IR产生积极影响 [36] - 详细统计数据和数字将在开始供电时提供 [36] 问题: 批发业务MSR/MRR同比上升的驱动因素 [35] - 批发价格相对非常稳定 [37] - MSR改善主要由于季节性因素 电费收入增加以及本季度有一次性的收入 [37] 问题: GAAP层面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未来正常化毛利率展望 [40][41] - 毛利率变化受Capex转固时间和折旧影响 可能存在季节性因素导致波动 [42] - 若只考虑现金毛利率 仍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42] 问题: 私募REITs和公募REITs的进展 [41] - 一直在积极推进REITs项目 包括公募和私募REITs [43] - 有4-5个项目 预计今年通过REITs项目实现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回收 [43] 问题: 下半年展望及零售IDC收入环比下降的原因 [46][47] - 尽管上调了全年指引 但对下半年的指引仍然相对保守 [49] - 需要观察客户使用速度和节奏是否会受到芯片影响 若批发使用业务能保持速度 可能上调下半年指引 [49] - 零售IDC收入可能存在轻微下降 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预计零售IDC收入将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增长 [50] 问题: 下半年客户上架速度能否持续以及AI芯片供应限制对新订单或客户迁移的影响 [53] - 对下半年相对乐观 将密切关注客户新订单释放规则 [54] - 一旦订单确认 通常有非常快的上架速度 [54] - 将密切关注英伟达芯片和国内芯片 预期很快会明朗 [54] - 根据服务客户的经验 一旦订单确认 上架速度会非常快 [55] - 已与核心客户确认 手头订单大多不会受到影响 [55] 问题: 潜在新招标是否来自类似客户和类似工作负载 [56] - 客户将逐步释放需求 从需求端看 业务需求保持不变 [57]
Hyperscale Data Subsidiary Gresham Worldwide Receives Court Approval of Reorganization Plan; On Track to Emerge from Chapter 11 on October 1, 2025
Prnewswire· 2025-08-21 10:30
公司业务动态 - Gresham Worldwide作为关联国防业务公司获得法院最终批准确认其第11章重组计划 将于2025年10月1日成功脱离破产保护[1] - 公司预计在Gresham Worldwide脱离破产保护后将其重新合并为直接子公司 预计每年为合并报表贡献约4000万美元销售额[2] - 重组计划通过债权人、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广泛谈判达成 使Gresham Worldwide拥有更强资产负债表和未来成功基础[3] 财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向所有普通股股东及C系列优先股股东按转换基准发行100万股新指定的F系列可交换优先股[7] - 拟于2026年第一季度通过F系列优先股自愿交换ACG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完成ACG剥离[7] - 仅同意在交换要约中交出F系列优先股且未妥善撤回的持有人有权获得ACG股份并在剥离后成为ACG股东[7] 战略发展方向 - 通过全资子公司Sentinum运营数据中心 从事数字资产挖矿并提供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及其他行业的托管服务[5] - 全资子公司ACG作为多元化控股公司 通过收购被低估业务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实现增长[5] - 剥离ACG后公司将专注于数据中心运营支持高性能计算服务及持有数字资产 剥离前继续通过ACG及关联子公司提供AI软件平台、社交游戏平台、设备租赁服务、国防航天、工业、汽车和酒店运营等关键产品[6]
唯一超大规模AIDC企业 秦淮数据荣膺《财富》中国科技50强
财富在线· 2025-08-21 07:53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秦淮数据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是唯一上榜的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AIDC)企业,也是该榜单创立两年来首家获此殊荣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 [1] - 公司被《财富》中文版评选为"诞生于中国、影响世界的科技公司",评选指标涵盖全球经济影响力、技术创新性、研发可持续性等 [3] - 作为智能世界的基石,算力基础设施行业是AI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重要性日益凸显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公司深耕极致冷却、极简供电、弹性建筑、智能运维四大技术方向,推出无水冷却、"磁悬浮相变+冷板液冷"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 [4] - 供电、冷却产品及建筑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创新设计,实现全量基础设施可组合、可拆卸、可复用 [4] - 将多模态大模型能力融入自研智维平台,故障模型预测准确率超95% [4] 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 公司以"高效地将电力转化为算力"为业务使命,聚焦超大规模发展模式 [3] - 已形成覆盖环首都、长三角、粤港澳、中卫及庆阳等西北地区的算力基础设施网络,是"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投运规模最大的AIDC运营商之一 [3] - 超大规模AIDC已从"服务器仓库"演变为集算力、能源、生态于一体的关键节点,是算力和能源两场科技革命的最佳载体 [3] 能源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 电算结合是超大规模AIDC的核心能力之一,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拥有丰富项目储备 [4] - 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储能、新能源发电、绿电价格机制创新相结合,系统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与供给稳定性 [4] - 秉持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理念,持续完善从能源获取到算力交付的全链条能力 [4] 行业趋势与未来规划 - 智算需求快速攀升推动数据中心向更大规模、更高密度和更优能效方向迭代 [3] - 公司将持续探索技术研发与能源应用的创新路径,强化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4] - 与生态伙伴携手构建高效、绿色、低碳的算力底座,为AI未来提供强劲支撑 [4]
万国数据_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因更好的 MSR 表现超预期;DayOne 的 EBITDA 因稳健的承诺产能增长而超预期;买入-GDS Holdings (GDS)_ First Take_ 2Q25 results beat on better MSR; DayOne's EBITDA beat with robust committed capacity growth; Buy
2025-08-21 04: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 公司:GDS Holdings (GDS/9698 HK) 及其子公司 DayOne [1][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 1. **2Q25业绩超预期** - 收入:29亿人民币(同比+12%,超预期1%) - 调整后EBITDA:13.72亿人民币(同比+11%,超预期5%) - 驱动因素:稳定的月服务收入(MSR)趋势 [1][3] 2. **DayOne业绩亮眼** - 收入:8550万美元(同比+144%),EBITDA 2970万美元(同比+156%) - EBITDA利润率扩张至34.7%(同比+1.7个百分点,环比+3.7个百分点) [2][8] **需求与市场动态** 1. **AI需求短期放缓** - 2Q25因芯片不确定性(客户权衡进口与国产芯片性能)需求暂缓 - 长期看好AI需求,客户等待下一代Nvidia芯片(如B30A) [1][6] 2. **新增订单与产能** - GDS中国:净新增承诺面积1.44万平米(同比+8%),主要来自互联网/云公司的CPU+GPU混合负载需求 [6] - DayOne:新增承诺容量246MW(总承诺容量783MW,超3年1GW目标) [8][10] **资本结构与投资** 1. **杠杆率改善** - 净负债/EBITDA降至<6倍(C-REIT上市后进一步降至5.7倍),接近5倍目标 [9] 2. **产能规划** - GDS中国:总产能1.7GW(1.33GW运营中,379MW在建,900MW储备) - 提前准备储备产能以缩短交付周期,支持AI推理需求 [9] **国际扩张** - DayOne在芬兰投资14亿美元建设128MW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首期50MW,2027年投运),看好当地电价与可再生能源优势 [10] --- 其他重要细节 1. **财务指标** - GDS中国MSR环比+4%至2.053元/平米,利用率77.5% [6][7] - DayOne国际客户占比30%(中国70%),当前需求以CPU为主(90%) [11] 2. **指引与风险** - 维持2025年收入与EBITDA指引,资本支出调整为27亿人民币(ABS与C-REIT融资后) [7] - 风险: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扩张放缓、定价压力 [12] --- 投资建议 - **评级**:买入(目标价40美元/39港元,潜在涨幅26.6%/24.6%) [2][13] - 估值依据:SOTP(GDS中国+DayOne)并附加10%控股公司折价 [12] --- 数据引用 - 收入与EBITDA超预期幅度 [1][3][8] - 产能与订单数据 [6][8][10] - 杠杆率与财务目标 [9][12]
万国数据-SW绩后高开逾6% 上半年利润6.9亿元人民币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1 0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56.23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同期毛利13.34亿元,同比增长22.71% [1] -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64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海外业务拓展 - 股权投资对象DayOne在芬兰拉赫蒂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预计2027年投运 [1] - 项目总投资额约12亿欧元,潜在总容量128兆瓦,首期服务器集群容量50兆瓦 [1] 资本运作进展 - DayOne正推进C轮股权融资以支持项目建设和市场拓展 [1] - 管理层称股权融资首日表现超预期,目标18个月内完成首次公开募股 [1] 二级市场反应 - 业绩发布后股价高开逾6%,盘中涨幅达6.45%至33.32港元 [1] - 成交额664.08万港元,显示市场积极反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