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没收未领取的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
智通财经· 2025-08-08 08:43
股息政策执行 - 香港交易所将没收并收回自派付日期起六年后仍未领取的股息 [1] - 涉及2019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3.72港元 派付日期为2019年9月26日 [1] - 未领取股息没收生效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 [1]
中华香港内地指数收报6700.9151点,跌幅1.17%
金融界· 2025-08-08 08:39
作者:行情君 据了解,中华香港内地指数选股范畴包括:代表中华120的香港内地企业部分,40家流动性最高、市值 最大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香港交易所)上市内地企业作为成份股。 中华香港内地指数于2013年3月18日推出,指数基值2000点,成份股数目40只。 本文源自:金融界 8月8日消息,截至当日收盘,中华香港内地指数报6700.9151点,下跌79.24点,跌幅1.17%。今日最高 6755.83点,今日最低6690.6647点。 ...
港交所IPO热潮折射香港金融活力与经济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8:00
香港IPO市场活跃度 - 逾160家企业正排队等候在港开展首次公开募股(IPO) [1] - 2025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IPO集资额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 [1] 香港金融市场优势 - 香港保障资金和信息高效自由流动 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港 [3] - 普通法体系 法治精神以及透明的监管环境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3] - 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资本引进来 [3] - 香港拥有成熟且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涵盖股票 债券和衍生品等丰富产品线 [3] - 高效的交易系统和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交易提供坚实基础 [3] - 香港特区政府持续优化上市制度 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来港上市 [3] 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 并在亚太区居首 [3] - 充满活力的IPO市场是衡量金融中心实力的关键指标 [3] 经济影响 - IPO市场活跃带动相关专业服务领域发展 [4] - 更多来自科技 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 推动香港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4] - 股市活跃带来的财富效应会传导至消费市场 为香港经济复苏注入动能并加快经济转型 [4]
港股现货市场拟调整为T+1结算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0
港交所缩短结算周期计划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调整为T+1 [1] - 讨论文件旨在与业界就实施方式和时间表达成共识 [1] - 调整范围仅限于二级市场交易结算 不涉及一级市场 [3] 香港市场现状 - 香港市场为全球最活跃资本市场之一 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600家 [1] - 2025年上半年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金额超2400亿港元 [1] - 现行T+2结算制度自1992年起实施 由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运作 [1] 全球结算趋势 - 全球主要市场过去20年已从T+3过渡至T+2 近年加速转向T+1或更短周期 [1] - 当前实行T+1结算的市场包括中国内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 [1] - 预计至2027年欧洲经济区、英国和瑞士加入后 全球88%股票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 [1] 潜在效益 - 提高市场效率并降低系统性风险 [2] - 使港股市场与其他国际市场更紧密接轨 [2] - 港交所表示将全力支持优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3] 实施挑战 - 市场参与者需应对时区差异和外汇转换问题 [2] - 需升级系统并实现流程自动化以适应更短结算窗口 [2] - 需要整个市场协调配合以保持营运效率和稳定性 [2]
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33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8-08 07:50
公司研究 - 新东方FY25Q4净收入同比增长9.4%至12.4亿美元,剔除东方甄选业务后营收同比增长18.7%至10.89亿美元[5] - 新东方预计FY26Q1营收14.6-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高中业务预计增长11-12%[6] - 苹果公司Q3总收入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9.6%,iPhone16e起售价599美元带动ASP增长[16][17]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港股通日均成交1109.6亿港元同比增长195%[22][23] - HIMS & HERS HEALTH Q2收入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3%,但受GLP-1影响环比下降7%[32] 市场表现 - 比特币7月创历史新高突破120,000美元,8月7日价格回调至114,586.46美元[46][47] - 以太坊7月涨幅超50%逼近4000美元,8月初进入盘整阶段[50] - 比特币ETF单周净流出6.43亿美元,8月1日单日净流出8.12亿美元创史上第二高[57][58] 财务预测 - 新东方Non-GAAP净利润率预计改善,宣布将前一年净利润50%用于股东回报计划[7] - 苹果公司预计未来三年收入CAGR为5.0%,EPS CAGR为11.8%,目标价240美元[19] - 香港交易所目标价上调至500港元,对应42倍PE,较当前溢价15.8%[26] - HIMS & HERS HEALTH目标价62.1美元,预计2030年营收达65亿美元[34][36]
今年前7个月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同比增33%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7:42
新上市公司表现 - 前7个月共有53家新上市公司 较去年同期增加33% [1][3] - 包括1家创业板转主板公司及1家通过SPAC完成并购的上市主体 [1] 集资规模增长 - 新股上市集资金额达1279亿港元 按年增长逾6倍 [3] - 市场总集资金额达331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35亿港元增加近3倍 [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4.9万亿港元 按年上升44% [3] - 7月单月日均成交金额2629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1.7倍 [3] - 前7个月日均成交金额2437亿港元 按年增幅逾1.2倍 [3] 交易所买卖基金表现 - 前7个月ETF日均成交金额达333亿港元 按年上升1.8倍 [3] - 反映投资者对多元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3] 市场背景因素 - 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增强 [5] - 香港资本市场在上市制度改革与产品创新方面持续优化 [5] -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资本的枢纽地位巩固 [5] 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8月6日收报24910.63点 单日涨幅0.03% [5] - 当日主板成交金额2152.35亿港元 [5]
香港推动IPO定价改革,制度创新兼顾权益平衡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5:51
香港IPO新规核心内容 - 香港《上市规则》新规于8月4日生效 涉及IPO发售及定价机制、公开市场规定等 为27年来首次重大改革 [1][4] - 新规调整"配售"与"公开认购"比例 发行人需将至少40%股份分配至"配售"部分 较咨询阶段的50%有所下调 [4] - "公开认购"部分提供两种新机制:机制A取消回补机制 最高分配比例增至35% 机制B允许发行人预先选择10%-60%的固定比例且不可回补 [4] 公开市场规定调整 - 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由原建议的5%上调至10% [5][6] - A+H股发行人的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改为"A+H股总数的5%" 原建议为"H股总数的10%" [6] - 港交所保留基石投资6个月禁售期规定 但未实施定价灵活性机制的上调建议 [9] 市场影响与监管目标 - 港交所称新规旨在与国际市场接轨 提升定价机制稳健性 平衡本地与国际投资者需求 [9] - 立法会议员认为新规优化了零售与机构投资者的权益平衡 "公开认购"回拨比例较原建议增加 [12] - 市场呼吁建立OTC市场机制 以完善退市公司股份处置渠道 [12]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5年首7个月港股总市值达44 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4% 日均成交额2437亿港元 同比上升124% [13] - 同期新增53家上市公司 同比增长33% IPO集资额1279亿港元 同比上升六倍 [13] - 超200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 涵盖传统行业与新经济领域 包括A股龙头及中概股 [13] 改革评价与展望 - 新规被视为兼顾市场规模扩大与散户需求的制度创新 有望巩固香港国际融资中心地位 [14] - 市场关注发行人灵活性增加后 如何防止定价机制滥用及上市后股价波动 [14] - 下半年为传统IPO旺季 新经济与传统行业企业上市需求旺盛 [13][14]
香港交易所(0388.HK):资产资金双重共振、业绩估值向上持续
格隆汇· 2025-08-06 19:19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交易所集团,囊括联交所、期交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构建现货证券市场、股票衍生市场、FIC市场产品生态圈 [1] - 公司具备交易、清算垂直一体业务链条,兼具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区域垄断优势 [1] - 公司战略定位为"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资本与机遇、连接现在与未来",充分利用香港区域和监管资源禀赋 [1] - 在中美政治博弈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战略定位或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前景广阔 [1]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现货、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商品分部、数据业务,前两者24年收入占比达70% [2] - 与交投活跃度高度相关的交易费及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用收入占比达53% [2] - 轻资本商业模式和高股东派息率使公司净利润率、EBITDA利润率长期维持在58%、75%左右 [2] - 公司ROE近十余年中位数达23%,净资产增速温和 [2] 增长驱动因素 - 资产端:港股资产结构优化,"新经济"叙事逻辑增强,带动交投热度和估值提升 [3] - 资产端:政策支持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中美地缘政治压力加强在美优质资产回流预期 [3] - 资金端:互联互通畅通和港股估值折价吸引高换手率南向资金涌入 [3] - 资金端:联系汇率制下美联储降息预期维持HIBOR低水平,支持市场流动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亿、166亿、178亿港元,同比增速17%、9%、7% [3] - 基于区域垄断优势和股东回报属性,给予PE估值50倍,目标价515港元,较现价有23%上涨空间 [3]
(机遇香港)今年前7个月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同比增33%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13:25
新上市公司表现 - 前7个月共有53家新上市公司 较去年同期增加33% [1][3] - 新上市公司中包括1家创业板转主板的公司及1家通过SPAC完成并购交易的上市主体 [1] 集资规模增长 - 新股上市集资金额达1279亿港元 按年增长逾6倍 [3] - 市场总集资金额达331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的835亿港元增加近3倍 [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4.9万亿港元 按年上升44% [3] - 7月单月日均成交金额为2629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1.7倍 [3] - 前7个月日均成交金额达2437亿港元 按年增幅逾1.2倍 [3] 交易所买卖基金表现 - 前7个月ETF日均成交金额达333亿港元 按年上升1.8倍 [3] - 数据显示投资者对多元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结构更趋丰富 [3] 市场背景与影响因素 - 亮眼数据得益于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5] - 反映香港资本市场在上市制度改革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持续优化 [5] -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资本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5] 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4910.63点 单日涨幅0.03% [5] - 全日主板成交金额达2152.35亿港元 [5]
港交所:7月底港股总市值突破44万亿,首七个月总集资3318亿元
金融界· 2025-08-06 09:44
市场总规模 - 2025年7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4.9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1万亿港元增长44% [1] - 港股上市公司数量为2,651家 [1] 成交金额表现 - 2025年7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62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986亿港元增长167% [1] - 2025年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86亿港元增长124% [1] - 衍生权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7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6亿港元增长63% [1] - 牛熊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9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5亿港元增长75% [1] - 交易所买卖基金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增长180% [1] - 杠杆及反向产品前七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23亿港元增长70% [1] 首次公开募股与集资活动 - 2025年前七个月新上市公司53家 较去年同期40家增长33% [1][2]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1,279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80亿港元增长611% [1][2] - 前七个月总集资金额3,31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35亿港元增长2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