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生意做不大?看看这个痛点是否解决了
创业家· 2025-08-22 10:14
商业模式与痛点分析 - 商业模式需基于解决客户真实痛点构建 痛点即客户需求[1] - 需验证痛点真实性 避免在解决一个痛点时创造新痛点[1] - 应选择痛点足够大的市场以实现商业规模效应[1] 投资活动与规模 - 梅花创投吴世春计划下半年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5] - 活动面向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AI+消费等领域创业者[8] - 投资机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已投资600余家企业 其中13家实现上市[12] 产业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21-23日 地点为四川泸州[8][17] - 行程包含产业链接/导师授课/案例研讨/项目路演等环节[17][18] - 费用标准为原价15800元/人 早鸟价12800元/人 含住宿及餐饮[24] 重点覆盖行业领域 - 泛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智能技术等产业升级方向[20][21] - 智能制造:工业4.0/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等效率提升相关领域[21] - 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城市物流/空中交通服务商[21][22] - 卫星通信:数据传输/通信技术/商业航天服务[22][23] - 硬科技+消费:AI硬件/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消费产品创新[23] 典型投资案例 - 星移联信为卫星互联网领域企业 聚焦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14][15] - 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证创新/元航资本/梅花创投等[15] - 2024年成功发射"中国移动01星"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15]
亚太卫星(01045)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2 04: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80亿港元,同比下降3.1%[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7700万港元,同比下降23.5%[1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04亿港元,同比下降29.6%[17] - 2025年上半年运营利润为1.03亿港元,同比下降28.4%[1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收益为8.33港元,同比下降23.9%[17]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9700万港元,同比下降17.2%[1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25.1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4.48亿港元有所增加[21]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为69.6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69.66亿港元基本持平[21] - 2025年上半年总负债为8.4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8.77亿港元有所减少[21] 成本与支出 - 2025年上半年服务成本为2.76亿港元,同比上升12.8%[17]
千亿CEO要有底层世界观
创业家· 2025-08-21 10:16
活动概述 - 梅花创投吴世春带队组织泸州线下游学活动 聚焦空天科技 机器人 智能制造 低空经济 卫星通信等硬科技与消费领域创新 [7][16][19][20][21][22][2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21日至23日 面向100位创业者提供产业链接 认知提升及破局方法论 [7][9][16] 带队导师背景 - 吴世春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被称“最懂创业者”的天使投资人 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 投资企业达600家 其中13家已上市 [10][11] - 其为阳明心学践行者 黑马实验室加速导师 [10][11] 投资计划与案例 - 梅花创投下半年预计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 [4] - 投资案例包括商业航天企业星移联信 该公司聚焦卫星互联网 已完成五轮融资 投资方含梅花创投 东证创新 元航资本等 [12][13][14][15] - 星移联信首颗试验星“中国移动01星”于2024年成功发射 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 [14] 活动内容设计 - 首日安排欢迎晚宴 资源链接及产品展示 次日含泸州老窖洞藏文化徒步 巅峰对话及赤水河晚宴 第三日设导师授课及卫星制造案例课堂 [16][17] - 案例课堂由星移联信创始人彭媛媛分享卫星制造模式变革与商业化之路 [17] 覆盖行业领域 - 活动重点覆盖泛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智能技术) 智能制造(工业4.0 数字化) 低空经济(无人机应用 城市物流) 卫星通信(数据传输 商业航天)及硬科技+消费(AI+硬件 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 [19][20][21][22][23] 活动费用 - 原价为15800元/人 早鸟特惠价12800元/人 费用含2晚酒店住宿及4餐(2午餐+2晚餐) 不含往返机票及私人项目 [24]
首颗蓝牙卫星已发射,「蓝凌星通」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36氪首发
36氪· 2025-08-21 07:40
融资情况 - 公司近日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启迪之星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批产卫星研制与元器件采购[2] - 公司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 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 3月底曾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麟阁创投领投 鸿富资产跟投[2] - 公司已开启新一轮融资[6]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球唯二掌握蓝牙直连卫星技术的团队 具备全流程星座及整星总体设计能力、载荷独立设计研发能力[4] - 通信机采用星载基站并行计算技术架构 吞吐能力大幅提升 卫星终端数据接收灵敏度达-130dbm以上 信号捕捉能力较传统终端增强[4] - 正在开展柔性可折展天线优化设计和平板卫星设计 为大规模部署做技术储备[4] - 已实现分钟级过境服务能力 致力于为大众消费者提供低成本、低功耗的蓝牙卫星直连服务[4] 业务进展 - 公司已于近期完成首颗蓝牙卫星的发射[4] - 今年下半年还将陆续发射蓝牙组网卫星[6] - 当前部署的蓝牙节点数较成立时增长20倍 到明年底节点数量预计达20万左右[5] - 在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建立多个蓝牙卫星终端示范点 提供气象监测、高速公路病害、冻土沉降、野生动物保护等场景的数据回传服务[5] 商业模式 - 不靠卖终端获取一次性收入 而是按节点数收取持续租赁费 节点越多租金收益越多[5] - 前期以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为主 不单独对外售卖终端[5] - 应部分客户要求提供基于端侧AI的数据预处理服务[5] 应用场景 - 面向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测和监控机构 提供定期监测数据回传服务[5] - 最初聚焦智能终端固件OTA升级 使带蓝牙功能的设备通过升级即可直连卫星[5] - 推出小型化卫星终端专门面向垂类监测场景 覆盖存量传统场景和增量新应用场景[5] 行业地位 - 美国Hubble Network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对标企业 但双方在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4][5]
这两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融资
创业家· 2025-08-20 10:12
融资策略 - 在商业模式和核心定位未明确时不宜融资 因难以获得资金且错误决策代价更高 [1] - 缺乏公司绝对控制权时需谨慎融资 融资后可能面临管理团队、行业压力等控制难题 [1] 泸州游学活动 - 活动由吴世春带队 组织100家企业家于9月21-23日探访泸州下沉市场创新 聚焦增长引擎探索 [2][7] - 目标行业包括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讯等科技+消费领域 [7][21][22][23][24] - 参与者将获得与独角兽企业、投资人深度链接机会 以及3天沉浸式学习产业破局方法论 [8][9] 导师背景 - 吴世春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 累计投资600+企业 13家上市 [10][11] - 典型投资案例包括商业航天企业星移联信 该公司已完成五轮融资 聚焦卫星通信载荷研发 [14][15][16][17] 活动行程 - 首日安排破冰晚宴与资源链接 次日含泸州老窖文化探索及吴世春对话 第三日进行产业破局授课及卫星商业化案例研讨 [19] - 课程涵盖科技创新战略与卫星制造模式变革 最终以项目路演PK赛收尾 [19] 投资计划 - 吴世春下半年预计投资金额不低于15亿元 重点关注优质科技+消费项目 [4][5] 费用信息 - 活动原价15800元/人 早鸟价12800元 含2晚住宿及4顿餐饮 [25]
震有科技(688418.SH)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3.50亿元,乘卫星组网东风,技术突破引领增长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8-20 05:13
公司业绩与业务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20,208.06万元,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3,875.20万元 [1][3] - 核心网技术已应用于高轨、低轨卫星通信,是天通一号核心网独家供应商,承接中国电信卫星移动国际虚拟关口站、应急能力升级等项目 [3] - 中标中国电信高通量卫星地面核心网系统项目,为6G天地融合奠定基础,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4] - 布局低空经济领域,推出低空指挥调度与低空通信融合终端等产品,覆盖低空文旅、物流、展演、应急、政务等多个场景 [4]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8万亿元,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入轨 [1] - 广东省出台政策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 [2] - 2025年至2026年,"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卫星互联网项目将进入发射加速阶段,手机直连卫星技术为产业开辟新需求空间 [2] - 国内卫星互联网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450亿元,是未来五年通信板块最具成长性的细分板块 [4] 技术研发与战略规划 - 公司构建了从地面信关站到卫星载荷再到接入终端的多方位布局,技术在高轨和低轨卫星通信领域均有应用 [2] - 持续投入多项关键通信技术研发,中标天通核心网专用安全软件开发等项目,为天通网络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3] - 以5G、F5G和卫星互联网为战略支柱,推进全球化战略,统筹境内外市场拓展与卫星互联网业务纵深发展 [3] - 自主可控技术部署核心网,对接主流高通量卫星,兼容未来场景 [4]
激光通信产业化开始加速,国家级资本下场投资「极光星通」|硬氪首发
36氪· 2025-08-20 02:55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极光星通完成A3轮融资 由国开科创主投 资金将用于激光通信终端批量化产线扩建 低轨星座组网卫星研发及在轨技术验证服务能力升级 [1]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是国内少数具备星载激光通信终端全链条自主技术能力的商业航天企业 专注于突破卫星互联网星座的高通量数据传输瓶颈 [1] - 核心产品为全自主研制的星载激光通信终端 覆盖同轨/异轨组网 星地链路 低空组网等场景 包括JG-SPC-ZXJ(同轨)通信终端 JG-SPC-2ZT(异轨)通信终端 吊舱式通信终端 [1] - 终端支持100Mbps至400Gbps可调速率 误码率优于10⁻⁷ 重量控制在8kg至15kg 产品已应用于遥感卫星 低轨试验星及国家部委专项星座任务 [1] 技术突破与验证 - 2024年升空的极光星座01/02星完成14项极端环境测试 包括5100公里超远距稳定建链(持续1小时48分钟) 断链后2.12秒自主重捕获 [3] - 2025年光传01/02试验星搭载的通信终端实现400Gbps在轨实时传输(跟踪误差<5微弧度) 并于1150公里间距下维持116小时连续通信 以10Gbps速率完成近5天星间数据传输 [3] - 技术架构围绕三个核心模块:精简光学结构 光路实时自标校 紧凑前置光路 多光束共振成像技术可将光轴校正误差控制在1微弧度内 抗多普勒调制解调技术抑制信号失真 扫描跟踪算法实现3微弧度动态跟踪精度(较国际常见30微弧度指标提升十倍) [3] 产业化进展与产能 - 2024年搭载遥感四十三号卫星探索批产模式 在轨验证范围覆盖260至5100公里星间距 累计建链超140次 [4] - 自动化产线年产能为200台套 目标扩产至800台套 [4] - 同轨组网终端(JG-SPC-ZXJ系列)重量压缩至8kg以内(较国际同类减重40%) 异轨终端(JG-SPC-2ZT系列)误码率优于10⁻⁷ [4]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吴少俊为中科院博士 曾任载人航天工程主任设计师 主持过超2.8亿元国家级航天信息系统项目 [4] - 首席光通信专家薛江曾主导华为400G光模块商业化 [4] - 研发团队70%成员拥有十年以上航天载荷研制经验 参与过墨子号量子卫星 天宫二号等重大工程 [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全球低轨卫星产业进入加速阶段 SpaceX 欧洲IRIS² 俄罗斯球体等星座计划催生对高速激光通信终端的迫切需求 [2] - 传统射频通信受限于带宽瓶颈和频谱资源枯竭 难以支撑万级卫星星座的数据传输需求 [2] - 激光通信凭借高速率 免频段申请 高抗干扰等优势 正逐步替代传统微波通信 成为卫星互联网建设的核心技术方案 [2] 国际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长期被欧美主导 美国SpaceX星链已部署超5000颗卫星并实现约100-200Gbps星间激光链路 欧洲EDRS系统实现日均50TB业务数据传输 [2] - 国内企业面临技术验证壁垒 太空极端环境对终端可靠性 抗辐照能力及长时稳定建链提出严苛要求 缺乏在轨实测数据的厂商难以进入主流供应链 [2] 投资方观点 - 空间激光通信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 战略价值最突出的环节之一 [5] - 极光星通拥有光 机 电 热 软 通全栈自研的技术实力 清晰的产品路线图及在轨验证的卓越性能 [5] - 投资是国开金融贯彻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精神的战略落地 [6]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聿凡领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20
融资信息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日出安盛资本领投 誉华资产和原子创投联合跟投 一苇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2] 公司背景 - 公司2023年11月成立于上海 专注卫星 军工及海洋场景的激光通信光传输子系统与核心模块 [3] - 创始团队来自航天院所与头部光通信公司 具备星间链路设计 核心器件自研与批量制造经验 [3] - 已获多家商业卫星厂批量采购 在轨验证超4000小时 [3] 融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扩建年产1500台套的新厂房 提升航天级可靠性产线自动化水平 [4] - 招募光学 射频与可靠性工程师 夯实星间通信子系统研发团队 [4] - 开展下一代高功率光纤放大器与小型化调制模块预研 确保2025年交付集成化子系统 [4] 投资逻辑 - 投资方看好商业卫星产业链 公司团队兼具国家航天项目经验与商业化落地能力 [5] - 公司光纤放大器已在多颗在轨卫星稳定运行 关键指标 可靠性及成本优势突出 [5] - 公司处于低轨卫星组网初期窗口 有望持续受益 [5] - 激光通信是卫星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 公司产品矩阵完整 已构建成熟量产体系 [5] - 军工与海洋应用具备广阔潜力 [5] 行业环境 - 国家航天局 工信部等密集出台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政策 地方政府配套基金提供落地土壤 [6] - 公司契合国家产业链安全需求 为商业卫星降本增效提供中国方案 [6]
战略如何落地?掌握这5点就够了
创业家· 2025-08-19 10:20
战略落地方法论 - 战略实施分为五个关键步骤:确定目标、组织保障(架构与关键岗位)、落地三件事(打法/人员/KPI/预算)、目标分解与绩效Review(PDCA循环)、团队建设与文化支撑 [1] 泸州出行活动核心信息 - 活动由吴世春带队,组织100家企业家于2025年9月21-23日赴泸州考察,聚焦空天科技、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讯等硬科技赛道 [8][17] - 行程包含产业考察(泸州老窖洞藏文化/沱江徒步)、巅峰对话、导师授课(科技创新/卫星商业化案例)、项目路演等环节 [17][18] - 目标受众覆盖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卫星通信、AI+消费等领域的创业者 [20][21][22][23] 活动价值主张 - 参与者将获得:与独角兽企业/投资人深度链接、3天沉浸式学习(技术商业化/战略战术)、赛道破局方法论、100位创业者资源网络 [10] - 早鸟价12800元/人(原价15800),含2晚住宿及4顿正餐 [24] 带队导师背景 - 吴世春为梅花创投创始人,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累计投资600+企业(13家上市),2024下半年计划投资额不低于15亿 [5][12] - 联合导师彭媛媛系星移联信创始人,主导发射"中国移动01星"验证5G天地一体技术,公司完成五轮融资聚焦卫星通信载荷研发 [14][15] 产业投资方向 - 重点布局领域:商业航天(卫星制造/组网)、工业4.0、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应用、AI硬件等硬科技赛道 [8][20][21][22] - 已投明星项目包括消费科技品牌moody等 [13][27]
梅安森:目前公司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公司已与一些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卫星通信相关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1:1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参股子公司知与行公司终端产品目前主要适配高轨卫星通信,未来将积极开发适配低轨通信卫星的终端产品,以实现高、低轨卫星通信服务全覆盖 [1] - 知与行公司已与一些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卫星通信相关业务,业务正处于拓展阶段 [1]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卫星通信相关产品是否适用于高低轨通信,以及是否与科技企业洽谈卫星通信合作 [3] - 公司回应称参股子公司正在开发适配低轨卫星的终端产品,并已与高科技公司展开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