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新茶饮江湖风云再起:洗牌、突围与未来之战!
市值风云· 2025-05-14 10:0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4年新茶饮行业扩张速度集体放缓,全国奶茶饮品行业门店总数41.3万家,近一年净增长为-1.7万家,关店数量近16万家[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五大现制茶饮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38.5%增至2023年46.8%[3]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1878亿元增至2023年5175亿元,CAGR达22.5%,但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4] 产品创新与健康化 - 各大品牌加速健康化转型:沪上阿姨2023年推出轻乳茶系列,奈雪重点推广"不加糖‧奈雪黑葡萄",茶百道2024年推出21款低糖低脂新品[5][7] - 喜茶"超级植物茶"系列2024年累计售出超3700万杯,成为现象级单品[7] - 沪上阿姨2022-2024年每年推出超100款新品,代表作包括杨枝甘露和仙仙玫瑰青提[5] 品牌营销与IP战略 - 蜜雪冰城雪王IP成为行业经典案例,喜茶2024年11月与草间弥生联名刷新行业纪录[8] - 沪上阿姨2024年4月启用猎豹女士IP,品牌形象三次升级,新形象门店达3524家(占总门店38.4%)[8][10] - 沪上阿姨与《魔道祖师》联名活动登上微博热搜,相关产品三天售出100万杯[13] 加盟体系与供应链 - 连锁茶饮店占比从2023年56.1%预计增至2028年72%,沪上阿姨新店初始投资成本27.5万元低于行业平均35万元[14][15] - 沪上阿姨30%加盟商开设多店,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从2023年49.4%提升至2024年50.4%[15][24] - 沪上阿姨供应链覆盖全国,每周配送食材2-3次,仓储网络为五大中价品牌最广[17] 下沉市场与竞争格局 - 三线及以下城市为增长最快市场,沪上阿姨2024年48.2%收入来自下沉市场,轻享版品牌主打2-12元产品线[20][27][28] - 2023年创业者首选品类中茶饮占比29.1%超越咖啡(20%),中价茶饮(10-20元)市场份额达51.3%[19][17] - 沪上阿姨2022-2024年门店净增长分别为40.5%、46.8%、17.8%,毛利率从2021年21.8%提升至2024年31.3%[31] 头部品牌市场表现 - 2023年GMV前五品牌:蜜雪冰城(20.2%)、古花(9.1%)、茶百道(8%)、霸王茶姬(5%)、沪上阿姨(4.6%)[30] - 沪上阿姨微信小程序会员达1.2亿人,2024年季度平均复购率44.3%[31] - 行业洗牌加速,小品牌因产品同质化、供应链薄弱面临淘汰,头部品牌通过差异化持续整合市场[32][33]
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港股新股有望持续受资金关注
中国证券报· 2025-05-13 21:49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 - 4月14日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挂牌首日全部上涨 涨幅分别为1 45%、116 70%、38 33%、20 09%、40 03% 其中映恩生物-B首日涨幅达116 70% [1] - 2025年初至4月13日港股市场16只新股中8只首日上涨 3只收平 5只破发 [1] - 2025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破发率23 81% 较2024年全年平均破发率34 29%显著下降 [2] 一级市场认购热度 - 沪上阿姨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 83倍认购 蜜雪集团以1 82万亿港元冻资规模刷新港股纪录 [1][2] - 蜜雪集团上市首日涨超43% 打破新茶饮企业破发"魔咒" [2]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13日154家企业IPO申请在有效期内 其中151家申请主板上市 3家申请创业板上市 5家已通过聆讯 [2][3] - 154家排队企业中88家为2025年首次递表 占比超57% [3] - "A+H"两地上市模式流行 宁德时代等多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宁德时代预计5月20日在港交所挂牌 [3] 行业结构特征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呈现"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特点 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制造 消费板块涵盖新式茶饮、宠物、黄金饰品等细分赛道 [3]
新茶饮的"鱿鱼游戏":为什么所有品牌都在2025年抢着上市?
创业邦· 2025-05-13 03:20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新茶饮行业经历罕见"IPO热潮",4家头部品牌密集上市,包括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和霸王茶姬 [8][11] - 沪上阿姨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68%,蜜雪冰城认购火爆1145倍,古茗涨幅超150%,霸王茶姬成为首个美股上市的新茶饮品牌 [4][6][11] - 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2023年市场增速18.8%,2024年降至12%,门店总量达46.4万家,闭店数突破2万家(同比+33.2%) [14] 上市驱动因素 - 一级市场融资遇冷:2024年投融资事件仅18起(数量腰斩),风投转向AI/硬科技赛道 [15] - 加盟模式依赖:沪上阿姨99.7%门店为加盟,加盟收入占比96.5%,上市可增强品牌势能及加盟商信心 [17][19] - 资本窗口期:蜜雪冰城打破"茶饮破发魔咒"(首日暴涨43%),港美市场政策回暖形成短期"最优出货窗口" [24][25][27] 经营数据与挑战 - 收入分化: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33.48亿元(+52.3%),2024年降至32.85亿元(-1.9%),单店GMV从155.9万元降至137万元 [30] - 霸王茶姬逆势增长:2024年GMV达300亿元,门店从2022年1087家扩张至2024年6440家(年均翻倍) [31][32] - 蜜雪冰城收入结构:2024年收入248.29亿元(+22.3%),80.60亿元毛利(+34.4%),主要来自加盟商原料采购 [33] 行业痛点 - 同质化竞争:2024年茶饮上新速度从6.2天/款降至7.2天/款,85%新品集中于经典奶茶+水果茶,联名营销兴趣下降超60% [37][38] - 加盟体系风险:蜜雪冰城单店GMV下降,沪上阿姨县级门店月营收不足10万元,区域保护不足导致"一条街三家蜜雪"现象 [41][42] - 效率型内卷:价格战压缩毛利,产品创新放缓损害品牌忠诚度 [38][43] 未来发展方向 - 区域深耕:沪上阿姨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50%,通过"小店型"策略(15万加盟门槛)+四小时物流圈实现"县县可达" [48][49] - 供应链优化:蜜雪冰城原料成本压低20%,霸王茶姬8秒出茶标准,沪上阿姨食材损耗率1.2% [53][55] - 品牌人格化:蜜雪冰城打造"雪王宇宙",通过动画/红包营销构建情感链接,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活方式认同 [57][58]
新茶饮的"鱿鱼游戏":为什么所有品牌都在2025年抢着上市?
36氪· 2025-05-13 02:13
行业概况 - 2025年被称为"新茶饮IPO元年",4个月内4家头部品牌完成上市,包括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和霸王茶姬 [4] - 行业增长放缓,2023年增速18.8%,2024年降至12%,门店总量达46.4万家,闭店数同比增长33.2%至2万家 [6] - 一级市场融资遇冷,2024年投融资事件仅18起,数量腰斩 [6] 上市驱动因素 - 加盟模式企业通过IPO增强品牌势能,提升加盟吸引力:沪上阿姨99.7%门店为加盟,加盟收入占比96.5% [8] - 蜜雪冰城打破"茶饮破发魔咒",首日暴涨43%,认购超1145倍,重新激发市场热情 [11][12] - 港美资本市场政策回暖形成短期窗口期,企业密集上市是对融资环境的快速响应 [13][14] 企业经营表现 - 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33.48亿元(+52.3%),2024年降至32.85亿元(-1.9%),单店GMV从155.9万降至137万 [16] - 霸王茶姬保持高速扩张:2022-2024年门店数分别为1087家/3511家/6440家,2024年GMV达300亿元 [17][18] - 蜜雪冰城2024年收入248.29亿元(+22.3%),毛利80.60亿元(+34.4%),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采购 [18] 行业挑战 - 加盟模式隐患显现:蜜雪冰城单店GMV下降,沪上阿姨县级门店月营收不足10万 [20][25] - 同质化竞争加剧:2024年茶饮新品推出速度从6.2天/款降至7.2天/款,85%新品集中于经典奶茶+水果茶 [22] - 联名营销效果衰减:超六成消费者对联名兴趣下降 [22] 未来发展方向 - 区域深耕:沪上阿姨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50%,通过"小店型"(15万加盟费)+"四小时物流圈"构建效率网络 [27] - 供应链优化:蜜雪冰城原料成本降低20%,霸王茶姬实现8秒出茶/口味偏差率2‰,沪上阿姨食材损耗率1.2% [27][29] - 品牌人格化:蜜雪冰城打造"雪王宇宙",通过动画等内容建立情感链接 [29]
新茶饮第一股,“换装”自救?
虎嗅APP· 2025-05-12 10:51
品牌重塑与市场反应 - 公司借十周年国际化战略升级更换品牌LOGO,名称从"奈雪的茶"简化为"奈雪",英文标识改为"Naìsnow",强调中国基因与自然健康理念 [3] - 新LOGO引发消费者负面评价,被吐槽"中不中洋不洋",资本市场反应冷淡,股价下跌且市值缩水至不足巅峰时期的1% [3] - 品牌换新被质疑为掩盖业绩颓势,2024年营收49.2亿元同比下滑4.7%,经调整净亏损9.19亿元,单店日均销售额跌破万元 [5] 经营困境与战略挑战 - 公司长期坚持直营模式,直营店占比高达81%,员工成本占比29.2%,原材料成本36.8%,单店日均订单量从2018年363单锐减至2024年270单 [7] - 客单价从32.4元降至26.7元,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从1.27万元腰斩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从9500元降至6800元 [7] - 主打20-35岁女性客群的战略面临挑战,2024年新茶饮市场30元以上产品份额仅占12%,而10-20元区间占比达58% [7] 行业竞争与效率问题 - 加盟模式成为行业效率革命关键,蜜雪冰城以2.3万家门店和44.5亿元净利润领跑,而公司加盟店仅345家,单店投资门槛58万元 [8] - 产品同质化严重,公司推出的"奈雪Green"健康系列被喜茶、乐乐茶等类似产品稀释差异化优势 [8] - 截至2025年5月12日,公司市值仅剩19.44亿港元,较上市时的340亿港元蒸发近94% [8] 调整措施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尝试多线调整:关闭121家低效门店,推出"奈雪Green"轻食店型,降低加盟门槛至58万元 [10] - 海外市场拓展初见成效,曼谷旗舰店单日销售额破百万泰铢,但东南亚市场规模仅为中国的1/5 [10] - 健康系列产品复购率仅为常规产品的65%,高成本与低复购矛盾依然无解 [10] 行业趋势与生存法则 - 新茶饮行业进入"算账本"时代,效率与差异化成为生存关键,蜜雪冰城凭借供应链整合实现15%净利率 [11] - 未来行业将呈现"金字塔结构":顶层具备文化溢价能力,中部是标准化加盟巨头,底部为区域化性价比玩家 [11] - 公司需重构从成本结构到价值定位的商业逻辑,而非依赖品牌LOGO的象征意义 [11]
新茶饮第一股,“换装”自救?
虎嗅· 2025-05-12 09:39
编辑|苗正卿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题图|奈雪官方微博 奈雪的茶又"换装"了。 但以上"国际化转型"的象征,却并不被消费者买单。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吐槽奈雪的新LOGO"中不 中洋不洋、像绿色病毒"。资本市场也反应冷淡:同日股价下跌2.4%,市值缩水至21亿港元,不足巅峰 时期的1%。 图片来源:九虏品牌咨询 这场"换标秀"更是被质疑为借改名掩盖业绩颓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奈雪营收49.2亿元,同比下滑 4.7%,经调整净亏损9.19亿元,单店日均销售额跌破万元。依此来看,这场看似无伤大雅的"品牌升 级",暴露的不仅是品牌重塑的无力感,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资本狂欢转向残酷淘汰的深层阵痛。 自上市以来,奈雪的"闹心"似乎从未停止:业绩方面,上市至今,其仅在2023年短暂恢复盈利1300万 元。用人方面,天图合伙人魏国兴加入奈雪董事会仅一年便辞任。2025年以来,核心管理层也动荡不 断:2月,先是公司元老级员工、首席运营官(COO)邓彬因个人事物辞去执行董事及COO职务(其是 除创始人赵林彭心夫妇以外的唯一一位执行董事),再是4月,代表奈雪主要投资方之一的太盟投资集 团加入董事会的马焱,因其他 ...
港股周报(2025.05.06-2025.05.09):南向资金加码美团等低估值龙头,关注港股龙头公司下周财报披露-20250512
天风证券· 2025-05-12 0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港股三大指数上涨,南向资金加码美团等低估值龙头,建议关注港股龙头公司;随着财报季来临及海外AI财报验证产业趋势,关注重要模型产品迭代对中国AI及资产投资预期和估值的提升;智能驾驶领域,看好头部主机厂,关注激光雷达和芯片提供商;新股方面,关注沪上阿姨和绿茶集团表现 [1][2][3][4] 公司财报与新闻 - 国新办发布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三类共十项,加大宏观调控 [7] - 2025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繁荣,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6.3%,以旧换新受欢迎,服务消费升温 [8] - 商务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IP + 消费”,推动人工智能与商贸流通融合,打造IP消费平台 [9] - 5月8日沪上阿姨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13.12港元/股,收盘涨40.03%,市值达166.07亿港元 [10] - 5月6日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募资用于匈牙利项目等,预计交易规模约50亿美元 [11] - 5月9日美团闪购推出“安心闪购”全流程服务保障计划 [12] 港股市场综述 香港市场 - 本周(2025.05.06 - 2025.05.09)恒生指数收盘22867.74点,上涨约1.61% [13] 港股估值与资金流向 - 展示中美科技公司估值对比,涉及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市值和PE [20] - 展示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公司的市值和PS [22] - 本周港股通4个交易日净买入67.716亿元,年初至今净买入5755.18亿元,为2024年全年的77.35%;南向资金重点加仓美团63.71亿等 [1][25]
港股一线|恒指周线五连阳逼近23000点,消费类企业掀赴港上市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5-12 00:5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周线上涨1.61%至22867.74点,实现五连阳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22%至5180.25点,国企指数上涨0.95%至8308.83点 [1] - 市场情绪受金融政策和中美经贸会谈提振,但需警惕贸易冲突对企业盈利的潜在负面影响 [1] 互联网与科技板块 - 互联网板块因市场气氛改善和资金回流具备短期弹性,中长期受益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2] - 建议投资者在科技股获利回吐时布局,并保持现金比重以增强防御性 [1] IPO市场动态 - 博雷顿上市首日上涨50%,市值达102.51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198.72倍超额认购 [2]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上涨68.5%,成为年内第四家港股上市的内地茶饮企业 [2] - 2025年Q1港股IPO集资额达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 [3] 消费行业趋势 - 沪上阿姨门店增至9367家,加盟店占比99.7%,加盟业务收入超96% [3] - 蜜雪冰城以5258倍超额认购刷新纪录,超10家消费类企业年内申请港股上市 [3] - 消费企业赴港上市受快速通道政策、港股流动性改善及A股审核趋严推动 [4] 香港金融市场 - 金管局单日注资605.43亿港元,5月累计注资超1200亿港元以稳定汇率 [5] - 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通过买美元沽港元维持7.75上限 [5] 宏观经济前瞻 - 本周重点关注美国4月CPI、欧元区Q1 GDP及零售销售数据 [6]
“珠遵新茶饮”入选中国品牌案例!粤黔协作“链”出农业更高附加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5-11 12:04
品牌荣誉与行业地位 - 珠遵新茶饮案例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 该品牌为全国首个新茶饮供应链区域公用品牌[6][7][8] - 案例从全国400多个自主申报品牌中选出50个大众喜爱案例 评选维度包括品牌规划 品牌塑造 品牌运营等六大方向[20][21][22] - 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为国内品牌建设领域极具盛名的活动 吸引全球超万名行业精英及专家学者参与[17][18][19] 合作模式与战略规划 - 珠海与遵义采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茶农省际协作模式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12] - 两地共同编制《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规划》 成立珠遵新茶饮研究院暨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41][42] - 合作目标包括实现遵义茶农每斤茶叶增收一块钱 解决中国茶业产能过剩问题[13][14] 产业发展与规模数据 - 新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破千亿 从201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消费领域现象级品类[25][26][27][29] - 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7.18亿元[53] - 供应链企业已开发120余款新茶饮产品 与100余家品牌公司及10万余家门店建立长期供应合作[45][50][51][52] 资源整合与区域优势 - 遵义为高品质绿茶产区及茶叶出口竞争力产区 具备规模化种植和精制拼配资源优势[33] - 珠海作为经济特区毗邻港澳 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34] - 珠遵协作通过区位 市场 物流 电商 金融等多优势叠加 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11][39][40] 品牌推广与标准建设 - 品牌在华北 华东 华南等核心消费区域开展推介活动 并亮相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及航空航天博览会[56][57] - 通过点亮广州塔 珠海日月贝及联动网红博主等方式实现百万流量级传播[58] - 发布国内首个新茶饮原料标准化成果《贵州新茶饮原料茶 精制绿茶》团体标准[62][63] 未来规划与行业展望 - 2025年将打造全国新茶饮大宗茶原料交易平台及贵州茶原料拼配研发中心[65][66]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指出新茶饮是茶产业发展新风口 贵州拥有700万亩茶园规模[68][69] - 目标将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打造为东西部协作标杆和茶产业发展亮点[70]
新茶饮狂掀上市潮!“盛宴”还是“剩宴”?
中国基金报· 2025-05-11 11:39
新茶饮企业上市表现分化 - 2025年2月以来,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首日股价均大涨,但后续表现分化明显 [1] - 截至5月9日,古茗和蜜雪集团股价较发行价分别上涨149.5%和137.93%,而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仅上涨14.29%和27.74% [2][4] - 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上市后股价持续下跌,较发行价分别下跌94.39%和44.51% [2][10]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茶饮行业已进入竞争下半场,同质化竞争和过度规模化导致"内卷"问题突出 [1] - 2024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预计2028年超4000亿元,增速放缓至稳定增长 [23] - 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企业开始注重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 [22][2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 蜜雪集团、霸王茶姬和古茗2024年净利润分别增长39.8%、213.3%和36.2%,而沪上阿姨和茶百道分别下降15.2%和58.55% [14] - 古茗2024年单店GMV同比下降4.3%,单店日均售出杯数下降8.59%,871家加盟商终止合作 [16][17] - 霸王茶姬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1087家激增至6440家,GMV和营收分别增长173%和167% [15] 行业面临挑战 - 新茶饮企业面临"不可能三角"困境:难以同时实现规模扩张、成本控制和品牌调性平衡 [16] - 加盟模式导致单店盈利下滑,古茗加盟商成本回收周期延长,终止合作数量同比增长107% [16] - 品控问题频发,蜜雪集团加盟店被曝光使用隔夜水果和卫生状况不佳 [21] 企业战略调整 - 蜜雪集团凭借极致供应链能力在价格和门店数量上建立优势 [24] - 古茗推出1元起低价产品,但否认对标蜜雪集团,称是季节性限时促销 [25][28] - 出海成为共同战略,霸王茶姬在美股上市后迅速开设北美门店,募资用于海外扩张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