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

搜索文档
“三无酒店”时代来临:希尔顿、万豪们取消行政酒廊
虎嗅· 2025-08-19 00:28
希尔顿逸林行政酒廊调整 - 希尔顿逸林被曝允许旗下酒店视情况取消行政酒廊 并提供替代方案如大堂吧或餐厅服务[1] - 新开业希尔顿逸林酒店基本不再配置行政酒廊 例如郑州东区及四川广安项目虽设计阶段保留但未启用[3][4] - 北京东三环希尔顿逸林因无行政酒廊 无泳池 无浴缸被称为"三无酒店" 反映国际连锁酒店标准配置缩减[6][7][8] 行业范围酒廊调整趋势 - 万豪旗下杭州钱江新城万怡 新昌万怡及成都万怡相继永久关闭行政酒廊且不设替代方案[13][14] - 现存行政酒廊体验显著贬值 社交媒体反馈包括餐食缩水(如饼干替代下午茶)及饮品品质下降[16] - 行政酒廊退潮涉及多个中高端品牌(万怡 逸林 诺富特 假日) 成为行业普遍现象[17][49] 中国市场历史性超配与现状回归 - 中国市场曾长期存在"中高端国际酒店必须带酒廊"认知 源于差异化竞争与会员体系拉动需求[18] - 经济上行周期中超配玩法提升用户感知价值(花几百享受两千服务)并促进酒店好评与复购[20] - 当前需求收缩与运营成本上升迫使酒廊关闭 万怡等品牌全球定位本无酒廊要求 中国市场正回归标准[22][23] 会员体系与运营成本压力 - 酒店集团通过"白金挑战"等政策大放水 导致高卡会员激增(如万豪白金) 行政酒廊人满为患需排号入场[27][28][29] - 地产开发商背景业主陷入财务困境(富力 世茂等) 降本增效成为优先选择 新开酒店从设计阶段压缩配置(酒廊 泳池 浴缸)[33][34][35] - 行政酒廊运营成本难以量化(餐食 红酒等支出效益不明确) 且现金流压力下成为优先削减项目[30][47] 品牌战略调整与替代方案 - 部分硬件超标希尔顿逸林申请升级为希尔顿正牌(如成都百悦龙泉驿及苏州吴中项目) 以追求更高溢价[39][40] - 洲际酒店集团实施行政酒廊使用门槛(固定房晚+年度达标) 保障高频住客体验并避免会员体系泛滥[44][45] - 外资酒店集团可能转向分层会员权益管理 以维持行政酒廊含金量[46]
喜来登在中国是怎么没落的?
虎嗅APP· 2025-08-18 13:39
喜来登品牌现状 - 暑期旺季广东地区喜来登酒店价格显著下滑 中山喜来登3天2晚699元 折合每晚不到350元 佛山顺德喜来登487元起 惠州喜来登449元起 与亚朵、全季等中档品牌同价竞争[4][8] - 温州喜来登业主公司2024年营收6068万元 亏损2473万元 每收入2.5元亏损1元 总资产2.5亿元 净资产为负1.5亿元[12] - 多地项目出现"去喜来登化"现象 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更名后被16.4亿元拍卖 澳门喜来登因金沙中国重整被撤牌[15][17] 品牌衰落原因 - 地产经济收敛导致开发商减少长期投入 国企业主偏好个性品牌 民企业主倾向自营管理 喜来登作为"融资工具"价值消退[29][30][31] - 万豪2016年并购喜达屋后品牌定位模糊 既非高端奢华(瑞吉/丽思卡尔顿) 也非年轻潮牌(W/艾迪逊) 商务属性弱于JW万豪[34] - 国产中高端品牌(亚朵/全季)向上挤压 提供更低房价与更新体验 业主翻新成本(数千万至上亿)远高于更换本土品牌[36] 产品与服务问题 - 用户评价反映硬件老化严重 重庆喜来登被描述为"金色外衣下的糟粕" 镇江喜来登存在房门故障、早餐拥挤等问题[18] - 海外市场依赖早期选址红利 如美国迪士尼周边酒店价格仅为园区1/4 墨西哥城酒店靠亡灵节活动吸引客群 但缺乏品牌特色[38][39][43] - 中国市场竞争环境剧变 外资品牌稀缺性消失 OTA平台按评分排序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调性与服务性价比[36][44] 行业趋势影响 - 1985年进入中国时作为城市窗口象征 1990-2010年成为地产开发标配 现沦为"刷房晚备选项" 品牌溢价能力丧失[25][26][37] - 万豪曾推出"Sheraton Transformation Vision"翻新计划 但业主普遍质疑改造效果 实际执行率低[34] - 当前外资高星酒店整体面临从"金字招牌"到"价格比拼"的转型压力 反映中国酒店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44][46]
喜来登在中国是怎么没落的?
虎嗅· 2025-08-17 01:56
喜来登品牌现状 - 广东地区喜来登酒店暑期价格跌至中档连锁品牌区间 中山喜来登3天2晚699元(折合每晚不到350元) 佛山顺德喜来登487元起 惠州喜来登449元起 [2][5][6] - 温州喜来登业主公司2024年营收6068万元 亏损2473万元 每收入2.5元就亏损1元 总资产25亿元但净资产为负1.5亿元 [11] - 多地出现"去喜来登化"现象 宜昌喜来登项目从规划文件中消失 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更名 澳门喜来登被摘牌 [14][16][19] 品牌衰落原因 - 中国房地产经济收敛导致开发商减少长期投资 国企业主偏好个性品牌 民企业主倾向自营管理 [36][37] - 万豪收购喜达屋后品牌定位模糊 既非高端奢华也非年轻潮牌 缺乏明确市场定位 [43][44] - 国内中高端连锁品牌(亚朵/全季等)向上挤压 提供更低价格更新体验 业主更愿选择本土品牌 [47][48] 历史发展轨迹 - 1985年首次进入中国(北京长城喜来登) 1990-2010年成为地产开发标配品牌 高峰期是地产黄金时代的缩影 [31][32][33] - 2016年万豪收购后推出"Sheraton Transformation Vision"计划 但遭遇业主质疑改造效果 翻新计划推进困难 [41][42] - 产品老化严重 用户评价两极分化 重庆喜来登被描述为"金色外衣下的糟粕" 镇江喜来登被指"垂垂老矣" [20] 市场竞争态势 - 海外市场依靠早期布局形成地段优势 如美国迪士尼周边/墨西哥城改革大道/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等核心位置 [52][54][56] - 国内市场价格体系崩塌 成本结构维持五星级标准但实际体验与中端品牌趋同 陷入恶性循环 [63][64]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和特色体验 OTA平台排序机制加剧品牌竞争压力 [46][65]
迪拜上半年接待国际游客988万人次,同比增长6%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11:38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迪拜接待988万国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6% [1] - 2025年上半年酒店平均入住率80.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3] - 入住间夜数达2224万间夜,同比增长4% [3] - 客人平均入住时长3.71晚 [2][3] 酒店业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迪拜酒店总数822家,可用客房152,483间 [3] - 平均每日房价(ADR)584迪拉姆,同比增长5% [3] - 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471迪拉姆,同比增长7% [3] - 与万豪国际、凯悦等酒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 全球最高全酒店式建筑洲至奢选迪拜码头Ciel酒店即将开业 [3] 旅游产品升级 - 皇家马德里世界主题乐园开幕 [5] - House of Hype主题乐园和ARTE Museum Dubai开放 [5] - 迪拜糖果博物馆开业 [5] - 迪拜卓美亚港湾酒店亮相朱美拉海滨 [5] - 迪拜眼摩天轮重新开放 [5] 中国市场策略 - 2024年接待中国游客82.4万人次,同比增长31% [7] - 中国15座城市开通直飞迪拜航班 [7] - 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90天 [7] - 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广泛覆盖消费场景 [7] - 开展中文导游培训计划提升服务 [7] - 在中国台北、杭州等四城举办旅游路演 [7]
为什么靠谱的酒店店长越来越少了?
虎嗅· 2025-08-16 03:18
酒店运营管理问题 - 连锁酒店加盟商遭遇OTA评分造假问题 店长通过赠送果盘和代金券诱导客户撰写五星好评 单月果盘成本从1000-2000元激增至近10000元[2] - 员工注册小号刷五星好评 但需通过订房流程产生实际订单 加盟商承担15%OTA佣金及房费成本 形成"评分扶贫"模式[3][4] - OTA评分从4.8分跌至4.5分 虚假评分未能提升实际经营指标 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不升反降[4] 店长管理能力缺陷 - 某店长推行过度组织架构改革 70间客房酒店设置六个部门 要求制作季度目标图 并统一员工发型及笑容弧度[7][8] - 另一店长注重形式主义管理 每日组织员工跳抓钱舞、喊口号 召开服务点评反思会 但忽视市场渠道拓展[9] - 店长被发现在收款环节使用私人二维码 存在财务管控漏洞[9] 营销策略失误 - "流量大师"店长聚焦短视频内容矩阵 组织员工拍摄剧情短片(如闺蜜翻脸、情侣分手等) 三个月抖音点赞量未转化为实际入住率提升[10][11] - 员工过度参与视频拍摄影响本职工作 营销策略与酒店核心业务脱节[11] 业主与店长目标错位 - 店长作为酒店集团派驻人员 侧重流程标准化、OTA评分提升及会员增长等集团指标[12] - 加盟商业主关注现金流、利润及员工稳定性等实际经营结果 双方目标存在本质差异[12][13] - 年轻店长面临多重压力 需同时完成业绩、口碑、培训及日报等集团要求 缺乏实际运营经验[13] 人力资源选拔标准 - 加盟商调整招聘标准 拒绝过度强调过往经历的候选人 转为以业绩结果为导向的评估体系[13][15] - 业主急需新任店长 计划在OTA评分尚可时立即启动招聘程序[15]
“直播+”数字化驱动酒店营销管理革新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03:13
直播驱动酒店预订数字化变革 - 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期间,直播成为重塑酒店预订体验的关键方式,通过直观透明的内容展示缓解消费者信息焦虑,为行业注入新增长动力 [1] - 传统会员体系吸引新客效果减弱,直播平台通过数据互通实现精准营销和服务升级,成为连接酒店与消费者的核心纽带 [2] - 直播已超越单纯"卖房"功能,重构酒店与消费者关系链,通过实时互动建立信任,这种真实感是传统OTA无法复制的 [3] 直播玩法与消费体验升级 - 电商平台直播推出会员券包(如6.6元抢购)、全国通兑券等多样化产品,支持灵活核销和随买随退,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闭环 [2] - "今夜特价"等限时抢购专场助力酒店淡季快速变现,预售券使用率显著提升 [2] - 职人直播由一线员工实时展示房型设施并解答问题,订单取消率降低30%以上,预订转化率和核销率显著提升 [4][5] 行业竞争格局与服务转型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业门店数和客房总量创历史新高,但平均入住率下滑,行业竞争加剧 [2] - 直播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体验竞争,通过真实场景展示缩小线上与实际体验落差,增强消费者信任 [7] - 品牌总部、门店与员工三级账号矩阵构建使重资产分销向"云直销"转型,议价权部分回归酒店,利润结构优化 [7] 供应链与数据管理优化 - 预售房券使酒店提前锁定布草、食材等采购计划,议价空间提升5%-15%,但需动态定价系统防止超售 [8] - 直播预订数据帮助酒店准确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与物流协同能力 [8] - 需平衡直播专享价与日历房价格体系,设立梯度折扣和限购规则避免价格倒挂冲击协议客户 [8] 未来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AR/VR技术将推动直播成为承载品牌故事的核心场景,内容创新和服务升级的酒店将抢占高价值客群 [8] - 头部连锁酒店将通过矩阵号、区域职人和达人探店构建立体化运营,单体酒店借助区域MCN共享流量 [8] - AI数字人主播与AR实景选房技术将加速会员数据沉淀至私域,行业竞争转向内容生产力和数据运营能力 [8]
服务消费释放新动能 头部企业发力新增量
证券时报· 2025-08-14 22:11
服务消费升级趋势 - 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升级重要方向,消费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商家重视拓展多层次、新类型服务消费 [1] -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达1.5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将主导消费结构 [7]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二季度贡献率52.3%拉动增长2.7个百分点 [7] 餐饮行业创新 - 海底捞三里屯店改造为夜宵主题餐厅,夜间客流量显著增长,啤酒和特色饮品点单率上升 [2] - 海底捞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开设50余家夜宵主题店,并拓展亲子主题店、包间店等多元店型 [3] - 麦当劳计划2024-2028年投入40亿元用于数字化研发,2024年在青海、宁夏开设首家餐厅实现省级全覆盖 [3] - 呷哺集团联名国际IP米菲兔和哆啦A梦,升级75个核心城市门店,一线商圈主题空间有效拉动经营数据 [3] 旅游业服务升级 - 海南航空通过"精准产品+生态协同+数字赋能"开辟新收入来源,连接旅游、物流、金融等行业 [4] - 华住集团旗下花间堂推出银发族周边景区组合项目,优化适老设施,并为马拉松爱好者提供友好服务 [4] - 中旅国际联合腾讯打造《梦华录》主题街区,上半年景区夜游收入同比增长45% [5] 家政服务创新 - 58同城"58智慧家政系统"使家政劳动者接单距离缩短60%,接单数提高45%,商户效率提升57% [6] - 新增开荒保洁、家庭除螨、上门喂猫等细分服务品类,62%用户使用过两种以上服务 [6]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3年8月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0项重点任务支持餐饮、家政、养老托育等领域 [7] - 2024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支持场景创新和业态融合 [7] - 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7]
八拍八流!太原“最高烂尾楼”2.65亿也卖不动!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36
拍卖情况 - 山西晋豪国际大酒店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第八次流拍 起拍价为2 654亿元 [1][3] - 破产前2017-2018年进行三次拍卖 起拍价分别为5 5319亿元 5 2553亿元和5 2553亿元 均流拍 [2] - 破产后进行五次拍卖 起拍价分别为4 8503亿元 3 8802亿元 3 1041亿元 2 7937亿元和2 654亿元 全部流拍 [2][3] 项目背景 - 项目位于太原市北大街与建设北路交汇处 地理位置优越 曾被称为太原市最高烂尾楼 [3] - 原计划建成省内首家五星级酒店 即太原第一家希尔顿酒店 合作方为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 [5] - 主体工程2010年7月封顶 计划2011年开业 因资金链紧张 手续不完善及债务纠纷导致烂尾 [5] 历史合作尝试 - 2020年10月山西椰子酒店集团宣布与项目承建单位合作续建运营 但后续无进展 [5] - 2023年11月28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破产清算 [5] 项目现状评估 - 优势:地处太原市中心 交通便利 周边配套完善 具有开发潜力 [5] - 劣势:产权关系复杂 债务高企 存在法律风险 导致投资者却步 [5]
从医院枕头到二手牙签!狂飙的亚朵酒店,搞不好卫生?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34
核心观点 - 亚朵酒店因卫生安全事故频发引发公众质疑,包括"二手牙签"和"医院枕套"事件,品牌形象受损 [2][4][7][10][12] - 公司快速扩张导致管理问题凸显,加盟模式占比超98.5%,卫生投诉累计超1500条 [13][15][16] - 创始人王海军年内套现2.75亿元人民币,引发市场对其管理能力的担忧 [18][19] 事件详情 卫生安全事故 - 南宁亚朵酒店被曝牙签疑似二次使用,涉事顾客就医检测并维权,门店一度暂停预订 [2][7][9] - 杭州亚朵酒店6月因"医院枕套"事件停业整顿,广州门店3月被曝花洒出现毛发 [10][12]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卫生相关投诉超百条,总投诉量达1500条 [13] 经营数据 - 2025年Q1营收19.06亿元(同比+29.8%),门店数从2020年570家增至1727家,客房总数194559间 [15] - 核心指标下滑:2025年Q1平均房价418元(同比-12元),入住率70.2%(同比-3.1pct),RevPAR 304元(同比-24元) [16] - 加盟模式主导:加盟店占比98.5%,2024年加盟收入41.49亿元(同比+53%),2025年Q1占比总营收54.1% [16] 管理层动态 - 创始人王海军5月两次减持套现3822万美元(约2.75亿元),每股29.63美元 [18] - 市场质疑其套现行为与企业宣称的"人文关怀"理念背离 [19] 市场反应 - 涉事门店预订一度暂停,社交媒体出现"不敢住""恶心"等负面评价 [7][9] - 公司未公开回应事件,仅表示"集团会处理",被批危机公关滞后 [7][8][9]
从医院枕头到二手牙签!狂飙的亚朵酒店,搞不好卫生?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12
卫生安全事件 - 南宁亚朵酒店疑似出现他人使用过的二次牙签 导致顾客方女士就医检测传染病并投诉维权[2][4] - 涉事门店在事件发生后于11:00左右在携程、同程旅行、飞猪等平台显示所有房型“已订完”状态 随后恢复部分预订但集团未公开回应[2][6] - 今年6月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因出现医院枕套而停业整顿并从小程序及App下架[4][8] - 今年3月广州亚朵酒店被曝花洒中洗出毛发 今日另有用户投诉酒店出现大量虫子导致皮肤疹子[10][11] - 黑猫投诉平台上亚朵酒店卫生安全相关投诉超百条 总投诉量累计超1500条[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06亿元 同比增长29.8%[13] - 酒店数量从2020年底570家扩张至1727家 客房总数达194,559间[13]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日房价418元 低于上年同期430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入住率70.2% 低于上年同期73.3%[14]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304元 低于上年同期328元[14] 业务模式与风险 - 加盟酒店数量达1702家 占总门店比例超98.5%[14] - 2024年管理加盟酒店收入41.49亿元 同比增长53%[14] - 2025年第一季度加盟管理酒店收入10.32亿元 同比增长23.5% 占总营收54.1%[14] - 快速扩张的加盟模式为门店品控管理埋下隐患[14] 公司治理动态 - 创始人王海军于今年5月两次卖出645,221股 每股成交价29.63美元 累计套现3,822万美元(约2.75亿元人民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