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

搜索文档
2025年6月中国食用油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92万吨和11.52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1:13
食用油进口数量 - 2025年6月中国食用油进口数量为92万吨 [1] - 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4.2% [1] 食用油进口金额 - 2025年6月中国食用油进口金额为11.52亿美元 [1] - 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5.2%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 [1] - 智研咨询对数据进行整理 [1]
西王食品:公司一项创新工艺入选滨州市科技创新成果
中证网· 2025-08-27 07:32
技术创新成果 - 玉米油双酶法精炼新工艺研发项目通过滨州市科技创新成果形式审查并成功入围 [1] - 新技术旨在提高玉米油精炼质量 更好萃取玉米中的健康营养成分 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 [1] - 技术基于公司多年玉米油行业技术经验和实践 围绕高端绿色智能目标自主创新研发而成 [1] 研发体系与平台 - 公司建立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 [1] - 健全完善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持续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 [1] - 推动产品研发 技术创新 专利申报等工作高质量推进且成效突出 [1] 知识产权积累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11项 其中国家授权专利89项 发明专利18项 [1]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被认定为"中国玉米油城" 山东省制造业(玉米油)单项冠军企业 全国粮油科技创新型企业 [1] - 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产品优质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1]
西王食品上半年营收21.2亿元 运动营养板块将继续扩大创新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 净利润亏损1857万元[1] - 毛利同比下滑主要因原料成本上涨及低毛利产品销售减少[1] - 终端客户出货量高于公司发货量[1] 植物油业务 - 玉米油市场占有率超30% 为国内最大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1] - 获得三项权威认证:全国玉米胚芽油品牌力第一/香港品质认证/最受消费者喜爱低芥酸菜籽油[1] - 完成品牌焕新与产品升级 推出新产品策略[1] 运动营养与体重管理业务 - 通过并购Iovate形成双主业布局 旗下品牌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1][2] - MuscleTech和SixStar在北美FDMC及沃尔玛渠道销售排名前列[2] - Hydroxycut为美国市场第一体重管理保健品 PurelyInspired为北美高成长植物基品牌[2] 研发与全球化战略 - 拥有100余项全球专利 设独立研发实验室及运动科学研究设施[2] - 重点拓展印度 中国 澳大利亚等增长市场[2] - 实施科技强企战略 开发基于科学的表现/代谢/健康长效营养解决方案[1][3] 产品矩阵 - 主要产品覆盖食用油 运动营养 体重管理三大品类[1] - Iovate旗下品牌形成互补矩阵:MuscleTech(标杆性补给食品) SixStar(高端运动保健品) Hydroxycut(体重管理) PurelyInspired(植物基营养)[2]
合成生物学重磅突破!轻云减负油联合北大医学部临床证实:换甘油二酯油8周改善6大健康指标!国民用油进入「真」减负时代!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25 16:45
行业会议与公司参与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召开 主题为"生物制造赋能未来" [1] - 公司作为中国健康食用油领域的突破者 凭借"生物科技重构油脂产业"的创新实践成为焦点 [1] -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贺林博士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公布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的百人规模甘油二酯临床研究成果 [1]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传统食用油加工采用高温精炼工艺 提高纯度但牺牲营养 破坏油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 [3] - 传统油脂中甘油三酯含量超过95% 代谢后易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 长期过量摄入引发脂肪堆积和胰岛素抵抗 [3]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酶解工艺 在低温条件下将天然甘油三酯转化为甘油二酯 实现油脂分子结构的精准重构 [3] - 甘油二酯在代谢过程中更易于转化为能量 及时分解燃烧脂肪 减轻代谢负担 [3] - 技术保留油脂天然风味的同时有效去除增加代谢压力的甘油三酯 实现营养与口感平衡 [3] - 核心优势源于自研酶解技术 使每一滴油成为代谢友好型脂肪 满足味蕾享受且不易体内囤积 [3] 临床研究证据 - 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全球最大规模二酯油双盲实验 为期八周甘油二酯油饮食干预临床研究 [5] - 研究证实甘油二酯饮食干预有效改善受试者血脂 脂肪肝 尿酸水平 [5] - 干预减少体总脂肪 内脏脂肪 显著降低腰围和收缩压 [5] - 临床成果填补国内该领域长期存在的证据空白 对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5]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公司产品展示生物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价值重构 为健康产业渠道创造非药增量机遇 [8] - 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高门槛健康干预转化为日常换油简单行动 无需改变饮食习惯或承担额外成本 [8] - 依托技术加产业链双轮驱动 重新定义中国健康食用油新标准 [8] - 中国食用油行业正在实现从基础饱足到精准健康的战略转型 [8] 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 - 中国家庭健康饮食需求正从吃饱到吃好 从吃对到吃轻 经历静默却深刻的变革 [10] - 公司与北大医学部联合临床报告不仅是一份科研成果 更是一份健康承诺 [10]
2025年中国亚麻籽油行业产量、需求量及市发展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24 18:57
行业供需结构 - 中国亚麻籽油行业供需结构呈现较为均衡趋势 供给端主要依赖国内亚麻籽种植和部分进口 受气候和种植区域限制 产量增长有限 部分高端产品原料仍需进口[1] - 2023年行业产量约为38.6万吨 需求量约为42.3万吨 存在供需缺口[1] - 需求端受益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 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营养价值而持续增长[1]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技术趋势聚焦提升产品营养品质和市场应用 冷榨与超临界提取技术确保营养成分不被破坏[3] - 精准化营养和配方创新满足特定人群健康需求 溯源技术和质量控制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安全性[3] - 微胶囊封装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并扩大应用领域 智能化生产和自动化检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3] 市场运行状况 - 2024年市场运营格局涵盖供给情况、需求情况及影响供需因素分析[9] - 2024年进行热销品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并研究影响价格主要因素[9] - 行业消费特点包括消费需求变化、需求情况分析及品牌市场消费需求分析[9][10] 行业经济指标 - 2024年亚麻籽油所属行业进行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包括产销能力、规模情况、盈利能力、经营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9] - 2024年行业进行产销运行分析、利润情况分析及发展周期分析[8] - 2025-2031年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所属行业利润增速预测[8] 竞争格局分析 - 行业竞争结构包括市场集中度、企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分析[10][11] - 2024年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企业与品牌数量及竞争格局分析形成综合竞争格局综述[11] - 2025-2031年将分析国内外行业竞争及市场竞争趋势[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预测、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状况对行业意义[10] - 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预测、市场现状分析、新动态影响及竞争状况对行业意义[10] - 上下游产业联动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态势[10] 企业竞争分析 - 重点分析西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11][12] - 对企业发展简况、经营情况及经营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11][12] - 企业竞争策略包括市场增长潜力分析、潜力品种分析及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11] 行业发展预测 - 2025-2031年预测亚麻籽油产品消费、市场规模、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及总资产[13][14] - 预测中国亚麻籽油供给、产量、需求、供需平衡、产品价格及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14] - 分析影响行业运行有利因素、稳定因素、不利因素及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4] 行业发展趋势 - 我国亚麻籽油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分析 2025-2031年发展机遇分析[12] - 2025-2031年市场趋势总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发展空间、产业政策趋向及技术革新趋势[12] - 国际环境对行业影响及价格走势分析[12] 行业发展战略 - 市场发展潜力包括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变化和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13] - 行业发展趋势涵盖品牌格局趋势、渠道分布趋势和消费趋势分析[13] - 发展战略研究包括战略综合规划、技术开发战略、业务组合战略、区域战略规划、产业战略规划、营销品牌战略和竞争战略规划[13]
减又二酯油介绍:农科院油料所专研,打造健康减脂体验
金投网· 2025-08-21 07:4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式发布战略新品"减又甘油二酯食用油" 并以"减法生活 又有新选择"为主题 聚焦功能性油脂赛道创新 [1] - 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依托国家级科研团队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突破 [2] - 产品通过提升甘油二酯含量至40% 添加植物甾醇酯等成分 强化健康食用价值 [4][6] 科研合作与技术突破 - 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依托其国家级科研团队三大专利技术 [2] - 构建从原料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实现配方定制化与工艺智能化突破 [2] - 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通过独特油脂制备技术显著提升纯度与品质 [2] 产品健康价值 - 甘油二酯含量提升至40% 高于27.3%的有效阈值 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4] - 关键有效成分1,3-DAG含量超过同类产品 代谢效率更优 [4] - 创新添加减脂因子植物甾醇酯协同调控血脂 搭配VE与LAP双重抗氧化成分锁鲜 [6] - 采用抗紫外线马口铁包装 有效阻隔光照引发的氧化反应 [6] 产品应用特性 - 采用浓香原萃工艺浓缩风味精华 适配煎炒烹炸全场景烹饪需求 [6] - 用量减少仍能保持菜籽油本真浓香 契合"少吃油 吃好油"消费升级趋势 [6] 行业意义 - 甘油二酯凭借"易代谢 不堆积"特性成为千亿级健康消费市场核心增长点 [2] - 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健康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引领饮食科学化升级 [6] - 以科研级标准重构食用油价值体系 推动厨房革命与减法生活理念 [1][6]
研判2025!中国玉米油行业产业链、产量及进出口分析:健康需求驱动与工艺革新共促玉米油产业升级,进口缩量提质与出口爆发彰显中国油脂竞争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8 01:28
行业概述 - 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的食用植物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其中亚油酸含量丰富 按加工工艺分为压榨玉米油和浸出玉米油 [2] - 玉米胚中脂肪含量在17%-45%之间 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80%以上 [2] 行业现状 - 消费者因健康饮食需求转向玉米油 因其低饱和脂肪和高不饱和脂肪酸优势 亚油酸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特性 [1][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玉米油精炼产量达83.75万吨 [1][8] - 绿色工艺规模化应用推动精炼得率从传统工艺88%提升至93% 单位能耗降低15% 西王食品通过温度控制将维生素E保留率提升至90%以上 [1][8]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玉米油进口数量29.89吨 同比下降29.79% 进口金额53.67万元 同比增长21.80% [10] - 同期出口数量1.65万吨 同比增长106.68% 出口金额1.51亿元 同比增长104.56% [10] 政策与产业链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全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71亿亩同比增长1.2% 产量2.95亿吨同比增长2.1% [6] - 黑龙江、吉林等主产区贡献全国40%以上产量 玉米单产提升至439.4公斤/亩 [6] - 新增玉米产量可提供约35万吨胚芽资源 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同比下降5%-8% 降低胚芽采购成本 [6] - 产业链上游包括玉米及生产设备 中游为生产制造 下游为餐饮和食品加工领域 [4] 重点企业 - 西王食品是国内最大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 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下降19.92%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85.22% [12][14] - 金龙鱼是中国重要农产品加工企业 品牌知名度高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90.79亿元同比增长3.15% 归母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11.23% [16] - 长寿花食品拥有国家级研发基地 主导制定9项国家标准 专利数达169项 年产精炼玉米油45万吨 [12] - 中粮集团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2025年深化巴西玉米供应链合作 [14] 发展趋势 - 消费升级推动高端玉米油需求增长 特别是纯天然和无添加产品 [18] - 绿色生产转型企业采用低温压榨和酶法脱胶等工艺 单位能耗降低30%以上 并应用环保包装材料 [19] - 全球供应链重构 出口市场快速增长 RCEP框架下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长 企业获取国际认证突破高端市场 [20]
研判2025!中国葵花籽油行业产业链、消费量及进口分析:受气候与地缘双重冲击,国内消费及进口受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1:08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葵花油主产区遭遇气候灾害冲击,俄罗斯产量因干旱减少10%至1570万吨,乌克兰产量大幅缩减,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产量达10年最低水平 [1] - 俄罗斯自2024年11月起征收出口税推高全球供应成本,导致葵花油价格上升,消费者转向大豆油、棕榈油等替代品 [1] - 2024/25年度全球葵花油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2020万吨和190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8.72%和9.11% [1]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葵花籽、清理筛、去壳机、破碎机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 [4] - 中游为葵花籽油生产制造环节 [4] - 下游主要应用于餐饮、食品加工、日化、医药等领域 [4] 全球市场现状 - 全球葵花籽主产区集中于黑海地区(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及阿根廷 [6] - 2024/25年度全球葵花籽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5245万吨和523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34%和7.65% [6] - 鹿特丹市场葵花籽油报价较豆油溢价29美元/吨,2023年同期为折价223美元/吨 [6] - 中国市场一级葵花籽油吨价突破11000元,高价导致消费者转向替代品 [6]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葵花油消费国,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10] - 2024/25年度中国葵花油进口量为65万吨,同比下降46.15%,主要因黑海地区地缘政治冲突 [10] - 2024/25年度中国葵花油消费量为86.2万吨,同比下降39.25%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明显,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知名品牌及地方性企业构成,集中度较高 [12] - 头部品牌包括金龙鱼、鲁花、中粮、益海嘉里等,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网络占据较大份额 [12] 中粮集团 - "福临门"品牌葵花籽油精选优质葵花籽,通过先进榨油和精炼技术保留营养 [14] - 拥有约占全国25%的油脂总生产能力,产业布局从北到南,立足沿海、辐射内地 [14] 山东鲁花集团 - 葵花籽油产品以物理压榨工艺为特色,采用剥壳去皮处理确保油品纯净 [14] - 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定位清晰,在花生油市场占据第一品牌地位 [14] 益海嘉里金龙鱼 - 推出"金龙鱼阳光鲜榨原香葵花仁油",获得International Taste Institute美味鉴赏三星评价 [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90.7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为9.81亿元,同比增长11.23% [16] 海南京粮控股 - 主营业务包括油脂油料加工、贸易及食品加工,葵花籽油是重要产品之一 [1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35亿元,同比下降41.29%;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下降43.44% [14]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度提升 - 头部企业如金龙鱼、中粮集团、山东鲁花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创新巩固地位 [18] - 金龙鱼2024年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产量达25460千吨,远超行业其他企业 [18] - 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18] 产品高端化与功能化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高端化、功能化升级,高油酸葵花籽油、零添加葵花籽油等细分品类需求激增 [19] - 金龙鱼推出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保留80%以上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 [20] - 母婴专用葵花籽油、健身人群低脂产品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 [20] 供应链多元化与国产替代 - 中国葵花籽油对外依存度超60%,2024年进口量同比下降46.15%至65万吨 [21] -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作物发展,如中化集团"先正达万亩油葵项目"投入150万元资金 [21] - 企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旱葵花籽品种,提升单产稳定性 [21]
低热量不囤脂的减又二酯油,评价究竟如何?
金投网· 2025-08-15 03:13
功能性食用油行业趋势 - 传统食用油存在高热量、易囤脂等健康问题,成为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痛点 [1] - 以甘油二酯为核心成分的功能性食用油成为解决中式烹饪健康痛点的创新方案 [1] - 减又二酯油凭借"吃油不囤油,减脂不减味"的品牌主张引发行业与消费者关注 [1] 产品研发与技术优势 - 减又二酯油是减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合作的成果,依托国家级科研团队的技术保障 [1] - 产品通过酶筛选与固定化技术实现油脂品质优化,1,3-甘油二酯油有效成分含量达90%以上 [2] - 创新添加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双重抗氧化成分,并采用抗紫外线瓶身抑制油脂氧化 [2] 产品使用价值 - 烟点比普通植物油更高,适合高温爆炒的中式烹饪场景 [4] - 有效减少刺鼻油烟生成,降低烹饪者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4] - 显著减轻厨房油污附着,降低清洁难度和工作量 [4]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科学兑现"低热量、不囤脂"的健康承诺,为体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提供新选择 [4] - 精准解决中式烹饪常见困扰,兼具健康与实用价值 [4] - 在农科院油料所国家级团队背书下逐步赢得市场积极评价 [4]
金龙鱼(300999.SZ)上半年营收净利齐增,主营业务稳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15 02: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82亿元,同比增长5.67% [1] - 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增长60.0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61%,利润总额同比大增475% [1] - 厨房食品业务通过渠道拓展和新工厂产能释放实现销量增长 [1] - 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受益于原材料采购优化和养殖需求提升,大豆压榨利润显著增长 [1] 定制化产品合作 - 与胖东来合作推出黑豆酿造酱油成为现象级爆款商品 [3] - 为山姆、奥乐齐、盒马等商超提供定制化产品包括MM有机小米、钙铁锌DHA五彩营养果蔬面等 [3][5] - 定制化合作模式采用"宽SPU、窄SKU"策略,每个品类聚焦1-2个精品 [5] - 合作本质是强强联合,商超负责选品,食品企业提供研发和供应链支持 [5] 大健康战略布局 - 推出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基于食药同源理念开发功能食品 [6] - 针对4亿超重人群推出植物甾醇蛋白乳和甘油二酯油产品 [6][7] - 为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低GI米饭、黑青稞苦荞挂面等控糖产品 [6][7] - 中国膳食营养补充产品食用比例不足20%,远低于美日67%的市场渗透率 [6] 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 拥有83个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供应链网络 [8] - 上海研发中心累计投入几十亿人民币,产出谷维多稻米油等创新产品 [8] - 采用AIB食品安全审核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8] - 连续15年蝉联C-BPI食用油品牌榜首,评分698.5分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9] - 商超渠道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力比拼 [3]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消费升级与健康膳食需求深度融合 [9] - 老龄化加速,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占比超3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