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保险

搜索文档
【广发金工】均线情绪修复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 2025-06-15 14:28
市场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科创50指数跌1.89%,创业板指涨0.22%,大盘价值涨0.10%,大盘成长跌0.16%,上证50跌0.46%,国证2000代表的小盘跌0.74% [1] - 有色金属、石油石化表现靠前,家用电器、食品饮料表现靠后 [1] 风险溢价 - 中证全指静态PE的倒数EP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022/04/26达到4.17%,2022/10/28上升到4.08%,2024/01/19指标4.11%,自2016年以来第五次超过4% [1] - 截至2025/06/13指标3.83%,两倍标准差边界为4.75% [1]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06/13,中证全指PETTM分位数54%,上证50与沪深300分别为62%、52%,创业板指接近13%,中证500与中证1000分别为30%、22% [2] - 创业板指风格估值相对历史总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2] 技术分析 - 深100指数技术面每隔3年一轮熊市,之后是牛市,每次下行幅度在40%至45%之间,本轮调整始于2021年一季度,时间与空间较充足 [2] - 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表化的价量数据与未来价格进行建模,最新配置主题为有色金属、银行等 [2] 资金交易 - 最近5个交易日ETF资金流出170亿元,融资盘增加约94亿元,两市日均成交13392亿元 [2] 主流ETF规模变化 - 未提供具体数据 [7] 卷积神经网络趋势观察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股价走势AI识别与分类,对个股窗口期内的价量数据构建标准化图表,映射到行业主题板块 [9] 市场情绪 - 未提供具体数据 [10] 融资余额 - 未提供具体数据 [12] 个股收益分布 - 未提供具体数据 [14] 权益与债券资产风险偏好 - 未提供具体数据 [15] 指数超卖 - 未提供具体数据 [17]
ETF推荐配置报告:行业轮动视角下的ETF组合构建
长城证券· 2025-06-05 09:26
报告核心观点 - 构建行业轮动模型并基于此构建ETF组合,行业轮动模型长期有稳定超额收益,不同ETF轮动模型各有优劣,权重调整后的最优化组合在牛市阶段表现较好 [8][10] 行业轮动模型 因子构建 - 针对中信一级行业指数(剔除综合金融行业)从趋势、拥挤度、资金流向、均值回归等维度构建6个因子,包括动量、主买金额等,调仓频率为月度,研究区间为2019/1 - 2025/4 [5] 因子表现 - 不同阶段各因子表现不同,如动量因子在2019/1 - 2021/8为正向,2021/9 - 2023/7为负向,2023/8 - 2025/4为正向 [6] 算法步骤 - 月末计算各行业指数6个因子值,按因子表现阶段排序,将行业排序值分组,计算各行业因子新排序值平均值并排序,取前6个行业作为下月推荐行业 [6] 模型效果 - 回测期内行业轮动模型总收益212.87%,波动率合理,夏普比率好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长期保持稳定超额收益 [8][9][10] 不同市场效果 - 2019/1 - 2021/12总收益156.59%,2022/1 - 2025/4总收益21.93%,均有较好胜率 [13][15] 推荐组合 - 2025年5月推荐家电、煤炭等行业,2025年6月推荐石油石化、银行等行业 [17][18] ETF市场概况 规模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股票型ETF整体规模29259.35亿元,综合ETF规模21381.13亿元,行业主题ETF规模6161.25亿元,行业主题ETF代替行业指数作投资工具可行性高 [25] ETF分布 - 展示不同大类ETF的所属概念、基金规模、周涨跌幅、周资金净买入额等信息 [27] 行业主题ETF - 基本能覆盖中信一级行业,但轻工、商贸零售、纺服等行业无相应ETF覆盖 [28] ETF组合构建 ETF轮动模型1 - 按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成分股在行业主题ETF中找接近产品构建组合,计算相似度,筛选出各行业相似度高的跟踪指数及对应ETF产品 [32][33][34] 模型1效果 - 跟踪指数平替组合2019/1 - 2025/4总收益130.85%,有超额收益但不及行业轮动模型 [38][39] 模型1不同市场效果 - 2019/1 - 2021/12总收益132.63%,2022/1 - 2025/4总收益 - 0.77%,效果不及行业轮动模型 [42][44] ETF轮动模型2 - 用最优化方法将ETF组合成分股和行业轮动组合成分股分布差异求最优解,选取权重前15名ETF跟踪指数模拟构建组合 [46] 模型2效果 - 最优化组合2019/1 - 2025/4总收益117.09%,波动率显著降低 [55][56] 模型2不同市场效果 - 2019/1 - 2021/12总收益112.07%,2022/1 - 2025/4总收益2.37% [59][61] ETF轮动模型2权重调整 - 调整权重至100%后,2019/1 - 2025/4总收益155.49%,牛市阶段收益表现超行业轮动组合 [64][65] 模型2权重调整不同市场效果 - 2019/1 - 2021/12总收益159.06%,2022/1 - 2025/4总收益 - 1.38% [68][70] 推荐组合 - 给出权重调整后组合中各跟踪指数的权重、基金代码、简称、规模及细分投资类型 [71]
[5月14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与A股,这轮上涨有啥区别;ETF估值表来了)
银行螺丝钉· 2025-05-14 13:46
市场表现 - 大盘今日一度下跌后拉涨,收盘时处于4.9-5星区间[1][2] - 证券保险行业今日大涨,为近期少见现象[3][7] - 证券行业去年四季度大涨后估值偏高,今年至5月初跑输大盘超10%[4][5][6] - 中证500微涨0.3%,中证1000微涨0.1%,中小盘股表现平稳[9][10] - 300价值、中证红利等价值风格指数回升至正常估值水平[11][12] 港股动态 - 港股整体上涨,价值与成长风格均表现强劲[16][17] - 港股科技股近期涨幅显著,京东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18][19] - 一季度电商类科技股受益政策落地,盈利改善推动股价[20][21] -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已回归正常区间[22] 资金与流动性 - 人民币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超长期特别国债成本仅1%+[42][43] - 降息降准等政策使市场资金充裕,小微盘股量化基金受追捧[44][45][47] - 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同比转正,基本面改善迹象显现[49][50] - A股资金集中流入大盘价值股,4月初国家队买入超1000亿300指数基金[34][35] 估值数据 - 沪港深红利低波盈利收益率10.15%,市盈率9.85倍[63] - 中证800市盈率14.56倍,市净率1.64倍[63] - 港股科技市盈率41.54倍,市净率3.47倍[63] - 证券行业市净率1.73倍,中证银行市净率1.10倍[63] -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7.85倍,市净率7.70倍[63] 投资策略 - 严格在低估区域投入可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59][60] - 港股因流动性较弱,波动幅度大于A股,但反弹弹性更高[29][30][32] - A股大盘价值风格受机构资金长期持有支撑[36][38] - 港股成长风格领涨,业绩驱动效应明显[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