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搜索文档
推动廉洁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0 01:05
廉洁文化建设战略 - 上海市奉贤区纪委监委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定位为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出"全域覆盖、浸润人心、常态长效"三大目标[1] - 通过系统谋划、创新载体、多元互动三大路径推动廉洁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形成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工作的协同推进机制[1][2] - 建立由纪委监委牵头,多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构建"全域布局、分类施策"的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体系[2] 阵地建设实施 - 出台《奉贤区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行动方案》,将阵地建设纳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设施规划[2] - 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微阵地,包括家风家训馆、廉洁长廊等示范点,形成区域"廉洁地图"[2] - 创新利用青溪老街等历史风貌资源开发"实景课堂",通过廉洁微党课实现历史文化资源转化[2] 教育模式创新 - 采用"传统与现代交融、教育与体验结合"模式,开展廉洁文化月活动,包含诗词诵读会、话剧观赏等多元形式[3] - 推出"涵家风、扬清风、铸新风"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廉政剧目、"廉内助"课堂等举措覆盖党员干部家庭[3] - 开发"廉洁+非遗"特色模式,挖掘奉贤清音、滚灯等非遗艺术中的廉洁元素创作新型教育载体[3] 传播体系构建 - 打造数字化传播矩阵,开发"小贤话廉"小程序整合阵地地图、纪法知识等资源,实现线上互动功能[4] - 通过"贤城清风"公众号推出"廉小贤"系列专栏,采用微短剧、动画等形式解读党纪法规[4] - 举办案例评选、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累计征集作品近千件,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效应[4]
业务聚焦 | 抓紧抓实廉洁文化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0 01:05
廉洁文化建设举措 - 西宁市纪委监委通过打造"廉洁教育基地群",整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烈士陵园等7处革命遗址及纪念场馆,运用场景还原和实物展示方式强化红色廉洁基因传承 [1] - 采用单元化推进模式深化清廉建设,湟源县将非遗传承与廉洁元素结合打造"源清流洁"主题阵地,中小学校开展手抄报、情景剧等活动培育青少年廉洁意识 [1] 家风建设专项行动 - 联合市妇联发起"清风传万家·廉韵润千门"倡议,覆盖全市党员干部家庭,配套开展宣讲比赛、家风宣传月等6类主题活动 [2] - 市财政局组织硬笔书法展示、廉洁家书撰写,城西区实施"六个一"家庭助廉工程(助廉卡/家风会/廉洁寄语等)强化家庭廉洁防线 [2] 廉洁文化传播创新 - 通过微信公众号专栏推送作品,编排小品、快板等节目在基层巡演,大通县创作廉洁剧目并开展宣讲活动扩大传播覆盖面 [3] - 湟源县依托小高陵村红色资源和非遗梯田,建设融合革命教育/党风廉政的党性培训基地,实现廉洁文化场景化体验 [3]
纪委书记谈监督 | 做实交叉检查 织密基层监督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0 01:05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 - 四川省崇州市纪委监委将交叉检查作为强化基层监督的重要举措 着力破除基层监督难点堵点 [1] 强化交叉联动机制建设 - 将全市37个纪检监察机构划分为7个协作片区 建立市纪委监委统筹、15个镇(街道)纪(工)委主抓、172个村(社区)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 [2] - 围绕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养老服务等重点 细化7个方面39项检查要点 建立"一村一档"检查台账 [2] - 采取市级示范培训+镇街重点培训+村级实操培训模式 分层分类重点讲授监督理念、方法技巧 [2] 推动交叉检查走深走实 - 运用"日汇总、周研判、月通报"管理模式跟踪问效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编号、动态更新 [3] - 对问题突出、检查难度大的村(社区) 由包镇委领导挂牌领办 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会诊" [3] - 市纪委监委各纪检监察室对联系镇(街道)随机抽查至少2个村(社区) 镇(街道)纪(工)委对相邻协作片区镇(街道)至少复查1个村(社区) [3] - 今年以来 全市交叉检查累计排查村级工程等项目5727个 发现问题1416个 分析研判问题线索75条 立案38人 [3] 构建系统施治工作闭环 - 对一般问题由属地镇(街道)纪(工)委督促限期整改 一般问题线索由联系室指导快查快办 重点问题线索由联系室提级办、委领导包案跟踪督导 [4] - 向相关镇(街道)党(工)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 督促完善村(社区)财务管理办法、项目审批流程、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10余项 [4] - 选取村(社区)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指导各镇(街道)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将纪法知识学习纳入村(社区)干部培训必修课 [4]
树立系统思维 提升办案质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00:16
反腐败斗争策略 - 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1] - 案件查办是反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重庆市江北区纪委监委坚持目标导向,推动办案质效提升 [1] 线索挖掘与监督 - 构建多维度线索发现渠道,深化"纪巡审"联动监督,紧盯工程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 [2] - 与19家部门单位建立协作配合机制,上半年各监督单位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39件 [2] - 在全区128个村(社区)建立"廉情驿站",常态化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 强化线索摸排,深挖职务犯罪案件关联行业、部门"案中案",紧盯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等关键权力运行轨迹 [2] 办案机制创新 - 建立"'一把手'领办+班子成员包案"机制,区纪委监委负责人带头领办职务犯罪疑难复杂案件 [3] - 健全问题线索督办机制,推动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线索办理按时推进 [3] - 建立片区协作机制,综合运用交叉办案、提级办理、联合协作等方式,破解"熟人社会"干扰 [3] - 构建"大数据+监督"模式,研发监督检查数据分析平台,助力监督执纪质效提升 [3] 案件质量管控 - 坚持查审双方共同对案件质量负责,全链条加强案件质量把控 [4] - 严把入口关,分类制作审理文书清单、笔录审核清单及证据标准,确保审查调查与案件审理工作高效衔接 [4] - 建立案件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形成"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反馈"工作模式 [4] - 制定常见违纪行为量纪指引、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行为处置指引,为办理类案提供参考 [4] - 对重点案件,案件审理部门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提前介入,商请检察机关共同"把脉会诊" [4]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凝聚监督合力释放治理效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00:16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 河南省范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统筹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完善 [1] - 建立4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形成"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片区协作机制 [1] - 健全县级纪委监委与乡镇机构人员联动、线索联商、信访联办、监督联动、案件联查机制 [1] 监督力量统筹 - 优化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建立动态补充机制确保人员稳定 [1] - 发挥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党风政风监督员作用形成三级监督格局 [1] - 实现县纪委监委统筹抓总、派驻机构协同落实、村级力量发挥监督前哨作用 [1] 监督方式创新 - 制定5个方面26项监督责任清单形成可执行监督体系 [2] - 建立村党支部主体责任清单、村纪检委员监督责任清单及村级权力运行流程图 [2] - 打造信息化监督系统实现民生资金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据动态监控 [2] 智慧监督实施 - 通过数据碰撞对比分析研判乡村振兴领域职能部门信息 [2] - 为每个乡镇配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现群众问题直接反映 [2] - 建立信访"直通车"机制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2] 监督质效提升 - 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资金发放等"小切口"入手收集群众意见 [3] - 深挖乡村振兴、民生领域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腐败问题 [3] - 落实"乡案县审"机制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业务指导 [3] 监督队伍建设 - 深化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提升法治意识和证据意识 [3] - 聚焦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强化村级监督力量培训 [3] - 通过培训提升村级监督人员的监督意识和能力 [3]
业务聚焦丨不断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00:16
廉洁家风建设举措 教育形式创新 - 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建成泾县家风家训馆,年均接待党员干部及群众1万余人次,通过实物展陈、场景还原等形式展示历史家训与红色家风 [1] - 编纂《泾溪廉声》家风读本,收录10组代表性家风家训故事,诠释不同时期家庭的家国情怀 [1] - 开设"廉史今读""书廉画廉"等微信公众号专栏,定期推送家风故事与廉洁书画作品,并拍摄红色家风微视频 [1] 重点对象管理 - 联合县妇联组织关键岗位领导干部与配偶共同参与纪法课、签署《廉洁从政承诺书》与《家庭助廉倡议书》 [2] - 在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节点召开家属恳谈会,通报廉政风险点,实现组织监督与家庭监督衔接 [2] - 结合五四青年节、国际家庭日等特殊节点开展多样化家庭助廉活动 [2] 长效机制构建 - 开展"廉内助"评选活动并组织治家经验分享,推动家属从"旁观者"转变为"践行者" [3] - 邀请家属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同步开展"一案一剖析"警示教育 [3] - 实施"清廉家访"活动,定期了解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情况,建立"组织+家庭"双向预警模式 [3] - 联合妇联、工会等部门将家庭助廉融入社区治理,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家训楹联书法展等活动 [3]
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案件查办全过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00:16
纪检监察机关职责与工作体系 - 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由党章和宪法赋予 聚焦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 确保案件经得起实践 人民 历史检验 [1] - 山东省平度市纪委监委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办案全过程 完善全链条 全要素 全流程工作体系 [1] 问题线索管理机制 - 问题线索是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的源头 需在甄别筛选 分析研判 监督管理环节下功夫 [2] - 建立"协同初筛"机制 信访 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对线索来源 类别 领域等关键要素筛查梳理 [2] - 实行"三重分析研判"机制 案件监督管理室初次研判 承办科室二次研判 专题会议集体研究 [2] - 建立督办机制 实行临期提醒 到期督办 压实承办科室责任 今年以来处置问题线索639件 [2] 协同办案效能提升 - 规范办案流程 构建力量统筹 信息共享 工作配合的协调机制 [3] - 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疑难复杂案件 带头包案 牵头办案 分工联系重点镇街和部门 [3] - 内部统筹采用片区协作机制 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 实现线索初核 案件联查等全程联动 [3] - 外部协同联动公安 审计 财政等单位 建立信息共享 会商研判 线索移交机制 今年以来立案234件 处分195人 留置13人 [3] 案件成果运用机制 - 健全案件质量评查体系 实行日常评查 全面评查 闭环管理 职务犯罪案件"一案一复盘" [4] - 利用统计数据指导办案 分析差距 研判规律 校准方向 优化举措 [4] - 立案时同步启动以案促改 剖析原因 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推动建章立制 今年以来制发建议书40份 完善制度41项 [4][5]
业务聚焦丨闭环管理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6 00:30
案件质量闭环管理体系 - 建立案件质量过程管控机制 通过设置办案环节防控措施实现常态化监督 推行案件质量首课制度强化源头责任意识 设置案件质量审核员进行移送审理前把关 [1] - 强化审理监督职能 案件审理部门对调查取证和办案流程细致监督 建立案件审理评价机制由第三方核查评估审理履职行为 [1] 案件质量评查与总结机制 - 制定全覆盖评查规定 采用"月统计分析 季评查通报"模式对市县乡三级案件进行分析预警 通过"一案一总结"对比司法文书提炼经验 [2] - 开展精品案件评选活动 利用工作提示 审理微课堂等载体推广优秀案例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2] 跨部门协同保障机制 - 建立监检法业务交流机制 通过联席会议和培训会解决法律适用与取证难点 完善职务犯罪案件查办标准 [3] - 深化查审部门联动 共同研讨案件性质认定与量纪标准 推动市县审理机构在证据标准 文书制作等方面规范统一 [3] - 实施下沉式业务指导 赴县乡开展取证技能培训 建立县域结对互助机制促进案件查办资源互通 [3] 业务规范化建设 - 编印39项审查调查程序操作手册 规范措施审批与文书模板 开发类案分析课程应对新型腐败难题 [4][5] - 发布审理工作指南聚焦争议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和模拟辩论提升执纪执法能力 [5]
业务聚焦丨多措并举推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6 00:30
健全制度机制 - 细化规范要求,制定执纪执法工作手册和案件审理工作规范,明确案件办理、移送标准、证据审核要点及程序时限等工作要求 [1] - 深化"乡案县审"机制,完善工作规程,配套编制说明书和流程图,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涉及领域等因素进行简繁分流 [1] - 畅通法法衔接机制,明确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为联络员,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沟通联络,每半年召开一次监检法联席会进行案件复盘分析 [1] 强化质量管控 - 严把案件质量关,建立立案评价清单,将立案依据是否充足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案件办理结束后进行复盘检视 [2] -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采取定期评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案件审理组初评、案件审理室复评、县纪委监委领导抽评的方式 [2] - 坚持问题闭环整改,对评查反馈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定性质、定人员、定措施、定标准的管理模式,限期整改并开展"回头看" [2] 深化队伍建设 - 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带模式,指导纪检监察新兵参与办案文书制作、案件质量评查等关键环节 [3] - 靶向培养,组织审理人才库成员参与案件审理全流程实操,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一对一"辅导,协调检察机关和法院开展监检法同堂培训 [3] - 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实战练兵,组织干部"跟案、跟审、跟监督",通过跟案学习、以干代训、实战轮训增强办案本领 [3]
坚持问题导向 优化协审机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6 00:30
案件协审工作机制优化 - 上海市松江区纪委监委针对基层办案力量不足、人员不稳定、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制定协审工作实施办法,规范从材料报送、案件受理到备案审查的全流程[1] - 要求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立案案件在初步审理后,将证据材料规范组卷并填写审核意见表报送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审核[1] - 案件审理室对存在问题出具清单和协审意见,推动优化流程并提升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1] 案件审核与整改流程 - 案件审理室安排专人全面审核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及涉案款物,通过"把脉问诊"列出问题清单并"点对点"反馈[2] - 协审人员与案件承办人面对面沟通,确保问题整改建议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可行性,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2] - 要求报送单位全面整改问题,经审核无误后由协审人员出具审核意见,压实办案责任[2] 审理报告业务指导 - 案件审理室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审理报告进行"一对一"指导,重点规范违纪违法事实材料的撰写,确保涵盖所有必备要素[3] - 针对定性不准、处分档次不匹配等问题,制发工作提示,确保同类案件在行为定性和处分档次上准确恰当[3] - 对审理报告中引用条款不规范等问题反复提醒纠正,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3] 事后备案与责任管理 - 办案单位需在案件处理完毕后1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及处分决定书等材料报案件审理室备案,避免管理不闭环[4][5] - 案件审理室指定专人负责备案审查,对严重影响案件质量的问题督促整改,防止流于形式[5] - 对未落实协审意见或落实不到位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承办人及相关领导责任,并与评先评优挂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