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直播带货被世界看见,薇娅做对了这几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01 18:10
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现状 - 电商直播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改变传统购物方式 消费者通过观看主播试穿试用和讲解 结合秒杀价和优惠券 购物过程变得有趣[1] - 行业呈现多元化主播风格 李佳琦以快节奏和高信息密度为特点 董宇辉则以慢节奏和知识性内容为特色[3] - 主播推荐不仅提供商品信息 更创造情绪价值和氛围体验 即使日常用品也能通过直播过程提升消费体验[3] 头部主播的行业影响力 - 薇娅作为行业标杆人物 在电商直播早期就采用专业化团队运营模式 建立消费者信任机制[3] - 薇娅入选《时代》杂志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 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电商主播 标志行业文化影响力的突破[3] - 国际超模米兰达·可儿评价薇娅"通过平台改变购物方式和中小企业命运" 体现其国际认可度[4] 行业标准与专业规范 - 薇娅坚持"不卖假货 不砸口碑"的选品原则 为行业建立质量基准[4] - 大量品牌通过薇娅直播间首次试水电商直播 使其成为行业孵化平台[4] - 在行业乱象频发阶段 薇娅证明主播可成为专业负责且可信赖的商业合作伙伴[4] 直播电商的社会价值延伸 - 薇娅将影响力延伸至公益领域 通过直播助农实现产业扶贫 典型案例包括销售云南米线 非洲咖啡和三亚芒果[6] - 3000斤卢旺达咖啡豆在直播间秒空 相当于该产品过去一年销量 显著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6] - 卢旺达驻华大使发感谢信认可薇娅对咖啡推广的贡献 体现直播电商的外交与经济价值[6] 商业模式创新与资源转化 - 薇娅成功将流量转化为商业资源 进而转化为社会价值 形成良性循环[8] - 其发展路径呈现持续突破特征 不断挑战行业上限并开拓新领域[8]
江苏首部“地名经济”指导文件出台
江南时报· 2025-09-01 06:31
文件核心内容 - 江苏省五部门联合出台首部"地名经济"指导文件 推动地名与文旅、产业、美食深度融合 打造经济新亮点[1] 地名+产业融合 - 推动乡村地名元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2] -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和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将地名转化为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2] - 将地名融入农产品生产、宣传、销售环节 与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地方电商直播等产业结合[2] - 推动乡村地名工作与邮政快递工作深度融合 形成"快递进村""村村通邮"叠加效应[2] 地名+美食融合 - 部署"江苏味道""跟着地名品美食"等促消费活动 线上线下结合展示美食文化故事与制作工艺[3] - 深入挖掘淮扬菜、金陵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系文化内涵 建立百城千镇万村地名与美食传承体系[3] - 引导地方美食技艺申报非遗项目 支持老字号餐饮企业开展传统特色美食技艺传习[3] - 构建"地名+美食"数字化推广体系 形成"地名美食地图"带动"跟着地名品美食"消费[3] 地名+文旅融合 - 发挥地名文化线索和串联作用 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4] - 串联城市地名文化旅游线 持续开展"读城行动·阅读地名"活动 挖掘江南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等地域风情[4][5] - 构建南京古朴沉稳美丽古都、无锡钟灵毓秀太湖明珠、徐州汉风飞扬文化名城等具有地域特征的地名旅游线[5] - 挖掘乡村地名文化旅游线 打造江南水乡、运河风情、滨海湿地等主题民宿集聚区[5] - 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建设红色地名资源数据库 串联苏北抗战线、苏南烽火线、淮海战役线[5]
从一场现场会背后解读建德城乡共融实践
杭州日报· 2025-08-29 02:59
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 - 建德为青年人才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 设立全国首个农创日 累计培育新农人7094名 建德师傅2.48万名 [7] - 建成省级青年入乡实践站点15个 大学生创业园区4家 通过乡村梦想家招引计划签约16个团队 吸引610个乡村经营主体扎根 [7] - 更楼街道青创楼由化工厂宿舍改造而成 聚焦影视/短视频/农创文创/电商直播等新赛道 吸引67家企业150余名青年入驻 2024年1-8月税收突破1000万元 [6] 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 航川村创新139乡宿品牌模式 10人以上旅行团每人住1晚吃3餐仅需139元 2023年5月至今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旅游总营收超1500万元 [8] - 推出分时旅居模式 游客支付680元可获得2年40天入住权 民宿主出租13间客房2年可获得12.35万元租金收益 预计全年额外增收6-8万元 [9] - 寿昌镇创新六卖神剑新零售模式 水果莲售价达15.8元/100g且复购率超50% 糯米丝瓜单价稳定在2.5-3元/斤 2024年农业生产总值达4.69亿元 [9] 农业产业体系与经济效益 - 聚焦1+3+X农业产业体系 建成11.6万亩农业标准地 实现粮食生产六连增 拥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0] - 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440元且增速居杭州首位 [5] - 寿昌镇集聚区农产品供应全链总产值达8.5亿元 带动农户增收超5500万元 [9] 乡村旅游与资源盘活 - 航川村盘活闲置房屋打造云山宿集民宿集群 民宿主平均每月营收超3万元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1年31万元增至2024年151万元 [8] - 青年团队参与乡宿运营 设计游运专线套餐 4个月输送游客3500余人次 打造家味航川乡村运营品牌 [7] - 建德入选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 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和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试点 [5]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 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 行政村通路通车通达率100% 村级医保便民服务站257个 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 [12] - 幸福方桌老年助餐村社覆盖率达97.5% 行政村快递县到村当日达覆盖率超90% [12] - 大同镇建立中心食堂+自办食堂+助餐点+送餐上门体系 包含5个中心食堂/10个自办食堂/19个助餐点 [12] 医疗与养老服务创新 - 建德医院体检巡回车配备心电图机/全科诊疗仪/便携式超声仪/DR等专业设备 为山区提供固定+流动巡回诊疗服务 [11] - 大同镇将闲置卫生院改造成一核多能便民服务综合体 包含菜市场/老年食堂/家宴中心等功能区 [11] - 老年食堂提供2元餐食包含红烧肉/番茄炒蛋等热菜 93岁老人刘长吉表示就餐点距离住所仅500米 [11]
电商入局150亿团播市场,如何撬动新增量?
虎嗅· 2025-08-28 00:49
行业规模与增长前景 - 团播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0亿元人民币[4] - 全行业团播间数量预计达5000-7000个[4] - 从下沉市场扩展至娱乐、电商多板块,形成现象级狂欢[4] 商业模式与变现路径 - 核心变现模式为用户通过打赏获取情绪价值,包括多语言口播ID夸赞、定制舞蹈及肢体语言感谢[17] - 用户支付5元礼物即可获得主播个性化互动,实现情绪价值即时兑换[18] - 电商平台尝试将情绪共鸣转化为订单,通过情感共鸣拉动流量突破传统电商单一模式[19] - 头部带货主播广东夫妇单场团播观看人次达1981万,预估销售额2500-5000万元[14] 竞争格局与内卷化趋势 - 行业经历三轮内卷:前爱豆入场提升专业度[9]、公会推行多城市分团人海战术[13]、垂直领域专业内容入场[13] - 前偶像艺人如SNH48李慧、《偶像练习生》选手迅速积累人气并成为团播C位[10] - 头部公会帅库网络采用标准化命名规则(如SK望江路019)实行流水线生产模式[13] - 头部主播SK卡卡单场收获520个嘉年华礼物,屡登月度礼物榜Top[13] 从业生态与运营体系 - 团播艺人入职门槛低,核心要求为"好看"和上镜[5] - 成熟公会配备完整团队:化妆师、灯光师、摄像师、场控、情绪课老师[6] - 行业提供无责保底月薪1万元左右,零基础培训,提成比例20%-25%[7] - 韩国练习生体系专业舞蹈老师被引入作为招聘卖点[7] 平台监管与合规挑战 - 抖音2025年6月清退54家涉色情低俗、诈骗、未成年经纪违规公会,处罚194家不良经营公会[15] - 中小公会普遍未购买音乐版权,商用经典音乐存在侵权风险[16]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京东8月底正式入局团播,采用男女团同步PK形式直播[1] - 电商平台探索通过定制化内容提升观众粘性与参与感,激活流量新增量[19] - 团播本质为情感先行内容为辅交易明面化,与货架前置的电商直播存在基因差异但存在融合可能[20]
京东全球购七夕团播或创新“实物打赏”功能,3000份国际大牌0.1元抢
中金在线· 2025-08-27 11:24
核心观点 - 京东全球购在七夕期间推出创新团播活动 引入实物送礼专区和双团PK模式 探索内容娱乐与实物消费融合的新场景 [1][2][5] 活动形式与创新 - 开辟实物送礼专区 聚合全球进口商品 可能实现粉丝对主播的实物打赏互动 突破传统虚拟礼物模式 [1] - 邀请古风女团「梦华录」与潮流男团"厚海H-one"进行双团直播 预计开启连线PK模式增强用户参与感 [2] - 活动于8月28日晚8点通过京东全球购采销直播间和官方号直播间同步进行 [2] 促销策略与品牌合作 - 提供3000份国际大牌0.1元抢购福利 覆盖美妆护肤和时尚配饰等热门品类 [4] - 由澳洲乳制品品牌a2®独家冠名 直播中穿插品牌专属福利专场 [4]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代表公司对内容化直播的多样化布局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内容创新结合提供跨境消费新体验 [5] - 活动可通过京东APP搜索"七夕团播"预约观看 有望成为电商直播行业内容娱乐与实物消费融合的新样本 [5]
东方甄选急跌超11%,网友喊罗永浩邀请俞敏洪上节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8: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港股东方甄选收盘价跌超11% 成交额超26亿元[2]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6.557港元至58.343港元 成交量为9230.748万股[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营收44亿元 同比下滑32.7%[4]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619.1万元 同比下降97.5%[4] - 高盛下调2026-2027财年GMV预测1%-3% 但上调收入预测最多10%[2] - 2026-2027财年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上调0.2%和1%[2] 运营数据变化 - 东方甄选主账号粉丝减少超186万[5] - 报告期内仅4次进入抖音带货月榜前十 失去此前稳居前三的地位[5] 分析师观点与评级 -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9港元[2] - 下调GMV预测主要因基本面持续疲软及估值较贵[2] 公司治理相关事件 - 罗永浩曾连续发文吐槽俞敏洪和东方甄选 公开为前主播董宇辉鸣不平[4] - 近期罗永浩否认拉黑俞敏洪王自如 称仅拉黑起哄网友[3]
高盛:东方甄选(01797)下半财年业绩好坏参半 维持“沽售”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6:40
业绩表现 - 公司截至5月底下半财年GMV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人民币 较高盛预期低15% [1]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增长30%至1.35亿元人民币 [1] - 通过控制营运开支使期内每股盈利胜预期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6至2027财年GMV预测1%至3% [1] - 因自营品牌产品GMV贡献提升 将收入预测上调最多10% [1] - 2026至2027财年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分别上调0.2及1个百分点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从8港元上调至9港元 [1] - 因基本面疲软及估值昂贵 维持沽售评级 [1]
大行评级|高盛:东方甄选下半财年业绩好坏参半 目标价上调至9港元
格隆汇· 2025-08-26 03:23
财务表现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人民币 较预期低15% [1] - 通过控制营运开支实现每股盈利超预期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增长30%至1.35亿元人民币 [1] 业绩预测调整 - 下调2026至2027财年GMV预测1%至3% 因自营品牌产品GMV贡献提升将收入预测上调最多10% [1] - 2026至2027财年经调整净利润率预测分别上调0.2及1个百分点 [1] 投资评级 - 维持沽售评级 因基本面疲软且估值昂贵 [1] - 目标价从8港元上调至9港元 [1]
港股异动 | 东方甄选(01797)再跌超9% 全年纯利同比跌99.67% 高盛仍维持“沽售”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3:21
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再跌超9% 截至发稿下跌8 29%至29港元 成交额达15 55亿港元[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年度总营收约43 92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37 9%[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3 5万元 同比急剧下降99 67%[1] - 每股盈利0 01元[1] - 若剔除出售与辉同行的财务影响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从2024财年1 04亿元增加30 0%至2025财年1 354亿元[1] 业务运营数据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人民币 低于高盛预期15%[1] - 通过控制营运开支 期内每股盈利超过预期[1] 机构评级观点 -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 认为公司基本面仍然疲软且估值较昂贵[1]
东方甄选再跌超9% 全年纯利同比跌99.67% 高盛仍维持“沽售”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6 03:21
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8.29%至29港元 成交额达15.55亿港元 [1] - 当日再跌超9% 市场反应显著 [1] 财务业绩 - 总营收43.92亿元 同比减少37.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3.5万元 同比骤降99.67% [1] - 每股盈利0.01元 [1] - 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增长30%至1.354亿元 剔除出售与辉同行一次性影响 [1] 业务运营 - 下半财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跌55%至39亿元 低于高盛预期15% [1] - 通过控制营运开支实现每股盈利超预期 [1]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 认为基本面疲软且估值昂贵 [1] - 业绩表现好坏参半 GMV大幅下滑但成本控制有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