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工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强港、兴产、活城!日照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齐鲁晚报网· 2025-06-20 01:25
港口发展 - 日照港1-5月货物吞吐量达2.68亿吨同比增长3.6%集装箱吞吐量307万标箱增长8.5% [2] - 推进36个港产城融合项目包括纳入国家专项规划的日照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2] - 开通89条内外贸航线40条海铁联运班列及50多个敞顶箱铁路运输站点 [2] - 大宗商品铁路运输成本平均降费30%清洁运输比例超80% [2] 产业升级 - 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1-4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0.8%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 [3] - 日钢产能承接二期计划11月建成3000立高炉山钢宝武日照基地二期建设方案明确 [3] - 日照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空港开发区拟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 [3] - 省管海域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下半年开工国管海域风电项目推进海域选划 [4] 新兴产业培育 - 产业互联网入选省级数字产业集群低空经济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 - 上海海事大学设立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院 [3] - 港口供应链金融投放融资133亿元5家船货代理企业获批海关AEO高级认证 [4] - 岚山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开工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预计全年产量6000吨 [4] 城市发展 - 入选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城市数字百强城市 [5] - 布局建设港口供应链产业园推进文旅体融合海龙湾景区对外开放 [6] - 加快国家全域美丽海湾试点建设张北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 [6] - 谋划储备"十五五"重点项目429个拟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重大事项140个 [6]
山东产业转型塑造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6-16 22:03
产业低碳化改造 - 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较去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2% [1] - 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5.4% [1] -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国内首套全产业链一体化高性能先进材料装置 [1] - 利津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环氧丙烷、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等项目投产达效 [2] - 山东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40% [3] 产业集群建设 - 利津构建9条产业链条,成为国内领先的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1] - 泰安市宁阳县化工园区通过7000米公共管廊连接20多家企业,每年节省成本上亿元,形成8条化工产业链 [2] - 山东实施"头雁领航"行动,优选45个支柱型集群和96家"头雁"企业重点培育 [3] - 2024年山东支柱型集群营收达到5.4万亿元,增长5.9%,千亿元级以上集群数量达19个 [3] 新兴产业发展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仿真人形机器人,攻克双腿行走技术 [4]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MR油化船订单排至2029年,今年计划开工25条船,交付20条 [4] - 新泰市建设火箭综合试验中心,年可满足发动机热试车100次,子级火箭试车10次 [5] - 山东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42个、规模3.5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末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6] - 济南、青岛、烟台未来产业先导区15个未来产业集群产值超过3200亿元,年均增长近20% [6] 低碳发展实践 - 济菏高速全线光伏装机容量达30兆瓦,实现零碳运营 [7] - 山东高速集团累计建成路域光伏装机容量70.6万千瓦,占全国交通行业70% [7] - 东阿阿胶光伏发电系统满足园区20%用电量,年减排二氧化碳3400余吨,生产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 [8] - 巨野县修复治理塌陷地2.6万亩、废弃矿坑1.8万亩,培育6个文旅景区和12处绿色农业基地 [8] - 山东"两高"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突破35%,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 [9]
山东烟台蓬莱区:政府多投入 企业少绕路
环球网· 2025-05-31 08:48
营商环境改善 - 蓬莱区政府通过将高压线改至地下、改造26根可旋转红绿灯横杆等措施解决企业运输障碍[1] - 针对海工产业大件运输需求,政府拆除重建承重仅几十吨的赵格庄桥以保障千吨级特种车辆通行[2] - 供电公司2022年投资建设10千伏电缆线路新增7050千伏安容量,2023年推广购电服务工具助企业降本[3] 海工产业发展 - 蓬莱海工产业园区已引进东方电气叶片、上海锅炉厂、韩国现代重工等项目[2] - 园区企业产品规格突出,如上海锅炉厂最小锅炉直径7-8米/重几十吨,最大达上千吨[2] - 2024年园区产值达175亿元,同比增长21%,政府加速延链补链项目招引[3] 基础设施优势 - 蓬莱港拥有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适合大型船只装卸大件产品[2] - 仙境东路赵格庄桥改造后将成为千吨级运输通道的关键节点[2] - 电力设施升级直接服务于蓬莱海洋等用电大户企业需求[3] 企业运营案例 - 东方电气风电叶片运输组合高度超7米,需通过多个红绿灯路口[1] - 上海电气能源重装产品高度达17米,超过原门口12米高压线高度[1] - 政府精细化服务使企业获得"从厂区到码头"的全流程运输便利[1][3]
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为何如此亮眼?一线见闻中找到答案
央视网· 2025-05-10 03:39
外贸整体表现 - 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2.4% [1] - 4月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 [2] 出口端亮点 - 江苏智能家居企业运用RCEP原产地规则,一季度原产地证申领金额飙升695.4% [3] - 前4个月高技术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占出口总值18.1%,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16.4%、工业机器人增长58.3%、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5% [9] - 山东省船舶和海工装备出口额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超80% [11] - 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集成电路、汽车等高端产品增速超14% [20] 进口端布局 - 海南食品企业通过全链条布局,前4个月椰子进口额同比增长80% [5] - 进口结构显示国内产业升级,对资源依赖度下降 [19] 行业转型升级 - 海工装备制造从"建大船"向"建强链"转型,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50余家企业的完整产业生态 [11] -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 企业动态 - 广东东莞机器人企业开发自主导航复合机器人,满足家庭到工业场景需求 [14] - 民营企业前4个月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56.9%,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 [18] 市场多元化策略 - 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5%以下,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贡献超60%增量 [19] -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有效缓冲关税冲击 [19] 政策支持 - 优化政策组合拳为外贸企业减负增效 [20] - RCEP原产地规则等关税政策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3]
烟台地区5海关联合推出20条措施,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齐鲁晚报网· 2025-03-25 06:18
支持标志性产业集群发展 - 支持绿色石化产业发展 推广批次检验和一站式化验改革 助力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1] - 支持汽车产业发展 开展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 打造全模式商品车跨境物流综合体 [1] - 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叠加应用支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政策 助推海上发射平台加快建设 [1] - 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推动企业实验室与海关技术中心合作共建 便利核电和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装备进口 [1] -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推动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 探索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 [1] 推动新兴特色产业聚链成势 - 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设立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高端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 推动减免税科研设备共享共用 [2] - 支持海工装备产业发展 实施联网监管+主料工作法 助力海工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2] - 支持海洋渔业产业发展 推广远洋渔船对外推荐打包式评审模式 支持优质海洋种质资源引进 打造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 [2] - 支持特色农食产业发展 加大企业境外注册推荐力度 推动栖霞水果、莱阳预制菜和蓬莱葡萄酒技贸基地发挥作用 [2] 提升高水平开放平台能级 - 助力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 推进智慧混铜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保税混金业务试点 [2] - 助力全国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建设 探索开展出口拼箱小商品先查验后装运试点 推进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试点 [2] - 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推广综保关地协同智慧化管理应用 推进卡口智能化改造 支持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2] - 促进自贸试验片区高水平开放 推动围绕海洋经济和化工新材料开展集成式改革 支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争创制度型开放成果 [2] 助力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 - 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加大水水智能中转等转运模式推广 扩大跨港区智能转运监管平台应用 支持与黄河流域节点城市深化口岸合作 [3] - 拓展丰富口岸功能 发挥指定监管场地种类齐全优势 助力水果和原木等相关产品进口 [3] - 提升口岸物流效率 推广通关中心集约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做法 健全通关运行协调保障机制 [3] - 推进口岸智慧监管 加强智慧海关建设与智慧口岸协同 复制推广云港通智慧查验模式 推动智慧快邮项目上线运行 [3] 深化海关服务护航职能 -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指导民营企业用好RCEP规则拓展市场 量身定制个性化AEO企业培育方案 [3] - 优化助企服务机制 常态化开展三敲门活动 加强政策宣贯 快速回应企业疑难问题 [3] - 强化外贸形势分析和海关统计服务 做好统计数据解读和外贸形势分析 提升服务宏观决策和稳预期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