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关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海关累计检出不合格汽车6.8万辆
新京报· 2025-08-25 06:00
海关监管成效 - "十四五"以来海关累计检出不合格商品1.2万批,涉及服装、家电和婴童用品等品类[1] - 同期检出不合格汽车6.8万辆,阻止不达标商品进入消费市场[1] - 检验进出口商品总量超过900万批,退运不合格矿产品及再生金属超1万批[1] 国际合作机制 - 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35个国家(地区)建立商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机制[1] - 国内与多部门建立进出口缺陷产品协作处理机制[1] - 建立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监测体系,实现风险快速响应[1] 专项治理行动 - 退运固体废物4000多批,立案侦办走私废物刑事案件589起[1] - 开展口岸危险品整治,查发伪瞒报案件9000余起[1] - 检出不合格危险品13万批,强化国门安全防护[1]
机器狗、无人机、CT机等“入职”海关
新京报· 2025-08-25 05:39
海关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海关广泛应用机器狗、无人机、CT检查设备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查验及通关效率 [1] - 进口铁矿石通过加装近红外光谱仪、高速图像识别系统和自动采样机器人实现边卸货边检查 通关时间平均压缩15小时以上 [1] - 口岸配置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和行李邮递物品CT检查设备 通过智能审图快速识别伪报、瞒报和违禁物品 [1] 跨境电商监管创新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通海关与平台企业、支付机构数据通道 实现电子订单、支付单、物流单"三单"智能比对 [1] - 合规商品实现"秒级"验放 最高处理速度达每分钟8.5万票 [1] 通关服务优化 - 采用远程视频查检模式使企业通过视频连线实现随报随检 压缩通关等待时间80%以上 [1] - 通过电子申报、联网测温、图像识别等方式实现旅客无感通关和快速通关 [1] 风险防控体系升级 - 开发大数据智能风险布控模型 从100多个维度对每份报关单实时风险甄别 [1] - 自动布控拦截高风险报关单 查获率较随机布控提高16个百分点 [1]
海关总署: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央视网· 2025-08-25 03:36
海关通关流程优化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减少审批和精简手续 [1] - 对拼箱出口货物采用先查验后装运 减少重复装卸 [1] 跨境物流效率提升 -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 货物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1]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泰国越南水果最快7小时抵广州 30小时抵北京 [1] 国际贸易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30个部门系统对接 提供964项服务 [2] - 注册用户1100万家 日均申报业务2600万票 [2] - 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互联互通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2] 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 - 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1-7月保税维修进出口增长8.7% [2] - 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 实行离境即退税政策 [2] 企业便利化措施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 授信和出口信保优惠 [2] - 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累计出台108项创新举措 [1] 国际认可与评价 - 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显示中国海关和贸易法规感受度指标在53个经济体中评价最优 [1]
数据描绘“十四五”期间海关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央视网· 2025-08-25 02:56
国门安全监管成效 - 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且安全可控 [4] - 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 [4] - 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有效遏制洋垃圾、濒危物种及毒品走私 [4] 通关便利化与数字化建设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25大类964项"一网通办"事项 [5][8] - "智慧旅检"覆盖全国80%航空口岸,实现旅客无感快速通关 [8] - 综合保税区以不足全国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五分之一进出口总值 [12] 口岸开放与贸易合作 - "十四五"期间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311个,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 [12] - 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国际合作范围持续扩大 [12] - 海关累计征税9.7万亿元,体现综合治税与征管效能 [4]
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实战测试
海南日报· 2025-08-18 02:08
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 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于3月31日启动运行并全面开展实战测试工作 [1] - 平台依托云计算技术全方位提升数据算力 使用大数据池对数据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和建模分析以精准识别业务风险 [1] -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管场所视频信号实时分析研判 快速识别高风险人员和异常行为并推送至现场监管人员处置跟踪 [1] 移动应用与远程查验 - 企业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接远程查验系统 使用视频会议方式按海关指令完成远程查验 [1] - 该模式有效降低作业成本并提升查验效率 [1] 基础设施与运行体系 - 海口海关建设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项目 承担数据分析、业务管控及监控指挥功能 [2] - 打造业务管控、监控指挥、风险防控、监督内控"四控一体"的海关业务运行监控指挥体系 [2] - 搭建"职能+中心+现场"高效衔接的业务运行管理机制并建立实体化运行的海关业务运行监控中心 [2] 数据整合与系统协同 - 海关全方位整合内外部信息系统数据和视频信号资源 [2] - 依托海关总署业务运行监控平台及海南自贸港智慧监管平台对关区业务实施分级分类监督管理 [2] - 实现业务运行智控中枢、重大决策辅助中心、风险监测集中平台及数据赋能智慧大脑的多维协同运行监控功能 [2]
上半年陕西外贸企业申领电子口岸卡超2000个
陕西日报· 2025-07-22 00:13
电子口岸卡业务增长 - 上半年西安海关共制发电子口岸卡2184个,同比增长102.79%,其中新办卡1285个、补换卡899个 [1] - 电子口岸卡是外贸企业在电子口岸系统中的高安全级别身份凭证,用于登录认证、数据电子签名等,支持报关、数据查询、税费支付等业务 [1]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 - 西安海关出台20条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包括推广电子口岸制发卡业务全国通办,便利企业就近办理 [1] - 深化与银行合作推进"关银一Key通"项目,企业通过共享盾可同时办理通关和金融业务 [1][2] 代理点布局与业务办理 - 目前已在全省设立15个合作制发电子口岸卡代理点,覆盖所有地级市 [1] - 上半年企业通过代理点办理电子口岸卡548个,解锁及更新业务60项 [1]
海关总署:8月1日起,开展报关单证及电子数据自助查询打印试点
央视网· 2025-07-14 08:17
四、自助查询打印的报关单证与海关单证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报关单证具有同等效力。导出的报关单证 数据仅供企业内部管理使用,不作为企业进出口经营活动证明或其他证据、证明。 央视网消息:据"海关发布"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便利企业获取保管期限内的报关 单证及数据,海关总署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在北京、满洲里、福州、厦门、青岛、长沙、广州、黄 埔、海口、南宁海关开展报关单证及数据自助查询打印试点。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所称报关单证,是指已办结海关手续(以下简称结关)并经整理归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不包括随附的单证。 二、报关单证保管期限为:减免税、加工贸易不作价设备等报关单证结关后11年;加工贸易(除不作价 设备外)报关单证结关后5年;除上述情况之外的报关单证结关后3年。 三、除海关失信企业以及在海关备案的住所(主要经营场所)无法查找且通过在海关备案的联系方式无 法与其取得联系的报关单位之外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的"报关单证 查询打印"功能自助查询打印在试点海关申报的保管期限内的报关单证,并 ...
深圳海关“AI数智关员”表现亮眼 助力通关、监管质效实现双重突破
深圳商报· 2025-07-13 00:18
智慧海关技术升级 - 深圳海关部署"AI数智关员"系统,通过"数据地图"与"海关知识库"构建智慧中枢,结合AI图像识别和大模型分析技术提升通关与监管效率[1] - 系统采用"机器+人"协同模式,在风险分析、查检验放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智能监管体系[2] - 技术覆盖皇岗、深圳湾、蛇口等主要口岸,实现多场景应用[2] 危险品查验效率突破 - AI系统实现危险品"秒级"查验,替代传统人工单据比对流程[2] - 海关危险品数据表单识别多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下保持95%识别精度,显著提升风险评估与管理准确性[2] 智能分析能力提升 - "AI数智关员"每日自动解析查验异常记录并添加风险标签,处理效率达人工8倍,标签生成量达人工2倍[3] - 系统支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研判标准绝对统一[3] 多领域智能应用扩展 - 加贸保税监管"数智关员"通过大模型算法精准分析企业流转异常数据,缩小风险排查范围[3] - 智慧统计"数智关员"实现统计表智能化问答生成,强化贸易合规监管[3] - 案件处置"数智关员"自动分析案件情形并生成法律文书,提升处置效率与规范性[4] 技术融合创新 - 深圳海关整合RPA机器人、大模型智能体、AI人像聚档等技术,孵化多类辅助决策的"数智关员"[3] - 系统基于自贸业务专有知识库赋能,实现业务引擎全面激活[3]
用时3秒!全国首单签证作业自动化落地
深圳商报· 2025-07-03 16:50
签证作业自动化实施效果 - 全国首单系统自动审核签证作业在深圳海关完成 仅用时3秒签发俄罗斯冷冻鸡脚《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1] - 自动化系统实现签证作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标志着智慧海关项目正式落地[1] - 签证效率提升直接影响进口水果 肉类生鲜 化妆品等产品上市速度 是进口企业关注重点[1] 自动化系统优势 - 智能处置整个签证流程 减少人工差错 简化出证流程 作业时长缩短至3秒[1] - 企业可几秒内查阅下载证书 第一时间安排商品上市流通[1] - 下游商家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在线验证证书真伪及签发信息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1] 系统开发与测试 - 深圳海关联合黄埔 上海 杭州 大连等海关开展调研 聚焦证书签发 获取 验真三个关键环节[1] - 对陆生动物源性食品 乳品 水产品及加工食品进行自动化功能实单测试[1] - 制作操作指引加强企业宣贯指导 确保系统平稳运行[1] 未来规划 - 深圳海关将积极推广智能签证 帮助更多进口企业享受便利[2] - 结合企业意见优化签证模式 加快智慧海关建设成果转化[2]
通关效率再升级 太原海关上线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6:58
太原海关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上线 平台功能与优势 - 实现国际邮件业务"线上一网通办",包括邮件查询、补充申报、缴税等全流程线上免费办理 [1] - 整合"掌上单一窗口"微信小程序、"掌上海关"APP等6个平台入口,用户可任选登录 [1] - 操作逻辑高度简化,界面清晰直观,消除企业中转环节,全流程免费 [2] 用户案例与流程改进 - 太原市民通过"掌上海关"APP完成补充申报审核与税款支付,全程远程指导办理 [1] - 改革前需通过企业代理提交资料并支付委托报关费用,新平台直接对接海关系统 [1]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填补国际邮件业务海关线上办理渠道空白,提升智慧海关建设水平 [2] - 海关计划依托"一路邮我"枫桥经验工作室持续优化民众通关体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