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环境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项目烂尾,华控赛格陷仲裁拉锯战!地方政府再索赔两千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06:48
锂电项目烂尾事件 - 华控赛格与七台河市新兴区政府因锂电负极材料项目烂尾陷入仲裁拉锯战 双方互相指控违约并索赔[1][6] - 项目始于2019年12月 政府承诺提供27 2万平方米土地并代建厂房 预付5000万元扶持资金 公司承诺建设3万吨/年负极材料产线[2] - 2021年项目因疫情停滞 2023年账面余额仅剩520 6万元 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项目停工[5] 双方仲裁主张 - 政府指控公司收取5000万元后仅拿地未投资 构成土地闲置 要求返还资金并承担违约责任[6] - 公司反诉政府未完成土地"七通一平"及厂房代建 要求有偿收回土地并返还4889万元出让金 另索赔752万元已投入损失[6] - 8月6日政府新增索赔至2396万元 包括1017 5万元利息和1378 7万元迁移平整费用[1] 公司经营状况 - 华控赛格2025年一季度营收1 36亿元(同比降20 98%) 净亏损1737万元[7] - 涉案金额7400万元占一季度营收17 6% 若败诉将加剧财务压力[7] - 公司实控人2019年由深圳国资委变更为山西国资 2020年转为山西建投间接控股[7] 项目现状 - 项目已确认停工且不会复工 目前处于仲裁审理阶段 对公司利润影响尚不确定[5][7]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清波洹水的古今交响
河南日报· 2025-08-05 23:48
生态治理成效 - 安阳河彰武水库国控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Ⅱ类并连续三年保持Ⅱ类 水体营养状态由轻度富营养变为中营养[4] - 安阳河国控冯宿桥断面水质由2012年Ⅴ类提升至2021年Ⅲ类 2022年以来进一步提升至Ⅱ类[5] - 河岸自然岸线率达到85% 多鳞白甲鱼等独有鱼类种类数量逐年增加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白鹳等重现[5] 治理投入与措施 - 累计投入57亿元实施90余项治理工程 清理网箱超5000只 关停散乱污企业1600多家 整治排污口近2000个[9][13] - 对两库一泉周边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通过水环境治理 水生态修复 水资源保障三水统筹方法[9] - 采用5G+无人机巡河系统实时监测pH值 溶解氧等数据[9] 文旅经济效益 - 2025年上半年安阳依托洹河文旅带实现旅游收入超10亿元 沿线村庄发展民宿农家乐200余家[12] - 殷墟文化带动安阳全域上半年游客接待量近5000万人次[11] - 洹河被评为2024年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10][13]
金达莱股价微跌0.08%,子公司诉讼追讨4000万款项
金融界· 2025-08-05 18:05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股价报13 1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1元 跌幅0 08% [1] - 当日开盘价13 13元 最高触及13 19元 最低下探13 06元 [1] - 成交量18418手 成交金额240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190 65万元 8月5日单日净流出198 29万元 [2] 公司业务背景 - 专业从事水环境治理的高科技环保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技术研发 设备制造及运营服务 [1] - 成立于1993年 2020年登陆科创板 为江西省首家科创板环保企业 [1] - 主要客户为政府机构 国有企业等 [1] 重大诉讼事件 - 控股子公司万安县金源水业有限公司因政府拖欠项目兜底补偿款4080万元提起行政诉讼 [1] - 纠纷涉及2016年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 县政府被指拖欠2019-2024年补偿款 [1] - 万安县政府回应称将积极应诉 强调依法解决纠纷 [1]
民企状告地方政府索要4000万:承诺给的钱,6年前到现在都没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8:14
公司与政府纠纷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万安金源因万安县人民政府拖欠2019至2024年污水处理项目兜底补偿款及利息合计4080万元,向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2] - 双方2016年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政府承诺对因污水处理量不足导致的年度亏损进行兜底补偿,但仅支付了2017、2018年及2019年部分款项 [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下滑19%),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滑25.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82亿元(同比下滑40.4%)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470.32万元(同比微增1.55%),归母净利润4912.97万元(同比增加25.56%),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858.48万元(同比增加171.62%) [7] 应收账款与坏账风险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总额达11.92亿元,其中超8亿元账龄在一年以上,已计提坏账准备3.41亿元 [4] - 公司通过全流程管控加强应收账款回收,2024年销售商品及劳务收到现金4.2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回款额增加3628.12万元 [7] 行业现状 - 环保行业面临投资项目增速放缓、应收账款回款慢等挑战,类似应收账款诉讼纠纷频发 [4][7]
民企状告地方政府,索要4000万元:承诺给的钱,6年前到现在都没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7:55
法律诉讼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万安金源就万安县人民政府拖欠项目兜底补偿款事项向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涉案金额暂定为4080万元(包括兜底补偿款及利息)[1] - 案件已于近日收到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目前尚未开庭审理[1] - 万安金源要求万安县人民政府支付2019年至2024年剩余兜底补偿款及相应利息 合计约4080万元[2] 项目背景 - 万安金源与万安县人民政府于2016年12月签订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协议 负责万安县金泰源产业园PCB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2] - 协议约定万安县人民政府对因污水处理量不足造成的年度亏损进行成本兜底补偿[2] - 万安县人民政府仅支付2017年及2018年全额兜底补偿款以及2019年部分款项 2019年至2024年剩余款项未支付[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 同比下降19%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下滑25.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1.82亿元 同比下滑40.4%[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470.32万元 同比微增1.55% 归母净利润4912.97万元 同比增加25.56%[5] - 当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71.62%至8858.48万元 主要因回款额增加3628.12万元[5] 应收账款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总额达11.92亿元 其中超8亿元账龄在一年以上[3] - 计提坏账准备3.41亿元[3]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全流程管控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21亿元[5] 行业挑战 - 环保行业面临投资项目增速放缓及应收账款回款慢等挑战[3] - 行业内因应收账款产生的诉讼纠纷屡见不鲜[3]
城市24小时 | 目标升级,深圳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4:22
深圳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 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1] - 到2026年底,深圳将建成"1+5+4"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1] - 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1] - 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行业领先的低空算力平台投入使用,现代化低空治理体系全面建成 [1] 深圳低空经济产业现状 - 截至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无人机年飞行量超70万架次,稳居全国首位 [2] - 深圳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高居全国第二(86.61分),仅次于北京(93.44分),其中环境友好度位列全国第一 [2][3] - 深圳已建成各类型起降设施483个、5G基站8万个,并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3] - 深圳相继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 [4]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当前我国低空基建短板较为突出,"硬基建""软基建"及运行支撑设施明显不足,导致政策红利无法快速兑现 [4] - 深圳明确要加快布局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并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包括建立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培育低空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等 [5] -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完备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4] 其他城市发展动态 - 北京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93.44分) [3] - 上海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73.80分) [3] - 哈尔滨出台《哈尔滨市冰雪装备制造专项规划(2025—2030年)》,目标到2035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9] 游戏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人,同比增长0.72% [14] - 上半年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04.52亿元,同比增长19.29%,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 [14] - 自研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地区分布:美国占比31.96%,日本占比16.20%,韩国占比7.47%,合计占比55.63% [14] 能源产业突破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复兴油田,首期探明石油储量2010.06万吨、天然气储量123.52亿立方米,标志着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8] - 该油田实现了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 [8] 水环境质量数据 - 2025年1-6月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89.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5] - 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城市中:广西有10地进入,贵州有5地,甘肃有4地,新疆和湖南各有3地 [15] - 水环境质量排名后30城市中:山东有8地进入,包括菏泽、青岛、济宁、泰安等新增城市 [16]
全国No.1!绿美红树林C位出道,湿地周邀你探秘广东“绿翡翠”!|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7-29 08:04
湿地保护与红树林建设 - 广东省红树林面积全国居首 启动湿地保护宣传周活动于7月21日至27日 通过互动体验和科普教育展示保护成效 [5][6][7][8] - 东莞市现有红树林面积达25.373公顷 主要分布于太平水道和交掖湾等生态敏感区域 [100] - 湛江雷州湾海域中华白海豚"陈氏社群"过去一年记录到12头新生儿 显示生态保护成效 [125][126][127] 生态建设工程进展 - 广东省累计建成碧道7665公里 2025年新建456.4公里 完成年度任务进度76% 碧道建设催生绿色水经济 [18][19][20] - 茂名市推进圩镇绿化 截至2025年6月底新增绿化面积21.12公顷 新增绿化长度225.43公里 新增树木54644棵 [136][137] - 云浮林场管辖12.8万亩林地 通过无人机巡查和"四防一体"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生态保护 [177][180] 地区生态考核与激励 - 2024年广东省林长制和绿美生态建设考核中 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广州市、佛山市、珠海市、深圳市、潮州市获评优秀等次 [13][14] - 广州市、清远市、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韶关市获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财政激励 [15] - 韶关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四年获得考核优秀等次的地级市 [69][70] 地方生态项目与成果 - 广州市PM2.5平均浓度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37] - 河源市龙川县韩江支流龙母河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入选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典型案例 [80][81][82] - 惠州建成218公里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87][88] 生态文化与社会参与 - 深圳水环境治理实现公众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转变 水务设施向公众开放 [50][51][52] - 肇庆市开展"节气环保我们行动"主题活动 30名社区小学生参与环保宣传教育 [156][157][158] - 恩平市2020年以来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58件 获判生态修复费用8.3万余元 [120][121]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2:20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50万元至-567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10万元至-5100万元 [1] - 业绩预告涉及的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1] 上年同期业绩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96万元 [2]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30万元 [2] - 2024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8元 [2] 业绩预亏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业绩预亏 [2] - 宏观经济环境及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影响新签订单金额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项目利润空间和利润率下降 [2] 行业现状 - 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需求下滑 [2] - 行业竞争态势持续加剧 [2]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07:26
公司技术体系 - 公司以系统化思维重构水环境治理逻辑,开发"蓝藻磁捕+底泥洗脱"协同治理技术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突破 [3] - 蓝藻磁捕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201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处理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5倍以上,处理流程仅需3至4分钟,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7] - 底泥洗脱技术污泥产生量仅为传统清淤的15%至20%,能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满足沉水植物生长需求,突破传统生态恢复"三步法" [9] 技术应用成效 - 蓝藻磁捕技术已转化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蓝藻磁捕船,在巢湖、太湖、滇池等重点水域应用 [7] - 安庆西小湖治理案例中水体透明度提升20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11] - 北京凉水河治理项目沉水植物覆盖率突破70%,获水利部2020年度"大禹科技奖" [12] - 山东日照泻湖项目开创大型湖泊内源治理先河,海口项目树立近海污染水域治理典范 [12] 技术创新路径 - 公司成立中科雷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发五大系列产品实现技术研发到装备制造全链条覆盖 [15] - 主导编制《河湖底泥洗脱净化工程设计标准》等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向标准创新跃升 [15] - 技术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不同水体类型中验证适用性,包括高原湖泊杞麓湖、滨海泻湖等特殊环境 [11][12] 行业发展理念 - 公司指出行业存在重外源轻内源、重水线轻泥线两大认知偏差,传统清淤疏浚手段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15] - 强调水生态恢复应着力修复水体生境和沉水植被,底泥洗脱技术为此提供创新性技术路径 [15] - 技术体系实现从应急治理到长效维护的闭环管理,为破解河湖治理难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5]
无锡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通水试运行
新华日报· 2025-07-08 23:19
项目概况 - 无锡市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于6月28日成功通水试运行 旨在优化蠡湖水环境并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 [1] - 项目依托梅园水厂新建生态活水厂 建设规模达20万吨/日 采用创新"沉淀+气浮"组合工艺 [2] 技术工艺 - 处理工艺在原水藻密度≤1000万个/L、总磷≤0.12mg/L条件下 出水指标可控制在藻密度≤100万个/L、总磷≤0.04mg/L、浊度≤3.0NTU [2] - 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出水藻密度40.74万个/L、总磷0.019mg/L、浊度1.21NTU 显著优于设计标准 [4] 建设进程 - 项目从2024年9月14日立项备案到2025年1月2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 仅用不到3个月完成环评等手续 [3] - 通过"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机制 5个多月实现通水试运行 春节及假日持续施工保障进度 [3] - 集约化利用土地建成12677平方米建(构)筑物 运用BIM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3] 生态效益 - 项目调水能力达20万吨/日 目前实现7000吨/小时出水量 有效增强水体流动性及自净能力 [4] - 将改善蠡湖及周边河道生态环境 推动太湖综合治理 打造"会呼吸的湖湾"生态系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