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极飞科技冲刺港交所:全球第二大农业无人飞机企业,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9-25 14:04
公司概况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3] - 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创立伊始就将研发目标聚焦在农业生产的管理环节将新能源、智能化、机器人技术相融合开发全新的农业机器人产品[3] - 公司通过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自原始创新推出的电驱动多旋翼农业无人飞机产品便比肩拖拉机、收割机成为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刚需工具之一[3] - 公司进一步推出了包括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等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业能力、效率效益远高于人力劳动和传统农业机械的新一代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全面覆盖管理环节水、肥、药、巡四个工序以及水田旱田大棚果园等全部田地形态[3] 市场地位 - 中国并不是最先把飞机或者无人机应用在农业领域的国家但中国是首个将无人机大规模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国家[4] - 在包括极飞科技在内的龙头公司的引领下中国农业无人飞机产业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产品功能与性能日新月异用户使用成本大幅下降农业无人飞机已成为了一款可以使用户获得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机器人产品[5]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极飞科技以10.7%和17.1%的市占率在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经销商网络在国内已经覆盖全国超900个县基本实现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5] - 公司通过分布在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对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进行覆盖[5] - 中国农业无人飞机龙头现已在海外市场建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5] - 考虑到世界耕地面积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0倍以上公司持续创新的农业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极飞科技的营收分别为6.05亿元、6.14亿元和10.66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7.30亿元增至7.45亿元[6] -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7.9%、18.9%、31.9%以及34.3%[6] - 公司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当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为0.72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0.89亿元增加50.56%至1.34亿元[6] 境外业务 - 2022年至2024年极飞科技境外业务收入从1.46亿元以5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3.71亿元[5]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成立至今公司已获得成为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百度、创新工场、穗开投资、高瓴、越秀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6]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涵盖农作物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并使其保持在农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先地位[6] - 资金将进一步扩展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从而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服务效率[6] - 资金将用于建立新总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6]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世界农业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 2025-09-25 13:3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企业 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 [3] - 2024年度以10.7%和17.1%的市占率分别位列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第二名 [3] - 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小巨人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9] - 农业无人飞机可实现精确喷洒、智能播撒及巡田 适应水田、旱田、果园及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 [9] - 农业无人车专为经济作物种植场景设计 具备精准喷洒与农资运输功能 [10] - 农机自驾仪支持拖拉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设备 实现自动驾驶与精准作业 [10][11]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支持远程操作与实时田间监测 [9]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6.05亿元人民币 2023年6.14亿元 2024年10.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7.45亿元 [11] - 2022年亏损2.54亿元 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利润7040.7万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1.30亿元 [11] - 2024年毛利3.40亿元(未经审计) 2025年上半年毛利2.55亿元 [12] - 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22年1.94亿元 2023年1.60亿元 2024年1.59亿元 [12]
新股消息 |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世界农业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3:3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为全球领先农业机器人企业 2024年以10.7%和17.1%市占率分别位居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第二名 [3] - 公司于2025年获工信部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2024年获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农业无人飞机可实现精确喷洒 智能播撒及巡田功能 适应水田 旱田 果园及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 [9] - 农业无人车配备带屏遥控器 具备精准喷洒农药及农资运输功能 与无人飞机形成场景互补 [10] - 农机自驾仪支持拖拉机 插秧机和收割机等设备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现直线 曲线及斜线自动驾驶 [10][11] - 产品矩阵包含农业无人飞机 无人车 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构建完整农业机器人数据闭环 [9]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全年收入分别为6.05亿 6.14亿和10.66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7.45亿元 [11][12] - 同期全年利润从2022年亏损2.54亿元收窄至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实现盈利7040.7万元 [11][12]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大幅增长至1.30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751.7万元(未经审计)显著提升 [11][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1.08亿元增至2024年3.4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2.55亿元 [12]
人工智能+ 职教何为
中国青年报· 2025-09-07 22:38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系统部署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1] - 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产业升级、消费提质、民生改善与治理现代化[1]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2]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影响 -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将经历结构性变革 技术创新被列为首要驱动力[2] - 企业对人工智能开发技能需求提升214% 数据分析技能提升189% 手动灵活性等技能重要性下降37%[2] - 全球一半雇主正在瞄准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机会并计划调整业务方向[2] 职业教育体系变革需求 - 职业教育需加快构建与智能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1] - 需实现从"教技术"到"强能力"的转变 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人机协作能力[3] - 教育部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提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 夯实基础能力 培育高阶思维 提升未来素养[4] 人工智能素养标准建设 -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提出人工智能素养新要求[4] - 制定涵盖通识素养、专业技能、行业能力三核心部分的分层递进标准 贯穿安全伦理教育[5] - 开发基于动态能力图谱的人工智能素养评价系统 针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开发梯度化测评工具[6] 专业与课程体系升级 - 职业院校需布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农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方向[7] - 推动现有专业智能化改造 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工具应用、伦理规范纳入课程体系[7] - 开发人工智能+模块化课程 开设通识课程和专项技能微证书项目[7] 教学模式创新 - 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8] -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 构建沉浸式、交互式、个性化实训场景[8] - 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评测工具和虚拟协作平台 提供精准化学习支持[8] 教师能力建设 - 教育部开展教师校长人工智能专项培训[9] - 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分为普及层、深化层和研发层三个层次[9] - 采用分层培训+产教融合策略 构建校企协同的双师型团队[9] 基础设施与治理体系 - 发布《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规范》对智慧环境、人工智能基座、数智治理提出明确标准[10] -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10] - 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和人工智能内容审核机制[10]
以激光方案替代人工和除草剂,农业机器人企业蔚蓝引擎获司南导航天使投资|硬氪首发
36氪· 2025-09-02 01:29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蔚蓝引擎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司南导航 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升级、量产、厂房产线建设及市场拓展[1] - 司南导航与公司此前已在智慧农业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此次投资将强化双方在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农机自动驾驶等方向的协同发展[1]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是国内首家专注激光除草机器人研发的企业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核心技术指标达商业化标准并拥有相关专利技术的企业[1] - 致力于以激光技术替代化学除草剂和人工除草 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精准物理除草解决方案[1] - 激光技术具备非机械接触、延迟低、节奏快、成本低的特点 中国激光产业链成熟且国际领先[5] 产品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已推出大田激光除草机器人及小型激光除草机器人两款产品 分别适用于大田大规模种植和温室大棚等场景 预计今年11月正式推向市场[1] - 技术可用于中药材、有机蔬菜、出口蔬菜、高品质牧草等对除草作业有苛刻要求的作物种植场景[1] - 公司2024年销售目标约2000万元 目前已积累客户资源并获大型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公司等采购意向[9] 技术性能与成本优势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可日夜不停运行 依靠视觉AI算法在几毫秒内精准识别杂草 单个高效激光模块每小时可消灭超过12万株杂草[7] - 激光除草成本有望降至人工除草的20%至30% 即40-60元/亩 相比当前人工除草成本200-300元/亩具有显著优势[9] - 激光悬浮作业避免与土壤接触 具备除草范围广、适应性强、伤苗率低、减少田间设施破坏等优势[6] 行业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 - 国内除草机器人市场需求规模达29.9万台 价值895.9亿元 海外市场需求规模约20.4万台 价值约1020亿美元[5] - 在国家"科技兴农"和"人工智能+农业"战略推动下 绿色农业装备市场迎来千亿级发展机遇[5] - 农业除草行业当前面临人工成本高、苗期除草难度大、过度依赖除草剂、现有设备易损伤作物等痛点[5] 投资方战略视角 - 司南导航认为农业机器人是智慧农业重要赛道 兼具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激光除草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农业植保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应用[10] - 蔚蓝引擎在激光除草机器人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望通过快速商业落地能力和场景理解形成核心竞争壁垒[10]
重磅政策来袭,AI+农业机器人有望突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8 10:34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支持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装备发展,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1][2]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5年实现80%乡镇5G覆盖,新建100个AI农业示范园区,为农业机器人与AI结合提供技术基础 [3] -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34.3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368.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4.5%,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4] 技术应用与市场细分 - 农业机器人分为信息获取类、田间耕种类、管理类、收获类四大类,智能农机装备市场规模已达150亿元(占AI农业市场43%),预计2025年突破190亿元 [5] - AI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播种机、农业无人机等设备已具备全面AI化条件,主要企业包括中联重科、富佳股份、中国一拖等 [5] 重点企业布局 中联重科 - 拥有100多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与解决方案,涵盖植保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全流程产品,搭载北斗厘米级定位与多光谱监测技术实现无人化作业 [6] - 2025年7月31日与Landing.AI签署战略协议,成为国内首家AI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共同研发AI技术新产品 [6] 牧原股份 - 自2019年起研发养殖机器人,现有5大类30种智能装备,包括清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通过AI技术提升猪病预防准确率 [8][9] - 技术成果包括楼房养猪、智能巡检机器人、4层空气过滤系统,已实现产业化并提升生猪出栏量 [9] 富佳股份 - 2025年8月29日发布全球首创智能平粮机器人,采用螺旋动力系统,行驶速度达2米/秒,续航2小时,定位精度10厘米以内 [11][12] - 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5台机器人1小时内可完成1400平方米粮仓平整作业 [12] 中国一拖 - 累计销售农业装备44万台,高端精密播种机超1000台,研发"东方红"智能拖拉机2.0系统,支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 [14] - 重点布局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未来将提升高端智能拖拉机装配能力并拓展海外市场 [14] 托普云农 - 运用物联网、AI、大数据技术提供农业数据采集与决策解决方案,研发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平台,自动化分析上百种表型指标 [16] - 2025年7月29日投资2000万元设立人工智能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与数字技术服务 [16] 富邦科技 - 布局土壤检测与作物采摘机器人,投资Alysis分析机器人、SoilOptix土壤CT扫描车及Tevel采摘机器人 [18] - Tevel的FAR机器人技术融合AI与机器视觉,实现果实采摘自动化,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18] 潍柴雷沃 - 构建"感-知-控"一体化智慧农业体系,通过卫星遥感与AI算法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21] - 2024年发布智慧农业云解决方案,服务全国800多万亩农田,已建设60余家智慧农场 [21] 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 农业机器人面临复杂田间环境对感知与稳定性的技术挑战,以及高昂研发成本限制商业化应用 [24] - 未来需通过技术迭代、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突破限制,实现精准作业、资源效率提升和全天候数据采集功能 [23][24]
不输“老把式” 机器人重构农业DNA
北京商报· 2025-08-10 16:34
农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28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亿元 [1] - 农业机器人渗透率从2020年的3.2%跃升至2024年的15.7%,但与荷兰(38%)、日本(29%)仍有差距 [6] - 中信证券研报预测2030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7] 农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履带式双臂苹果采摘机器人可在5秒内完成采摘动作,预计市场价格有望降到10万元以下 [1][6] - 农作物巡检机器人能识别180种农作物常见病,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75%,单台可覆盖500亩基地 [2] - 虫·草害视觉感知与诊断系统处理速度超过每秒50帧,能准确识别病虫害并决定农药用量 [3] - "温室小蜜蜂"多臂授粉机器人采用超声波、气流震荡和喷洒相结合方式,座果率大于98%,授粉成本比熊蜂授粉降低30% [4]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机器人研发,31个省份出台补贴政策,单台设备最高补贴比例达40% [6] - 2024年农业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47亿元,极飞科技、丰疆智能等头部企业估值均超百亿 [6] -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6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2028年底达到32%以上 [6] 行业发展趋势 - 农业机器人正在重构农业生产底层逻辑,从"靠天吃饭"走向"知天而作" [7] - 未来农田将实现机器人集群作业,作物生长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形成全球最大农业知识库 [7] - 基因编辑技术将让作物主动"告诉"机器人何时需要浇水、施肥 [7]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不输“老把式” 机器人重构农业DNA
北京商报· 2025-08-10 13:47
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28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 [1] - 2030年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7] - 农业机器人渗透率从2020年的3.2%跃升至2024年的15.7%,但与荷兰(38%)、日本(29%)仍有差距 [7] 农业机器人应用场景与技术 - 履带式双臂机器人可精准采摘苹果,整个过程不到5秒 [1] - 农作物巡检机器人可识别180种农作物常见病,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75%,单台可覆盖500亩基地 [3] - 虫·草害视觉感知与诊断系统处理速度超过每秒50帧,能准确识别病虫害并决定农药用量 [4][5] - "温室小蜜蜂"多臂授粉机器人座果率大于98%,授粉成本比熊蜂授粉降低30% [5][6] - 苹果采摘机器人一小时可采摘1600个苹果,研发成本超过百万元,未来市场价格有望降到10万元以下 [6]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中央财政2024年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机器人研发,31个省份出台补贴政策,单台设备最高补贴比例达40% [7] - 2024年农业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47亿元,极飞科技、丰疆智能等头部企业估值均超百亿 [7] -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6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到2028年底达到32%以上 [7] 行业未来展望 - 未来农田将没有农机手,由"农业大脑"统筹机器人集群作业,作物生长数据实时上传云端 [8][9] -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让作物主动"告诉"机器人何时需要浇水、施肥 [9]
深圳30岁以下创业先锋青年都在干什么?最年轻的仅26岁“二代”已接任董事长,深圳高校又跑出一个领军人物!深圳未来一个大趋势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11 15:46
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核心数据 - 杭州首次超越北上广深成为最受U30创业者青睐城市 上榜20人 深圳18人位列第二 [1][41][48] - 131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上榜 来自全国37个城市 95位为一代创业者平均年龄28岁 36位为二代接班人平均年龄29岁 [1][41][43] - 一代创业者最青睐三大赛道:软件与服务(33%) 教育培训(9%) 消费品(8%) 二代接班人集中在工业设备 医疗健康和化工领域 [44][46][47] 创业者画像与资金来源 - 启动资金63%来自个人或家庭 54%来自风投 平均启动资金达1200万元 较三年前增长353% [44][66][68] - 81%创业者以创造社会价值为首要动机 71%为实现个人梦想 仅15%追求财富自由 [1][69][70] - 61%为连续创业者 合伙人主要来自朋友(39%) 同学(34%) 同事(24%) [65][66] 重点企业案例 诚天国际集团 - 六年内年营收超7亿元 开通南昌-比利时 合肥-墨西哥城货运包机航线 清关效率提升40% [5][6] - 推出"国际快递两日极速达"服务 物流成本降低20% 计划2030年实现全链路碳中和 [5][6] 大脚丫集团 - 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商 合作商家超500家 赋能门店12万+ 2024年GMV超200亿元 [7] 生境科技 - AI家装设计公司 日均API调用量超1万次 获机构投资 技术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2][14] - 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 既向平台出售API接口 又自建ToC小程序 [14] 纬尔科技 - 农业机器人公司 累计融资数千万 产品包括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 智能除草机器人 [16][17][19] - 由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旗下广华资本领投A轮 团队来自清华 港科大等高校 [16][19] 创冷科技 - 香港城大孵化的无电制冷技术公司 产品覆盖20多国 入选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 [37] 深圳创业生态 - 全市48个留创园孵化企业超3000家 12个港澳基地在孵项目超2000个 [2] - 天使母基金规模达300亿 累计投资926个项目 为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 [2] - "1元创新坊""零租加速营"等政策与创业者需求高度契合 [2] 行业趋势与未来赛道 - 年轻创业者最看好人工智能 大健康 新能源 低空经济 跨境电商 混合现实 [1][44][75] - AI领域创业呈现垂直化趋势 聚焦零售 化工等细分场景 具身智能成为新热点 [44][45] - 国资基金加速布局硬科技 北京已设8支百亿级产业基金 总规模1000亿元 [44]
5月攻坚正当时:盐城盐南新河街道全力冲刺经济发展“双过半”
扬子晚报网· 2025-05-09 04:45
经济指标入库工作 - 街道加强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批零"行业营业收入等波动较大指标的数据分析评估工作 [1] - 建立长期工作联动机制,结合招商部门资源快速了解企业业务活动,增强部门间工作合力 [1] - 动态管理拟入库企业名册,实时跟踪企业经营情况,确保达规一家、申报一家,推动达规单位及时入库纳统 [1] 招商引资进展 - 招商一局完成永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及入驻协议签订 [2] - 招商二局完成创鸿农业机器人项目、芒果智能科技项目签约,并推进秦拓科技、智铭科技项目厂房装修 [2] - 招商三局对接重庆卡丢丢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力争完成项目签约及开工 [2] - 招商四局完成韩国演艺文化项目签约并备案,对接新厂房装修事项 [2] 企业服务措施 - 经发办、园区办实地走访企业,确认经营现状及发展情况,提供精准政策指导 [2] - 加强与企业负责人、统计人员的沟通,确保数据应报尽报和政策应享尽享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