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运营

搜索文档
中国充电联盟:5月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9.1万台 同比增长33.9%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0:47
公共充电桩建设情况 - 2025年5月公共充电桩环比增加9.1万台,同比增长33.9%,截至5月总量达408.3万台(直流189.5万台,交流218.7万台)[1]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8.6万台[1] - 2025年1-5月公共充电桩增量50.4万台,同比增长55.8%,私人充电桩增量107.9万台,同比上升7.4%[2]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1440.0万台,同比上升45.1%[2] 区域分布与运营集中度 - TOP10地区(广东、浙江等)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4%,充电电量集中在广东、江苏等省份,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力需求[1] - 2025年5月全国充电总电量64.5亿度,环比增5.2%,同比增55.9%[1] - TOP15充电运营商(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市占率达85.3%,特来电以77.8万台居首[2] 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匹配度 - 2025年1-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58.3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475.3万辆,桩车增量比1:3.0,建设速度匹配需求[3]
朗新集团20250603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朗新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发展战略与增长机会 - 2025 年后聚焦电力能源主赛道,进入新成长周期,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新能源资产充电桩聚合平台服务业务快速规模化成长并盈利 [3] - 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场景、数据和技术优势,预计 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交易品种增多,公司计划未来三年交易量超 1300 亿度,2025 - 2027 年分别为 60 亿度、310 亿度、1100 亿度 [4] 能源互联网平台作用 - 连接海量电力用户和新能源供给,未来三年完成超千亿度平台化电力交易,实现资产价值增值,是主要业务增长引擎 [5] RWA 发行作用 - 与蚂蚁合作构建生活缴费平台,形成能源互联网服务雏形,RWA 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服务提供增值机会,连接超 5 亿终端用户,含 1500 万工商业用户,有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求 [6] 聚合充电业务发展 - 有近 2200 万用户,与超 3000 家运营商及 30 多家头部车企合作,覆盖 390 多城市,预计 2027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超 8000 万辆,公共充电市场需求达 1100 亿度,朗新平台目标市占率超 25% [2][7] - 2025 - 2027 年充电量分别达 70 亿度、110 亿度,2027 年底市占率超 25%,2026 年聚合充电生态盈利并规模化发展,增值服务领域实现规模化盈利 [2][9] 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势 - 场景优势:有十几年能源互联网平台运营经验,积累大量用电负荷用户和充电设备 [10] - 数据和模型优势:基于场景数据和电力市场规则,打造自研能源大模型开展平台化电力交易 [10] - 技术优势:AI 驱动平台化能源运营和电力交易服务,实现数据业务与 AI 模型技术价值最大化 [10] 电力市场化对新能源发展影响 - 是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重要保障,2025 下半年新能源入市场致电价波动加剧、交易品种增多,平台模式优化转化用户实现高效交易 [4][11] 分布式光伏发展 - 2025 年增长快,2024 年底连接量 25GW,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2GW,预计 2025 年达 50GW,为电力交易提供资源基础 [12] RWA 代币相关 - RWA 代币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锚定现实资产,2024 年 8 月发行由蚂蚁数科提供区块链公链技术 [14] - 选择新能源行业挂钩因规模大、符合国家战略、是民生刚需,朗新集团业务为其提供基础 [15] - 选择香港发行跨境 RWA 因香港金管局试点面向海外投资者,对 ESG 要求高,平台有数字化基础,与蚂蚁合作有技术经验 [16] 行业 RWA 情况 - 新能源行业适合 RWA 代币挂钩,朗新、协鑫能科、寻鹰出行等已在香港发行,新能源赛道优势为数字化特性、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旺盛 [17] - 智能制造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高度数字化产业也适合发行 RWA 融资 [18] - 具备规模、持续价值创造空间、产生持续现金流的行业可进行资产数字化和发行 RWA,如中国电力市场化、黄金等 [19] - 净资产量大、成长性强、有融资需求的行业最受益于 RWA,如新能源产业 [20] 首次发行 RWA 经验与挑战 - 涉及金融创新、监管、行政审批流程限制及法律问题,需打通政策障碍,国家支持但政策执行需过程 [22] 能源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目标 - 为出台政策进行前期验证,验证公司收益和价值,创造并分享新价值,提供金融服务创新价值 [23] 区块链技术应用 - 在能源互联网平台进行了实际场景部署、模型搭建和业务架构反映价值等验证,挑战在政策监管端 [24]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影响 - 出台后市场亢奋,鼓励市场活跃,设发行牌照,希望更多交易平台和发行方参与 [25] RWA 繁荣受益环节 - 投资人、区块链技术、持牌方、发行方、投资银行、新型运营机构等受益 [26] 电力交易市场情况 - 2025 年预计规模 61 度以上,已达 51 度左右,采用平台化交易模式,面向充电场站和工商业缴费用户,计划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 [29][30] 电力市场化对小微企业影响及应对 - 影响较大,朗新集团通过平台触达客户,提供便捷购电服务,2025 年转化 10 万缴费用户为代理用户,逐步扩大至数百万级别 [31] 朗新集团经验与未来方向 - 过去 20 多年积累资产运营管理、电力交易和创新金融服务等经验,把握电力市场化机遇,深化与投资者交流 [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WA 稳定币目前未接入香港金管局中央结算系统,当时定向发行未公开发行,未来规模增大可能有专业交易机构处理,形式不明 [28] - 2024 年全国有 9.8 万亿度电量,其中 60%为市场化交易,希望千亿规模时每度电盈利一分钱 [30]
部分“僵尸”充电桩长期废弃或闲置 该由谁清理?涉及“特来电”、“简单充”等
北京晚报· 2025-05-14 01:51
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存在大量废弃或闲置的"僵尸桩" 长期未被拆除清理导致资源浪费 [1][4][8] - 充电桩分布不均衡 核心城区存在缺口而部分地区局部过剩 例如奥运村区域有上千把充电枪 [8]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部分充电桩入不敷出 与停车场存在经济纠纷或公司倒闭造成拆除动力不足 [8][9] 具体案例 - SOHO现代城停车楼三层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的4把充电枪中3个显示故障1个离线 慢充桩已停止使用多年 [3][4] - 朝阳路停车场出现多台废弃充电桩 合作到期后未拆除 现场有9台慢充桩和1台快充桩但部分被燃油车占用 [4][5][7] - 呼家楼北里社区国家电网充电桩因居民投诉噪声关闭废弃 停用时间已无法辨认 [8] 运营问题 - 废弃充电桩拆除缺乏动力 充电服务商经营困难或倒闭后无人负责拆除 [8][9] - 私人充电桩闲置六七年存在老化风险 线缆被挖断后存在安全隐患 拆除需支付费用且回收价值有限 [10][11] - 家用充电桩不支持回收 仅回收商用充电桩 价格取决于品牌年限功率和充电模块 [11] 解决方案 - 长期闲置充电桩建议切断电源 拆除需联系物业或车企 国家电网可办理电表销户手续 [11] - 行业预计市场竞争持续 实力强公司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后可能有动力拆除旧桩布局新桩 [9]
为何这些小区的充电桩都沦为了摆设?
央视网· 2025-04-30 07:40
充电桩使用现状 - 小区充电桩存在"充不上电、充电贵、管理差、危险大"等问题,部分沦为摆设 [2][3] - 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导致充电桩被燃油车占用,实际使用率低 [4][6] - 小区充电桩电价高达2元/度(含0.8元服务费),比外部充电站(1.8元/度)贵11%,夜间差价达233% [2][7] 运营管理问题 - 物业与运营商签订排他协议收取"进场费"(如1000元/桩),导致充电成本上升50% [8][10] - 运营商重装机量轻运维,三四线城市20%公共充电桩因故障停用超1个月 [12] - 充电桩维护缺失导致安全隐患,如电线裸露引发宠物触电死亡事故 [8][11] 行业数据与政策 - 2024年7月全国充电桩达1060.4万台(同比+53%),其中私人充电桩占比69.7% [13] - 昆山计划2025年充电桩规模超9万个,车桩比目标1.2:1 [14] - 现行法规未明确物业配合义务边界及违规处罚措施,存在管理真空 [12] 改进建议 - 建议出台《小区充电桩管理办法》,明确物业为第一责任人,运营商负责设备维护 [14] - 推广智能充电桩物联网监控,实时检测电压/温度并自动断电 [14] - 探索"充电桩+广告屏"等增值服务模式,提高物业合作积极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