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所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13: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上升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上升39%,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半年度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翻倍 [1] - 业绩增长归因于市场显著回暖、多元化策略及战略发展成效 [1] IPO市场态势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位列全球IPO排名第一 [2] - IPO等待名单强劲,超230家公司已递表申请上市 [2][4]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关系,支持有出海计划企业通过特殊平台融资 [2][3]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 - 投资者来源包括本地资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资本,外资参与度较高 [4] - 基石投资者中吸引全球长线投资基金,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及中国市场 [4] - 交易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及产品组合,以捕捉全球资产配置调整机遇 [4] 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 科技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及18C公司申请 [5] - 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以保密方式递交申请,保护研发阶段敏感信息 [5] - 招股阶段仍要求充分披露信息,确保投资者有足够时间评估公司风险与亮点 [5] 交易制度优化方向 - 研究24小时交易可能性,需平衡市场可及性、操作风险及成本 [6] - 近年已优化互联互通交易日历及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6] - 结算周期调整(如T+1)需对标竞争交易所,并投入必要资本性开支 [6]
开始打击小作文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20 13:36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涨超1% 刷新近10年新高 [1] - 融资盘连续两日净买入接近700亿 单日300亿位列年内第二 超今年任意单周总额 [2] - 碳酸锂期货因锂矿复产消息封死跌停 商品与股票风险偏好联动明显 [2] - 卖方研究所疑似收到打击小作文指导 电新首席解散客户群 相关汽零公司昨日点评后涨停 [2] 市场生态与政策建议 - 当前资金涌入主导市场 小作文真假均可推升热度 [2] - 抑制结构性过热需长效机制:恢复市场化减持、完善做空机制、严格退市与投资者保护 [3] - 短期压制手段效果有限 今日仅压制半天即反弹 [4] 行业动态与个股表现 - 汽车行业午后反弹 商用车涨4.59% [7] - 财联社独家称一汽入股零跑汽车(后被一财证伪) [7][10] - 一汽在长春经济占比极高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合作或成趋势 [10] - 港股二季报亮眼:小米微涨、小鹏涨超4%、泡泡玛特大涨12%创历史新高(超300港元)[13] - 老铺黄金净利润同比增280% 股价收涨近9% [14] - 港交所上半年净利润44.4亿港元(同比增41%) 超预期41.6亿 受益港股全球最大IPO规模 [15]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规模从去年底8亿增至180亿+ 港交所占比14%为第三大重仓 [15] 债券市场表现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债券呼吸权仅维持半天 [17][18] - 年内不看空债券(除30年期) 上行有顶 依据7月财政收支数据 [18]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08-20 13:2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按年大幅上升118% [1]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184% [1] 市场交易表现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历年半年度新高 [1]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按年上升3% 同步创下新高 [1] - 新股市场集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为2024年同期的八倍多 [1] 战略发展进展 - 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达207宗 较2024年底84宗增长超两倍 [1]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 [2] - 将落实优化IPO定价新规 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措施 [2] 管理层展望 - 主席唐家成确认战略方向取得显著进展 对前景充满信心 [1] - 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将推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措施 [2] - 公司致力于巩固作为连接国家与世界重要桥梁的角色定位 [1]
全球第一,港交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3:19
8月20日中午,香港交易所披露上半年业绩。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 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 业绩披露后,香港交易所股价在下午交易时段由跌转涨,最高涨幅达1.98%,全天收于441.20港元/股,涨1.71%。 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香港交易所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创历来半年度新高,达140.7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3%。 香港交易所主要业务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4%,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创历来半年度新高,存管费用增加以及保证金规模增加令投资收益净额上 升。 | 主要業務收入(2) | | 收入及其他收益(3) | | EBITDA | | --- | --- | --- | --- | --- | | 2025年上半年:130億港元 | | 2025年上半年:141億港元 | | 2025年上半年:109億港元 | | 2025年第二季:66億港元 | (同比升34%) | 2025年第二季:72億港元 | (同比升33%) | (同比升43% 2025年第 ...
全球第一!港交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3: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4][5] - 主要业务收入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4% [5][6]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5][6] - 第二季度净利润44.4亿港元,同比增长41%,超出市场预期8% [6] - EBITDA达109亿港元,同比增长43% [5][6] - 每股盈利6.74港元,每股股息6.00港元,分别增长39%和38% [5][6] 市场与交易表现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度新高 [1]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 [5]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比约23%,机构投资者占比超65% [11] - 散户占比约10%,机构投资者覆盖香港本地、东南亚、欧美及中东地区 [11] IPO与融资活动 - 上半年IPO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8倍,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纪录 [7] - 新上市44宗,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7] - 目前约230家企业排队申请IPO,数量创历史新高 [7][10] - "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余家高科技企业依据18C、18A章节上市 [10] 战略发展与展望 - 外资参与度在一级和二级市场显著提升,吸引全球长线基金 [1][11]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优化IPO定价规则 [11] - 推动平台、基础设施及产品升级,强化互联互通机制 [11] - 目标借全球资产配置重构机遇提升市场份额 [11]
全球第一!港交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3:0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达140.76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33% [4] - 主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达129.54亿港元 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创半年度新高 [4][7]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9% 至85.19亿港元 基本每股盈利6.74港元 [6][7]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同比增长16% 达10.44亿港元 受非经常性汇兑收益推动 [6][7] IPO与融资市场 - 上半年IPO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 为2024年同期的8倍多 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最高纪录 [8][9] -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新高 [9] - 当前约230家企业排队申请IPO 新股上市申请数量创历史新高 [8][11] - "科企专线"新增50余家依据18C、18A章节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11]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参与 - 二级市场散户占比约10%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比约23% 其余主要为全球机构投资者 [13]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 新股认购吸引全球长线基金 [12][13] - 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2] 战略发展与展望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 优化IPO定价规则 [13] - 推进产品体系丰富化 强化互联互通机制 提升全球资产配置份额 [13]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500港元/股 看好盈利上行潜力 [7]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12:4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半年度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业绩增长源于市场显著回暖及成功的多元化策略 [1]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融资额近170亿美元,位列全球IPO市场首位 [2] - IPO等待名单强劲,已接收超230家企业上市申请,其中包含50家18A/18C科技公司 [2][5]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有出海计划的企业通过香港平台融资 [2][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重要选择 [4]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包括本地资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长期投资基金 [4]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尤其在IPO基石投资环节吸引国际长线资本 [4] 交易制度优化 - 24小时交易提议获市场关注,需平衡便利性与系统风险 [6] - 近年已优化互联互通交易日历、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机制 [6] - 交易结算周期调整(如T+1)需对标国际竞争交易所并投入必要资本开支 [6] 科技企业上市服务 - 18A/18C条款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以保密方式递交申请,保护研发阶段敏感信息 [5] - 招股阶段仍要求全面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充分研究时间 [5] - 该机制旨在支持研发型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5]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年底前可以支持T+1结算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48
结算周期调整 - 香港交易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 - 技术系统在2025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交易时间延长研究 - 注意到纳斯达克市场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研究 [1] -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上市规则申请情况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收到50家以第18A章和第18C章上市规则的IPO申请企业 [1]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12:4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2]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 同比上升39% [2]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创半年度新高 较2024年上半年翻倍 [2]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 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 位列全球第一 [2][3] - IPO排队企业接近230家 管线储备丰富 [3]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关系 支持企业出海融资需求 [3][4]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 中国成为重点投资目的地 [5]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 包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资本 [5] - 外资参与IPO打新积极性高 基石投资者含多家长线基金 [5] 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 新增50家18A/18C章公司申请 允许保密递交敏感研发信息 [6] - 保密递交不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 招股阶段需完整披露 [6] - 机制设计平衡企业需求与投资者知情权 [6] 交易制度优化探索 - 研究24小时交易可能性 侧重提升市场可及性 [7] - 已实施互联互通日历优化、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措施 [7] - 需权衡延长交易的系统风险与成本投入 [7] - 同步研究结算周期T+1调整 对标国际竞争环境 [7]
刚刚,港交所宣布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8-20 12:43
公司战略投入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及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 公司技术系统将在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交易机制优化 - 港交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审慎渐进态度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 公司正研究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的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同业经验 [1] 市场结算改革 - 港交所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已明确支持T+1结算周期的时间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