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搜索文档
姜增伟: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07:36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全球经济形势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较年初下调0.5个百分点,2026-2030年平均增速预计为3.1% [3] -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多种风险交织叠加,经济增长动力偏弱 [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孕育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 服务贸易发展 - 2020-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从5.3万亿美元增长至8.7万亿美元,增幅达66% [4] - 服务贸易增速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和经济增长速度 [4] -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比将从2024年的26.4%提高到30% [4] - 服务业跨国投资占FDI比重波动上升,成为服务贸易第三种交易模式 [3] - 服务贸易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开放发展、提升创新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 -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是唯一覆盖服务贸易全领域的国际组织 [4] - 联盟秉持中立、开放、包容、创新原则,发挥交流合作、智库研究和政策对话三大功能 [4] -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服务、为行业谋发展,推动各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 [4]
国家外汇局:5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1643亿元,同比增长3%
快讯· 2025-06-27 09:14
2025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总体贸易情况 - 2025年5月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达41643亿元,同比增长3% [1] - 按美元计值,出口3176亿美元,进口2611亿美元,顺差565亿美元 [1] 货物贸易 - 货物贸易出口20498亿元,进口15315亿元,顺差5183亿元 [1] 服务贸易 - 服务贸易出口2356亿元,进口3474亿元,逆差1118亿元 [1] - 服务贸易主要项目:运输服务进出口1714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1632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1036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592亿元 [1]
成都出台10项措施支持商贸企业提质提能
新华财经· 2025-06-26 06:38
商贸企业提质提能措施 - 成都市商务局印发《措施》,围绕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三大方向推出10项具体措施 [1] - 对年销售额达30亿元至50亿元且同比增长20%以上的批发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1] - 对年销售额达50亿元至100亿元且同比增长15%以上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1] - 对符合条件的主营二手车经销企业按其销售额的0.5%给予奖励,最高200万元 [1]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对企业品牌出海产生的海外营销及境外品牌注册费用按不超过实际支出的50%给予支持,单家企业最高50万元 [1] - 对获评省级及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优秀海外仓案例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1] - 对大型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50%保费支持 [1] - 中小微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可分别享受50%和60%的贴息支持,最高50万元 [1] 服务贸易领域支持 - 对进口《鼓励进口服务目录》且进口额达400万美元的企业按2‰年贴息率给予支持,最高30万元 [2] - 对离岸服务外包和软件产品出口企业按执行额分档给予贴息,最高30万元 [2]
专家议深圳新一轮综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05:5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旨在打造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制度先导样板城市 [1] - 深圳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技术跃升,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机制,推动技术由试验室转向市场端,为国家突破"中等技术陷阱"提供路径示范 [1]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已实施5周年,积累了48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1] 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 深圳需在外部压力中主动锻造制度优势,以综合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实现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规则制度、科技标准输出的系统性开放 [2] - 深圳需加快推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数字规则等新型要素开放,打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中国质量""中国标准",同时深化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服务出口、绿色技术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试点 [2] - 前海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点位,需以高质量制度供给匹配市场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与不确定性,探索成功经验后向全国复制推广 [2][3] 前海人才特区建设 - 前海可探索建设"人才特区",以香港金融、法律、税务等专业人士为样本,探索执业资格互认与跨境服务标准对接 [3] - 这种"稳中有序"的开放模式可降低高端人才来华成本,为更广泛的国际人才引进积累经验 [3]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 《意见》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置于首位,体现国家对深圳"创新之城""先行示范区"定位的战略升级 [1] - 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动能,同时呼唤创新驱动 [1]
“只谈吃亏 避谈获利”中方揭批美国“对等关税”错误叙事
央视新闻· 2025-06-14 04:46
中美贸易争端与多边贸易体系 - 中方在世贸组织会议上批评美国采取"对等关税"政策时选择性聚焦货物贸易逆差,忽视自身通过服务贸易获取的巨大收益,指出这种叙事具有误导性和逻辑错误 [1] - 中方强调美国是全球最大服务贸易顺差国,2024年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并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获取远超贸易数据显示的收益 [1] - 中方指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双重标准,对不同领域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且只允许自身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利 [1] 多边贸易合作与争端解决 - 中方表示已通过平等协商与美国达成共识缓解紧张形势,为其他世贸成员树立榜样,强调双边谈判应以世贸规则为基础且不损害第三方利益 [2] - 中方呼吁各方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分歧,通过多边合作而非单边措施处理贸易争端,加快推进世贸组织改革 [2] - 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成员和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成员呼应中方观点,强调服务贸易对全球供应链韧性和危机应对的重要性 [2]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 -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服务业是全球贸易未来所在,服务贸易是应对危机冲击的重要力量 [2] - 各方呼吁对贸易限制措施保持克制,确保监管政策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共同推动全球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2]
《中非经贸指数报告(2025)》显示:中非商品贸易额18年增长六倍
新华网· 2025-06-13 13:02
中非经贸指数报告核心数据 - 中非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从2005年不到40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超2800亿美元,增长六倍 [1] - 中非服务进出口贸易额从2005年73.9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418.66亿美元 [1] - 中非经贸综合发展指数从2005年11.723提升至2021年69.118 [1] - 中非经贸平衡发展指数从2009年35.379提升至2021年54.978 [1] 行业指数表现 农产品领域 - 对非进口占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额比重从2005年1.70%增至2023年2.11% [1] - 对非出口占比从2005年2.44%增至2023年4.06% [1] - 食品饮料酒类及烟草出口占比最高且增长最快 [1] - 植物产品进口占比最高且增长最快 [1] 制造业领域 - 对非进口占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额比重从2005年3.24%增至2023年4.48% [2] - 对非出口占比从2005年2.44%增至2023年5.13% [2] 数字服务贸易领域 - 对非进口占中国数字服务对外贸易额比重从2005年0.31%增至2021年0.35% [2] - 对非出口占比从2005年0.45%增至2021年0.82% [2] 报告背景 - 由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与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发布 [2] - 覆盖综合发展指数、平衡发展指数、行业指数及区域指数 [2] - 涉及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领域 [2]
第9届南博会将展示新质生产力成果 引领消费新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7:30
展会主题与定位 - 第9届南博会重点突出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展示新质生产力成果,旨在促进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并引领消费新趋势 [1] - 展会发挥云南"沿边+跨境"区位优势,推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绿色电力交易平台 [1]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能源馆集中展示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及应用方案 [1] - 通过政策对接和项目签约推动配套储能技术、绿色认证服务"走出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贸易竞争力 [1] 数字贸易与技术创新 - 借力昆明国际通信出入口局赋能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物流、跨境电竞等数字经济发展 [1] - 制造业馆和精品生活馆展示工业制造、智慧生活、绿色出行等领域成果,推动建设数字贸易与供应链产业链协同枢纽 [1] - "数字+农业"场景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农产品溯源,数字化物流网络实现鲜花果蔬48小时直达周边国家市场 [1] 服务贸易与消费升级 - "旅居云南"馆展示中医药标准化服务、跨境康养旅居路线等"生态+养老""旅游+康养"产品,打造国际品牌 [2] - 现代农业馆和南亚商品(茶叶)节展示茶叶交流、花卉新品种研发、智能种植及果蔬保鲜物流技术 [2] - 咖啡产业馆呈现从种源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智能化、高值化路径 [2] 产业升级与专业活动 - 首设中药材产业馆展示从标准化种植到新药研发、智能加工的全链条升级 [2] - 举办近40场专业活动包括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国际公共采购对接会等 [2] - 新增"云南省国际友城合作周"和"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等特色活动 [2]
1月份至4月份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 同比增长8.2%
证券日报网· 2025-06-06 12:44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1-4月服务进出口总额26320.6亿元,同比增长8.2% [1] - 服务出口11285.2亿元增长14.6%,进口15035.4亿元增长3.9% [1] - 服务贸易逆差3750.2亿元,同比减少875.6亿元 [1]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0163.6亿元,增长5.5% [1] -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4310.7亿元增长3.4%,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3617.1亿元增长9.5%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5902.4亿元增长6.1%,进口4261.2亿元增长4.6%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顺差1641.2亿元,同比扩大152.6亿元 [1] 旅行服务表现 - 旅行服务进出口7567.8亿元增长14.7%,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1] -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79.9%,进口增长7.8% [1] 政策与专家观点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果 [2] - 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出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 服务贸易成为国际经贸新热点,发展服务贸易可增强国际竞争力 [2] - 预计全年服务贸易将保持稳步增长并实现更高水平 [3] - 建议加快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
工业数据印证核心资产风格或将长期上行
2025-06-06 02: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工业、制造业、消费行业、资本市场、保险行业 公司:中国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经济特征与复苏** -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正经历供给约束驱动的自然复苏,摆脱美国全球化框架呈现多特征,复苏健康持久且内生波动率下降 [1][2][8] - 论据:减少对地产周期依赖,优化产出结构,重塑全球化模式,脱钩美国构建的循环,经济周期与美国脱钩;不依赖外力和不可持续力量,经济模式更稳定 - **工业数据趋势** - 核心观点:工业增加值产出下降,但量价利呈现量跌价稳利增,供给格局改善 [3] - 论据:中游制造业利润权重上升创新高,下游消费制造业缓慢复苏,需求未明显回升但利润改善由供需再平衡推动 - **中美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中美关税使中国工业产出下降,但内部供给结构优化支持利润增长,中下游制造业表现强健 [5] - 论据:量价利数据显示量下降、价格稳定、利润扩张 - **资本开支与上市公司表现** - 核心观点:未来资本开支约束下,中国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实现稳健增长 [6][7] - 论据:上市公司库存周期和开工率处于低位,供给格局优化,中游制造业利润权重上升,下游消费制造业缓慢复苏 - **中下游制造业表现** - 核心观点:中下游制造业韧性强、有全球竞争优势,推动中游率先复苏 [9] - 论据:与地产链和基建关系不大,需求增长无需企业出清实现供需平衡,出口保持良好势头,偏向中高端制造 - **供需格局与产能利用率** - 核心观点:供需格局变好,供给改善,需求扩张动力弱,产能过剩由供需双向形成 [10][11] - 论据:利润扩张形成正反馈促进消费,价格周期拐点未现但供给格局会更好,中下游制造业会恢复平衡 - **科技发展影响** - 核心观点:科技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增强工业韧性,促进稳定可持续增长 [12] - 论据:机器人、无人机、新药研发等领域发展,技术可控且具全球竞争优势 - **美国债务危机与经济政策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有正向驱动,当前是通胀逻辑,经济政策使外需不差 [13][14] - 论据:美债通缩机制改变,美国调整政策指向通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财政扩张 - **新消费趋势** - 核心观点:新消费反映中低收入人群需求增长,区域性差异导致整体微弱复苏 [15][16] - 论据:三四线城市消费表现优于一二线城市,与地产周期有关 - **资本市场盈利扩张模式** - 核心观点:资本市场盈利扩张基于供给约束,利率中枢不升,盈利变强,估值应上升 [17][18] - 论据:与资本开支驱动模式不同,体现强自由现金流、去周期化特点,行业龙头企业更稳定 - **人民币汇率与资本流转** - 核心观点:人民币长期升值,全球资本流转使中国获美国流出资本 [19][24] - 论据:美元信用塌陷,人民币汇率将被重估;港股已体现,未来映射到 A 股 - **中国权益资产定价趋势** - 核心观点:中国权益资产定价将核心资产化,符合外资定价模式,更加长期化 [25] - 论据:与公募新规、外资权重上升趋势一致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本质是财政扩张,与市场化债预期不同,短期内有不确定性,但外需不会特别差 [14] - 离岸人民币远期升值更流畅,美元信用问题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一揽子货币贬值,对出口影响不大,美国资本流入使港股溢价公司增多、折价率收敛 [21] - 人民币升值使保险公司资产端涨价、负债端成本难上升,保险行业有扩张潜力,投资组合可增加保险公司配置 [22] - 工业供需格局未来更具韧性,产能利用率上升,破除通缩循环进入温和通胀循环,高波动策略失效,低波动策略有效性上升 [23]
辽宁—香港投资推广交流会助辽企借港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33
辽宁—香港投资推广交流会 - 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及辽宁省商务厅联合主办,旨在帮助辽宁企业借香港平台出海并促进双向合作 [3] - 香港是辽宁省最大外资来源地,累计在辽设立外资企业超1.3万家,实际到位外资占全省总量的46.3% [5] - 辽宁在香港投资企业300余家,备案中方投资额超75亿美元 [5] 香港作为辽宁企业的融资与上市平台 - 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辽宁企业有20家,覆盖工业制造、能源、金融、医疗等行业 [3] - 香港投资推广署鼓励辽宁企业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优势进行上市融资,并推动海外企业、资金、人才进入辽宁 [3] 辽港合作重点领域 - 辽宁希望扩大与香港在机电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贸易规模,并支持企业通过香港拓展国际市场 [3] - 香港企业被鼓励参与辽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投资 [3] - 双方计划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领域培育增长点 [3] 企业支持与资源对接 - 香港投资推广署建议辽宁企业在香港建立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5] - 香港驻京办提供人才入境计划支持,企业代表呼吁辽宁企业了解香港营商环境并实施"走出去"战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