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玩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实丰文化: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6.82%
快讯· 2025-04-29 08:07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071 98万元 同比增长22 13%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22 02万元 同比下降46 82% [1]
关税风暴下 美电商集体涨价 “太多人会撑不过去”
央视新闻· 2025-04-28 01:55
电商平台商品价格上涨 - 亚马逊平台卖家上调近1000种商品价格 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 [2] - 4月9日开始亚马逊平台上930款商品平均涨价幅度达29% [10] - 多个电商平台因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实施价格调整 [10] 服装行业受影响情况 - 美国98%服装类商品依赖进口 [7] - 受关税政策影响未来一年服装价格可能上涨65% 鞋类价格上涨87% [7] - 基础款服装如T恤、内衣、袜子等必需品受冲击最严重 [7] 玩具行业受冲击状况 - 美国销售玩具中近80%在中国制造 [9] - 加州玩具公司需将价格提高数十个百分点 [9] - 玩具行业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可能摧毁行业生存根基 [9]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变化 - 进口商需预付25万美元采购10万美元商品(含15万美元关税) [5] - 夏威夷食品公司包装成本从7000美元增至17000美元(145%关税) [10] - 美国本土替代品采购价格比亚洲高出50% [10] 行业应对措施与困境 - 中小卖家风险承担能力弱于大型零售商 [4] - 部分企业冻结出货并暂停工厂下单 [5] - 供应链调整需数年时间且花费巨大 [2] 商品品类涨价范围 - 涨价商品覆盖服装、珠宝、玩具、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电子产品及配件 [5] - 依赖中国工厂供货的行业正进行大规模调整 [5] - 廉价基础款服装与亲民玩具受冲击最为显著 [7][8]
下周,关税危机可能生成美国风暴,无法逃避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12:57
美国财政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 4 月份美国关税收入激增逾 60% ,至少达到 150 亿美元。据彭博汇总的数据,以 美元计算,这将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在关税收入 " 繁荣 " 的表象之下,真正的 " 关税买单者 " 正面临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从科技巨头到街角小 店,无一幸免。 01 "关税冲击最大 " 的两大科技巨头要发声了 下周,亚马逊和苹果将于周四美股盘后公布财报。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其业务遍布全球,尤其是其 严重依赖亚洲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市场收入在特朗普关税战后,受到不小的冲击。 随着财报季拉开帷幕,从科技巨头亚马逊、苹果到传统制造业的孩之宝、百事公司,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正逐渐浮出 水面。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 30% ,苹果供应链成本攀升致股价承压,而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面 临生存危机。 雪上加霜的是 ,当地时间 4 月 25 日,此前一度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的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改口称: " 除非中国做出实 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 " 这番言论彻底打消了市场对短期政策松动的期待。 而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 25 日晚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 ...
高乐股份:2024年报净利润-0.57亿 同比增长8.06%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08:00
财务表现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605元,较2023年的-0.0654元改善7.49%,但仍为负值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0.54元降至0元,同比下降100%,显示公司净资产已耗尽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持续恶化,从2023年的-0.54元降至-0.60元,同比下滑11.11%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2%至3.15亿元,但仍未恢复至2022年3.18亿元水平 [1] - 净利润亏损收窄8.06%至-0.5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恶化3.6个百分点至-11.80% [1]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合计40.13%,较上期减少1790.44万股 [1] - 华统集团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14.68%且未变动 [2] - 股东变动显著:陈冰纯减持1459.66万股,方素婵增持39.06万股,王文明新进持股1556.68万股 [2] - 杨广城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原持股比例为1.64% [2] 分红政策 - 公司未提出分红或转增方案 [2]
五一前夕,大量美国游客涌入我国,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何而来?
搜狐财经· 2025-04-26 19:52
旅游市场趋势 -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旅游市场预计火爆 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尤其受益于落地免签和购物退税政策 [1] 美国游客购物动机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商品关税增加 美国市场中国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美国游客选择以旅游名义来华采购生活必需品以规避高关税 [3]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 30年前已将服装鞋帽等产业转移至中国和东南亚 本土仅保留品牌运营 [5] 主要采购品类分析 服装鞋帽 - 美国知名服装品牌产品实际由中国生产 关税导致美国售价翻倍 游客直接来华采购服装成本更低 [5] 电子产品 - 手机 笔记本电脑 生活电器等主要从中国进口 包括苹果产品组装 来华采购可享受更低价格和退税优惠 [7] 红酒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红酒出口国 新疆 宁夏 甘肃等地产品质优价廉 媲美法国波尔多 成为美国游客重点采购品类 [9] 家具 - 美国家具制造业依赖中国进口 江浙和福建为主要生产基地 游客采用集装箱采购方式规避关税 成本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11] 玩具 - 美国玩具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和东南亚供应链 贸易商通过旅游带货方式规避关税 江浙企业为主要供应商 [13] 五金制品 - 基础五金工具如扳手 钉子等完全依赖中国出口 关税导致美国售价翻倍(例如锤子从8美元涨至数倍)促使个人采购 [15]
关税风暴中的外贸厂商:准备两年不赚钱,但大限来临前狠赚了一把
36氪· 2025-04-24 10:32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导致进口商清仓退场或转向替代供应链[1][2] - 美国对越南加征46%关税政策出现一周后暂缓的过山车式变动[2] - 白宫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但绝不会降为零[3] 供应链转移 - 进口商转向墨西哥和东南亚供应链但面临当地中企人满为患问题[2] - 墨西哥转运存在货物丢失风险且当地仓库价格翻倍[3][8] - 美国海关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提交原材料采购发票证明来源[6] 企业经营状况 - 东莞玩具厂订单量锐减30%并给工人放长假[2] - 美国客户暂停380万美元订单导致17个未付尾款集装箱滞留洛杉矶港[6] - 海外仓因货运量减少和平台罚款出现倒赔700万元情况[11] 物流成本变化 - 物流商4月25日起对美国专线调价 普通渠道1kg加价10元 操作费达70多元[3] - 精品服装物流价涨至157元 普通海运价格普增10元/kg[3][20] - 5月2日取消T86清关模式和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5] 市场应对策略 - 尝试分拆报税将整件征税改为零件征税 关税从25%降至9%[19] - 利用汇率保持在7.3以上使10万美元订单多出1万元利润差额[14] - 通过越南转口利用90天豁免期走灰清渠道 海运价格几乎没涨[16] 行业历史对比 - 2019年圣诞季人造圣诞树生产线每45秒组装一棵 预付30%订金带来千万元现金流[11] - 广州20人小工厂三年前仅做外包生意年赚70万元[11] - 内销转型利润不足出口订单一半 美区市场利润更可观[1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美区消费者怕5月2日后涨价 出现扫货行为导致订单疯涨[14] - TikTok店铺投流费砍三分之二但单量比以前更多[14] - 美国老客户4月初紧急下单囤货但暂时不会复购[20] 区域市场特点 - 加拿大和英国市场消费力不及美国 东南亚市场高价货接受度低[14] - 墨西哥销售需找本地人入股分红 转运存在监守自盗风险[8] - 越南人工便宜但原料模具需国内采购转运[6]
台州制造商起身迎战:关税斩不断对美出口链条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3 01:35
公司业务与市场 - 斯贝乐电器主要产品包括商用冰淇淋机 冰沙机 奶茶机 泡茶机 制冰机等商用茶饮设备 美国是其海外第一大市场[1] - 斯贝乐在美国四个城市新泽西 亚特兰大 休斯敦 洛杉矶租用仓储设施 基本实现辐射全美市场[3]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70% 其中美国市场占海外收入60% 欧洲市场占25%[3] - 云木玩具公司专注于木制玩具制造 产品八成销往美国市场 加拿大等地销售占比约两成[11] 关税影响与应对 - 斯贝乐向美国出口产品被加征高达170%的关税[3] - 关税政策落地前美国客户提前囤货 将未来季度订单提前 带来短期销量增加[3] - 云木玩具公司毛利率约7% 关税提高5%将使利润几乎归零[5] - 针对首个10%关税 云木玩具与美国进口商M&D通过谈判各自承担部分关税[5] - 后续新增10%和34%关税双方未再谈判 选择不予理会[5][6] - 云木玩具继续执行现有订单生产 原材料已投入 7-9月需交付[6] 市场战略调整 - 斯贝乐将业务重心向欧洲市场倾斜 计划重点发力欧洲[8] - 公司3月考察法国巴黎 波兰华沙 意大利米兰和匈牙利布达佩斯 在波兰参加商展并找到新代理商[9] - 斯贝乐在意大利米兰新设办公室并配置仓储设施[9] - 欧洲市场销售价格低于美国 因经济规模 人均GDP和购买力较弱[9] - 欧洲市场分散且存在语言 法律和政策壁垒 操作难度大于美国[9] - 斯贝乐期待欧洲销售额达到美国市场的一半[9] - 未来可能通过其他国家工厂向美国发货 中国工厂向欧洲发货[10] - 云木玩具公司因缺乏品牌合作方和制造能力限制 未计划开拓欧洲市场[11]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斯贝乐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背靠中国全产业链 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电机来自广东 电路板来自湖北 专用设备来自山东或福建[13] - 压缩机原产欧洲 现由供应商北京工厂直接供应[13] - 考察马来西亚发现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不低于中国[13] - 云木玩具公司考察越南和泰国 发现配套链条不完善 总体成本高于中国 且泰国存在工人不足问题[14] - M&D的100多家中国工厂中仅约15家在东南亚设厂 东南亚产能仅能供应很小部分产品[14] - 东南亚国家缺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 制造业工人规模和物流体系[14] - 美国对日本 越南 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也准备征收不等税额[14] - 云木玩具认为在关税未落定时盲目转移产能可能适得其反 目前未考虑东南亚投厂[15] 资金与政策需求 - 云木玩具公司计划融资并囤积资金以应对挑战[17] - 期待政府对外贸企业提供以旧换新类补贴 并延缓社会保障等费用缴纳[17] - 中小企业缺乏海外扩张经验和人才 需政策在融资 人才培养和法规普及方面提供支持[18] - 建议政府在越南等国家设立专门组织 为出海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18]
新股评级 | 奇士达(6918.HK):港股首家玩具车制造商,天花板有多高?
格隆汇· 2025-04-22 04:39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存在大量乱码、无意义字符和无法识别的文本,无法提取有效的核心观点或关键数据。以下是基于可识别部分的整理: 公司评级 - 奇十达(6918HK)获得格安全评级 [1] 财务数据片段 - 出现26.8%、29.8%、43.7%、51.8%等未明确关联的百分比数据 [3] - 提及2016-2018年及2019年的模糊时间范围 [3][4] 行业动态 - 出现欧元汇率、电影体育等碎片信息 [3] - 包含17.2元至22元的价格区间记录 [4] 注:原文90%以上内容为乱码或非结构化数据,建议提供清晰可读的原文以便进行专业分析。当前提取的信息因数据质量问题可能不具备实际分析价值。
逛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网红集市,邂逅超有趣的毛绒玩偶!
南方农村报· 2025-04-15 01:30
行业趋势 - 传统农业与年轻化文创结合 打破行业刻板印象 吸引Z世代打卡[3][4][28] - 农产品展示形式创新 从静态陈列升级为沉浸式剧场体验[27][28] - 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潮玩载体实现商业化传播 如广府早茶/东莞烧鹅/中医药元素[13][16][22][25] 参展企业亮点 有间大酒楼 - 主打广府早茶主题毛绒玩偶 实现"可拆卸虾饺""可拔骨排骨""可变形凤爪"等交互设计[9][11][12][13] - 产品融合饮食文化细节 如奶黄包内馅分离设计还原真实食用场景[12] 哈记烧鹅 - 由哈一代玩具联合东莞报业文创中心开发 以东莞烧鹅为IP原型[15][16] - 配套开发烧鹅濑粉玩偶及祖传秘制酱料配件 强化场景还原度[18][19] 本潮纲目 - 中医药主题玩偶店 设置望闻问切/开药方/称重打包等体验环节[22][23][24] - 推出"潮人祛湿""十全大补"等趣味玩法 实现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25] 展会效果 - 网红集市D42展位成为Z世代打卡热点 通过社交裂变形成二次传播[28][29][30] - 文创产品兼具伴手礼属性 如早茶玩偶单件零售价未披露但强调"独一无二"属性[30][14]
走私鸡蛋比大麻更赚钱!——美国关税战下的荒诞乱象
格隆汇APP· 2025-04-12 09:48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在美国政府挥舞着关税大棒横扫全球、风光无两之时,美国国内民众却快要连一个鸡蛋也吃不起了。 横征暴敛、残暴关税的另一头,美国政府正低声下气地给欧洲国家写信,紧急求购鸡蛋,却遭遇了接连拒绝。 在超市买大麻,黑市买鸡蛋的荒诞情境之下,墨西哥黑帮也盯上了一个更安全、更快捷、损失更小的生意——走私鸡蛋。 而当中美之间关税达到145%之时,特朗普无疑又给墨西哥黑帮送来了另一大生意——走私中国商品。 来源:网络 而这一切,都要从小小的鸡蛋开始讲起。 01 《资本论》中曾说—— "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 险。" 有危机,就有商机。鸡蛋如此,中国商品也是如此。 在中国人的眼里,鸡蛋这种难以携带运输,货值又小的商品,是很难代购甚至转卖的,但并不妨碍它有利可图。 2022年,美国爆发禽流感,此后,美国便开始大规模扑杀下蛋鸡。三年时间内,美国已经累计扑杀超过1.68亿只蛋鸡。 显而易见的后果是,美国鸡蛋产量越来越少,逐渐短缺,导致鸡蛋价格飙升。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