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

搜索文档
“米荒危机”下,日本农林水产大臣竟称“送我的米都够开店”,引批评
环球时报· 2025-05-19 22:55
日本米价危机 - 日本米价持续上涨,5月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为去年同期的两倍 [2] - 日本政府放出31万吨储备米但未能显著拉低米价 [1] - 87%的受访者对政府应对"米荒危机"的措施表示不满 [2] 农林水产大臣言论风波 - 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称从未购买过大米,支持者赠送的米足够开店销售 [1] - 江藤拓承认收受的赠礼米含有杂质需要加工处理 [1] - 该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批评,被质疑存在受贿行为 [1] 政府应对措施 - 江藤拓表示对米价居高不下负有很大责任 [1] - 政府认为放出储备米虽不能立即降价但长期效果值得期待 [1] - 江藤拓否认辞职可能性但承认言论不当 [1]
奋力书写“中国饭碗”的河南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5-18 23:37
夏粮生产重要性 - "三夏"生产事关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是粮食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1] - 抓好"三夏"生产对稳住"三农"基本盘 抓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意义重大 [1] - 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 其小麦生产承载着"中国饭碗"的分量 [1] 气候挑战与应对措施 - 3月中旬以来干旱少雨与大风天气持续 旱情在中原大地蔓延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 -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搭配滴灌微喷技术 实现节水超60%并大幅降低灌溉成本 [2] - 河南通过"人努力"和"科技给力"全面打响抗旱保粮攻坚战 护航夏粮韧性生长 [4] 夏粮收获情况 - 受高温干旱影响小麦生理期缩短 河南麦收较常年略有提前 [2] - 南阳 洛阳等部分地区已开始收割 收获早的麦田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2] - 当前全省夏粮生产大局基本保持稳定 [2] 农机保障体系 - 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 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 [5] - 南阳当地可用1.3万台联合收割机全部检修完毕 从外省引机到位2700余台 社会经纪人自行引进1万余台 [5] - 信阳市设立农机具维修网点197个 发放跨区作业证2200余份 [5] 仓储与资金准备 - 全省可用空仓容560亿斤左右 准备各类收购设备2.6万台 [5] - 农发行准备收购资金500亿元 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应储尽储" [5] - 充分发挥832个农机服务中心 742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 [5] 秋粮种植计划 - 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 [7] - 漯河市承担56万亩玉米 8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建设任务 [7] - 动员全市5000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7] 种植技术提升 - 推动良种 良田 良机 良法 良制"五良"集成融合 [7] - 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7] - 6月中下旬全省降水偏多 旱情有望缓解 利于夏种工作开展 [7]
还在地里就被买走 从竞价平台看小麦市场新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5-18 02:49
夏粮交易与市场动态 - 夏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20%以上 其中小麦占比超90% [1] - 山东省粮油交易中心平台显示 新季小麦交易量达7200吨(约16000亩) 成交价2470元/吨 [1] - 小麦价格呈现稳中有涨趋势 当前最高采购成交价达2470元/吨 [3] 小麦预售模式与采购策略 - 未收获小麦已通过竞价平台提前交易 最早采购需求出现在2月小麦返青前 [5] - 安丘市地方粮油储备管理公司提前采购 因看好小麦长势及后期品质 [9] - 潍坊面粉厂以订单方式锁定种粮大户小麦 成交价达2700元/吨 [13] 种植技术与收益提升 - 诸城粮食合作社采用国家单产提升集成技术 预计单产增加100斤/亩 [8] -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价格比普通麦高0 1元/斤 潍坊市优质麦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占全市50%) [15][17] - 种粮大户计划秋收后扩种1000亩优质麦 合作社预计年收入增加40-50万元 [11][15] 区域农业政策导向 - 潍坊市农业重点推进"提单产增产能 提品质增效益"策略 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 [15][17]
明清稻米背后的经济学
齐鲁晚报· 2025-05-15 21:39
稻米种植技术差异 - 长江下游江南地区普遍使用铁搭进行深耕,而非耕牛,主要由于农田面积较小且不规则,铁搭更适合局部翻土并节省养牛成本 [7][8] - 长江中游江西、湖南等地广泛使用耕牛,农业发展更为蓬勃,与江南地区形成技术对比 [7][8] - 铁搭深耕可加厚耕作层、改善粘重土壤性质,但江南稻作劳力投入更高,呈现"内卷"特征 [7][8] 稻米市场需求驱动 - 18世纪两广间长程稻米贸易繁荣,主因是富裕阶层对稻米口感和社会地位的追求,而非人口压力 [9] - 广东"平常之家"将自产稻米出售换取现金,转而消费更廉价的广西米,推动西江米粮贸易 [9] -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富裕人口增加,促使中游地区大规模种植稻米并发展长途贸易 [10] 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 - 清政府鼓励稻米自由流通,通过低干预政策促进跨省贩运,康熙帝特别关注长江流域米价与运输阻挠问题 [11][12] - 常平仓制度通过价格战平抑米价,但因行政成本高昂,实际影响有限,反而为自由市场留出空间 [13] - 清朝吸取明朝教训,避免直接干预商人囤积行为,仅登记信息施压,维持市场运作 [12] 历史经济背景 - 北宋引进占城早熟稻,南宋迁都杭州后江西成为重要稻米产区,移秧、大型农具和耕牛普及 [6] - 明清时期华南农民以杂粮为主食,稻米商品化程度提高,长途贸易量受富裕阶层需求主导 [9][10] - 稻米贸易在"互通有无"和"养民"传统观念下发展,政府平衡市场调节与粮食安全责任 [11][13]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尽管天气条件不佳,2025年粮食收成仍维持在5600万吨的预期(2024年为5620万吨)。
快讯· 2025-05-15 07:26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尽管天气条件不佳,2025年粮食收成仍维持在5600万吨的预期(2024年为5620万 吨)。 ...
5月12日电,分析机构APK-Inform将乌克兰2025年粮食收成预估下调3.8%至5530万吨。
快讯· 2025-05-12 05:30
乌克兰2025年粮食收成预估 - 分析机构APK-Inform将乌克兰2025年粮食收成预估下调3.8%至5530万吨 [1]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 2025-05-10 02:28
河南农业核心地位与粮食安全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全国近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安全"压舱石"[1][2][3] - 2024年河南夏粮总产757.14亿斤位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总产1344亿斤位居全国第二,肉蛋奶总产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生猪饲养量突破1亿头位居全国第一[1][4]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河南要发挥农业优势,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1][3] 粮食产业体系与加工能力 - 河南生产全国1/2火腿肠、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4/5酸辣粉,基本建成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2][5] - 河南打造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的战略转型,正迈向"世界餐桌"目标,拥有128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22家[5][27] - 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如河南飞天生物科技将小麦"吃干榨尽",提取阿洛酮糖等高端代糖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22] 高标准农田与科技创新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耕地78%,占永久基本农田88.8%,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2][9][12] - "中原农谷数智大脑"整合2亿条农业数据,通过天气、土壤、肥力、植物蒸腾等数据模型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11][12] - 河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636万亩,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平移式喷灌机等设备比传统漫灌节水30%[10][11] 种业创新与良种推广 - 神农种业实验室组建7支研发团队,取得82个农作物新品种,分子标记等技术已培育超100个新品种[14] - "普冰03"小麦新品种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实现高产稳产多抗,2024年以666万元完成品种权转让,计划2025年推广30万亩[15] -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16]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河南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665.09万亩,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超20万家、家庭农场超27万家[18][19]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2.7万个,托管面积2.28亿亩次,其中粮食作物1.84亿亩次占比80.7%,服务小农户1612万户[2][19] - 牧原集团2024年出栏生猪7160万头,满足超1亿人需求,全智能化养殖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倍以上[31][32][33]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河南建立重点产业链"方案+图谱+清单"制度,完善"链长+专班"机制,推动产业链向乡镇村庄延伸[23] - "豫农优品"公共品牌推动文创面点等产品溢价达300%,多福多食品月均销售40余万元[25][26] - 冷链食品产业链快速发展,思念食品年产能90万吨速冻食品,千味央厨多个单品年销售额过亿元[28][29] 特色农业与高效养殖 - 通许县建成全国最大酸辣粉生产基地,年产7.2亿桶,带动就业6.1万人次[38][40] -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年出栏210万头生猪,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14项指标[31] - 河南设施蔬菜面积将提高10%以上,"未来农场"无土栽培西红柿采摘季超6个月[35][37]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新京报· 2025-05-08 02:05
粮食产量与安全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历史性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跃升至当前水平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标准,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 [2] - 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粮食安全战略 - 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 - 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必须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 - 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2] 耕地保护措施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4]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聚焦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 [4] - 加强耕地治理修复,特别保护黑土地资源,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撂荒地复垦 [4]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 推广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智能装备,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 - 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需突破核心技术 [5] 种业与农机发展 - 种业是农业"芯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 [5] -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 [5] - 重点突破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短板 [5] 智慧农业推进 - 强化智慧农业顶层设计,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6] - 支持传感器、芯片、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监测、精准作业等技术落地 [6] - 加强智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6] 粮食减损行动 - 每年粮食浪费约3500万吨,占总产量6%,节粮减损等同增产 [7] - 实施《反食品浪费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推进全链条减损 [7] - 开展"光盘行动",构建粮食节约长效机制,增强全民节粮意识 [7] 农业现代化目标 - 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端稳中国饭碗 [8] - 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8]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8]
日本大米价格连续第17周上涨 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5-07 08:50
大米价格走势 - 日本大米价格连续第17周上涨 达到每5公斤4233日元(30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1] - 当前价格是一年前的两倍多 显示政府释放库存对稳定供应效果有限 [1] - 截至4月27日的7天内 全国超市大米均价每5公斤上涨13日元 创2022年3月有数据以来最高涨幅 [1] 供需因素 - 供应紧张主因包括2023年夏季高温天气及入境旅游激增带来的需求增长 [1] - 日本政府决定投放31.2万吨库存大米以改善市场流通 [1] 政策应对 - 日本首相指示执政党政策负责人制定措施 缓解米价飙升对民生的负面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