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服务

搜索文档
中国残余应力测量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8-06 08:33
残余应力定义与影响 - 残余应力指应力因素消失后构件内部存留的形变不平衡应力,分为拉伸和压缩两类,分别降低或提高屈服极限[1] - 宏观残余应力影响疲劳寿命和形变,微观残余应力导致微裂纹脆性破坏[1] - 服役中残余应力与工作应力叠加会导致二次变形、开裂、耐腐蚀性下降,高温环境引发蠕变开裂,腐蚀环境导致应力腐蚀开裂[1] 测量技术与方法 - 测量技术分为有损(钻孔法、切槽法)和无损两类,钻孔法通过应力释放原理广泛应用[1] - 无损检测(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磁弹性法)占2024年市场份额66.6%,X射线衍射因高精度成为主要驱动力[4] - 盲孔法作为半破坏性方法因成本效益占据较大份额,技术进步推动设备需求增长[4][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残余应力测量服务市场规模达5.63亿元,预计2031年达11.29亿元,CAGR为10.14%(2025-2031)[1] - 工业应用主导市场,2024年规模3.96亿元(占70.34%),2031年预计8.2亿元(占72.59%),CAGR 10.58%[5] - 前十大厂商(如中科检测、Stresstech等)合计占2024年市场份额31%[4] 行业驱动因素 - 航空航天、汽车、能源行业对材料强度、抗疲劳性需求提升,推动残余应力技术投资[6] - 焊接/铸造等复杂工艺要求精确应力评估,X射线衍射等高精度技术需求增长[7] - 政策推动:《中国制造2025》强调结构安全评估,《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鼓励第三方检测服务发展[13] 技术发展趋势 - 测量技术向非破坏性、微区精密和多维度发展,X射线/中子衍射等技术普及降低使用成本[8] -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GB/T 31310等标准将残余应力检测从科研辅助转为生产必需[9][13] - 行业向"非破坏性、高效性、平台化"方向发展,需融合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系统[5] 行业挑战 - 技术门槛高:涉及材料力学、固体物理等多学科交叉,操作复杂且数据解读专业性强[9] - 标准不统一:深层应力评估等领域缺乏强制标准,不同方法结果差异显著[10] - 设备依赖进口:中子衍射等高端设备价格昂贵,部分需依赖大型实验装置平台[11]
2025年北交所新股申购7月报:新股发行节奏提速,申购热度超预期-202508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6 06:09
融资与审核 - 2025年7月北交所发行新股2只,募资金额4.92亿[5] - 2025年1-7月累计发行新股7只,合计募资金额24.85亿[5] - 7月4家企业上会通过、2家企业终止,无新增受理企业[5] - 截止7月末,已过会未注册企业10家,拟募资23.78亿;已注册未发行企业6家,拟募资14.07亿[5] 申购与发行 - 7月2只直接定价新股申购,首发PEttm中值12x,环比+90%[5] - 单批新股冻结资金中值6216.84亿,环比+12.51%;网上中签率中值0.04%[5] - 平均顶格申购金额1168.35万元,正股资金门槛454万元[43] 上市与收益 - 7月1只新股上市,鼎佳精密首日涨幅459.51%[3] - 2024年北交所新股申购累计收益率+3.99%(发行23只),2025年1-7月累计收益率+0.86%(发行7只)[3] - 1-7月无新股首日破发[3] 收益预测与假设 - 中性预计全年发行30只新股,单个融资规模2.5亿,合计募资75亿[5] - 中性预期新股首日涨幅300%,中签率0.038%[5] - 1000万资金全年申购收益率中性预期达3.46%[5] 市场热度 - 鼎佳精密网上有效申购户数65.96万户,环比增长14.24万户[5] - 冻结资金规模创新高,上调中性预期至6500亿[5] - 新增账户资金量未达331万获配门槛,大资金账户占比高[5]
西测测试获融资买入0.48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24亿元
金融界· 2025-08-06 01:31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5日融资买入额0.48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837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46亿元 实现净买入172.85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增长 分别为0.38亿元、0.37亿元和0.48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净卖出0.00万股 [1]
300572,实控人拟变更!今日复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5 23:15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并对民办幼儿园参照减免[2]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并引导银行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2] - 国家疾控局等16部门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30年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3] 行业监管与倡议 -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五家涉旅平台企业要求禁止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3]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倡议反对光伏行业低于成本价出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呼吁合理控制产能扩张节奏[4] 公司并购与控制权变更 - 海泰发展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知学云控股权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5] - 安车检测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矽睿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今日复牌[6] - 衢州发展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先导电子科技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继续停牌[7] - 佳创视讯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停牌预计不超过3个交易日[7] 上市公司业绩与融资 - 回盛生物上半年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325.88%并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5] - 海光信息上半年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5] - 中科曙光上半年净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29.89%[5] - 万科A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拟提供不超过16.81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债券本金与利息[8] 产品与市场动态 - 石药集团附属公司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8] - 上纬新材股票价格7月9日至8月5日累计上涨1320.05%可能再次申请停牌核查[7] - 上交所对部分投资者采取暂停账户交易监管措施因影响上纬新材正常交易秩序[8] 研究与创新方向 - 中信证券研报建议关注AI产业链及算力板块机遇以及信创金融科技创新等结构性创新机会[9]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重点关注铝合金镁合金PEEK材料应用及MIM工艺优化[9]
苏试试验(300416):集成电路验证业务景气度上行 新兴领域研发探索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8-05 00: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 [1] - 2025Q2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8.3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26.14%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亿元/3.72亿元/4.54亿元,对应PE倍数27倍/22倍/18倍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集成电路验证分析服务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1.01%,毛利率36.49%(同比下降6.38个百分点) [1] - 试验设备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6.32%,毛利率26.56%(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 [2] - 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75%,毛利率54.95%(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2] - 航空航天业务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46.24% [2] 产能与能力建设 - 完成深圳实验室扩建,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并成立汽车电子可靠性验证中心 [1] - 扩展空间环境测试、航空在线检测、汽车材料测试、能源系统类试验、EMC测试等专项试验能力 [2] - 加速孵化商业航天、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业务 [2] 行业景气度与出口表现 - 2025年4月/5月/6月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0.2%/33.4%/24.2%,较2024年全年增速16.7%显著提升 [1] - 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应对利润端压力 [2] 成本控制与费用管理 - 2025Q2销售费用率6.48%(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0.75%(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7.64%(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 [2] - 通过精细化管理策略推动净利润率提升 [2]
检测服务:结构转型升级,竞争格局拐点或临近
长江证券· 2025-08-04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检测服务行业进入稳健增长阶段,2024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实现营收4876亿元,同比增长4.4%,2022-2024年CAGR约6.0% [3][6] - 行业需求判断应"轻总量、重结构",聚焦科技类、制造类、高端消费类、生物医药类、软件信息类检测领域 [3][7] - 行业机构数量出现近20年来首次下降,2024年底检测检验机构数量达53057家,同比下降1.4%,竞争格局拐点或临近 [6][21] 核心观点 - 行业结构转型升级,十个先进行业的检测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21.4%提升至2024年的26.3%,而传统行业检测营收占比略有下降至51.8% [7][38] - 行业集约化进程持续,规模以上检测检验机构营收占比从2013年的69.8%提升至2024年的81.2%,华测检测市占率从2013年0.56%提升至2024年1.25% [8][42] - 人均产值持续提升,2024年检测服务行业人均产值达31.3万元,同比增长4.1%,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使用率提升推动效率改善 [9][56] - 民营机构发展迅速,2024年底民营检测检验机构数量达3.39万家,占比63.9%,近十年复合增速14.2%远超全行业增速6.5% [10][66] 行业空间与领域 - 2024年检测服务行业营收4876亿元,增速较2023年9.2%放缓至4.4%,2017-2021年五年复合增速达14.6% [6][18] - 建筑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电子电器检测五大领域营收占比合计46.8%,其中建筑工程检测营收771亿元占比15.8% [33][38] - 先进制造业检测营收七年复合增速14.1%,显著高于传统行业10.4%的增速,电子电器、特种设备、机械等领域表现突出 [38][39] 竞争格局与效率 - 行业"小散弱"现象改善,2024年就业人数100人以下机构占比96.14%,但营收5亿元以上机构增至72家 [8][42] - 检测龙头经营思路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主要上市公司2022-2024年检测设备原值复合增速较2017-2021年显著放缓 [45][48] - 单份检测报告平均价格从2013年494元提升至2024年885元,高单价业务占比提升推动行业整体价格上行 [53][54] 投资建议 - 推荐经营周期拐点明确的综合性检测龙头广电计量,2024年归母净利率提升4.1pct至11.0% [75][80] - 看好需求复苏方向的苏试试验,2025年军工五年规划收官之年将带动订单释放 [84][85] - 其他重点关注华测检测(综合性检测)、信测标准(机器人业务)、谱尼测试(管理改革)等 [89][92]
7月上市7只新股,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下降但开板估值提升
山西证券· 2025-08-04 05:33
新股市场概况 - 2025年7月共上市7只新股,其中科创板1只、创业板2只、主板4只,市场活跃度下降,近6个月上市新股中仅41.46%录得正涨幅(前值71.74%)[1][9] - 科创板屹唐股份首日涨幅210.06%,首日开板估值51.55倍,但月跌幅超9%;影石创新、汉邦科技月涨幅为正[1][14][15] - 创业板同宇新材、山大电力上市,新恒汇月涨幅超10%,山大电力月跌幅超20%[1][22][23] - 主板信通电子、华电新能等4只新股上市,江南新材月涨幅超10%,信通电子等3只月跌幅超20%[1][30][31] 板块估值与表现 - **科创板**:7月首发PE中位数51.55倍(环比提升),首日涨幅210.06%(环比下降),开板估值117.99倍TTM-PE(环比提升)[16][20] - **创业板**:首发PE中位数19.57倍(环比提升),首日涨幅306.26%(环比提升),开板估值80.75倍TTM-PE(环比提升)[23][25][29] - **主板**:首发PE中位数18.25倍(环比提升),首日涨幅227.95%(环比提升),开板估值59.47倍TTM-PE(环比提升)[32][35][36] - 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估值环比提升,与创业板估值比值为0.74(前值0.71)[37][39] 重点新股分析 近端已上市新股 - **屹唐股份**:全球干法去胶设备市占率34.6%排名第二,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占率13.05%排名第二[47][48] -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第一,运动相机全球排名第二[51][52] - **矽电股份**:中国大陆探针台设备市占率23.3%,国产厂商第一[53][55] - **胜科纳米**: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实验室,2024H1失效分析收入占比66.1%[56][58] - **弘景光电**:车载光学镜头全球市占率3.7%排名第七,智能家居摄像头市占率超10%[59][61] 待上市及批复新股 - **北芯生命**: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近三年收入CAGR 82.88%[40][41] - **超颖电子**:汽车电子PCB,近三年利润CAGR 23.62%[40][41] - **禾元生物**: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已获证监会注册[40][41] 远端覆盖新股 - **珂玛科技**:先进陶瓷零部件,近三年利润CAGR 66.73%,2025年预测净利润4.29亿元[82] - **广合科技**:服务器PCB,近三年利润CAGR 88.41%,2025年预测营收49.61亿元[82] - **芯动联科**:MEMS惯性传感器,2025年预测净利润3.26亿元[82] - **龙迅股份**:高清视频桥接芯片,2025年预测营收6.93亿元[82]
多浦乐:液冷板水浸检测系统有效实现了对液冷板焊接质量的精准控制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1:10
公司产品应用 - 液冷板水浸检测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和服务器液冷板的钎焊与搅拌摩擦焊质量检测 [1] - 系统有效实现对液冷板焊接质量的精准控制 [1] 市场拓展计划 - 未来公司会根据实际需求开拓市场 [1]
【私募调研记录】中略投资调研苏试试验、金科环境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06
苏试试验调研要点 - 上半年试验设备与试验服务需求端保持良好趋势 通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强化客户管理和加快项目实施实现业绩增长[1]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 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应对[1] - 集成电路板块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未来将加快市场推广和产能扩充[1] - 真空试验设备研发取得进展 宇航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1] - 实验室业绩差异主要由订单结构和确认端的脉冲式波动引起[1] - 行业呈现专业化 集约化 规模化趋势 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1] - 试验设备端第三方检测机构需求恢复 试验服务领域特殊行业需求良好 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1] - 资本开支将重点布局新兴行业 强化技术储备和试验服务能力[1] 金科环境调研要点 - 新水岛产品在数据服务上具备显著适应RWA优势 数据完整性和深度得到认可[2] - 与坤亨国际合作基于新水岛产品发行RW业务 提升资产市场价值[2] - 新水岛已在太原 舟山等地落地项目 适用于工业 园区 城镇海水淡化等场景[2] - 下游客户包括PCB 光伏等新兴产业及化纤 印染等民生产业[2] - 未来研发规划涵盖标准化量产 高效能升级 海水淡化场景突破等五大方向[2] 机构背景信息 - 厦门中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9年 注册资本1000万元[3] - 主要从事证券投资管理 证券投资咨询和项目投资等业务[3] - 管理资产规模稳步扩大 更加注重资产安全性和盈利稳定性[3]
美信检测: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西安美信材料分析有限公司
新京报· 2025-07-31 08:53
公司动态 - 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西安美信材料分析有限公司 [1] - 新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1] - 设立目的是进一步开拓市场 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种材料和产品的检测 分析和技术咨询 [1] - 主要产品包括材料检测和技术咨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