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十部门:推动乡村民宿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农产品销售、特色文化体验等综合业态
快讯· 2025-07-27 02:24
乡村旅游与农产品消费 - 深化游购一体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 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和"游购乡村"系列活动 [1] - 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 年俗节庆活动和农特产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1] - 深入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 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 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1] 乡村民宿与综合业态 - 推动乡村民宿提升服务质量 开展多元业态经营 拓展农产品销售 特色文化体验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综合业态 [1] - 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和"美食名镇" 开发农事体验 手工制作和科普研学等项目 带动道地食材销售 [1] 农业文化遗产与产业发展 - 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发展 传承农耕技艺 培育打造"农遗良品" [1]
农业基本盘,稳在何处?
央广网· 2025-07-26 23:26
粮食供给 - 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全年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1] - 距离秋粮收获还有2个多月,需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并提升单产[1] 蔬菜供应 - 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增长[2] - 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加110多万亩和170多万吨[2] - 山东等地通过夜间采收和预冷运输等措施应对高温对供应的挑战[2] 生猪产业 - 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六成左右[2] - 6月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预示七八月出栏量减少[2] 乡村旅游 - 乡村美食、山乡美景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门选择[2] - 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乡村经济收益增长[2] 农业科技 - 下半年将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 重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并加快成果转化[4][5] - 加强早稻收获和防灾减灾工作以确保全年粮食丰收[5]
(乡村行·看振兴)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13:38
农业种植与产量 - 陈兴进种植近150株水蜜桃,年产量达1万公斤,每年增收近10万元 [4] - 水蜜桃采摘期约15天,可采至7月30日左右,划分特等果、精品果、中果等,售价5元至15元不等 [4] - 前岐镇水蜜桃具有汁多、皮薄、香气足、甜度高等特点 [4] 农业技术支持与品质提升 - 前岐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吴思逢带领党员专家服务队,常态化指导种植户选择品种、防治病虫害等 [4] - 专家指导使水蜜桃品质愈发上乘,产量逐年攀升 [4] - 专门的电商团队帮助种植户销售,水蜜桃成为柯湾村农旅融合的"甜蜜招牌" [4] 农村改革与效能提升 - 福鼎市委部署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柯湾村率先推行"三员合一",将14人精简为7人,提升效能 [7] - 柯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先备身兼数职,精准丈量2公里线路百余户土地,建立"一户一档",化解7起边界纠纷 [7] - 改革后,过去需半个月解决的事现在三天即可完成 [7] 农旅融合与经济发展 - 柯湾村成立专项推广组,线上推文刷屏朋友圈,线下对接文旅青年,第二季度末新增3家"村咖",年增收15万元 [7] - 90后店主将过海石观景台改造成"出片圣地",一条抖音短视频引流300人次 [7] - 周末客流高峰时,咖啡香与农家乐烟火气氤氲,土特产摊位排成长龙 [7] 未来发展规划 - 柯湾村正对接乡贤筹建民宿、文创项目,串联照澜、西宅等村共建"四季鲜果"产业带 [8] - 纳入"兄弟村"薛桥村的锂电配套综合楼,扩大村集体投资版图 [8] - 计划引进精品民宿,打造乡村市集,让更多水果飞出大山 [8]
南农晨读丨粤桂协作 三江油礼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0:05
粤桂协作与乡村旅游 - 广东首个"小红村"培育计划在肇庆高要区启动,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农文旅数字化转型[4][5][6][7] - 潮州玉瑶山庄、铁岗文旅与南方报业"真乡"平台合作,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并升级服务[5][6][7] - 三江油茶通过粤桂协作平台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茶麸原料在广州深加工[25][26] 农村经济与职业发展 - 人社部发布"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等17个新职业,助力乡村振兴与新型集体经济发展[18][19][20][21] - 香港青年梁伟钊转型"新农人",通过短视频推广新会陈皮种植技术带动乡亲致富[31][32][33][34] 特色农产品与品牌推广 - 连州水晶梨因高海拔温差与黄沙土壤形成独特品质,2025年采购指引发布[36][37][38][39] - 广西归东红葡萄酒通过粤桂协作首次获亚洲赛事认可[26][27] 乡村经济新业态 - 东莞沙田利用庭院经济开发咖啡馆、瑜伽室等场景,激活"风景生产力"[43][44][45] 人口与养老数据 - 2024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3.1亿人),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2.2亿人)[13][14] - 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较2023年提高0.4岁[14][15]
“边麻沟”走上文旅致富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7-26 09:26
景区发展历程 - 边麻沟花海景区从2015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整合扶贫项目、流转村民土地、成立股份合作社等措施形成雏形 [2] - 经过近10年招商引资和业态更新,景区规模逐步扩大,从单纯赏花观光发展为"花卉种植+自然景观"融合的4A级景区 [2] - 景区带动周边农家乐从2016年的5家发展到2024年的近70户拥有旅游产业 [2] 经营数据 - 2024年边麻沟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其中花海景区整体收入为520万元 [2] - 景区员工如刘永梅工作3个月获得9000元工资,张生莲工作5个月可获得约2万元年收入 [1][3]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可获得每年几千元的租金和分红收入 [3] 商业模式 - 景区采用"花卉种植+自然景观"融合模式,成为青海省首个此类4A级景区 [2] - 以景区为核心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多样文旅新业态,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通过土地流转和股份分红方式让村民分享发展红利 [3] 未来规划 - 计划增加沉浸式演艺项目,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3] - 目标是将景区打造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3]
白墙红瓦好戏“上场” 枕山听溪观星“出圈”(寻找最美乡村·小昆村)
人民日报· 2025-07-25 22:02
文旅开发 - 小昆村开发文旅资源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锚定"生态兴村 文旅富民"路径 [6] - 闲置农房修缮改造为保留木梁古韵 配备现代设施的民宿 [6] - 新建露营营地吸引观星客 古戏台举办乡村越剧联赛 [6] 基础设施 - 陡峭山路拓宽硬化成通村"致富路" [6] - 村内民居鳞次栉比 白墙红瓦与青山绿树相互映衬 [4][6] 区位优势 - 位于浙江嵊州西白山深处 自然环境优越 溪水潺潺山路弯弯 [6] - 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6] 客流表现 - 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慕名体验"枕山听溪"生活 [6] - 村庄从沉寂状态焕发新活力 [6]
真乡牵手铁岗小红村,加码乡村数字化文旅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06:30
战略合作签约 - 广东新业态首个"小红村"培育计划在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铁岗村正式启动 [2] - 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铁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真乡"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4][8] - 三方合作原则为"互惠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 合作内容 - 合作领域包括农文旅数字化转型、宣传推广、品牌共建 [4][20] - "真乡"平台将整合媒体资源为铁岗村定制宣传方案,重点推广乡村屋顶咖啡、非遗手作等特色项目 [12][13] - 联合策划直播带货、达人体验行等活动提升"铁岗IP"全网曝光度 [13][22] - 探索平台收益分佣机制 [22] 平台介绍 - "真乡"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打造的全国首个乡村旅游专业服务平台 [8][9] - 平台创新构建"一平台三载体"服务体系,致力于发掘并推介广东省内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魅力与特色物产 [9][10] - 平台目标为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广东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旅游强省 [10][11] 铁岗村概况 - 铁岗村因土壤富铁得名,背倚烂柯山、面朝宋隆河 [17] - 该村创新运用"五步法"改造农房外立面,有效保留乡愁并节约成本 [17][18] -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了全省首家乡村屋顶咖啡等特色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18][19] - 2024年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村 [27]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标志着铁岗"小红村"建设在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上迈出关键一步 [23] - 为打造可复制的乡村新业态发展样板注入强劲动力 [24] - 旨在以社交媒体赋能,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19][20]
广东新业态首个“小红村”(铁岗村)培育计划正式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03:06
广东新业态首 个"小红村"(铁 岗村)培育计划 正式启动_南方 +_南方plus 为落实省、市关 于"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的工作部 署,推动高要区 金渡镇铁岗村农 文旅融合发展, 加强与社交媒体 平台"小红书"合 作,推动落地广 东新业态首 个"小红村"培育 试点工作,7月 24日,广东新业 态首个"小红 村"(铁岗村) 培育计划启动活 动(以下简 称"活动")在肇 庆市高要区金渡 镇铁岗村举办。 此次活动由中共 肇庆市委宣传 部、肇庆市农业 活动现场。 农村局、肇庆市 文化广电旅游体 育局指导,高要 区人民政府主 办,高要区"百 千万工程"指挥 部办公室、高要 区农业农村局、 高要区文化广电 旅游体育局、金 渡镇人民政府联 合承办。各单位 有关负责同志、 村庄管理主体代 表,小红书平台 代表,乡村运营 项目及投资运维 主体单位代表, 媒体代表、平台 博主、网红达人 资源、引趋 势"。今年,小 红书推出"小红 村点亮计划" , 发挥平台数字能 力,促进乡村文 旅发展。铁岗村 积极主动对接小 红书平台,争取 有关资源支持, 旨在通过社交媒 体赋能乡村农文 旅发展,探索乡 村振兴新业态、 等共同见证这 ...
田园新场景带热文旅消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1:20
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泗水县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1] - 当地文旅产业园以桃林为基础发展观光、摄影、写生、农家宴等业态 [1] - 卞家庄村樱桃园现代化大棚开展研学游活动 [1] - 村村建起"儒学讲堂"吸引游客感受儒家文化 [1] 民宿与非遗产业发展 - 深度体验游带动400余家特色民宿发展 去年总收入突破千万元 [2] - 柘沟镇非遗工坊将传统陶艺与现代设计结合 "儒陶"系列茶具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2] - 万紫千红景区开展农耕文化主题沉浸式研学游 [2] 文旅产品创新与游客结构 - 打造"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 包含农事体验、星空帐篷营地等创新场景 [2] - 短线游客占比超70% 带动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 [2] - 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 [2] - 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30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39亿元 [2] 文旅发展战略 - 将传统文化融入山水田园 满足都市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 [4] - 通过文化吸引实现从观光游到深度体验游的转变 [1][2]
【西安】建成十二个美丽村庄片区
陕西日报· 2025-07-25 00:15
西安市美丽村庄片区建设成果 - 西安市建成第一批12个特色各异的美丽村庄片区 形成200余处网红打卡点 [1] - 12个片区包括长安区"太乙宫长安道" 鄠邑区"伴山乐居" 周至县"古骆情缘"等 各具地域文化特色 [1] - 7月以来西安周边乡村游火热 农家乐 民宿 星空露营 蔬果采摘等项目受游客欢迎 [1] 美丽村庄建设具体措施 - 实施"五个三"行动 包括清理垃圾违建标牌 布设景观小品人文展示点 治理污水厕所乱搭等 [2] - 以不少于5个省市命名美丽村庄为基本单元 连片规划建设 实现区域村庄优势互补 [2] - 整合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卫生改厕 道路交通等多专项资金集中投入 [3]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按照"绩效优先 多劳多得"原则对区县财政给予补助 [2] - 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20个美丽村庄片区 带动109个村庄发展模式转变 [2] - 推动乡村颜值提升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实现从建设到经营村庄的模式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