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文旅产品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 比上年增长7.1% [1] -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文旅消费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1] - 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业态蓬勃发展 [1] 细分领域表现 - 博物馆 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接待游客同比快速增长 [1] - 文化研学产品预订火热 [1] - 簪花 汉服等体验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2] 政策支持措施 - 全国超500家景区实行门票半价或免费政策 [2] - 多个城市发放文旅消费券 [2] - 北京推出涵盖演出 展览 夜游的文旅消费活动 [2] - 四川开展门票免费送活动 吸引周边省份游客同比快速增长 [2] - 浙江义乌打造"旅游+购物"场景 国际商贸城推出跨境商品直购活动 [2] 创新发展模式 - 采用"传统民俗+现代表达"方式打造消费新场景 [1] - 形成"以文化为内核 以体验为载体"的消费模式 [2] - 通过"以政策促融合 以融合创供给"模式拓展消费边界 [2] - 数字化手段创新文旅体验 [3] 产业影响效应 - 文旅产业成为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1] - 传统文化相关消费提升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2] - 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2] - 惠民举措带动消费增长 吸引企业加大文旅产业投资 [2]
江西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3 01:24
活动概况 - 江西省金融支持文旅产业政策宣讲暨产融对接活动于8月28日在南昌市举办 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 [1] - 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与产融对接双向发力 为全省文旅产业注入金融动能 [1] 签约与融资 -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等6家银行与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重点文旅企业进行签约 现场签约授信总金额达82亿元人民币 [1] - 活动设置集中产融对接环节 发布文旅项目信贷融资需求 [1] 对接服务 - 省内28家银行机构在现场设立咨询展台 安排业务骨干为约120家参会文旅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1] - 实现政策解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1] 行业前景 - 江西文旅资源丰富 产业基础扎实 消费潜力巨大 文旅金融有较大市场空间 [1] - 各大银行将加强文旅领域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 持续深化产融对接 [1] - 提升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1]
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把脉)
人民日报· 2025-09-02 23:0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 比上年增长7.1% [1] -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文旅消费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1] - 文旅产业成为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产业结构与新兴业态 - 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簪花 汉服等体验消费热度攀升 形成"以文化为内核 以体验为载体"的新型消费模式 [2] - 传统文化相关文旅消费推动文化服务业比重提升 [2] 消费场景与市场表现 - 博物馆 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暑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快速增长 [1] - 文化研学产品预订火热 [1] - 各地推行"传统民俗+现代表达"模式 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1] - 浙江义乌创新"旅游+购物"场景 国际商贸城推出跨境商品直购活动 [2] 政策支持与产业效应 - 全国超500家景区实行门票半价或免费政策 [2] - 多地发放文旅消费券 北京推出涵盖演出展览夜游的消费活动 [2] - 四川开展门票免费送活动 吸引周边省份游客同比快速增长 [2] - 政策推动形成"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带动企业加大文旅产业投资 [2] 发展趋势与战略方向 - 行业需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与现代旅游需求结合打造特色产品 [3] - 通过优化服务供给和硬件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3] - 借助数字化手段创新文旅体验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3]
高品会搭乡村舞台 “产品+文旅”打通消费新链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58
活动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高品会)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方式在横琴和澳门举行 [1] - 高品会已成为琴澳融合背景下链接全球优质资源、赋能消费升级的标志性平台 [1] - 本届展会聚焦现代人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设立三大主题风格展区 [1] 乡村振兴特色展示 - 展会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展示近十个帮扶县区的文化特色与乡村振兴成果 [1] - 甘肃临夏展示牦牛肉和牦牛奶粉产品 [1] - 云南禄劝展示雪山茶饮、轿子山泉水与永生花产品 [1][4] - 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展示信阳毛尖、野生山茶油与葛根制品 [1] - 连平展示火蒜与花生产品 [1] - 仁化展示金砂茶产品 [1] - 贵州展示红薯粉产品 [1] 产业融合新模式 - 采用"产品+文旅"联动模式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旅游场景的全产业链 [5] - 农特产品通过旅游流量实现品牌升级和渠道拓展,提升溢价空间 [5] - 文化和旅游产业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吃、游、购"一体化发展 [5] - 文旅融合将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为城乡融合与区域升级打开新空间 [5] - 山西文旅集团作为代表企业受邀亮相展会现场 [5][6] 文旅论坛与湾区建设 - 特设文旅主题论坛,以"文旅深度融合·琴澳共筑世界湾区文旅新标杆"为主题 [6] - 论坛围绕演艺、电竞、体育、数字艺术等多元业态探讨"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6] - 通过六大主题演讲解析全球文旅格局、跨境协同、沉浸式体验等前沿议题 [6] - 邀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世界旅游休闲与当代消费新场景 [6] - 旨在提升我国文旅全球竞争力,共筑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6]
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25-08.31)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02:34
乡村振兴政策推进 - 汕头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倾斜 聚焦产业培育、风貌提升、改革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强化督导推进 [4][6][15][16] - 佛山集中力量打造标杆工程 完善旅游公路、乡村酒店等硬件配套 打造西樵山、几字湾、甘竹滩、波子角等文旅集聚区 [19][21][22] - 河源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 围绕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7][31][32] 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 - 汕尾统筹陆—岸—近海—深远海空间布局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强化县城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5][36][39][40] - 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 围绕国庆、元旦等节点推动香山古城、红树林文化湿地公园、红博城片区等重点项目焕新亮相 [44][45][46] - 潮州深化三个三攻坚行动 集中力量清拆危房 根治三线乱象 规范农贸市场管理 保存历史文化遗迹 [66][67][78][80] 特色产业与农业升级 - 江门与广西崇左协作做优做大陈皮+星油藤大健康产业 推动种植面积扩大 研发高品质加工产品 深化冷链物流与预制菜产业合作 [52][53][54][55] - 潮州提升东山茶叶质量与经济价值 擦亮青梅之乡招牌 优化种植品种 创新研发多元化产品 培育民宿+旅拍等农文旅新业态 [68][69][70][71] - 云浮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 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县域特色新品牌新业态 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 [84][88][89][93] 区域协作与机制完善 - 阳江与珠海完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拓展产业合作深度广度 共同打造珠西都市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58][60][61][62] - 云浮用好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 谋划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好项目样板 [90][91][95]
“这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热土”
经济日报· 2025-09-02 00:57
农业现代化 - 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番茄种植基地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2] - 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全自动番茄丁及番茄酱生产线 产能在中国领先 [2] -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示范棉田应用智能灌溉和长势遥感监测技术 实现1人管理数千亩土地并高产 [3]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建立工厂 产品已出口欧洲市场并正洽谈奥地利出口业务 [7] - 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与奥地利人工智能企业就未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4] - 新疆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优势 [3] 对外贸易与开放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21条 通达19国26座城市 [6] - 新疆外贸进出口额从2021年1569亿元增长至2024年4351亿元 与22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8] - 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引进70余个国家近万种商品 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购物 [7] 文旅产业 - 新疆1-7月接待游客1.8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1993.86亿元 其中国际游客156.73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4.59亿美元 [11] - 喀什古城、交河故城、葡萄沟景区及国际大巴扎展现多元文旅魅力 大巴扎步行街日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9][10] - 新疆拥有全国六分之一陆地面积 独特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形成得天独厚文旅资源 [9]
2025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洗牌:乌鲁木齐第1,汕头16,六安领先常德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09
城市发展格局转变 -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非中心化趋势 三线城市凭借特色化发展路径强势崛起 实现经济能级显著跃升[1] - 70座三线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实践引领发展变革 包括乌鲁木齐 兰州 中山等代表城市[1] 特色发展模式 - 邯郸通过绿色转型推动钢城发展 唐山专注高端装备智造 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产业升级[2] - 湖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展现强劲后发优势 阜阳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占据区域经济地位[2] - 赣州依托稀土资源打造世界级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 成为区域增长重要引擎[4] - 襄阳构建智能汽车产业带 紧抓汽车产业机遇展现创新活力[4] - 盐城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海口最大化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 济宁实现运河经济带文旅产业深度融合[4] 重点城市发展成就 - 乌鲁木齐作为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5年跨境贸易额预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6] - 乌鲁木齐数字经济园区吸引32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值达1900亿元[6] - 乌鲁木齐风机制造市场份额占全国18% 成为西部产业升级标志[6] - 汕头数字侨乡战略推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2025年贸易额达540亿元[8] - 汕头超声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集群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 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8] - 汕头产学研平台孵化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潮商回归工程三年引进287个项目[8] - 汕头实际利用侨资规模突破千亿元[8] - 六安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光伏玻璃产能占全球12%市场份额[10] - 六安精密制造领域孕育3家独角兽企业 与合肥共建科创飞地每年转化科技成果超200项[10] - 六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10] 区域经济影响 - 三线城市以多点开花态势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 包括乌鲁木齐开放枢纽 汕头侨资引擎 六安创新突围等特色模式[10] - 城市发展变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更加均衡多元的发展格局[10]
厚植文化土壤,济宁太白湖新区以文化“两创”激活文旅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06:36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济宁市锚定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目标 在文明交流互鉴、产业发展能级等6个方面寻求突破 [1] - 太白湖新区作为休闲度假胜地 致力于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样板 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太白文化和红色文化内涵 [1] - 通过打造"赏荷花、游方特、学唐诗、跑半马、去露营"特色品牌 提升本地文化惠民效益和外地游客吸引力 [9][10] 文化IP开发与运营 - 围绕李白文化IP开展全产业链开发 包括剧目演艺、主题活动和文创产品 [4][5] - 已推出李小白IP形象、AI短视频《太白湖诗词小讲堂》及《太白寻梦录》系列视频 市场反响热烈 [4] - 未来将构建太白手办文创体系 优化IP形象 打造数字唐诗长廊 常态化举办文化研讨活动 [6] 大型文化活动成效 - 太白湖音乐会举办20余场免费演出 累计现场观众近4万人 线上直播场均观看20万人 总观看量达230万人次 [2] - 活动融合诗词互动、无人机表演、水上飞人等多元形式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2][3] - 音乐会持续策划丰富内容 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强化文旅+艺术沉浸式体验 [3]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 全感XR体验馆配备冒险奇兵等游戏 工作日接待50人次 周末近100人次 家庭复购率较高 [6] - 济宁方特东方欲晓园区结合红色文化与科技叙事 包含9项高科技主题项目和30余项室外设施 [7] - 未来开发AR诗词地图、VR运河漫游等数字产品 实现历史文脉与科技体验的融合 [7] 文化空间与非遗创新 - 太白湖畔书屋涵盖太白文化书籍及文创产品 打造无打卡压力的文化休闲空间 [8] - 大孟村项目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 还原运河风土人情 打造可体验的运河博物馆 [8] - 新区拥有7项区级非遗和2项市级非遗 通过展示展销中心推动20余种老手艺市场化 [9]
刘宁到三门峡市卢氏县陕州区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31 13:42
中医药产业发展 - 乐氏同仁三门峡制药有限公司作为集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正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数智赋能强化资源整合 [3] - 发挥道地药材优势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融合,以贯彻落实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发展方向 [3] 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 - 卢氏县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菌菇产品全球畅销,强调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拓展产业规模并优化结构,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业和增收致富 [3] 生态环保与污染治理 -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作为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需按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体系化思路实施综合治理 [4] - 创新技术装备并因类施策推进流域生态修复,统筹地表地下治理 [4] 工业绿色转型 - 河南恒康铝业有限公司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实现科技引领 [4] - 聚焦实业强化发展潜力和后劲,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4] 文旅产业开发 - 陕州地坑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保护优先和科学开发挖掘豫西民俗民风 [6] - 打造乡情乡愁之旅并将文旅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加快建设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6] -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6]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海南自贸港的未来有无尽的机会
海南日报· 2025-08-30 16:35
新东方在海南业务布局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考察海南教育、农业和文旅三个领域 [2] - 新东方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 [2] - 俞敏洪工作室升级为可容纳200人以上的海归培训中心 提供创业投资和辅导服务 [2] 文旅产业发展方向 - 海南需打造全方位文化重整的"活起来"文旅 超越传统度假模式 [2] - 文旅产业应涵盖度假休闲、健康养生、文化探秘、生活风格和感官体验等多维度 [2] - 相关职能部门需构建富有内涵的故事情境和完善网络设施 [2] 农业领域开发潜力 - 海南热带水果和珍贵植物如黄花梨木、沉香具有高商业价值 [3] - 体验式海洋捕捞的价值开发超越传统海产品养殖模式 [3] 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 - 海南自贸港被评估为充满无尽发展机会的重要区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