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长三角AI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成立
环球网资讯· 2025-05-16 11:24
联盟成立背景与意义 - 长三角AI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正式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探索AI与生物医药融合发展迈出重要步伐[1][3] - 联盟由无锡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牵头,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联合阿斯利康、英矽智能等机构共同发起,首批吸引40家AI医疗领域企业加入[3] - 联盟以"创新驱动、协同赋能、价值共享"为核心理念,整合政府、医院、高校、药企、医疗器械及AI生物医药上下游资源,打造产业一体化新生态[3] 联盟职能与目标 - 聚焦AI新药研发核心需求,履行"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政策赋能、金融支持、品牌塑造"五大职能[3] - 推动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深度渗透与创新应用[3] - 持续释放AI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变革动能,助力中国医药产业从"制药"向"智药"升级[3] 联盟成员支持体系 - 为成员企业搭建AI人才与医疗端人才深度融合的"桥梁",实现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对接[3] - 学术端提供AI技术培训、行业白皮书发布及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4] - 商业端提供医院真实场景资源、药企联合研发机会及基金投融资服务,实现业务合作到资本对接的全方位赋能[4] 大会其他重要动态 - 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 健启未来",聚焦AI赋能医药创新、创新药械出海、医药行业全球化等方向[5] - 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创新合作中心、江苏省特殊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会上揭牌[5] - 无锡市发布《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当地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力[5]
中国AI医生出海:全球首个AI诊所试运营,聚焦基层医疗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4:44
AI诊所创新模式 - 全球首个由AI主导诊疗流程的"AI诊所"已在沙特阿拉伯落地,核心技术来自中国AI医疗企业森亿智能[1] - AI诊所中AI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承担问诊工作,通过交互式PAD和虚拟形象与患者对话,展现较强智能交互能力[2] - AI系统能根据患者回答进行针对性追问和引导,实时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配合智能化医疗设备完成物理检查[2][3] 技术特点与效率提升 - 医疗大模型擅长基于临床逻辑的结构化提问,模拟医生诊断思路获取关键诊疗信息[3] - AI完成初步问诊后人类医生审核仅需1-1.5分钟,相比传统10-15分钟诊疗带来近十倍效能提升[3] - 目前AI诊所覆盖30种常见病如感冒、咽炎等,复杂疾病会提示寻求人工诊疗[4] 基层医疗应用价值 - AI诊所可复制优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基层诊疗同质化水平,减少误诊漏诊[5] - "一位医生审核多个AI诊室"模式可缓解基层医生数量不足和工作负荷大的痛点[5] - AI可承担标准化信息采集、筛查、健康宣教等任务,解放医护人员从事更复杂工作[5][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总额突破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1] - 2025年上半年单笔超5亿元人民币的大额投融资案例数量已超2024年全年总和[9] - 中后期融资案例占比从2024年四季度的24.66%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42.53%[9] 政策与商业前景 - 2025年国务院发文明确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审评审批,支持AI医疗发展[9] - 投资人更关注AI医疗技术解决行业痛点和创造可规模化商业价值的能力[10] - 森亿智能累计融资超十亿元,传统智慧医疗业务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10]
晶泰控股拟2.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标的业绩承诺或低于2024年水平
长江商报· 2025-05-13 23:15
收购交易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 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交易完成后四维医学将成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 收购对价以现金方式结清 根据四维医学2024年未经审计财报 其收入为3961万元 净利润为525万元 [1] - 此次收购使四维医学全部股权的市销率为7 0倍 市盈率达52 9倍 [1] - 董事会认为交易对价符合与业务相似的五家上市公司比较数据 公平合理 [1] 业绩承诺 - 卖方及担保人承诺四维医学2025年上海地区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700万元 低于其2024年全年收入 [2] 标的公司背景 - 四维医学成立于2008年 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远程监测研发中心 上海交大仍持有10%股权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规模远程心电图诊断服务解决方案企业 业务涵盖心电图 远程超声影像诊断 AI远程诊断创新 [2] 收购方背景 - 公司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 专注于AI制药领域 [2] - 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 构建基于量子物理 AI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2] - 公司已连续5年亏损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77 41亿元 2024年亏损15 17亿元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4年9月10日至11月19日期间暴跌74% [3] - 截至2025年5月12日收盘 股价报4 78港元/股 单日涨幅3 24% [3]
龙岗AI+生命健康产业园揭牌 36家企业意向入驻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05:59
湾区未来科技园开园 - 湾区未来科技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 规划用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01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 [1] - 园区重点引进生物医药 高端医疗器械 光载信息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1] AI+生命健康产业园揭牌 - AI+生命健康产业园是深圳首个AI+健康产业园区 由龙岗区卫生健康局 科技创新局联合打造 [3] - 园区吸引亚加达 医友天下等36家AI医疗行业领军企业意向入驻 其中13家已确定入驻 [3][5] - 园区将打造"生物医药研发 大健康产品嫁接 医疗器械制造"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的医疗健康产业园区 [3] 产业集聚与技术应用 - 深圳无境创新科技开发骨科AI核验站产品 将骨科手术核验流程自动化 效率提升十倍 [5] - 无境创新VisTrack智能核验设备AI识别准确率达99.9% 已在深圳近300家社康落地 [6] - 亚辉龙子公司亚加达与龙岗社康团队探索"低空医疗"新模式 使用无人机送检 [6] 创新合作模式 - 龙岗区成立全市首个卫生健康创新与转化中心 搭建医企 医校孵化合作平台 [5] - 无境创新工程师常驻医院与专家实时沟通 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 [6] - 医院成为企业实验室 医生担任产业创新"外脑" 促进跨行业创新资源碰撞 [6] "龙岗家医"发布 - "龙岗家医"是AI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枢 具备健康数据一键查询 AI健康咨询等功能 [9] - 平台整合居民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信息 构建精准健康画像 [9] -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开展居民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和健康监测 [9] 未来发展规划 - 园区将布局"AI+医疗器械" "AI+生物医药" "AI+急救医疗"等产业功能区 [7][8] - 龙岗区将开放更多AI场景 建设未来医院 促进临床研究与创新产业深度融合 [10] - 着力培育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助力龙岗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0]
医渡科技4月通讯:双中台驱动医疗全周期服务,获评“最佳IR港股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5-08 06:24
战略合作与业务落地 - 公司与北京友谊医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临床科研数智实验室",聚焦大模型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解决临床科研效率低、患者招募难、成果转化慢三大痛点[1][3] - 携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打造"CACA指南助手",依托DeepSeek与YiduCore算法引擎,实现370万字指南秒级解码,并与医院HIS系统无缝对接[17] - 连续三年担任"深圳惠民保"主运营平台,累计服务参保用户超3400万人次,覆盖4省12市[17]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力 - 自主研发医疗大模型YiduCore构建"AI中台+数据中台"双中台体系,推动诊前-诊中-诊后全链路闭环服务[9][15] - 肝癌诊疗智能体"小肝人"获滕皋军院士推荐,已在肝炎、脂肪肝等肝病领域实现临床应用[11][13] - 患者招募准确率提升超3倍,大模型技术覆盖临床试验全流程[13] 行业活动与学术参与 - CEO徐济铭在清华公卫大会提出《AI赋能公共卫生新范式》,分享传染病监测与慢病管理实践[3][5] - 在XDC新药大会展示全流程智能化临床试验解决方案,推动新药研发从"经验主导"转向"智能重构"[5] - 当选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推动医疗场景与大模型技术融合[13] 市场认可与资本动态 - 第八次获评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为AI医疗赛道唯一入选企业[1][19] - 国金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7港元),建银国际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75港元)[22] - 中标天津市眼科医院科研大数据平台项目,巩固眼科专科领域优势[19]
建银国际首次覆盖医渡科技(02158) 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7:2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建银国际首次覆盖医渡科技,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75港元 [1] 核心技术与数据优势 - 公司专注于AI驱动的医疗解决方案,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累计处理超55亿份医疗记录,规模远超同行 [2] - 医疗垂直大模型在MedBench、国家卫健委分导诊能力评测等多项标准化测评中排名第一,Huggingface健康领域大模型基准测试领先DeepSeek-R1 [2] - 大模型已在临床决策支持、医院管理、药物研发等多场景落地 [2] 政策与行业机遇 - 国家卫健委2024年11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鼓励医疗机构采用AI技术 [3] - 北京等地政府推出配套政策,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3] - 公司自研核心医院管理系统产品直接受益于医院加速采用AI技术的趋势 [3] 市场落地与客户拓展 - 公司以"YiduCore+DeepSeek"双引擎驱动AI中台,已在近30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加速落地并深度应用 [3] - 合作机构包括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 [3]
喜讯!医渡科技再度获评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4-30 06:20
奖项与行业认可 - 医渡科技获评第八届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奖项 成为AI医疗赛道唯一入选企业 [2] - 该奖项评选覆盖港股通标的326家企业 最终仅20家H股公司上榜 医渡科技通过量化指标筛选及多元评审团投票脱颖而出 [4] - 公司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反映资本市场对其公司治理能力 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及长期价值的深度认可 [2][4] 投资者关系管理 - 自2021年港股上市以来 医渡科技通过业绩发布会 技术开放日 投资者活动 自愿性公告及线上线下渠道构建全方位沟通体系 [5] - 2024年获得花旗等券商维持"买入"评级 并获国金证券 东北证券首次覆盖 [5] 技术与业务进展 - 核心算法引擎"AI医疗大脑"YiduCore累计处理超55亿份医疗记录 疾病知识图谱覆盖所有已知疾病 [5] - 公司生态网络覆盖2800家医院 科研业务市占率第一 真实世界研究业务成业内旗舰品牌 [5] - "YiduCore+DeepSeek"双核驱动下 AI中台产品已在近30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落地应用 [6] 战略与行业定位 - 医渡科技定位中国AI医疗头部企业 以"使精准医疗惠及每一个人"为使命 [5] - 奖项印证公司"技术价值与资本价值双轮驱动"战略前瞻性 未来将持续推动医疗领域智能化升级 [6]
心之声发布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DeepLife,打造24小时AI家庭医生
环球网资讯· 2025-04-27 09:3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生命体征大模型DeepLife 实现家用医疗器械和可穿戴设备全场景生命体征数据直接解析 提供9大系统实时风险评估与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标志着AI医疗从辅助诊疗迈向主动健康守护新时代 [1] 技术突破 - 核心优势在于直接理解和分析多种健康数据 包括心电 脑电 PPG 呼吸 血氧 血压 血糖等 基于个性化数据进行健康状态分析和趋势预测 [2] - 突破传统医疗体系局限 不仅解析单一健康指标 还能对人体九大系统进行整体健康风险分析 [2] - 覆盖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中1859种疾病风险预测 后续版本将逐步扩展更多疾病种类 [2] - 通过AUROC评测 预测效果平均达到92.5% 提供更精准健康风险评估 [2] 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日常健康监测和高风险疾病预警 [3] - 便携式心电仪实时监测心电图和心率 智能指环记录血氧 HRV 疲劳指数 睡眠分期和睡眠深度 智能脑电波眼罩分析脑电波 情绪状态和精神心理健康状态 贴片式多参数监护仪在运动场景提供心率 呼吸率 体温等动态数据支持 [3] - 直接分析数据生成详细健康报告 提供个性化行动建议 [3] - 心理健康方面 用户用手机录制20秒语音 可实时分析情绪状态 给出平静 快乐 悲伤 愤怒情绪地图坐标 基于情感心理学VA情绪空间理论 将情绪状态可视化 [4] 研发理念 - 秉承整体观和连续观两大核心理念 关注人的整体健康而非局部诊疗 关注长周期连续变化趋势而非01二分判断是否患病 更早提供风险预测 提醒与行动建议 [5] 行业意义 - 发布标志着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6] - 未来将继续优化产品功能 拓展疾病预测种类 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大健康生态 [6] - 定位为24小时AI家庭医生 成为用户身边的健康伙伴 [6]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1.36% 内房股全线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04:0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36%至22206点,涨幅29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7% [1] - 早盘成交额达1164亿港元 [1] 房地产行业 - 内房股强势上涨,外资机构看好房地产复苏 [1] - 花旗集团建议增持中国房地产股,因政策支持和管理改善预计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1] - 金辉控股飙升43%,融信中国涨17%,绿城中国涨5%,旭辉控股涨7.88%,融创中国涨4.22%,龙湖集团涨6.74% [1] - 贝壳-W涨4.88%,机构认为其股价进入性价比区间 [6] AI医疗行业 - AI医疗概念股走高,七部门联合推动AI赋能医药全产业链 [1] - 讯飞医疗科技涨7.2%,医渡科技涨5.35%,晶泰控股涨4.69%,微创机器人-B涨4.07% [1] - 堃博医疗-B本周累计涨幅超95%,核心产品智衡在中国获批上市 [3] 机器人及自动驾驶 - 地平线机器人-W涨超7%,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辅助驾驶升级版 [2] 医疗行业 - 心泰医疗涨3.88%,公司称控股股东销售增长目标存不确定性 [4] 资源行业 - 五矿资源涨逾5%,一季度铜总产量同比增长76%,公司或修改产量指导 [5] 材料行业 - 环球新材国际盘中急升逾20%后回落至4%,公司此前收购默克旗下全球表现解决方案业务 [7]
港股AI医疗概念股走强,医渡科技(02158.HK)涨6.27%、景泰控股(02228.HK)涨4.08%、医脉通(02192.HK)涨2.13%、微创机器人(02252.HK)涨1.86%。
快讯· 2025-04-25 01:37
港股AI医疗概念股表现 - 医渡科技(02158 HK)股价上涨6 27% [1] - 景泰控股(02228 HK)股价上涨4 08% [1] - 医脉通(02192 HK)股价上涨2 13% [1] - 微创机器人(02252 HK)股价上涨1 86% [1] 行业趋势 - AI医疗概念股集体走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