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热度拉满,广东正在上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1:20
广东"百千万工程"战略解读 - 核心战略定位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通过县域经济、乡镇升级、乡村改造三级联动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1][3] - 与浙江"千万工程"形成东西呼应格局 强调产业根基、风貌改造、机制改革三大实施路径 [3] - 规划实施周期为"1-3-5-10"梯度推进 目标实现根本性城乡结构变革 [14] 县域经济升级 - 122个县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包含2个万亿级(海洋牧场+农产品加工)、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产业矩阵 [6] - 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12个合作园区承接1220个项目 引资5200亿元 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速超全省均值 [6][7] - 37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带动城乡收入比降至2.31:1 57个县市实现人口净流入 [7] 乡镇体系改造 - 完成997条主街改造+2538个农贸市场升级 建设3542公里生态河道+1944个社区公园 [9] - 引入4家建筑央企帮扶15市 98个县区完成风貌提升 打造长沙湾等网红级服务区 [9] - 环境治理覆盖率达97%(卫生厕所)+79.3%(污水治理) 实现基础设施全域升级 [9] 乡村产业振兴 - 土地改革释放效能 完成23.81万亩农地整治+4.76万亩建设用地整理 南海区创新"四券制度"激活要素流通 [12] - 集体经济发展迅猛 东莞麻涌镇村土地入股模式带动22村年增收2800万元 全省消除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 [12] - 生态建设投入6.06万亩绿地+930公里碧道 打造579个口袋公园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11][12] 特色产业案例 - 阳西县渔业种苗技术带动3万渔民增收 海洋牧场项目达90个 [6] - 荔枝产业通过"12221"体系+电商渠道实现国际化 出口额领跑全国农产品 [6] - 佛山狮山、北滘与东莞长安三镇跻身千亿GDP强镇 展现镇域经济活力 [7]
“三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昆山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5-29 21:06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城乡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旨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动要素双向流动 [1]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是关键 包括人才 土地 资本等 [1] - 昆山作为先行者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1] 城乡产业融合 - 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产业融合起点 昆山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链式模式 [2] - 累计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家 培育龙头企业73家 带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 [2]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 物联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4.54% [2] - 推动"农业+"模式 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形成"一村一品"特色项目 [2] - 制造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3% [2] - 形成"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融合型产业体系 [2] 城乡公共服务 - 实施"教育共同体"计划 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 [3] - 创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供给模式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乡村休闲体验项目 [3] - 通过"城乡结对""飞地经济"等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跨区域统筹 [3] 城乡要素流动 - 深化户籍改革 实行"居住证+积分"落户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和子女入学服务 [4] - 探索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4] - 推行"土地银行"模式 农民可存入土地经营权获取分红 [4] - 构建"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体系 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 [4]
郭元强到东西湖区调研 更好统筹稳增长和促转型 全力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长江日报· 2025-05-29 02: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超高纯金属溅射平面靶、管靶、精密钼等新型显示核心材料,郭元强鼓励企业利用武汉科教人才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1] - 中国赛宝(华中)实验室为武汉光电子、通信、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计量检测和元器件检测服务,郭元强希望实验室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重点行业质量可靠性研究及技术服务 [1] -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从事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郭元强希望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研发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氢能装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 现代农业与产业融合 - 西湖大农仓项目是东西湖区重点打造的农业现代化及农旅融合综合示范区,郭元强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2]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郭元强强调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 [3] - 郭元强要求各区各部门紧盯上半年"双过半"目标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3] - 郭元强提出要做细做实企业服务,"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困难为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提供要素保障 [3]
持续推动“两山”转化,看看江西省铜鼓县怎么做!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01:50
生态保护与治理 - 铜鼓县将"生态立县"作为首位战略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 开展系统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1] - 实施封山育林 人工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 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 建成6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1] 城市建设与规划 - 投入两亿余元完成932个新村建设 创建9个示范乡镇 50个示范村庄 5100个美丽庭院 实现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全覆盖 [2] - 推动城中村 老旧小区等改造 建成凤凰山公园 红豆杉公园等多座森林公园及口袋公园 构建"一心 一环 两带 五斑 多节点"绿地体系 [2]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建立生态智慧平台 通过GEP核算量化生态资产 实现土地 森林等资源确权 建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平台 [3] -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 累计达4532万元 推出绿色信贷产品支持生态产业发展 [3] 生态产业发展 - 构建"3+2"生态工业体系(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大健康 绿色食品 精细化工 竹木加工)和"1+3+N"现代农业体系 [4] - 富硒基地达3.5万亩 综合产值10亿元 有机认证面积70余万亩 黄精种植年产值近两亿元 [4] - 文旅产业创建4家4A级和2家3A级景区 发展研学旅游 康养 体育等融合业态 [4]
立足岗位做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
郑州日报· 2025-05-26 00:50
农业高质量发展 - 聚焦"农业强",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 - 聚焦"农村美",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一谷三区"建设为引领,持续提升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 聚焦"农民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方位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2] - 聚焦"改革活",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2] 县域经济发展 -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全面提升现代食品、装备智造、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现代化水平 [3] - 充分发挥驻地25所大中专院校、30万名在校师生优势,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促进科研成果更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3] - 坚定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等历史文化瑰宝,全力推进黄帝故里5A级景区创建,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3] 水利系统建设 -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严防旱涝急转,做好各类水利工程和水源优化调度、合理配置 [4] - 聚焦河道、水库、南水北调、山洪灾害防御等防御重点,全面部署、精心准备,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4] 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 - 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5] -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新业态 [5] - 全力推进林业工作全面融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巩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果 [6]
第九届丝博会定边县签约30个项目 总投资307.55亿元
环球网· 2025-05-23 03:13
招商引资成果 - 定边县与30家企业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307.5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4个、协议项目16个,涵盖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及现代农业产业[3] - 签约企业包括陕西双越新材料科技、四川蓉锦农林科技、中钠储能技术、信发集团等[3] - 深能南京能源控股、中阳能(陕西)储能技术、中钠储能技术、陕西佰达农商科技、信发集团等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8] 定边县经济与产业现状 - 2024年GDP达430亿元,县域综合竞争力西部百强县第65位,粮食总产量40万吨,新能源发电量突破90亿度[7] - 风光储全产业链不断完善,盐湖旅游开发等文旅项目加快实施[7] - 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7] - 省级高新区建设初具规模,4C民用机场项目加快推进[7] 产业推介与展示 - 县产业园区管委会、文旅局、航空产业发展公司分别推介园区政策、"定边文旅"品牌和航空产业发展模式[8] - 会场设置农优特产品展示区,展出定边剪纸、盐湖虾、羊肉、香瓜、荞麦制品、盐制品、乳制品等百余种产品[10] 区位与资源优势 - 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地理中心,县域面积广阔,耕地、油气、风光资源丰富[7] - 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和产业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7]
答记者问|发布60余家外企需求,超百家鲁企响应,交流周为经贸合作搭桥
搜狐财经· 2025-05-19 21:47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 - 活动总数量达26场,涵盖省领导会见外宾、友好省州长对话、企业对接洽谈会等多元形式[5][6] - 核心思路为"两个服务"(服务国家外交和山东经济)与"两个促进"(促进经贸合作和民心相通)[5] - 重点活动包括5月26日省领导会见外宾、5月27日启动仪式暨省州长对话(含签约环节和"济南倡议"发布)、5月27日企业对接洽谈会、5月27-30日"感知新山东"经贸合作齐鲁行[5] 经贸合作板块 - 企业对接洽谈会组织近200家中外企业参与"一对一"洽谈,涉及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5][7] - 设置"好品山东"特色产品展,精选工业品、文创品和农副产品展示[7] - 已获取47个国家120多个省州的企业合作信息,发布60余家外方企业需求,山东企业报名超100家[14][15] -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企业提出农业畜牧、汽车配件等20项明确需求,引发80多家山东企业响应[15] 人文交流与旅游推广 - 2024年一季度友城国家游客占比77.3%,接待人次同比增长91.1%[20] - 将举办"好品山东"非遗展(含皮影戏、柳编等)和"布列塔尼音乐节"等文化活动[21] - 组织7国59名旅行商考察,推动山东-加州旅游合作及中俄旅游包机项目[21] - 计划签署8份省级协议中3份含文旅合作内容,后续将策划上合组织旅游文化之都等专项活动[22] 活动特色与成果预期 - 三大特色:突出经贸合作(外事+部门/企业/产品)、突出民心相通(乡村振兴参访/青年交流)、突出成果导向[7][8] - 计划新签/深化20多对省市友城关系,推出20余位友好城市杰出伙伴[8] - 贸促机构将提供企业合规、原产地证书等后续服务,跟踪项目落地[16]
新华视点丨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新华社· 2025-05-17 08:34
就业支持政策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针对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及2023届、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活动持续至今年8月 [4] - 天津师范大学高频次举办中小型招聘会,聚焦生物教育、生态科研等领域,搭建"专业+人才+岗位"对接平台 [6] -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小而精"双选会,通过动植物标本和文创产品展示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 [7] 职业技能培训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计划从2025年持续至2027年底 [9] - 内蒙古扎兰屯市就业服务中心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多样化课程,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 [9]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 - 云南镇雄县通过"园区+工坊"模式发展五金高新、纺织服装等产业,入驻企业34家,培育工坊1320余个,吸纳5.9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11] 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 - 返乡青年龚光辉创立肉鸡养殖企业,年出栏1800余万羽,日产蛋超20万枚,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 [15][17] - 企业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与53个村、9400余名群众合作,免费发放鸡苗200多万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 [17]
实现乡村美与产业兴有机统一
经济日报· 2025-05-16 21:53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政村比例超90%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45%,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2] 产业振兴与人居环境协同效应 - 良好人居环境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向乡村集聚,支持产业发展 [1] - 产业振兴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基础设施改善 [1] - 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稳步增长 [2] 产业发展策略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2] - 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2] - 加强规划引领,将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纳入统一体系 [3]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环境整治 [3] -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管理以建立长效机制 [4] -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参与积极性 [3]
京基智农: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2:17
董事会补选及高管任命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参会董事6名,实际参会6名,会议由董事长陈家荣主持 [1] - 补选吴志君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吴志君现任公司副总裁,持有50万股公司股份 [1][6] - 补选傅衍、陈家荣、蔡新平分别为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委员,任期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 [2] 高级管理人员调整 - 聘任陈家荣为公司总裁,蔡新平为联席总裁(负责现代农业业务),顾彬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尚鹏超为副总裁(不再任董秘),蓝地为董秘兼副总裁 [2] - 蓝地已取得深交所董秘资格,联系方式包括深圳京基100大厦A座71层地址及0755-25425020-6368电话 [2] - 蔡新平持有25万股公司股份,曾任职京基百纳商业管理公司副总裁 [7] 顾彬持有20万股,2023年4月起任财务总监 [8][9] 尚鹏超持有20万股,曾任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10] 相关人员背景 - 陈家荣为实控人陈华之子,香港籍,经济学学士,现任美图公司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5] - 吴志君为畜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广西农垦集团首席专家 [6] - 蓝地曾获"新财富金牌董秘"等荣誉,2025年4月加入公司,未持有股份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