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抹茶十年逆袭,抢走日本的暴利生意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14 08:33
中国抹茶产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抹茶第一生产国,但消费者更认可日本抹茶品牌 [3][9] - 日本抹茶出口均价达27.3美元/千克,是中国茶叶出口均价的4倍 [6] - 国内50克装日本宇治抹茶售价368元,而原料茶叶收购价仅20元/公斤 [5] 历史与产业起源 - 抹茶起源于中国唐代,南宋时期制作工艺传入日本 [10][11][12] - 现代中国抹茶产业始于1993年浙江与日本的技术合作,引进12条生产线 [14] - 浙江目前产量占全国50%,2023年产量4200吨产值6亿元 [15] 区域生产格局 - 浙江为最大产区,绍兴/杭州/金华三市为核心 [15] - 贵州2023年产量1200吨,综合产值3.5亿元,出口量全国第一 [16] - 贵州铜仁抹茶上半年出口日本230吨,占日本进口量70% [20] 中日产业对比 - 日本占据高端市场70%份额但产能持续萎缩,2023年产量较2008年下降20% [17][19] - 日本茶农平均年龄68岁,从业者数量从2000年5.3万锐减至2020年1.2万 [18] - 中国贵州生产成本仅为日本1/4,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20] 市场渗透与替代 - 日本7-11便利店抹茶冰淇淋80%原料来自中国 [21] - 日本企业将本土原料用于高端产品,中低端依赖中国进口 [20] - 全球抹茶需求年增10%以上,中国逐步成为主要供应方 [22]
萍乡市千嶂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3 02:50
公司基本信息 - 萍乡市千嶂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毛卫华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生产加工边销茶 茶叶制品生产 [1] - 一般项目涵盖食用农产品初加工 农副产品销售 茶具销售 食用农产品零售与批发 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1] - 附加服务包括国内贸易代理 品牌管理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供应链管理服务 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1] 行业经营范畴 - 公司获得边销茶生产加工许可 茶叶制品生产许可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并在许可有效期内开展经营活动 [1] - 农产品相关业务覆盖初加工、零售、批发全链条 同时涉及预包装食品销售 [1] - 配套经营茶具销售 品牌管理与供应链服务 延伸至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 [1]
湖北来凤大力发展藤茶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13 01:00
近日,第三届国际藤茶大会在湖北省来凤县举办,一款融合传统茶饮与现代工艺的藤茶精酿产品引 得中外客商频频举杯。从武汉来的游客陈诗尘品尝后说:"刚入口时有啤酒的爽洌,回味时却有藤茶的 甘甜。" 近年来,来凤县大力发展藤茶产业,10.2万亩藤茶基地年产干茶6788吨,带动110个村2万余农户吃 上"藤茶饭"。藤茶产品已从单一原茶延伸至7大系列238个单品,年综合产值22.53亿元。藤茶绿叶逐年 变为增收致富的"金叶"。 "藤茶这把钥匙能开启医药、食品、日化等广阔领域的大门。"来凤藤茶集团董事长汪天祥说。 连续3年举办的藤茶大会,更让来凤这个武陵山深处的小县城走到聚光灯下,推动藤茶从"藏在深 山"到"扬名海外"的美丽蝶变。如今,通过农业深加工,不断融合传统滋味和现代健康理念,藤茶产品 不断推陈出新,藤茶中药饮片已纳入湖北医保目录,两款压片糖果正申请保健认证。随着创新活力和健 康理念的融入,藤茶新茶饮也正逐年打开市场。 前不久,首届"来凤藤茶"新茶饮创意大赛举办。这场聚集国内100余位调饮师的赛事,要求选手在 20分钟内以藤茶为基底创作新饮品。比赛中,北京选手李亚莉巧妙地将冷萃与热泡相结合,激发出来凤 藤茶清爽醇和的口 ...
来凤县缘生缘茶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2 04:17
公司成立信息 - 来凤县缘生缘茶叶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菊芳,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茶叶制品生产、酒类经营、食品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零售等许可项目 [1] - 一般项目涵盖茶叶种植、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及初加工、互联网销售(除许可商品)、茶具销售等 [1] - 还包括日用杂品、塑料制品、豆及薯类、日用木制品、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象牙除外)、日用品、日用百货销售 [1] - 其他业务涉及销售代理、肥料及化肥销售,以及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行业覆盖范围 - 公司业务横跨茶叶产业链上下游,从种植到生产、销售全覆盖 [1] - 涉及食品饮料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包括茶叶制品、酒类、烟草制品 [1] - 覆盖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全流程,包括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环节 [1] - 拓展至相关配套产品销售,如茶具、日用品等周边产品 [1] - 布局互联网销售渠道,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业务 [1]
人挤人的暑假,这座云南小城避暑也避世
36氪· 2025-08-12 03:53
行业概况 - 普洱市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茶园面积达221万亩[2][3] - 普洱市同时是中国咖啡豆的主要产区,已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4] - 当地形成"左手咖啡右手茶"的产业特色,咖啡因饮料占据当地饮料市场半壁江山[4][7] 文化遗产 - 景迈山拥有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包含5片古茶林和320万余株古茶树[3] - 茶马古道在普洱境内保留较为完好路段,成为重要历史文化遗迹[8] - 唐代《蛮书》记载的"银生城"即今普洱地区,为史籍最早记载云南茶叶的文献[2] 旅游资源 - 普洱年均气温19.5℃,植被覆盖率97.45%,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800多种野生动物,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动植物天堂"[8] - 太阳河森林公园夏季气温20摄氏度左右,可近距离观赏犀牛、小熊猫、猕猴、长臂猿等珍奇动物[8][9] - 当地拥有多个特色咖啡庄园,包括小凹子庄园、炬点庄园和大象庄园,提供咖啡种植加工全流程体验[5] 特色产业 - 咖啡品种主要包括卡蒂姆、铁皮卡、波旁,为都市SOE精品咖啡主要原料来源[5] - 夏季菌类资源丰富,曾出现单朵重达1.06公斤的巨型牛肝菌[9] - 当地特色小吃包括酸醋米线和米干,采用独特豆汤或花生汤烹饪工艺[9] 文化影响 - 电影《一点就到家》取景景迈山,成功推广当地云海景观和慢生活方式[3] - 市区精品咖啡店密集分布,简聿咖啡、Torch咖啡、多嚞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7] - 唐宋时期茶马古道成为茶叶贸易核心通道,长期作为商旅马帮交通命脉[8]
从“大宗散装”到“名优小包装” 前7月杭州海关辖区出口茶叶 及其制品约21亿元
每日商报· 2025-08-11 22:27
行业趋势 - 浙江茶叶行业从传统大宗绿茶出口转向创新"新中式"茶饮出口,包括袋泡调味茶、冻柠茶和果汁茶等新品 [1][2] - "新中式"茶饮结合茶叶与鲜奶、椰汁等原料,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并在海外市场以"高端化"姿态拓展 [1][2] - 杭州海关辖区2023年1-7月茶叶及其制品出口量约9万吨、货值约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 [3] 公司动态 - 厚土茶业首次出口约5吨袋泡调味茶至沙特阿拉伯,产品掺有生姜、薄荷、菊花等成分,叠加保健功能 [1] - 春水堂茶业首次出口两批荞麦龙井调味茶至中国香港和英国,市场反响良好,计划常态化大批量出口 [2] - 兰芳园食品通过冻柠茶和果汁茶系列打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2023年1-7月夏日饮品出口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42.1% [2] 政策支持 - 杭州海关为企业提供动态对接服务,提前梳理主要目的市场准入标准,指导原料品控、生产加工等环节技术改造 [2] - 海关量身定制"一对一"全程跟踪通关保障,从申报到放行实现无缝衔接,支持茶叶高值化、多元化发展 [2] 市场表现 - 浙江茶叶出口形态从"大宗散装"转向"名优小包装",通过"新中式茶饮"拓展全球高端饮品市场 [3] - 茶叶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如调味茶、即饮茶等抢占海外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1][2][3]
“普洱茶第一股”不好当,澜沧古茶上半年预亏超2800万元
观察者网· 2025-08-11 11:11
澜沧古茶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1.17亿元至1.2亿元 同比下降38.5%至40.0% [1] -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800万元至3200万元 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及管理层调整影响业务发展 [1] - 股价连续下跌 8月8日跌2.36%至2.89港元 8月11日再跌3.11%至2.8港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61亿元 同比下滑31.5% 毛利1.88亿元同比下滑46.8% 净亏损3.08亿元(对比2023年盈利0.8亿元) [1] 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 - 启动全球首个山地农业低空数智化系统工程 通过无人机集群、区块链溯源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提升效率 [2] - 多光谱无人机编队实现AI识别锈病 生物药剂用量减少40% 无人机物流网络压缩鲜果加工时效67% [2] - 项目计划将精深加工率从35%提升至80% 物流成本降低50% 首批5000亩示范基地即将启动 [2] 茶饮品牌跨界业务拓展 - 茶叶老字号吴裕泰开设烘焙咖啡馆"牛牛咖啡&面包" 主营烘焙咖啡业务 茶叶销售转为副业 [2][3] - 产品融合茶元素 包括桂花拿铁、茉莉花茶乳酪等 烘焙产品定价9.9元至35元 [3] - 品牌曾推出茶饼干、冰淇淋等跨界产品 抹茶冰淇淋成为网红单品 [3] 椰子水行业投资评级 - 里昂首予泰国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43港元 [4] - 公司为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领导者 具备采购、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优势 [4] - 椰子水品类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 公司可能扩展线下业务及相邻产品领域 [4] 网红带货对茶产品影响 - 演员赵露思直播推荐葛根茶 非商务合作 称因担忧店铺经营困难而推荐 [5] - 直播后产品销量从月销10余单激增至2000多单 单日进店人数超4万人次 店铺粉丝从100多涨至破千 [5] - 品牌负责人表示单日订单相当于过去七八年销量总和 已紧急招募20名临时工应对产能压力 [5]
茶咖日报|“普洱茶第一股”不好当,澜沧古茶上半年预亏超2800万元
观察者网· 2025-08-11 11:00
澜沧古茶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1.17亿元-1.2亿元 同比下降38.5%-40.0%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800万元-3200万元 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及管理层调整影响业务发展 [1] - 股价连续下跌 8月8日跌2.36%至2.89港元 8月11日再跌3.11%至2.8港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61亿元 同比下滑31.5% 毛利1.88亿元同比下滑46.8% 净亏损3.08亿元(对比2023年盈利0.8亿元) [1] 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 - 启动全球首个山地农业低空数智化系统工程 采用无人机集群、区块链溯源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 [2] - 多光谱无人机编队实现生物药剂用量减少40% 无人机物流压缩鲜果加工时效67% [2] - 项目目标将物流成本降低50% 精深加工率从35%提升至80% 首批5000亩示范基地即将启动 [2] 传统茶企跨界业务拓展 - 吴裕泰开设"牛牛咖啡&面包"烘焙咖啡馆 主营烘焙咖啡业务 茶叶销售转为副业 [2][3] - 产品融合茶元素特色 包括桂花拿铁、茉莉花茶乳酪等 烘焙产品定价9.9-35元 [3] - 此前已推出茶饼干、冰淇淋等跨界产品 抹茶冰淇淋成为网红单品 [4] 饮料行业品牌与市场动态 - 里昂首予泰国椰子水品牌IFBH"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43港元 看好其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增长潜力 [5] - 演员赵露思直播推荐葛根茶 带动产品销量从月销10余单激增200倍至2000多单 单日进店人数超4万人次 [6] - 品牌方紧急招募20名临时工应对产能压力 单日订单量相当于过去七八年销量总和 [6]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路畅通 茶飘香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梧州六堡茶精制茶产量近4万吨,综合产值超250亿元,呈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 [2] - 六堡茶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上升,持续释放以茶兴业的示范效应 [3] - 行业涉茶合作社达496个,326个行政村入股六堡茶产业,31万名群众通过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获得收益 [4] 产业链发展 - 梧州市通过规划引领、提质赋能、服务优化、品牌塑造和集聚发展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 [2] - 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策略,使六堡茶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2] - 茶厂采用订单模式收购茶青,显著增加茶农收入 [1] 基础设施改善 - 新建产业路连通茶园和茶厂,解决高山茶园运输困难问题 [1] - 道路畅通使鲜茶叶出山速度大幅提升,打破产业发展瓶颈 [1] - 丘陵山地为六堡茶生长提供优渥自然条件 [1] 监督保障机制 - 纪检监察机关实施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机制 [2] - 聚焦政策落实、茶园建设、强企培育、联农带农等重点环节强化监督 [2] - 2023年开展监督检查79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4个 [2] - 通过组组联动开展驻点监督,重点整治管理服务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3] 品质管理与品牌建设 - 聚焦茶企培育和品质品牌建设对相关部门开展监督 [3] - 重点检查政策空转或执行变形走样问题 [3] - 通过监督整改函和约谈提醒解决政策宣传不到位、审核进度慢等问题 [3]
全国拥有超600家门店的茶叶老字号,跨界开了家烘焙咖啡馆
36氪· 2025-08-11 03:34
公司业务拓展 - 吴裕泰作为拥有超600家门店的中华老字号茶叶品牌 跨界开设烘焙咖啡馆"牛牛咖啡&面包" 主营烘焙咖啡业务 茶叶销售转为副业[1][3] - 新店采用复合经营模式 一楼设面包档口与茶叶售卖区 二楼为咖啡厅 产品融合茶元素特色 包括桂花拿铁 焙茶饼干 茉莉花茶乳酪等[1][3] - 烘焙产品定价9.9-35元 饮品sku近50种 茶类88-168元/壶 咖啡类15-30元 价格定位亲民[3]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茶味烘焙产品成热门爆品 前门店茶饼干需排队取号 不定时供应 门店转变为网红打卡地[3][7] - 茶冰淇淋成市场顶流 单店日销超4000支 单日销售额达4-5万元 成社交平台推荐必吃点[8] - 产品开发注重茶元素融合 茉莉花茶冰淇淋 抹茶冰淇淋均以9元单价获得高市场认可度[8] 跨界经营历程 - 早期已在茶叶门店销售烘焙产品 包括手工茶饼干 年轮蛋糕 巧克力布朗尼等[3] - 2012年涉足餐饮业态 曾开设"吴裕泰内府菜餐厅" 2015年达4家门店[8] - 当前在银川运营两家"吴裕泰"特色餐厅 主打融合菜 采用庭院式装修 定位宴请聚餐场景[8] 品牌战略转型 - 通过冰淇淋 烘焙 咖啡等跨界餐饮动作 持续打破老字号茶叶品牌固有印象[8] - 从单一茶叶销售转向复合式餐饮体验 提升门店客流与单点盈利能力[1][3][8] - 跨界产品均强化茶文化特色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