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成立 联想等企业共同推动智能终端技术开放与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03:14
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第一次全体大会在京召开 参会人员包括各地行业主管部门 专家学者与企业单位共200余人 [1] - 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成立 旨在创建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平台 搭建政策与产业沟通桥梁 主导标准制定 凝聚产业共识 支持政策推广与实施 [2] - 工作组为人工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方向与可行路径 加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助力中国智能终端产业构建核心竞争力 [2] 公司动态 - 联想集团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 并当选工作组副组长单位 [1] - 联想集团副总裁李伟昌表示 AI终端的进化将重塑人机交互逻辑 混合式AI技术将成为普惠化落地的关键 [1] - 智能体能力的迭代升级正引领终端设备迈入全新的AI终端时代 [1] 技术发展 - 2017年以来 联想致力于终端与AI技术的融合创新 [1] - 2024年开始 联想通过实施"一体多端"战略 在AI终端领域持续领先 并积极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开放创新 [1] - 混合式AI成为智能终端进化的关键路径 智能体AI阶段正重构人机交互范式 [1]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构建的智能体 能感知环境 理解复杂意图 作为人类代理自主执行任务 通过持续反思实现能力演进 [1] 行业竞争 - 全球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竞争已进入关键阶段 国际技术博弈加剧 倒逼产业链加速自主创新突破 [1]
九联科技拟收购能通科技51%股份,切入军工电子领域
IPO日报· 2025-04-25 10:22
核心观点 - 九联科技拟收购能通科技51%股份以实现控股,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收购是业务多元化关键一步,也是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积极尝试 [2] - 收购后将切入军工电子领域,借助能通科技技术积累和资质布局高壁垒市场 [5] - 军工业务的高毛利属性或能改善公司盈利结构,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16] - 军工与AI技术结合可能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新增长点,强化"科技+安全"概念属性 [16] 业务分析 - 九联科技核心业务:智能终端(机顶盒、家庭网关)、物联网通信模块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5] - 能通科技业务:军用监视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领域的部件及整机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取得军品生产资质 [5] - 公司核心业务受全球经济环境及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影响,叠加国内运营商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盈利空间被压缩 [15]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货币资金2.71亿元,短期借款由2023年7.18亿元上升至2024年9.09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54.37%上升至2024年75.39% [5] - 2024年营业收入25.08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8.64% [10]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由2020年1.36亿元下滑至2022年0.6亿元,2023年亏损-1.99亿元 [11] - 2024年产品毛利率11.59%,相比2023年微升0.01%,但相比2019年22.61%接近腰斩 [12] 资金压力 - 本次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收购资金或将通过现金支付完成,可能进一步加大公司资金压力 [5] - 军工行业客户集中度高、订单周期长,对现金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8]
董明珠称消费者生命安全最重要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4-22 15:00
京东外卖业务动态 - 京东外卖因午高峰订单暴增导致系统短暂故障 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全部免单 并向当日午高峰下单用户额外发放10元无门槛优惠券 [3] - 刘强东亲送外卖引发关注 称十年未送快递 此次体验仅一人认出 多数订单未见面 [4] - 京东秒送全职骑手报名火爆 审核预计需一周左右时间 [5] 金融科技与支付 - 京东稳定币进入香港沙盒测试阶段 待《稳定币条例草案》批准后落地细则 [6] - 支付宝声明未授权第三方以"独家代理"名义拓展业务 相关行为属违规违法 [7] - 银河国际与阿里云签署备忘录 推动AI技术在香港金融业创新应用 [9] 电商与品牌调整 - 浙江淘特软件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好平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由阿里巴巴全资持股 注册资本5亿元 [8] 科技企业运营 - 中兴通讯一季度营收329.68亿元同比增长7.82% 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下降10.50% [10] - 荣耀在哈尔滨成立星耀终端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业务含智能设备销售 [11] - 科大讯飞近两年产线从60条缩减至46条 聚焦核心业务 2024年核心业务收入占比达70% [12] 智能驾驶与汽车产业 - 华为乾崑智驾合作上市车型超22款 覆盖多种动力形式及车型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8000名研发人员 [13] - 比亚迪调整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现39.74元 送红股8股 转增12股 现金红利总额约120.77亿元 [13] - 上海市政府与丰田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 雷克萨斯项目落地取得进展 [14][15] - 特斯拉焕新Model Y推出5年0息政策 首付7.99万元 月供低至3060元 Model 3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 [16] 消费与零售 - 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 开启第五个三年任期 新晋非独立董事包括舒立志和钟成堡 股东大会通过每10股派现10元方案 [17] - 泡泡玛特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中国收益增95%-100% 海外收益增475%-480% 美洲区域增895%-900% [18] - 特朗普召集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CEO讨论关税影响 会议未列入公开日程 [19] 航空与医药 - 南方航空控股股东南航集团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当前持股比例66.52% [20][21] - 阿斯利康瑞利珠单抗注射液在华获批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 每8周给药一次 [22] 地产行业风险 - 融创房地产集团等被恢复执行3.7亿元 该公司现存近370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417亿元 [23]
一级市场最热最贵的杭州「七龙珠」,他凭什么能冷门地押中两个?|36氪专访
36氪· 2025-04-01 10:09
宇树科技投资分析 - 宇树科技最初因牛年春晚机器狗表演引发关注,2021年下半年融资时被敦鸿资产迅速跟进并成为联合领投方 [12] - 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将机器狗视为"智能终端新物种",其首款C端产品Go1售价1.2万元,具备消费级市场开拓潜力,类比大疆发展路径 [13] - 团队技术迭代能力超预期,产品每2-3个月就有创新突破,从"地面大疆"定位跃升至人形机器人领域领先者 [14] - 商业模型具备双重保障:B端业务已实现稳定营收(2021年规模数千万),C端产品打开成长天花板 [14]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具备三大优势:算力需求适中(千卡规模)、三电技术领先、制造业场景丰富(客户愿支付20-40万元/台) [21] - 行业当前瓶颈在于机器人大脑(具身大模型)处于早期阶段,类似GPT3.0前迭代期,但硬件价格已现突破(宇树将价格降至9.9万元) [21][22] - 宇树科技硬件能力达全球顶级水平,其快速量产能力(2年交付数十台)在创业公司中罕见 [9][22] Rokid投资决策 - 选择逻辑基于AR长期优于VR的判断:AR适用工作/学习等多场景,VR局限家庭娱乐 [25] - Rokid团队具备三大核心能力:阿里云OS系统经验、硬件研发实力、消费电子运营经验(曾做蓝牙音响) [26] - 估值锚定未来AR终端亿级出货量预期,尽管当时技术未成熟但团队已踩过市场坑 [29] 硬科技投资方法论 - 终端优先策略:通过极米/宇树等终端企业反向布局供应链关键节点(电机/传感器/算法等) [32][33] - 出手时点严格把控:产品需通过市场验证(Pre-A轮后),避免技术团队缺乏商业能力 [35][36] - 赛道选择框架:参考智能投影案例,按10%渗透率测算AR潜在规模(当前百万台→亿级) [38] 团队特质与商业策略 - 创始人王兴兴兼具技术偏执与商业敏锐度:早期拒绝人形机器人但2年内实现量产转型 [9][19] - 团队组合采用"CTO+销售"模式:联合创始人陈立(海康背景)强化B端/G端拓展能力 [18][19] - 资源协同效应显著:敦鸿的媒体/芯片/电商资源直接赋能宇树C端业务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