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

搜索文档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0 14:45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大会核心内容架构 - 采用"1+4"模式:1个热门赛道(AI+生物智造)+4大应用领域[1] - 设置30+场专题报告,覆盖生物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一碳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技术方向[13] - 包含100+融资项目路演,重点展示从0到产业化的100个创新成果[4][14]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领域:开发生物基苹果酸/己二酸等平台化学品,探索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路径[13] - AI应用场景:包括酶发掘/大语言模型构建/工业发酵控制/菌株基因型分析等[13] - 未来食品方向:涉及新质蛋白/功能糖/乳铁蛋白等食品配料的生物合成技术[13] - 美妆原料突破:聚焦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功效成分的绿色制造工艺[13] 产业生态建设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发掘30+个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搭建人才对接平台[12][13] - 组织第3期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头部企业高管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9] - 往届大会已形成产学研联动机制,2024年第三届大会获得宝山合成生物学研究院等机构支持[18] 活动组织形式 - 首日开展审核制闭门研讨会,后续两天设置全体大会+4大分论坛[9][13]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墙,公开征集100个阶段性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对接[14] - 由DT新材料主办,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未来产业专委会等机构支持[2][18]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DT新材料· 2025-07-09 14:48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中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并列[1]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进入收官阶段,政策在支持、应用和产业转化维度持续发力[7] 大会核心内容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 大会设置"1+4"结构: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探讨十五五期间生物制造产业趋势、革新技术及产品规模化路径[1][9] - 预计展示100+融资项目路演和创新科技成果,设置30+场青年论坛报告[2][9][12]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开发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二元醇/胺类)、香精香料绿色制造技术、CO2/甲醇等一碳生物转化、PHA/尼龙等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规模化[10] - **AI+生物智造**:应用AI进行酶发掘、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工业发酵动态控制、菌株基因型与产量关联分析[10] - **未来食品&农业**:高值蛋白/油脂/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功能糖/乳铁蛋白制造、非粮生物质转化技术[10][11] - **美妆原料**: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绿色制造、新型蛋白质原料开发、生物材料在化妆品应用[12] 活动组织形式 - 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行业领袖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增长点[7]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墙,公开征集100个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12] - 往届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2024年第三届获宁波酶赛生物等机构支持[17] 参与机构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DT新材料),协办方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等企业[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委会、上海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产学研机构[2] - 学术顾问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8 15:57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与大会背景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合成生物"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和四大应用领域[1] 大会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机构[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业组织[2] - 大会顾问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 大会亮点内容 - 设置论坛和闭门活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探索新产品、新技术[5] - 举办青年创新技术分享和人才对接活动[5] - 组织100+融资项目路演,发掘合作机遇[5] - 汇聚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和产业上下游资源[5]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邀请30位行业专家[10] - 设置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活动,邀请头部园区和投资机构参与[13] - 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设置30+场报告,发掘创新成果[14] - 8月21-22日举行全体大会和四大分论坛[14] 分论坛专题内容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分论坛关注生物基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一碳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14] - AI+生物智造分论坛探讨AI在酶发掘、合成生物模型、工业发酵等应用[14] - 未来食品&农业分论坛聚焦新质蛋白、功能配料、非粮生物转化等技术[14] - 美妆原料分论坛讨论功效原料开发、蛋白质新原料等技术突破[14] 同期活动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创新成果项目[15] - 往届大会已在2022-2024年成功举办三届,2024年第三届由DT新材料主办[19] 行业服务平台 - 提供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官网为www.bio-basedlink.net[26]
创新领航、产金跃迁 2025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7-08 05:23
论坛概况 - 2025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于7月7日举办,主题为"创新领航,产金跃迁",由昌平区政府和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1][2] - 论坛汇聚18位重磅嘉宾及200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医疗界、投资界的代表,围绕产业发展与资本助力展开深入探讨[2]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北京国管设立并运营千亿级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其中200亿元的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布局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已累计出资4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3] - 昌平区推动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落地,建立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体系,引入红杉、高瓴、康桥等资本,打造多层次基金矩阵[3] - 昌平区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创新生态,已举办90余场投融资路演活动,服务260余家企业[5][6] 技术创新与应用 - AI技术成为推动再生医学临床转化的关键力量,在生物材料设计、药物靶点预测、临床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效力[4] - 英矽智能的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其开发的Rentosertib较传统方法节省三分之二时间[7][8] - 合成生物学成为新质生产力增长极,酶分子工程推动生物合成产业发展,中国加强全链条创新策源[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研发快速增长,2024年新药获批量仅次于美国,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7] - 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可控率提升,影像设备、内窥镜、基因测序仪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10] - 中国医药企业全球化路径多样化,从License-out向BD和NewCo模式拓展,交易阶段向临床试验前期转移[10] 产业生态建设 - 生命谷金融服务站正式设立,将链接多元化金融资源,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6] - CRO行业助力药企研发,美迪西已建立AI技术平台等创新工具,累计助力获批临床IND超500件[9][10] - 昌平区协同"政产学研医"多方力量,聚焦医药全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1]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7 09:54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与大会背景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产业,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 [1] 大会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权威机构 [2] - 大会顾问由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担任 [2] 大会核心亮点 - 设置高层闭门研讨会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参与 [10] - 组织100+融资项目路演,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化应用 [5] - 青年创新论坛将设置30+场报告,聚焦原始创新与价值创新 [14]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 [5] 分论坛技术焦点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重点开发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等有机酸)及生物基材料(PHA、尼龙)的低成本规模化路径 [14] - 探索一碳生物制造技术,利用CO2、甲醇等非粮原料进行高值产品开发 [14] AI+生物智造 - 应用AI大语言模型进行关键酶发掘及合成生物研究 [14] -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分析工业菌株基因型与产量关联性 [14] 未来食品&农业 - 开发高值新质蛋白、功能糖等食品原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14] - 推进非粮生物质高效转化在未来农业的应用 [14] 美妆原料 - 聚焦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功效原料的绿色生物制造 [14] - 探索新型蛋白质原料在美丽健康产业的应用突破 [14] 同期活动安排 - 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领域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 [15] - 往届大会已连续三年在宁波成功举办,2024年第三届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酶赛生物协办 [19]
创新成果:微藻基硒蛋白的合成 | 中国农科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7 09:54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酶赛生物协办,并获得多个专业机构支持[1]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热门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10] - 大会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与人才挖掘[10] 科技成果 - 大会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和初创项目对接[1] - 本届大会将展示100个0-100的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1][9] - 微藻基硒蛋白合成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开发,已完成小试试验并正在开展中试生产[6][7] - 微藻基硒蛋白项目采用莱茵衣藻作为底盘,该微藻已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7] 技术亮点 - 微藻基硒蛋白项目通过优化培养参数和诱导条件,大幅提高了莱茵衣藻硒蛋白产量[6][7] - 该项目将人源硒蛋白转入可食微藻莱茵衣藻中,实现科学补硒[6] - 目前鲜有报道以可食微藻为底盘生产硒蛋白的研究[7] 活动特色 - 大会将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现场展示科技成果推介墙[9] - 活动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展示和产业对接[9] - 欢迎科研院所和企业报名参加科技成果展示活动[9]
全国首家!下一代爆款甜味剂获批!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2 14:35
微元合成阿洛酮糖获批新食品原料 - 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得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批准上市的企业,也是唯一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批的企业[1] - 获批的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为国内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案例[2] - 公司全球首创"一步发酵法生物合成工艺",从葡萄糖/蔗糖直接生产阿洛酮糖,简化流程并提升产品口感和稳定性[2]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新工艺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使阿洛酮糖价格有望从3万元/吨降至1万元/吨,降幅达50%[4][5] - 传统工艺需两步转化且效率仅10%,与果糖混合提纯成本高[4] - 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热量健康型阿洛酮糖绿色生物制造技术项目"[6] 产能布局与扩张计划 - 秦皇岛一期工厂已投产,二期工厂将于2027年投产[7] - 联合多地合作伙伴推进十万吨级产能改造,华北6万吨项目2025年10月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阿洛酮糖供应商[8] - 二期健康糖项目投资4000万,可柔性生产阿洛酮糖和甘露糖醇[8]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及四大应用领域[9] - 大会包含产业论坛、项目路演、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10]
梅花生物跨境收购落定 合成生物巨头崛起再加速
搜狐网· 2025-07-02 02:10
收购交易概述 - 梅花生物及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与协和发酵签署《股份及资产购买协议》,并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业务交割 [1] - 交易最终对价约为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标的资产账上货币资金预估约11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0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氨基酸管线进一步增加,新增HMO管线,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出海发展战略得到落地 [1] 业务与产品拓展 - 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如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并获得十余种氨基酸的发酵菌种及相关专利 [2] - 公司将延伸产业链,增加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的发酵和精制能力,获得GMP认证和全球多市场的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 [2] - 公司将引入合成生物学精密发酵平台生产三种HMO产品的能力,并获得相关知识产权体系 [2] 产业布局与战略 - 公司将通过交易获得多个国内外生产经营实体,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2] - 协和发酵在氨基酸和HMO产品的上游菌种改造和下游提取工艺上拥有众多专利,率先实现了L-谷氨酸和L-赖氨酸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3] - 协和发酵专注于通过先进的发酵技术生产高纯度、高品质的医药级氨基酸产品,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健康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0.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62.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52% [3]
创新成果:L-哌啶甲酸的生物合成 | 重庆大学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01 15:14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由DT新材料主办 酶赛生物协办 并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支持 [1] - 大会聚焦产业生态发展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和初创项目对接 [1]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将展示100个0~100阶段的创新科技成果 [1][10] 大会核心内容 - 聚焦"1+4"赛道:AI+生物智造为核心 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12] -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产业化专家、政府、资本等多方参与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12] - 目标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 [12] 科技成果案例(L-哌啶甲酸生物合成) 技术参数 - 第一代工程菌:大肠杆菌底盘 5L罐发酵24-36小时产量达52.68g/L 转化率90% 生产率2.52g/L-h [6] - 第二代工程菌:酿酒酵母底盘 产量提升至75.54g/L 已进行1吨反应器中试 [6] 技术优势 1 菌株稳定性>90% 赖氨酸利用度更高 [8] 2 反应时间短 操作温度低不易染菌 [8] 3 产品光学纯度100% 成本效益显著 [8] 知识产权与合作 - 已授权3项核心发明专利 [9] - 合作模式包括项目合作、技术转让、联合实验室等 [9] 特色活动安排 - 设置科技成果推介墙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对接 [10] - 提供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net) [15]
杭州为合成生物技术“找市场”
杭州日报· 2025-07-01 03:03
行业动态 - 杭州举办AI+合成生物产业链创新融合对接会 主题为"智链共生 合成未来" 吸引生物医药 食品饮料 保健品等领域100多家企业参与 [1] - 恩和生物 衍进生物 华大基因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企业和平台进行路演 展示AI+合成生物领域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1] - 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 农业 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能解决传统食品制造业面临的成本高 效率低 污染大等问题 [1] - AI技术显著提升合成生物研发效率 使生物设计从"反复试错"转变为"精准预测" 推动基因设计和路径优化等环节 [1] 技术应用 - 合成生物通过"细胞工厂"定向合成技术 可生产天然色素 功能性多肽 保鲜剂等原料 在保鲜 防腐与营养功能原料方面具有优势 [1] - AI与合成生物技术融合 有望为食品 保健品等传统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 - 技术端与应用端存在信息壁垒 酶工程 合成菌种等先进技术难以对接实际场景需求 [2] 产业发展 - 杭州将合成生物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风口潜力赛道"之一 是生物医药领域增长迅猛的新赛道 [2] - 杭州已出台专项政策 三年行动计划 组建产业联盟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创新资源聚集和产业生态优化 [2] - 目前杭州已聚集172家相关企业 形成从菌种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产业产值约200亿元 [2] - 对接会旨在打通"技术供给-场景需求"双向通道 推动合成生物在食品 保健品 化妆品等领域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