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数量居全国首位! 北京设有245家备案博物馆与56家类博物馆
北京商报· 2025-08-06 14:13
博物馆数量与规划 - 截至2025年6月北京地区有245家备案博物馆和56家类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1] - 2024年北京出台《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设立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鼓励多元化发展 [1] 文化活动与经济效益 - 春节清明端午三节期间全市博物馆举办307项活动接待观众401.65万人次实现收入8674.81万元 [1] - 春节期间活动最多达175项吸引239.46万人次清明端午分别接待92.74万和69.45万人次 [1]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截至7月6日接待108534人次创收1064.9万元 [2] - 国家自然博物馆达·芬奇特展结合科技与艺术预计成为暑期热点 [2] 博物馆季与品牌建设 - 2025年5月18日至10月上旬举办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每月设定主题整合文商旅体资源 [2] - 文创月活动推出"博物有吉"市探索"展览+文创+文艺+旅游"模式 [2] 教育与馆校融合 - 2024年北京市商务局联合教委推出"博物馆第一课"和馆校融合课程指导纲要 [2] - 2025年9月将上线"北京城的前世今生"等2节"博物馆第一课"面向中小学生 [3] - 计划发布博物馆教育课件资源库推动研学活动规范化 [3]
赋能“博物馆之城”建设 北京市西城区博物馆联盟正式启动运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7:54
博物馆联盟成立 - 北京市西城区博物馆联盟于8月5日正式成立 首批成员单位33家 涵盖区属国有博物馆 行业博物馆 非国有博物馆及纪念馆等类型 形成博物馆-类博物馆-观察员单位多元体系[2] - 联盟旨在加强博物馆间联系 促进跨馆际跨区域协作 实现共建共享共融 创新文化服务供给 推出高互动性文博活动[2] - 联盟由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动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及西城区领导出席成立仪式并为成员单位颁发证书[2] 西城区博物馆建设现状 - 西城区现有备案博物馆36家 占全市备案博物馆总数14.9% "十四五"以来新增备案博物馆9家 挂牌类博物馆4家[1] - 博物馆密度达每10平方公里7座 人均拥有量每10万人3.29座 位居全市前列 填补大栅栏和德外地区无备案博物馆空白[1] - 博物馆体系涵盖历史文化 自然科技 革命纪念 综合地志 艺术5大类 形成科学教育文化 名人故居 老字号文化等特色主题聚落[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西城区发放首批博物馆扶持资金74.345万元 覆盖六必居博物馆 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 天桥印象博物馆 古陶文明博物馆等机构[3] - 资金涵盖设立备案资助 定额资助 运行扶持资金等项目 依据2024年4月发布的《西城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管理办法》[3] - 扶持政策从设立备案 定额资助 优秀人才扶持 运行扶持四个方向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3] 联盟发展目标 - 联盟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理念 推动成员在藏品研究 展览策划 研学体验等领域深度合作[2] - 整合区域文博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提升博物馆影响力与社会服务效能[2] - 促进博物馆与各界联动 融入公众生活 为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2]
北京首个区级博物馆联盟成立
新京报· 2025-08-05 12:28
博物馆行业规模与分布 - 西城区备案博物馆数量达36家 占北京市备案博物馆总量的14.9% [1][2] - 每10平方公里分布7座备案博物馆 每10万人平均拥有3.29座博物馆 密度位居北京市前列 [2] - 涵盖历史文化类(北京鲁迅博物馆)、自然科技类(中国地质博物馆)、革命纪念类(宋庆龄故居)、综合地志类(首都博物馆)、艺术类(徐悲鸿纪念馆)5大类别 [2] 主题聚落发展格局 - 西外地区形成科学教育文化主题聚落 包含中国古动物馆 北京天文馆 北京动物园/海洋馆 [2] - 什刹海地区形成名人故居主题聚落 包括宋庆龄故居 郭沫若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 [2] - 大栅栏—琉璃厂地区形成老字号文化主题聚落 涵盖全聚德博物馆 六必居博物馆 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 [2] 联盟运营机制 - 建立"博物馆-类博物馆-观察员单位"三级体系 首批成员单位达33家 [3] - 推动成员单位在藏品研究 展览策划 研学体验领域深度合作 整合区域文博资源 [4] - 通过活动联办 展览联动提升小型博物馆运营水平 增强文化服务质量 [3] 政策扶持体系 - 发放首批扶持资金74.345万元 覆盖设立备案资助 定额资助 运行扶持资金等项目 [5] - 依据《北京市西城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从设立备案 定额资助 优秀人才扶持 运行扶持四个方向提供支持 [5][6] - 采用年度项目征集与专家评审机制 定期对符合条件项目进行财政兑现 [6] 创新运营案例 - 白塔寺药店通过开发文化空间与药咖啡茶饮业态 打造"趣药店"互动体验项目 [3] - 观察员单位通过加入联盟获取经验交流渠道 寻求合作联动机会以实现类博物馆转型 [3]
从免费参观到文创爆款
杭州日报· 2025-08-05 03:00
博物馆客流与运营趋势 -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7月客流达23.9万人次 周末志愿者讲解日均15场仍供不应求 [2] - 博物馆周末延长开放至晚上9点 吸引学生群体错峰参观 部分游客停留超数小时 [2][3] - 夜间展厅、商店及工作人员全量开放 但客流量仍低于白天时段 [3] 游客行为与需求特征 - 学生群体偏好沉浸式、互动式逛馆体验 文史艺爱好者将"泡馆"列为旅游必选项 [3] - 年轻游客视博物馆为社交场所 通过文创产品分享实现情绪价值 [5] - 家长群体将博物馆作为暑期"遛娃"场所 看重文化熏陶与凉爽环境 [3][5] 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 浙博爆款棉花娃娃"青砚"众筹额超13万元 达初始目标3.9万元的3.3倍 成为平台销售冠军 [6] - 文创设计注重文物故事挖掘而非简单复制 结合现代科技与元素创意组合 [6] - 产品覆盖钥匙串、冰箱贴等日常小物件 单价约100元 设非遗手作互动区提供定制服务 [3][4] 城市博物馆经济生态 - 杭州拥有299家博物馆 2024年接待观众1364.4万人次 举办展览282个及社教活动6483场 [5] - 博物馆通过文创销售、收费互动项目及周边餐饮住宿形成经济链条 虽门票免费但带动消费 [5] - 细分垂直化趋势明显 如浙江省非遗馆主打"烟火气" 临平古海塘博物馆以6件藏品吸引打卡 [5] 博物馆功能转型 - 从单一文化展示发展为集看展、互动、消费、社交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生态系统 [7] - 通过产业融合带动旅游休闲消费 成为城市形象展示新窗口 [7] - 核心价值从"物的集合"转向"人的连接" 满足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7]
北京汽车博物馆今日临时闭馆,8月6日恢复正常开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4 04:00
北京汽车博物馆临时闭馆公告 - 北京汽车博物馆因暴雨红色预警于8月4日12:00临时闭馆 [3] - 8月5日(周二)为正常闭馆日 8月6日(周三)恢复开放 [3] - 咨询电话为010-63756666 [3]
文化中国行 | 千年岩画“动”起来
广西日报· 2025-08-04 02:29
核心观点 -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展览体验 推动花山岩画文化传承 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1][2][3][4] 展览改造与创新 - 博物馆采用裸眼3D光影通道 动态动画场景和互动投影技术 还原2000年前骆越先民祭祀与作画场景[2][3] - 新增"天书释义"展区通过动画重现鬼神祭场景 展示战国铜鼓文物 直观呈现古骆越文明生活与信仰[2] - 设置"骆越神笔"互动墙 运用投影技术模拟悬吊法作画过程 游客可亲手生成赭红色岩画图像[3] - 弧形巨幕播放花山秘境影片 "倾力守护"区生成数字证书 已累计110位游客宣誓成为守护人[3] 文化价值与地位 - 左江花山岩画为2000年前壮族先民绘制 2016年成为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广西首个世界文化遗产[1] - 岩画分布在左江及明江悬崖峭壁 记录古代祭祀场景 与山崖河流共同构成文化景观[1] - 博物馆陈列展作为申遗重要组成部分 将文化景观与展示结合 展现壮族历史文化[1] 运营数据与影响 - 截至今年7月博物馆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散客与研学团队各占50%[4] - 成为2025广西旅游年"跟着文物古迹游广西"特色研学旅游热门打卡点[4] - 未来将加强馆际交流与科研联动 开展智能化互动活动推广花山文化[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87%,潍坊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15:03
博物馆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潍坊市84家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6.69万人次 同比增长18.3% 营业收入2695.97万元 同比增长94.87% [1] - 潍坊市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接待观众110.52万人次 同比增长86.66% 营业收入226.65万元 同比增长39.61% [3] - 青州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接待观众93.82万人次 同比增长8.51% 营业收入1890万元 同比增长170% [4] 博物馆建设举措 - 潍坊市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召开多场推进会议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提升管理运营水平 [1] - 潍坊市获评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优秀案例1个 优胜案例2个 数量居全省第一 获评改革创新优秀案例3个 数量全省第一 [3] - 潍坊市成功承办"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2025年佛造像文物鉴定培训班" [3] 博物馆文化活动 - "礼敬簠斋薪传国粹"——2025年"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 [1] - 青州博物馆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 [1] - 青州博物馆策划"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等多个特展 推出特色研学课程 累计开展教育活动560余场次 [4] 博物馆创新发展 - 潍坊市深化博物馆旅游融合发展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丰富消费业态 策划促消费活动拉动文旅消费 [3] - 潍坊市博物馆研发30余款文创产品 新增或提升VR/AR/XR等科技消费体验场景 [3] - 青州博物馆培育"青博有礼"自有文创品牌 打造30余个文博消费体验项目 [4]
感受中国传统美学与童趣 暑期来博物馆看看吧!
央视新闻· 2025-08-01 06:56
博物馆暑期特展活动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汇聚全国20多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组青色文物,包括青玉、青瓷、青色织物等 [1][8] - 展览重点展品包括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十节玉琮,该青玉制品与良渚文化玉琮相似,显示早期地域文化交流 [2][4][6] - 展品涵盖故宫博物院御制诗翡翠福禄寿图插屏等精品,系统展示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工艺和艺术人文之美 [8] - 展览呈现青瓷发展历程,从原始青瓷到宋代鼎盛期的各种釉色变化,展现古人审美演变 [10] - 展品包含生活化器物如火锅、泡菜坛、象棋子等,以及蜀锦蜀绣等非遗技艺作品 [12][14] - 展览采用多感官体验设计,包括触摸矿物、闻茶香、听雅乐等方式增强互动性,并配备盲文介绍 [14] - 金沙遗址博物馆调整开放政策,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14] 苏州考古博物馆特展 - 苏州考古博物馆推出"探古童趣"特展,展出40多件苏州出土的古代玩具 [15] - 展品包括唐代黄釉褐彩瓷狗(高不足8厘米)、宋代釉陶绿彩小羊、青瓷小狗、湖田窑小瓷狮子等动物造型玩具 [15][17] - 展览呈现多种古代游戏器具,如汉代六博棋(含棋盘、棋子和棋箸)、战国原始瓷小罐、汉代捶丸、宋代围棋子等 [20][22] - 展品包含生活化玩具如小陶杯、瓷小罐等过家家道具 [23] - 展览通过古代玩具展现中国传统审美特点,如内敛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 [24] - 参观者反馈展览拓展了对古代儿童生活的认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氛围 [22][24]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用古韵新声讲述丝路繁华
央视网· 2025-07-30 02:34
文化历史价值 - 博物馆位于新疆库车市繁华路段地下7米至9米深处 通过龟兹文化展现中华文明在西域的千年历史[1] - 古龟兹地区为汉唐时期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是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3] - 馆内15座魏晋砖室墓保存完整 墓门照墙及门楣雕有天鹿玄武白虎朱雀等中国传统神兽纹样 部分墓主人口含或手握钱币 体现中原墓葬习俗[8] - 随葬陶器骨器钱币等文物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紧密联系的重要依据[8] 考古发现与展示 - 库车友谊路古墓群在工地施工过程中被新疆考古专家意外发现[5] - 博物馆采用原貌活化展示方式 参观步道设计巧妙 玻璃地面可观看墓室横截面内部结构[8] - 运用数字云展览VR体验纱帘投影交互式屏幕等数字化手段生动还原历史场景 实现沉浸式文物体验[8] - 下沉式设计营造考古现场探索性体验 在保护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 文化融合特征 - 龟兹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 通过遍布新疆的遗址遗迹和诗歌乐舞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3] -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区域 虽有多元文化荟萃 但文物证明其本质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8]
上博古埃及展收官在即 闭幕前一周 168小时连续开放 8月11日至17日0时至6时增设深夜场 文创将开启五折优惠
解放日报· 2025-07-30 02:03
展览核心数据与成就 - 展览将于8月17日闭幕 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文物类特展参观人数最高纪录 预计总观众超270万人次[5][11][12] - 截至7月28日已接待观众近260万人次 其中外省市观众占比近70% 外埠观众中逾70%专程为展览赴沪[11] - 文创产品推出1200余款 销售总量近265万件 文创活动449场覆盖观众近23万人次 相关营收超4亿元[11] -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200亿元 推动埃及入境游中国游客数量增长65%[11] 闭幕前特别活动安排 - 8月11日至17日实行168小时连续开放 增设0-6时深夜场 票价74元/场 每场限3000张[6][10] - 举办两场嘉年华活动(8月11日、17日)包含NPC巡游、埃及鼓舞蹈表演、杂技、音乐剧唱段及近景魔术[8] - 开展7项系列活动 包括新书发布会、短视频致敬1500余名中埃工作人员、街艺驻唱及沉浸式互动体验[7][8] - 联合小红书举办"博物馆奇遇夜" 提供古埃及换装体验 与老字号合作推出200余款食品并凭票根享专属优惠[8] 文创促销与场馆安排 - 8月11日起近500款文创五折起售 8月17日起全场文创五折(特殊产品除外) 特价区商品低至10-50元[9] - 24小时开放区域包含古埃及展三个展厅及胡夫金字塔沉浸展 其他展厅保持9-17时开放 文创商店与茶室全天运营[10] - 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驻场保障大客流安全 深夜场针对"夜猫子"及深度爱好者设计[10] 行业影响与教育意义 - 展览被列入2024"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七大标杆活动 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11][12] - 升级软硬件设施 加开220个夜场及专场 开展线下教育活动4023场覆盖观众近130万人次[12] -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古埃及文物出境展 95%文物首次来亚 开创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模式[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