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搜索文档
美国科研人才外流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4-23 14:28
美国科研人才外流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科研人员海外职位申请数量同比增长32%,海外职位浏览量同比增加35% [4] - 3月美国用户对海外职位浏览量同比增长68%,同期超过200项艾滋病研究联邦拨款被终止,NIH削减新冠研究拨款并冻结哥大和宾大共5.75亿美元经费 [4] - 超过75%受访科研人员希望离开美国,其中早期职业研究者倾向更明显 [7] 欧洲人才吸引措施 - 欧盟ERC将研究人员迁往欧盟的安置预算从100万欧元增至200万欧元,"玛丽居里行动"提供两年奖学金支持 [8] - 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邀请国际研究人员,西班牙Atrae项目转向吸引美国学者,荷兰优先拨款招募国际科学家 [8] -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科学安全场所"计划收到298份申请后关闭窗口,原计划用1500万欧元资助15名研究人员 [14] 欧洲面临的挑战 - 2023年欧盟研发总支出3810亿欧元(4110亿美元),仅为美国9400亿美元规模的43.7% [10] - 欧洲大学协会报告显示多数机构对政府追加投资持悲观态度 [10] - 麻醉师收入差距和顶尖研究资源不足成为人才顾虑因素,EMEA警告资金和薪酬问题可能导致人才浪费 [11] 亚洲市场吸引力上升 - 2025年1-3月美国用户对中国机构职位浏览量和申请量分别增长30%和20%,对其他亚洲国家分别增长34%和39% [16] - 中国香港高校教职竞争加剧,反映北美科研人员回流现象 [16]
1.13亿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4-21 07:2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采购意向 - 研究所计划2025年4-5月采购6项仪器设备,预算总额1.13亿元,涉及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燃料系统集成、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技术等[1][2] - 具体采购项目包括: -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预算1000万元):含空气压缩机组(流量≥5kg/s,出口压力≥4.0MPa)及配套系统[4] - 公用系统燃料系统集成(预算6000万元):涵盖酒精、液氧、氮气供给系统[4] -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技术示范工程(预算750万元):需加工预热燃烧器及高温部件[4] - 5万吨级熔融燃烧高值化利用示范工程(预算300万元):加工流化熔融燃烧装置[4] - 超高压机壳试验件(预算490万元)[4] - 试验舱二CCT2燃烧室与涡轮级耦合试验段设备(预算2800万元)[4][5] 研究所科研布局与能力 - 学科方向聚焦动力工程、航空宇航、环境科学,拥有525名职工(含3位院士)及630余名在读研究生[6] - 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 - 轻型涡轮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专注航空发动机研发)[6] - 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 - 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中心(提升风能效率)[6] - 前沿技术领域覆盖氢能转化、超临界CO₂循环、智能无人机系统等[6] 核心科研成果 - **储能技术**:建成国际首套1.5MW-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系统效率达世界领先水平[6] - **能源装备**: - 开发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技术(2025年招标项目)[6] - 研制"玄鸢"系列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6] - **低碳技术**: - 燃煤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推动煤电清洁化[7] - 氢能制备与燃料电池应用研究助力"双碳"目标[7] - **国际合作**:主办储能国际峰会(ESIE),参与国际热物理会议(ICHT)[7] 产业化与人才培养 - 通过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推动燃气涡轮发动机产业化[7] - 牵头建设中科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培养能源动力领域高端人才[7]
多名顶尖科学家回中国任职
券商中国· 2025-04-04 10:31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30日报道,媒体近期接连曝光多名顶尖科学家回到中国任职的消息, 使得华人科学家"海归潮"再受关注。 《联合早报》梳理发现, 去年以来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他们多数来自数学和物理学 领域。 报道称,这些"海归"学者加入的机构,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传统顶 尖学府外,也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和院校。 责编: 刘珺宇 以2018年成立的西湖大学为例,这所位于浙江杭州的民办研究型大学,去年接连吸引三名海外顶尖科学 家任职,包括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原数学系教授陈华一,曾任美国贝勒医学院解剖教学中心主任的张晓明, 以及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20年的数学家汪徐家。 近期返华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原数学教授林华新,加入的则是成立刚一年多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 这家新型研究机构由上海市、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共同支持设立,由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担任理事 长,目标是打造集基础研究、人才集聚与培养为一体的基础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平台。该机构成立还不到 一年半,已吸引多名顶尖数学家加盟,包括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20多年的刘克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