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理业

搜索文档
又一家央企成立设计院!
中国电力报· 2025-09-21 22:13
行业新闻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风电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增长44.4% 新能源汽车项目环评数量同比增长31.3% [4]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6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包含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4] - 国家能源局2025年8月核发绿证2.71亿个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30.65万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52亿个占比55.99% [5] - 2025年1-8月累计核发绿证18.78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2.77亿个 [5] - 全国首个国标零碳园区在雄安新区授牌 授予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 [5] 企业动态 - 中国海油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一年 累计产油突破70万吨 [6] - 中电建甘肃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瓜州县揭牌成立 由上海院控股 [6]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达成全球专利诉讼和解 通过交叉授权共享核心专利技术 [7] 地方发展 - 安徽淮南潘三煤矿新探明煤炭资源7.6亿吨 规模达大型煤炭井田储量 [8]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年发电量超18亿度 可满足6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8] - 江苏投运24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电站 为省内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 [8] 国际事件 - 伊朗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因欧洲国家推动恢复对伊制裁 [10] - 扎波罗热核电站遭无人机袭击 辐射水平正常且未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10] - 韩国核电站发生265千克重水泄漏事故 未发现辐射异常及外泄情况 [11]
前8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2%
国家统计局· 2025-09-17 19:51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1] 分产业投资表现 - 第一产业投资6461亿元 同比增长5.5% [1] - 第二产业投资118246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第三产业投资201404亿元 同比下降3.4% [1] 第二产业细分领域投资 - 工业投资整体同比增长7.7% [1] - 采矿业投资增长3.0% [1]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大幅增长18.8%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2% [1] 第三产业细分领域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等)同比增长2.0% [1]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5.9% [1]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7.4% [1] -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 [1] 区域投资分布 - 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3.5% [1] - 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5% [1] - 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3% [1] - 东北地区投资下降6.0% [1] 企业类型投资表现 - 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1] - 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1] - 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15.4% [1]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
第一财经· 2025-09-15 02:19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1] - 8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0.20% [1] 民间投资表现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 [1] 分产业投资表现 - 第一产业投资6461亿元 同比增长5.5% [3] - 第二产业投资118246亿元 增长7.6% [3] - 第三产业投资201404亿元 下降3.4% [3] 工业细分领域投资 - 工业投资整体增长7.7% [3] - 采矿业投资增长3.0%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8.8% [3] 基础设施投资表现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同比增长2.0% [3]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5.9% [3]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7.4% [3] -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 [3] 分地区投资表现 - 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3.5% [3] - 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5% [3] - 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3% [3] - 东北地区投资下降6.0% [3] 分企业类型投资表现 - 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4] - 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4] - 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4% [4]
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
国家统计局· 2025-09-15 02:1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46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11824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201404亿元,下降3.4%。 2025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 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0%。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3.5%,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5%,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3%,东北地区投资下降6.0%。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4%。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7%。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3.0%,制造业投资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8.8%。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5.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7.4%,铁 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 ...
我省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点水成金
四川日报· 2025-09-04 00:13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大元村转让100亩坡改梯土地三年经营权 交易金额29.6万元 成为雅安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1] - 所得资金将用于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增收共富 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8] - 去年成交的7个项目带来国有资产收益超297万元 村集体财产收益613万元 [8] 水权交易发展 - 全国首个省级水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当天达成4宗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 [5] - 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转让200万立方米长江干流取水权 交易金额40万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 全省完成用水权交易1438单 交易水量超1.9亿立方米 总金额4126万元 交易单数、水量和金额均位于长江流域前列 [6] 河湖治理与生态改善 - 全省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重点改善农村河塘库堰面貌与生态 [2] - 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达100%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Ⅱ类及以上 [4] - 西厢村通过河湖管护改善水质 建起24个农文旅项目 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滨水文旅开发与价值转化 - 成都锦江猛追湾一带水环境持续改善 带动30余家商铺转型业态提升品质 周边商铺住宅市值明显提升 [9] - "夜游锦江"项目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实现收入约1980万元 周边商户营收持续增长 [9] - 西厢村发展民宿旅游 依托好山好水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2] 水利投融资创新 - 通过多权同确探索将取水权、工程产权、收费权等整合为特许经营权 累计融资5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7] - 举行4宗"节水贷""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共融资16.98亿元 其中3宗"节水贷"金额16.45亿元 1宗"取水贷"金额5300万元 [11] - "节水贷"支持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等节水类项目 [12] 水资源战略地位 - 四川年径流量占长江水系总径流的三分之一 [3] - 在黄河枯水期提供高达40%水量 丰水期提供26%水量 [3] - 拥有大小河流8596条、湖泊417个、水库8109个、渠道5002条、国际重要湿地3个 被称为"千河之省" [4]
深水规院(301038)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84.2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04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33.58元 单日下跌1.52% [1] - 换手率9.66% 成交量21.55万手 成交金额7.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84.29万元 占成交额8.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637.15万元(占比3.52%)大单净流出3647.14万元(占比4.87%)[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855.67万元 占成交额1.14%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7139.96万元 占成交额9.5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652.27万元 同比减少11.40% [1] - 归属净利润2946.20万元 同比减少125.25% [1] - 扣非净利润3064.97万元 同比减少131.68%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422 速动比率1.422 [1] - 资产负债率52.58%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8年 总部位于深圳市 主营水利管理业 [1] - 法定代表人朱闻博 [1] - 注册资本17160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3200万人民币 [1] 企业运营生态 - 对外投资企业12家 [2] - 累计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条 专利信息164条 行政许可63个 [2]
2025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7:15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达288229亿元 同比增长1.6% [1] 设备购置投资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2] 制造业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8% [3] - 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0% [3] 基础设施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3.0% 较上半年提升6.0个百分点 [4]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8.9%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9% [4] 绿色能源投资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1.5%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5] -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5]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 [6] - 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达5.1%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6] 项目投资结构 - 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7个百分点 [7]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4.1%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2.5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7]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3.9%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9.6%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8.1%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5.0% [7]
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0:09
核心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 激发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政策聚焦补消费短板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在民生改善中扩大消费需求 [2] - 深化改革方向包括完善消费政策体系 健全投资带动机制 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 [7] 消费领域表现与潜力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继续发挥主动力作用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7月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13.8% 家具类增20.6% 通讯器材类增14.9%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3] - 服务消费潜力集中在旅游 体育 文化 娱乐 家政 健身 美容等领域 [2][3] 投资领域进展与方向 - 国家下达"两重"建设项目资金8000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4] - 前7个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3% [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拉动总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投资重点转向民生领域 包括教育 医疗 养老 托育 品质居住及基础设施升级 [4][5] 政策工具与实施路径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通过消费券 沉浸式消费场景 增收减负等措施激活消费需求 [3] -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育儿补贴 学前费用免除等民生政策 [2] - 民间资本引入核电领域 并向交通 能源 水利等领域扩大推介 [7]
69条生态廊道变身致富线、幸福线 句容幸福河湖建设释放生态红利
镇江日报· 2025-08-24 23:36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秦淮河句容河整治工程总投资1.54亿元 建设全长19.174公里 整体进度超70% 预计2025年底竣工[2] - 工程将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圩区排水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 保护沿线30万群众和1.1万亩农田 年均增收预计达300万元[2] - 新生排灌站作为最大单体建筑已完成机电调试 可精准调控农田灌溉与汛期排水[2]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华阳街道采用生态协同治理模式使水质稳定提升至Ⅳ类 河道成为休闲廊道[3] - 句容河岸建设压花艺术步道与文化浮雕 种植日本晚樱和垂丝海棠等景观植物[3] - 上游"鱼鳞坝"成为网红打卡地 被称作"句容月亮湾"[3] 管理机制与资金保障 - 实行三级河长制 2025年以来累计巡河超6800次 解决59项问题[4] - 创新资金保障模式 争取中央及省级水利资金超7492万元 用于幸福河湖等关键领域[4] - 资金精准投用确保实效[4] 城乡融合发展 - 葛仙湖片区融合生态休闲与文化 打造现代化城市文旅空间 配备无人机巡查与机械化清扫[5] - 乡村推进水美乡村建设 毕巷村等通过水系整治实现从"一点美"到"全域美"的跨越[5] - 水旅融合与产业升级拓宽强村富民路径[5] 项目建设成果与规划 - 已建成幸福河湖69条 另有玉清河瓜子沟河等19条正在推进[5] - 计划2035年实现全市骨干河道及镇村级河湖全域覆盖[5] - 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持续注入水动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