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旅游

搜索文档
蹭苏超流量?扬州瘦西湖水上游船收入翻倍增长能否持续
第一财经· 2025-09-28 09:52
近三分之一收入来自互联网平台。 9月26日,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瘦西湖",871343)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冲刺香港上市。 诗人李白名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中有"烟花三月下扬州"名句,上半年往往是扬州旅游旺季。 苏超的火爆也很可能是上半年业绩靓丽的关键因素。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招股书披露瘦西湖6月单月水上游船观光的收入同比接近翻倍增至1460万元,瘦西 湖推出的游船演艺等更多新项目,今年5月开始让收入同比增速加快。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某种程度上跟苏超的火爆有关,不过这种收入快速增长是否可持续则存在疑问。瘦西湖潜在的其他风险,还包括 经营有较强季节性,收入依然依赖单一项目,行业竞争激烈,收入近三分之一来自美团(03690.HK)、携程(09961.HK)等OTA平台。 苏超火爆助推? 瘦西湖表示,水上游船观光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瘦西湖的水上游船观光业务分部产生的收入约 为2760万元、9510万元、9600万元及7230万元,分别占有关期间总收入的约88.3%、87.2%、86.2%及85.6%。其余收 ...
江苏无锡“太湖揽胜”水上旅游再添两条新线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3:26
江苏无锡"太湖揽胜"水上旅游再添两条新线路 中新网无锡9月28日电 (孙权 唐娟)27日,"水韵江苏 太湖揽胜"系列水上旅游新线路试航仪式在无锡管社 山庄举行。此次试航的两条新线路分别为"太湖鼋头渚-灵山胜境"线路(简称"马山线")、"管社山庄-苏州 东山"线路(简称"东山线"),将进一步丰富太湖近岸游产品供给,推动"交通+文旅"业态深度融合,为"水 韵江苏"文旅品牌注入新活力。 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凭借辽阔水域、秀丽自然风光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享誉中外。近年来, 随着太湖治理工作持续推进,湖区水质稳步改善,生态环境颜值不断提升,为沿岸城市拓展旅游业态、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游客在游船上饱览太湖湖光山色。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供图 试航仪式现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还与灵山胜境景区、三国水浒城及6家旅行商签订合作协议,计划面 向全国范围组织客源,助力太湖水上旅游消费市场培育。据悉,未来无锡将进一步深化太湖水上游产品 与无锡影视基地及苏州各景点的合作,加强跨区域文旅联动,持续推进游船软硬件设施升级,不断提升 游船体验感与岸上游览品质,推动太湖水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中 ...
广州将开通海心沙环线等多条低空观光航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2 07:54
9月19日,据广州珠江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消息,广州预计在3年内开通海心沙环线、阅江环线、花 城广场线、新中轴线等低空观光航线。 在低空经济创新布局方面,广州推进琶洲港澳码头低空枢纽、太古仓码头、大沙头游船码头等低空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预计3年内开通海心沙环线、阅江环线、花城广场线、新中轴线等低空观光航线,远期 将实现东、西空中交通航线的贯通,拓展低空观光、商务出行、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 此外,广州还谋划打造"印象珠江"水上大型情景剧演艺项目。近期将先以南方面粉厂区域为试验节点, 打造集"光影灯光秀+沉浸式演艺+水岸互动"于一体的光影夜游演艺项目。 十五运会期间,广州将推出全运会主题游船和专属航线。计划于11月1日至30日举办国际都市游船嘉年 华活动,包括游船巡游、开闭幕联动日、关键赛事日、大湾区特色游船联动等一系列活动。在10月20日 至12月20日两个月内推出全运优惠活动,对参加全运会和残运会的运动员等提供免费珠江游。 在两岸景观全面提升方面,广州正在推进广州塔码头、财富码头、会展中心码头等一大批码头建设或功 能升级。同时推进珠江两岸立体绿化和四季花景建设,打造滨江慢行系统。珠江两岸灯光品质提升项目 ...
海南2项案例入选“最佳实践案例”
海南日报· 2025-09-17 02:08
行业政策创新 - 商务部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共29项最佳实践案例 涉及贸易便利化 政府职能转变 要素自由流动 开放通道建设 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方面内容 [2] - 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485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2] 海南旅游业发展 - 海南游艇产业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条化 数字化 集约化发展 有效破解旅游和交易市场服务不到位 制度性成本高 产业监管缺位问题 [2] - 新模式增强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并促进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2] 休闲渔业机制建设 - 海南集成捕捞许可管理 渔船检验和安全管理环节 构建完备的休闲渔业发展制度体系 破解休闲渔船供给不足和产业发展无船可用难题 [3] - 机制推动休闲渔业蓬勃发展 满足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 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并丰富增收渠道 [3] - 休闲渔业产值显著增长 新型业态培育成效显现 精品示范项目加快建设 [3]
公交式轮渡将在永定河上开航
新京报· 2025-09-12 08:32
项目规划 - 丰台区推动"两园一河"滨水空间互联互通 实施永定河园博湖轮渡等重点工程 [1] - 规划建设4处渡口 同步改造驳岸与航道 设置游客服务及观湖平台等设施 [2] - 二期工程将推动轮渡常态化交通发展 衔接绿道与堤顶路 串联园博园及永定河森林公园等节点 [2] 工程进展 - 园博湖轮渡码头已建成 市民乘船5分钟可抵达对岸永定河森林公园 [1] - 已建成2个具备通航条件的码头 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测试 [1] - 新建码头将于9月14日北京市高校龙舟交流赛正式启用 [1] 运营规划 - 永定河上将常态化开通公交式轮渡 [1] - 未来将开展皮划艇 龙舟赛 摩托艇等水上体验活动 [1] - 项目将构建水岸联动的游憩体系 [2]
三峡旅游(002627) - 002627三峡旅游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1:32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长江三峡省际游轮市场处于复苏与转型阶段,呈现需求回暖、结构优化、竞争加剧、创新加速的特点 [2] - 截至2024年末,长江三峡区域共有12家省际游轮企业(重庆6家、湖北6家),运营47艘省际游轮,平均船龄15.27年,总客位19,453个 [2] - 2024年省际游轮累计客运量达123.59万人 [2] - 公司"两坝一峡"产品为独家经营,与省际游轮无竞争关系,且省际游轮可为公司带来客流转换(如三峡升船机产品) [3] 省际游轮项目规划与预期 - 规划建造4艘省际游轮,首批2艘分别于2026年6月和12月投入运营,第二批2艘计划2028年6月投运 [5] - 达产年份预计营业收入3.95亿元,净利润1亿元 [4] - 项目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11.90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11% [4] 公司竞争优势 - 运营管理优势:拥有20余年水上旅游运营经验,具备高素质船员团队和海事合作关系 [5] - 配套资源优势:构建"一主四辅"旅游港站网络(三峡游轮中心为主,宜昌港、茅坪港、太平溪港、三斗坪港为辅),具备完善的省际游轮对接体系 [5] - 营销推广优势:拥有专业团队和覆盖广泛的营销渠道(国内远程、本地地接、线上结合) [6] - 技术先发优势:首批2艘游轮为国内最大绿色低碳新能源内河游轮,首次应用新能源混合动力、智能辅助驾驶、气囊减震降噪等前沿技术 [7] 产品定价与收益策略 - 游轮价格为企业自主定价,历史调价幅度和频次较小 [8] - 通过分层产品开发(标准化走量、个性化中端体验、定制化高端尊享)提升附加值和收益 [8]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现金分红6,893.9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8.63% [9] - 2025年修订公司章程,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从10%提升至30%,三年累计分红比例从30%调整至50% [9] - 除2022年因股份回购未现金分红外,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每年均实施高比例现金分红 [9] 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 战略目标: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主导者、中国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 [10] - 实施路径:通过并购和业务合作整合"两坝一峡"旅游资源,实现"游轮+景区"一体化运营;通过自建和外延拓展壮大游轮产业规模,跻身省际豪华游轮头部阵营 [10]
龙华码头观光航线今起常态化运营 人宠同游 享“江上下午茶”
解放日报· 2025-09-05 01:52
产品创新与主题拓展 - 推出"90年代旧时光"号怀旧主题游船及龙华码头常态化观光游 融合百年工业遗存与国际艺术商圈元素[1] - 通过"游船+"模式验证五大主题场景 包括宠物友好、电音、亲子、演艺及运动主题航班[1] - 宠物友好航班市场反响热烈 名额被一抢而空[1] - 推出多维度增值产品矩阵 涵盖餐饮主题航班(江上下午茶轻食体验)、宠物友好航班(制定萌宠公约)及节庆特别航班(国庆/跨年夜主题庆典)[2] - "党的诞生地"定制主题游船入驻龙华码头 开放团队预约[2] 航线运营与票务体系 - 龙华码头1小时滨江环线为基础产品 途经西岸梦中心、龙美术馆、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东方体育中心等核心地标[1] - 新航线主打"快旅慢游"体验 区别于传统十六铺码头至外滩陆家嘴线路[1] - 每周六日固定班次运营 10月起根据运营情况动态调整班次[2] - 基础航线成人票价定为150元 即日起至年底推出早鸟优惠价80元[2] - 票务渠道覆盖官方小程序 后续将接入携程、美团等平台并设立线下直销窗口[2] 战略合作与区域联动 - 积极联动西岸梦中心周边商户 构建多业态联动体系[1][2] - 航线定位为"人文与生态共生的水岸会客厅"及"城市流动观景台" 服务于"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建设[1]
今年暑运期间珠江游共接待旅客逾92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23:25
珠江游客运数据 - 暑运期间珠江游接待旅客92.66万人次 [1] - 日均开航超百艘次且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 [1] - 琶洲港澳高速客船航线暑运期间出入境人员超2万人次 [1] 行业监管措施 - 通过智慧海事远程监管系统实时掌握水域动态并部署海巡艇现场驻守 [2] - 利用无人机开展区域巡航构建立体化水上监管网络 [2] - 督促客运公司执行禁限航规定并通过多渠道发布恶劣天气预警 [2] 行业运营特征 - 珠江日夜游与琶洲港澳高速客船航线共同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水上通道 [1] - 广州地区水上旅游持续升温且客流出现小高峰 [1] - 海事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及航运公司的应急联动保障安全 [2]
年底前北京天然河湖通航里程力争超100公里
新京报· 2025-08-19 14:49
滨水空间建设进展 - 北京市天然河湖游船通航里程已达80公里以上 年底前力争超100公里 [1][7] - 坝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兼具防洪与休闲功能 [1][4] - 大运河 潮白河 昆玉河 亮马河等河段已实现游船通航 [1][7] 坝河口蓄滞洪区规划 - 工程横跨朝阳区东坝乡 金盏乡和通州区 河道长度6.7公里 [2] - 新建13.4公里连续堤防及2处蓄滞洪区 雨洪调蓄能力达338万立方米 [4] - 保留成片林与生态岸线 设置4.4公里环湖路及亲水栈道 观鸟设施 [3] 坝河通航与旅游开发 - 年底开通北京市首条旅游游艇航线 西起颐堤港码头 东至城市副中心 [5] - 通航河段建设4个船闸 游客可乘船畅游15公里 [5] - 金盏花岛设计为水上秀场与码头 造型呈现五瓣荇菜花形态 [3] 全市滨水空间布局 -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凉水河 清河 北小河等滨水空间 [6] - 西部以永定河为轴联动首钢园 园博园 东部打造北运河时尚街区 [6][7] - 新城地区建设顺义龙道河 延庆妫水河等山水相映的生态空间 [7] 滨水活动与设施 - 利用滨水空间举办龙舟赛 马拉松 骑行等文体活动 [7] - 水情观测塔高31米 兼具汛期水位观测与非汛期观光功能 [2] - 颐堤港湾码头设80米钢结构栈道及300平方米观景平台 [5]
万亿水经济崛起!广东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07:01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提出"1364"发展路径 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规划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全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1][2][3][4][6] 投资规划与产业规模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3] - 各地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 [4]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4] - 2023年、2024年全省水利投资均超过1000亿元 [15] 发展路径与模式 - 提出"1364"发展路径:锚定1个目标 做好3个统筹(发展保护、市场政府、供给需求) 形成6种模式(水城融合、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 取得4项成效(区域协调、绿色消费、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高质量发展) [6][7][8][9][12] 资源基础与基础设施 - 广东拥有河流2.38万条 总长度10.3万公里 水库7500座 规模以上水闸8300多座 小水电8000多宗 [20] - 71%耕地、82%建设用地、70%活动人群、75%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 [13] -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加快万里碧道、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 [15][16] 区域发展案例与成效 - 河源市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 发展水文化、水经济等产业 2024年万绿湖水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9亿元 同比增长5.1% [21][22][44] - 清远市北江内河项目收购56艘游船 2024年吸引游客22万人次 实现运营收入3200万元 [25][26] - 揭阳普宁市南溪水乡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25% 创造直接就业300多个岗位 带动低收入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 [30][31][37] - 江门市大沙山水茶乡项目投入约1000万元 年吸引游客逾30万人次 [33][34][35] - 深圳、佛山、江门、汕尾等市依托万里碧道建设 构建特色生态滨水空间 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等业态 [23][24] 消费市场与运营数据 - "90后""00后"成为涉水旅游消费主力军 "银发族"出游需求大幅增长 [38] - 2023年试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3.4亿元 [39] - 2024年试点项目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8.3亿元 [39] - 2024年省级水经济试点滨水休闲康养业态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 创造运营收入超4.1亿元 [40][41] 优质水资源开发 - 广东已鉴定矿泉水水源地330处 可用于高品质天然饮用水开发 [42][43] - 江门水都产业园引入投资3亿元的恩州山泉项目已投产运营 [44] - 惠州等多地聚焦优质天然山泉水开发 开创区域饮用水自有品牌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