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Retail Strategy

搜索文档
XIAOMI(1810.HK)2Q25 PREVIEW:EXPECT STRONG EARNINGS BACKED BY IOT/EV MOMENTUM AND SOLID SMARTPHONE
格隆汇· 2025-08-08 02:31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至1170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6%至103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共识预期 [1]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手机业务稳健表现、电动汽车需求强劲、中国补贴政策带动IoT业务增长以及各板块毛利率稳定 [1] - 上调2025-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6-11% 反映电动汽车业务强化、IoT增长动能及毛利率改善 [1]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持平) 市场份额15%保持全球第三 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长3% 超越市场整体表现(同比下降4%) [2] -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6% 受中低端机型出货占比提高影响 环比下降3% [2] - 预计毛利率为11.5% 主要受内存等物料成本压力及苹果/三星在弱势市场中竞争加剧影响 [2] - 2025-2027财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7%/5% 分别达到1.78亿/1.90亿/2.00亿台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预计交付8.1万台 平均售价同比提升9%至25万元人民币 环比提升5% 受益于Ultra车型交付及产能扩张 [3] - 2025财年交付量预期提升至39.6万台(高于原指引35万台) 主要受YU7订单强劲及产能快速爬坡支撑 [3] - 预计第二季度起环比收入增长 受订单积压及产能提升驱动 [3] IoT与互联网业务 - 第二季度IoT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6%至364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10%至91亿元人民币 [3] - 增长动力来自中国补贴政策、618购物节及季节性需求(特别是夏季空调产品) [3] - IoT毛利率预计环比降至23%(第一季度25.2%) 互联网毛利率降至75%(第一季度76.9%) 受季节性因素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 战略前景与催化剂 - 智能手机板块聚焦全球份额提升、高端化策略及新零售渠道扩张 [1][2] - IoT板块受益中国家电补贴政策、家电品类增长及海外市场扩张 [1][3] - 电动汽车业务存在平均售价与毛利率上行空间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3] - 近期催化剂包括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新产品上市、电动汽车订单/产能爬坡/盈利进展更新 [1]
XIAOMI(1810.HK):KEY TAKEAWAYS FROM XIAOMI INVESTOR DAY 2025
格隆汇· 2025-06-05 17:53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目标市场份额提升1个百分点 达到175-180百万台出货量 [1][2] - 平均售价(ASP)同比提升3-5% 毛利率目标12-12.5% [1][2] -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小米15系列市场表现突出 [2] - 新零售策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2025年下半年目标实现盈利 全年交付量维持35万台目标 [1][2] - 一季度已交付7.6万台SU7车型 [2] - 计划投入35亿人民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包括全栈端到端模型、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700T算力)及自研芯片 [2] IoT与生活消费品 - 2025年销售目标同比增长30% 毛利率提升2.0-2.5个百分点 [1][3] - 增长动力来自空调/洗衣机/冰箱产品线及欧洲等海外市场扩张 [3] 自研芯片战略 - 芯片将应用于旗舰手机、智能电动汽车(视觉大模型辅助驾驶/外部语音唤醒)及家电(空调4D毫米波雷达感知/扫地机物体识别) [1][3] - 下一代研发重点为大语言模型和NPU芯片 [3] 新零售与财务目标 - 长期计划在中国开设3万家门店 海外1万家门店 [3] - 2025年总收入目标4800亿人民币(同比+30%)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40%以上 [1][3]
XIAOMI(XIACY)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8 16:0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总营收达3659亿日元,同比增长35%;调整后净利润达272亿日元,同比增长41% [8] - 2024年综合增长利润率为20.9%;手机和AIoT业务营收3332亿日元,同比增长22.9%,毛利率21.2%与2023年持平 [28] - 2024年研发支出达241亿日元,同比增加25.9%;整体运营费用550亿日元,核心业务运营费用418亿日元,费用率12.6%,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41] - 2024年集团调整后净利润272亿日元,同比增长41.3%;核心业务利润首次超300亿日元,达335亿日元,同比增长28.8% [42] - 2024年累计股份回购金额达37.1亿港元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智能手机业务 - 2024年营收1918亿日元,占总营收52.4%,同比增长21.8%;Q4营收513亿日元,同比增长16% [29]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685亿台,同比增长15.7%,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3.8%,在56个市场排名前三 [30] - 2024年毛利率12.6%,Q4从Q3的11.7%反弹至12%;手机ASP达1138元创历史新高 [31] - 2024年中国市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占比23.3%,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24.3%,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排名第一 [32] IoT和消费产品业务 - 2024年营收超1000亿日元,达1041亿日元,同比增长30%;毛利率20.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 [34] - 智能家电出货量同比增长47.4%;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3%,全球排名第五 [35] - 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和中国排名第二;TWS耳机中国排名第一 [36] 互联网服务业务 - 2024年12月全球月活用户超7亿,同比增长9.5%;中国大陆多活用户达1.73亿,同比增长11.1% [37]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首次超90亿日元,达93亿日元;全年营收341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33% [37] - 2024年毛利率76.6%,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广告业务全年营收247亿日元;海外互联网业务营收110亿日元,同比增长30%,占比32.2% [38]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2024年营收328亿日元,占总营收9%;综合毛利率18.5% [38] - 2024年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136854辆,平均单价234479元;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亏损62亿日元,同比收窄7.1% [3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13.8%;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2%提升至2024年的10.3% [10][18] - 可穿戴腕带产品全球市场份额15.2%,排名第二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人车家”战略,推进手机、汽车、IoT等业务并行发展,追求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7] - 持续加大底层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日元,2025年预计达300亿日元,未来十年强化科技创新,构建长期技术模式 [14][22] - 推动全品类高端化发展,拓展高端战略至更多领域;推进新零售战略,2024年底在中国大陆建立约15000家小米之家和200家汽车销售店,2025年目标新增5000家店,建成20000家小米之家,未来在海外建500家店并拓展至10000家 [17][18][19] - 利用AI重构底层Hyper OS,计划2 - 3年完成AI OS进化,提升用户体验 [23] - 稳步推进组织和管理系统优化升级,探索管理改革增量红利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小米的里程碑之年,公司重回高速增长,各业务取得显著成绩,未来将在各项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下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6][25] - 2025年保持稳健经营策略,有望取得更好成绩;汽车业务将聚焦提升产能,计划年中推出YU7,目标全年交付35万辆新车 [40][46]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公司被CCTV评为中国ESG示范企业,连续两年获EcoVot可持续发展集团级金牌,处于全球行业领先水平 [44][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小米电动汽车业务达到35万辆新产能是通过现有产线提高效率还是新增产线,能否满足高端产品线需求;海外扩张计划及资源分配策略 - 目前每月交付约2万辆汽车,通过与供应商合作确保产品供应,目标产能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并非仅针对SU7 Ultra;海外市场潜力是国内的2倍,有4倍增长空间,小米之家在海外发展良好,2024年在东南亚开5家店,2025年在波兰开设首家欧洲店,Q2将在更多国家开设首家小米之家 [52][53][55] 问题2:公司对AI发展的看法、AI研发支出目标及投资领域;武汉工厂二期扩建情况 - 距离真正的AI/OI应用还有2 - 3年,手机产品多为AI功能但用户粘性不强,不过部分产品应用效果良好;2025年约300亿投资中AI占四分之一,实际现金支出更高;2024年资本支出超100亿,2025年预计更高,主要增量与AI相关 [61][63][64] 问题3:Q1手机和IoT业务是否受益于国家补贴;公司产品结构变化预测;2025年成本控制及价格情况 - 国家补贴对不同产品影响不同,手机补贴从Q1开始,去年影响小;笔记本和平板受补贴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增长并非主要靠补贴,补贴对高端产品促进稍大;2025年部分组件费用可能增加,短期内价格有波动,Q2和Q3价格或下降 [72][73][76] 问题4:2025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及盈利时间;互联网业务创新高尤其是广告业务的原因 - 2025年后续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将向Q1趋近,目前处于重投资期,暂无明确盈利时间表;互联网业务增长一是现有客户持续增长,二是用户结构因高端设备优化,广告业务海外表现好,议价能力强,拉动毛利率增长,ARPU值提升 [82][84][85] 问题5:中国零售网络扩张速度及未来预测;展示车辆情况;AI在IoT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如何利用IoT和互联网优势销售 - 2025年目标建成20000家500平方米以上的线下店,其中400家为特定类型,同时继续拓展交付中心和4S店;小米产品多场景应用为AI奠定基础,2025年约300亿投资用于AI,需构建基础、发展技术、结合行业 [92][95][96] 问题6:大型家电业务与手机业务机会对比;手机业务AI提升原因及与汽车业务协同性 - 大型家电业务增长潜力大,目标今年空调业务排第三,未来2 - 3年排第一或第二,已弥补传统技术差距,智能领域领先,中央空调预售情况好,海外东南亚市场表现佳;手机和汽车业务协同性强,春节期间汽车销售好,小米Ultra产品增长80%,未来3 - 4年协同效应将增强 [101][102][108] 问题7:车辆产能中长期规划;互联网业务Q4海外广告业务终端多元化后,手机、游戏等业务贡献预期 - 目前交付是最大瓶颈,公司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持续拓展业务;互联网业务海外用户增长,主要靠广告,暂未将中国模式复制到海外,处于资源积累阶段 [115][116][117] 问题8:2025年手机市场整体容量和公司市场份额;西欧市场策略 - 2025年手机市场整体增长1% - 3%,公司目标继续增长1%,2020 - 2027年手机销售有望超200亿日元;西欧市场份额下降是因调整产品销售策略,增加中高端产品销售,未来市场份额和ASP将提升 [122][123][124] 问题9:竞争对手进入低线城市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公司看法;中央空调2B业务发展想法 - 竞争对手进入低线城市有利于智能驾驶普及,公司希望智能驾驶产品表现更好;中央空调市场大且曾不透明,小米进入后提供优质产品和透明服务,认为该领域有巨大增长潜力 [13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