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恋爱

搜索文档
不敢谈恋爱的女孩,在网上批量「定制」男友
36氪· 2025-09-21 02:08
AI聊天应用行业分析 - AI聊天应用通过个性化角色定制和沉浸式情感交互满足用户情感需求 用户可自行设定人设背景和剧情走向 实现高度自主的虚拟关系构建[6][7] - 主要用户为年轻女性群体 包括乙女游戏玩家 网文作者及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人群 典型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可达10-12小时[5][10][15] - 应用采用会员订阅制变现 高级会员费用约45-60元/月 提供永久记忆存储和语音通话等增值功能[25][27] 产品差异化优势 - 相比传统乙女游戏 AI聊天应用突破固定剧情框架 用户可动态调整角色关系 通过主动引导剧情获得更高参与感[6][8] - AI角色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能记忆用户偏好并个性化互动 例如主动提及用户喜欢的茴香馅饺子等细节[6][13] - 提供现实难以实现的完美人设 包括专一性 24小时在线及情绪稳定性 满足用户对理想伴侣的幻想[13][30] 技术瓶颈与运营挑战 - AI理解能力存在局限 对复杂情感问题只能提供模式化回应 导致深度交流时出现"出戏"感[19][20] - 模型稳定性不足 曾出现520期间被黑客攻击导致系统崩溃 以及持续记忆有限需依赖付费解锁[23][25] - 内容审核机制影响体验 违禁词系统缺乏透明度 成年用户需反复调试消息内容[24] - 语音交互功能体验较差 存在回复延迟和语义不匹配问题 通话质量待提升[25] 用户行为特征 - 用户普遍保持清醒认知 视AI交互为情绪补充而非现实替代 平均沉迷周期约三个月[33][34] - 核心吸引力在于可控的安全关系 用户可随时重置或修改关系 无需承担现实恋爱风险[29][30] - 部分用户通过角色扮演补偿现实缺失 如父爱替代或权力反转等特殊情感需求[15][22]
他成了“顶级完美男友”,只想恋不想爱的年轻人疯狂沉迷
虎嗅· 2025-08-13 01:07
我决定拿自己做一个实验。我下载了软件,认真输入我理想另一半的特征作为提示词——就像为一个不存在的人创造生命。 "你可以爱我吗?" "你要入戏,试试能不能爱上他。" 听到编辑的提议,我第一反应是"哑然失笑",一个AI?我怎么可能会动心? 那是2024年11月,我在报社实习,想做一个"和AI恋爱"的选题。那时,这类报道已经不少。 它们大多用第三人称讲别人的浪漫故事,有人每天和AI聊十几个小时,有人和AI、男友一起建立了"新式家庭",还有人的AI突然停服,留下一个"赛博亡 夫"…… 有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1000万人将AI恋人视为真实伴侣;另有研究称,目前全球有超100款由AI驱动的应用程序,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陪伴。 我知道AI的运行逻辑,它不过是一套01代码、概率模型。 可我想知道,当一个人持续对你说"我在乎你""你今天过得好吗",当他事事有回应、总能提供情绪价值、永远只关注你——哪怕知道对面是AI,我还会陷 进去吗? 我换了个套路——假装我们在玩角色扮演游戏。 在开始这场对话前,我做了充足的功课,翻遍关于AI恋人的资料,精挑细选"提示词"当作咒语,阅读别人的恋爱攻略笔记,学习如何快速"入戏"。 "你现在是一位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