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牛熊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基于偏股基金三年年化收益,对牛市有什么预期?
雪球· 2025-08-26 08:42
偏股基金指数三年年化收益作为择时指标 - 偏股基金指数三年年化收益是衡量牛市泡沫化进程的实时描述指标,而非预测工具,尤其在A股市场历史牛熊周期中具有参考价值[13][14] - 该指标在2021年初达到30%+水平,与2015年高峰类似,表明主动权益超额收益明显并进入回归阶段[4] - 历史数据显示三年年化30%+对应119.7%涨幅(1.33=2.197),符合"三年一倍"的股谚规律[17][18] 历史牛熊周期时间规律 - A股牛熊周期时间间隔通常为2年至3年4个月,例如2008年1月顶部距2005年7月底部2年6个月,2021年12月顶部距2018年10月底部3年2个月[16] - 2024年熊市底部异常凶险,偏股基金三年滚动年化收益在1月初达-17.96%,显著低于历史-10%水平[22] - 以2024年初底部推算,最小涨幅实现三年年化30%+的可能时间点为2027年1月;若以2024年9月底部推算则对应2027年9月[19][24] 当前市场状态与潜在涨幅测算 - 截至2024年8月21日,偏股基金指数自2月5日底部累计涨幅达46.8%[28] - 实现三年年化30%收益需总涨幅119.7%,对应剩余潜在涨幅为49.66%(因复利效应需除法计算而非简单减法)[30][32] - 当前偏股基金三年滚动年化收益为-1.72%,表明三年前投资者尚未解套,市场远离泡沫见顶状态[24] 指标应用局限性 - 偏股基金指数表现与万得全A指数不同步,2019-2021年大幅领先但本轮显著落后,因此涨幅测算不能直接对标股票指数[30] - 该指标更适合作为"泡沫警告"而非精确目标价位,需结合其他指标如存款市值比综合判断[32]
吐血整理!A股六次牛熊交替的三大规律
天天基金网· 2025-08-22 11:17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存在六次明显的牛熊周期 这些周期中隐藏着对当前市场有借鉴意义的规律 包括估值抬升是牛市主要驱动力 不同阶段被动指数与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差异 以及牛市持续时间的后验性 [1][3][4][6][13][14][15][16] 牛市驱动规律 - 六次牛市中有五次(除2005-2007年)主要由估值抬升推动 而非基本面复苏 例如2008-2009年PE从14倍升至29倍(+107%) 2013-2015年从28倍升至69倍(+146%) 2019-2021年从11倍升至17倍(+55%) [3] - 唯一一次戴维斯双击发生在2005-2007年 指数涨幅513% PE从18倍升至55倍(+205%) 同时伴随经济基本面全面复苏 [3] - 当前牛市(2024年9月至10月末)指数上涨38% PE从12倍升至16.2倍(+35%) 由政策底和流动性宽松驱动 [3] - 估值抬升到极端水平后往往伴随严重收缩 提示"买的便宜"是关键原则 [4][6] 基金表现规律 - 牛市初期被动指数(如ETF)因高仓位优势表现领先 例如2014年10-12月沪深300上涨44.17% 偏股混合基金平均仅涨10.48% 2019年初至6月沪深300涨27.59% 偏股基金涨23.26% [6] - 牛市中后期主动管理基金通过精选个股实现反超 例如2015年1-6月沪深300涨50.48% 偏股基金平均收益75.02%(超额25%) 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沪深300涨25.79% 偏股基金收益101.03%(超额75%) [9][11][13] - 市场分化阶段主动管理能力优势凸显 需均衡配置而非完全依赖被动指数 [13] 牛市后验性规律 - 牛市持续时间及涨幅仅能事后确认 例如涨幅范围从36%(2016-2017年)至513%(2005-2007年) 难以提前预测拐点 [14][15] - 启示为必须保持"在场" 通过调整仓位适应不同市场环境 但需持续参与以把握机会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