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战略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通报中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1:53
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 集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将巡视整改作为严肃政治任务 推动真改实改彻底改 [2] - 党委书记扛起整改总责首责 集中整改期内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 提升政治能力 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2] - 建立"一人一表、双周一单"机制动态跟进整改 "一主审三联审一把关"机制严把整改标准 "线上+现场"督导机制为基层减负 [4] - 将16项改革重点任务和48条关键举措纳入整改清单 制发《中国人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动纲要(2025—2029年)》推动"333战略"落地 [4]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 将保障属性较强产品纳入重点监测目录 2024年人身险保障属性较强产品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巨灾险保额520余亿元同比增长超300% [7] - 新市民、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险服务提供风险保额超11万亿元 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鸿鹄基金二期于2025年获批设立 [7] - 2024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超行业均值 广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8] - 截至2025年3月末保险资金绿色领域投资存量规模提升 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较2023年末大幅增长 商业保险年金居市场首位 [8] - 广发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增速25% 创新模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 聚焦投早投小投硬提供增量耐心资本 [8] 经营模式转型与渠道建设 - 加快个险营销体系改革 深化多元板块渠道建设 建立健全自动追扣佣金、投诉线索移交和违规查处闭环管理机制 [8] - 扁平化、顾问式新型队伍试点扩展至32个地市 全面提速数字化直销平台建设 2024年寿险公司互联网保险自营平台新单保费快速增长 [8] - 持续压降综合成本率 加快互联网新型渠道建设和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发 培育新增长点 [18] 广发银行风险管控 - 严查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重拳整治"逃逸式离职"、银企"旋转门" 深挖彻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 [9] - 持续跟踪监测不良和关注类贷款、涉房地产业务风险 逐户确定房地产风险化解和处置计划 [9] - 优化信用卡资产结构 截至2025年3月末新发生不良贷款同比显著下降 信用卡风险暴露呈收敛态势 [9] - 多措并举调整优化结构 提升房地产贷款质量 [18]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 开展2024年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整改 严格薪酬管理 规范评价标准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0] - 将参股企业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开展全系统投资项目派出人员履职情况评估 制定"瘦身健体"方案 [10] - 制发风险管理方案 提升应对外部风险的主动性和专业能力 完善保密管理制度 [10] - 制发多项基础制度规范数据管理 建立另类投资项目标签复核机制 开展财务领域数据质量自查评估 [11] 投资风险防控 - 开展投资风险专项整治 一项目一策落实整改 修订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另类投资管理要点 [17] - 制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明确禁止、限制、审慎三类具体标准 完善投资环节权力配置运行制约机制 [17][18] - 紧盯投资管理廉洁风险 落实另类投资项目关键人员责任制 建立投资决策和交易询价分离制衡机制 [14] 全面从严治党与廉洁建设 - 坚决清除王滨案恶劣影响 制发以案促改工作办法 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 [12] - 开展狠刹违规吃喝歪风专项整治 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办力度 [13] - 严查销售误导、保险欺诈等问题 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会同地方监委严肃查办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14] - 深入开展"五虚"问题专项整治 编制"五虚"问题警示录 强化以案释纪、以案释法 [17] 人才队伍建设 - 坚持"三个过硬"标准加快干部配备 开展跨司跨域交流挂职 启动"卓越365人才强基计划"分层分类建强人才储备库 [16] - 在全系统开展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集中排查整治 严把干部资格条件和选任程序审核关 [16] - 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 细化落实"卓越365人才强基计划" [21]
中国人寿: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公司战略与党建 - 深入学习贯彻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1] - 推动将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贯穿到公司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全过程[1] - 锚定"333战略"持续用力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 经营业绩表现 - 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1] - 合并总资产突破8万亿元 不含广发银行总资产3.69万亿元[1] - 管理总资产超15万亿元[1] 保险业务运营 - 累计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1] - 赔付支出2372亿元 同比增长14.7%[1] - 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更好发挥[1] 投资业务情况 -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1] - 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1] - 服务大局积极有为[1] 经营管理部署 - 全面完成2025年经营管理目标任务[1] - 更加注重效益优先 长期理念 资负联动 防范化解风险[1] - 锚定年度经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1]
空缺5个月,国寿集团新总裁落定!“70后”李祝用正式任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26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李祝用获批出任中国人寿集团副董事长及总裁职务 填补自2023年11月以来空缺的总裁职位 [1] - 李祝用为1972年10月生人 拥有二十余年保险行业经验 曾长期在中国人保体系负责法律合规及风险管理相关工作 [2] - 现任集团领导团队包括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蔡希良 六位副总裁以及首席风险官和纪检监察组组长 [2] 公司战略方向 - 集团发布"333战略" 聚焦养老 健康 理财三大领域培育新增长极 并计划打造三大新上市平台 [4] - 战略目标包括通过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提升资源聚集配置能力 并实施党建引领 文化建设和协同创新三大工程 [4] - 董事长蔡希良提出将中国人寿打造为"发展卓越 创新驱动 协同高效 治理现代"的全球寿险领军企业 [5]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集团境内累计新增保险金额超700万亿元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约5万亿元 [1] - 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 合并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合并保费收入超8200亿元 [1] - 合并总资产近7.5万亿元(不含广发银行3.64万亿元) 管理第三方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 [1] 风险管理理念 - 新任总裁李祝用强调风险早期预警纠偏 主张提升风险管理前瞻性并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3] - 重视科技赋能风控 主张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建设提升风险识别的时效性与穿透性 [3] - 注重舆情和涉众风险管理 推动声誉风险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 [3]
当情怀与文化“撞个满怀” 国寿金融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8-08 07:25
企业文化体系更新 - 公司近期修订形成新版企业文化体系 由信条 使命 愿景 企业价值观 经营理念 品牌口号六部分组成 特别明确信条 深化愿景 丰富企业价值观 拓展经营理念 [1] 企业信条 - 信条包含诚实守信 以义取利 稳健审慎 守正创新 依法合规 是决定企业走多稳走多远的根本问题 [2] - 公司积极构建大消保格局 依托消保+模式驱动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寿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客户获赔率达99.6% 财险公司最快1秒完成理赔处理 [3] - 公司促进清廉金融文化 合规文化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2] 企业使命践行 - 公司践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使命 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约5万亿元 广发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集团旗下寿险公司赔付金额超150亿元 财险公司赔付金额约160亿元 [4] 投资与服务举措 - 公司秉持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 稳健投资和责任投资理念 2024年寿险公司全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 [5] - 为养老保险三支柱管理各类养老钱约2.1万亿元 设立500亿元大健康基金 200亿元大养老基金 100亿元银发产业基金 [5] - 参与地方性巨灾保险项目近40个 打造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 [5] 战略规划与实施 - 2025年公司提出333战略 着力提升风险保障能力 资产配置能力 价值创造能力 全球经营能力 [6] - 2025年一季度全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创近五年同期最高 保费收入 总资产 管理第三方资产均实现增长 [6] - 2024年全集团涉农风险保障超35万亿元 涉农信贷余额达1950亿元 [7] 企业价值观实践 - 企业价值观为成己为人 成人达己 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包含八种双成关系 [8] -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从不足1500亿元增至2024年的6714.57亿元 内含价值增长超万亿元 20余年来累计分红超2000亿元 [8] - 寿险公司年度理赔件数从78.9万件增长到近2489万件 年赔付金额从28亿元跃升至超600亿元 长险有效保单件数从4800万份增长到约3.26亿份 [8] 经营理念与客户服务 - 经营理念为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 首次融入企业文化体系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全方位金融保险服务 [9] - 健康保险产品服务涵盖全生命阶段 2024年为约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约1.8万亿保障金额 学生群体保险惠及少年儿童超7000万人 [10] - 在办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6亿人 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4400多万人 银龄安康系列产品新增承保老年群体1.3亿人次 [10] 品牌建设与传播 - 品牌口号为相知多年 值得托付 要投就投中国人寿 从单一寿险品牌发展为综合金融品牌 [11] - 公司利用CBA联赛 北京环球度假区等重点品牌合作项目实施基于业务协同的品牌联动 创新推出吉祥物国寿牛 [12] - 品牌相关工作曾荣获人民日报社品牌创新奖 中国金融年度品牌大奖 官方微信号入选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12]
中国人寿集团:积极服务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18:16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 [1] - 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 [1] - 赔付支出2372亿元,同比增长14.7% [1] - 累计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 [1] - 合并总资产突破8万亿元(不含广发银行总资产3.69万亿元) [1] - 管理总资产超15万亿元 [1] -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 [1] 战略规划与行业地位 - 1月首发"333战略"谋划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路径 [1] - 业内专家认为公司长期引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1] - 在规模增长、价值提升、服务优化等多方面树立行业标杆 [1] - 保险业新"国十条"支持大型保险机构做优做强 [1] - 公司应发挥关键头雁作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1] 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 - 推动效益优先、长期理念、资负联动、风险防范 [2] - 提升服务国家大局质效,重点保障国计民生领域 [2] - 优化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 [2] - 加快重点改革任务,培育三大新增长极 [2] - 推进三大新上市平台建设,深化协同创新 [2] - 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科技资源统筹 [2] - 强化数据整合利用,深化科技应用赋能 [2] - 守牢风险合规底线,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2]
中国人寿修订完成新版企业文化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7 10:44
公司新版企业文化体系 - 公司近期修订形成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由信条、使命、愿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品牌六部分组成,系统阐释公司的原则信念、存在意义、发展方向、价值取向等 [1] - 信条明确要"诚实守信",公司积极构建"大消保"格局,依托"消保+"模式驱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使命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努力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服务者、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1] - 2025年伊始,公司系统提出"333战略",为未来五年总的工作部署做好"任务书"、规划"路线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深入实施"333战略",着力提升风险保障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经营能力,实现良好开局 [2] - 全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创近五年同期最高,保费收入、总资产、管理第三方资产均实现增长,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 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 企业价值观为"成己为人 成人达己",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底蕴相通 [2] - 价值观包含公司与国家、社会、行业、客户、股东、员工之间等八种"双成"关系 [2] - 2025年初确立"一个国寿、一生守护"的经营理念,首次融入企业文化体系,打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企业形象 [2] 品牌发展 - 公司已发展成为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综合金融品牌 [2] - 品牌的跨越式发展不断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深度赋能 [2]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服务企业超1.7万家
财经网· 2025-06-03 08:13
综合金融服务战略 - 公司实施"333战略"增强服务多样性、普惠性和可及性,涵盖寿险、财险、投资、银行等多板块协同[1] - 通过"保银协同""投保联动""投贷联动"等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险服务[1] - 寿险服务覆盖健康、养老、医疗、教育、意外等全链条,财险服务涵盖企业个人、城乡区域等多领域[1] 少儿群体保障 - 推出全国首个省级托育行业专属保险"托育无忧",覆盖广东省1395家备案托育机构,提供每位婴幼儿最高10万元责任险+2万元意外医疗险[2] - "爱·童行"公益行动为江门市留守儿童等群体赠送保险,2024年累计为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提供1.8万亿元保障[3] - 学生保险产品覆盖超7000万少年儿童,"乐学无忧"和"校园"系列产品持续升级[3] 家庭健康管理 - "大爱无疆"补充医疗保险累计投保590万人次,2024年覆盖珠海市47%基本医保参保人(约114万人)[4] - 项目提供PET-CT检查报销等特色服务,通过"爱健康"行动累计发现1万例癌症高风险案例,确诊135例癌症[5] - "鼻咽癌西江计划"2024年计划完成1万例筛查,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超95%[5] 新业态群体保障 - 2024年为"两新"群体提供寿险保障3447万人次,财险保障近1600亿元[6] - "惠工保"项目累计覆盖81万人次职工[6] 养老照护服务 - "邑康保"创新失能照护模式,提供每月500元照护金,已覆盖江门市50家机构,累计支付2480万元[7][8] - "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覆盖广东省超90%老年人,累计赔付23亿元惠及190万人次,2024年全国新增承保1.4亿老年群体[9] - 养老险公司服务超1.7万家企业年金计划,推动年金制度扩面[9] 社会价值体现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国4400多万人,落地80个护理保险项目和上百个城市定制医疗项目[8] - 社区驻点服务工作站覆盖广州2800多个社区,直接服务超20万老年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