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6基础规则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如何破解电力市场“规则打架”“标准不一”难题?
国家能源局· 2025-08-19 06:47
核心观点 - "1+6"基础规则体系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制度基石和核心架构 旨在解决规则不衔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为电力资源全国自由高效流动扫清障碍 [2][3][4] 体系定位与功能 - 体系确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 明确基本理念、价值导向和运行逻辑 解决市场建设方向性问题 [3] - 统一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注册、信息披露、计量结算等关键环节操作规则 形成全国统一操作手册 [3] - 为中央和地方各级电力市场提供基础制度规则依据 是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市场的前提条件 [3] 体系架构设计 - "1"指《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是基础性纲领性规则 界定市场主体权责边界、核心交易类型与基本运作模式 [5] - "6"涵盖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注册、信息披露、计量结算六大支撑性规则 针对关键环节制定具体规范 [5] - "1"与"6"构成逻辑严密有机整体 "1"提供方向依据 "6"实现具体落实 覆盖电力交易全环节和全品种 [6] 市场协同机制 - 中长期市场作为压舱石 通过跨年、年度、月度等合约锁定大部分电量 提供长期价格信号和稳定预期 [7] - 现货市场作为风向标 基于实时供需以分钟级、小时级价格信号交易 反映短时供需变化和网络阻塞情况 [7] - 辅助服务作为稳定器 通过市场化机制购买调频、备用等服务 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 - 三者形成"长期锁定-短期优化-实时保障"连续时间序列 实现电力资源跨时空优化配置 [7][8] - 现货市场节点电价包含位置信号 反映区域供需紧张程度和网络阻塞成本 引导资源区域间流动 [8]
如何破解电力市场“规则打架”“标准不一”难题?
中国电力报· 2025-08-19 05:1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核心地位 - 确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锚定基本理念 价值导向和运行逻辑 解决市场建设方向和路径的根本性问题 为破除市场壁垒和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供统一制度遵循 [2] - 统一规则标准 系统性整合规范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 市场注册 信息披露 计量结算等关键环节操作规则 形成全国统一操作手册 解决规则不衔接和标准不一致等突出问题 实现全国一盘棋 [2] - 提供基础遵循 为中央和地方各级电力市场规划 设计 建设 运营 监管提供最基础制度规则依据 是构建高效规范 公平竞争 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2] "1+6"规则体系架构与逻辑关系 - "1"指《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是基础性纲领性规则 作为体系主干与根基 为市场运行确立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 明确市场主体权责边界 核心交易类型与基本运作模式 系统安全运行底线要求及风险防控核心机制 [3] - "6"是在"1"统领下针对关键环节与核心交易品种制定的支撑性规则 作为体系枝干 涵盖中长期交易 现货市场 辅助服务市场 市场注册 信息披露 计量结算六大具体规则 [4] - "1"与"6"相辅相成构成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 "1"为"6"提供方向和依据 "6"是对"1"的具体落实和规范 确保规则覆盖电力交易全环节和全品种 消除规则盲区 保障市场高效公平安全运行 [4] 三大市场动态衔接与资源配置机制 - 中长期市场作为电力交易压舱石 通过跨年 年度 月度 多日等合约锁定大部分电量交易 提供长期价格信号和稳定预期 是规避风险和保障电力供应基本盘的基石 锚定资源流动趋势 [6] - 现货市场作为市场风向标 基于系统实时供需状况以分钟级 小时级价格信号进行交易结算 灵敏反映短时供需变化和网络阻塞情况 引导资源实时流向最需要之处 实现短期边际成本最优 [6] - 辅助服务市场作为稳定器 通过市场化机制购买调频 备用 无功调节等服务 保障系统安全稳定优质运行 作为看不见的安全网 是现货市场高效运行和系统物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6] - 三者通过紧密耦合动态协同实现跨时空高效配置 时间上形成长期锁定-短期优化-实时保障的连续序列 空间上通过现货市场节点电价的位置信号反映区域供需紧张和阻塞成本 引导区域间资源流动 [7]
专家解读丨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国家能源局· 2025-08-14 07:46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 - "1+6"基础规则体系首次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制度骨架 实现电力资源从"局部循环"到"全国流通"的转变 [2] - 该体系在系统性 准入便捷性 交易流通性 信息透明度等维度实现根本性突破 为构建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 安全高效 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核心制度保障 [2] 建立统一规则的必要性 - 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3] - 解决当前电力市场存在的规则不统一 运营不规范 价格干预过度等问题 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62.7% [4] - 实现电力商品流动的"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 为电力资源全国优化配置提供"度量衡"保障 [3] "1+6"体系的重大突破 - **系统性突破**:建立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 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 信息披露 市场注册 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的完备体系 [5] - **准入便捷性突破**: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 实现"一地注册 信息共享" 解决准入环节碎片化问题 [5] - **交易流通性突破**:统一中长期 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交易范式 提升跨省跨区与省内市场衔接效率 [6] - **信息透明度突破**:标准化信息披露格式 平台界面 主体及时限 消除"雾里看花"现象 [6] - **结算协同性突破**:规范计量结算全流程管理 解决电费结算不及时等问题 [7] 最具创新性的制度设计 - "1+6"体系与多层次多品类多主体电力市场架构深度耦合 形成"精准咬合"的齿轮效应 [8] -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统领多层次市场边界 三大主干规则分别发挥"压舱石""晴雨表""调节器"作用 三大支撑规则实现数据互通 主体互认 结算互连 [8] - 通过"基础规则定方向 主干规则赋功能 支撑规则保运行"的逻辑 既实现全国"一盘棋" 又激发各品类市场能动性 [9]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中国电力报· 2025-08-14 03:40
为何基础规则必须先行?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 "1+6"基础规则体系的发布,首次构建起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制度骨架",让电力资源得以从"局部循 环"走向"全国流通"。 "1+6"基础规则体系如何实现"从0到1"或"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为何必须首先建立统一规则?其最具 创新性的设计体现在何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 访时表示,这套被视为改革里程碑的体系,在系统性、准入便捷性、交易流通性、信息透明度等多个维 度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核心制度 保障。 中能传媒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何必须首先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制度? 凡鹏飞: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整体视角看,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 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建立统一的 电力市场基础规则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 市场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将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运营奠定基础制度,提供基本遵循。 从市 ...
专家解读丨售电公司迎来哪些新机遇?
国家能源局· 2025-08-12 12:07
全国统一电力规则体系对售电公司的影响 - 全国统一规则体系覆盖全交易品种和全环节 推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2] - 统一规则为售电公司破除跨区经营壁垒 激发产品创新活力 赢得社会信任奠定基础 [2] 统一规则降低交易成本和合规风险 - 全国统一注册规则实现"一地注册 多地共享" 显著降低市场准入成本与行政负担 [3] - 统一信息披露标准解决信息获取不公平 不及时问题 提升市场透明度与运营效率 [4] - 公司业务遍及全国11个省份 覆盖两大电网经营区域 涵盖零售 交易及虚拟电厂业务 [3] 规则统一促进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 - 批发交易标准化降低零售套餐设计复杂性 使设计重心回归用户需求本身 [5] - 消除地域规则差异制约 为融合分布式光伏 用户侧储能 充电桩等创新方案扫清障碍 [5] - 显著提升售电公司在用户侧的服务深度与灵活性 [5] 增强市场信任的实践路径 - 严守规则和诚信经营是生存发展的根本 需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公开透明 [6] - 需加强电力交易 风险管理 负荷预测等专业能力建设以保障服务质量 [7] - 优化服务流程与响应机制 提供有竞争力综合能源方案 提升用户满意度 [7] 市场机制建设的支撑作用 - 省级电力市场普遍建立售电公司信用评价体系 辅以成熟信息披露机制 [7] - 制度性建设为用户提供评估售电公司资质的透明渠道 增强选择信心 [7]
专家解读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如何因地制宜?
国家能源局· 2025-08-09 02:3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 - "1+6"基础规则体系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制度突破 终结了规则"碎片化"历史 将"双碳"目标、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三大战略深度贯通 [3][4] - 体系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系统完整的电力市场规则框架 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纲领 配套6项基础规则覆盖交易品种与运行保障 实现各环节"有规可依" [4] - 制度设计为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容量成本回收、分时电价与辅助服务定价搭建桥梁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市场化改革融合 [5] "1+6"规则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 - 中长期交易承担"压舱石"功能 通过远期价格信号优化发用电计划 现货交易实现系统最优运行 辅助服务交易引导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 [7] - 电能量市场明确交易品种、价格形成机制等要素 辅助服务市场通过经济激励调动调频/备用等资源 分时电价机制拉大峰谷价差引导供需平衡 [8] - 注册管理、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规则构成市场"后勤保障系统" 确保交易公平透明高效 [7] 统一性与地方灵活性的平衡路径 - 顶层设计确立全国统一基础框架 避免地方规则差异导致市场分割 同时允许地方根据资源禀赋、电网结构等调整实施细则 [9][10] - 地方实践反馈推动制度动态优化 如广东/山西推出虚拟电厂细则 蒙西/广东引入需求侧响应 山东制定技术支持规范 江西增加容量补偿机制 [10] - 电价政策与交易模式可差异化 未来新型主体/交易品种的探索将持续补充全国规则体系 [11]
新规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成
新华社· 2025-08-07 04:16
图为贵州省龙里县的风力发电设施(新华社记者陶亮7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记者安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电力市 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的通知》,标志着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 成,这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里程碑。 以电网对发电企业的结算周期为例,以往有的地方是10个工作日,有的是20个工作日,有的在1个 月以上甚至更长。从终端用户的角度来看,过去各地老百姓拿到的电费账单也多有不同,有的地方账单 就只列个用电总数,有的则列出了清晰的账目…… "中央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中,强调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全国统一电力 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电力市场首先要有统一规则,这既是落实国家蓝图的必然 要求,又是电力市场打地基、立规矩的基础工程。"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 飞说,电力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优化配置,就必须实现"车同轨,书同文",也就是要有统一的基 础规则。 长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潮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海对于统一电力市场规则给企业带来的 实惠深有感触。 "此次出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