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探索
新华日报· 2025-07-03 22:50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人机协同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模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公平性提升 [1] 基础设施建设 - 高校需要合理规划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为人工智能软硬件配套建设制定预算,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 [2] - 资金支持渠道包括政府专项拨款、企业赞助和社会资本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筹集转型资金 [2] - 需配备智能化白板、多媒体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室和线上教学平台等软硬件设备,并由专人定期升级维护 [2]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 高校应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帮助教师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角色转变 [3] - 通过组织人工智能主题讲座、研讨会和校园宣传,提高教师对人工智能价值的认知 [3] - 构建系统化培训机制,设计涵盖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教学案例的线上线下课程 [3] 教育教学模式变革 - 人工智能可辅助教师完成机械性工作,使其有更多时间优化教学内容 [4] - 智能助教可构建双师课堂,解决教学时长不足问题,并实现签到统计和个性化答疑 [4]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重复操作 [4] 教育评价机制优化 - 人工智能支持过程性评价,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动态考核和个性化反馈 [5] - 智能辅导系统可根据学生知识储备差异推荐学习资料,并实时记录学情信息 [5] - 线上作业平台支持自动批改和学情统计,帮助教师快速识别学生薄弱环节 [5] 技术应用风险防范 - 需警惕数据安全、信息偏差和算法歧视等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6] - 高校应制定数据使用标准,加强师生数据隐私和风险认知教育 [6] - 需从法律层面监管算法设计,确保公平性并接受公众监督 [6]
新时代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新华日报· 2025-06-25 22:13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 - 数字化转型需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现代化建设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 统筹规划设计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工作需统筹规划设计以统一思想并凝聚参与主体合力 [2] - 相关部门需优化顶层设计出台专项法规政策引导高校应用数字技术加快转型速度 [2] - 高校需结合就业市场调研和本校特色制定转型发展规划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 数字平台建设 -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和普及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3] - 高校需构建数字化底座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构建支持远程教学的网络体系 [3] - 高校需制定统一数据标准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并完善数字教学平台功能 [3] 教学模式创新 - 教师需通过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变革构建数字教学体系 [4] - 高校需分层设计阶梯式课程体系联合企业开发教材精品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对接 [4] - 需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评价机制自动采集线上学习数据并引入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价 [4] 师生数字素养 - 高校需重点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保障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 [5] - 需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强化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实验室等使用提升教学质量 [5] - 教师需在课程中渗透数字素养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解决专业问题并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5]
重庆医科大学:用数字教材重新定义未来课堂
科技日报· 2025-06-04 05:39
原标题:重庆医科大学:用数字教材重新定义未来课堂 逼真的高清心脏结构图、可拆解的三维模型,以及生动的临床手术视频……近日,重庆医科大学的 课堂展现出一番不同寻常的学习景象。医学生告别了厚重的医学教材,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涵盖了12册医 学课程数字教材的平板。教师借助数字教学助手布置讨论作业,只需一键操作,便能获取学情数据,清 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作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探索者,重庆医科大学推出国内首套医学整合课程数字教材,并全 面接入人工智能系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早在2009年,我们就率先开展整合医学教学改革。"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神经系统疾病与 精神疾病》数字教材副主编朱丹介绍,学校构建起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课程,打造全面融通的整 合教学模式,并于2015年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基础与临床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 纸质教材。 然而,传统的纸质教材难以满足教学与学习需求。不少医学生告诉记者:"医学课本又多又厚又 重,上课携带不方便,也无法快速查找知识。而且教材内容更新慢,很多前沿知识都没有。要是遇到复 杂的解剖结构,光看文字和图片,根本理解不了。" 为解决这一难题,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