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发射

搜索文档
海南商发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 保障“建设+发射”同步走
海南日报· 2025-08-07 01:31
发射能力突破 - 5天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 验证高密度火箭发射能力[1] - 双工位匹配不同推进剂火箭 通过流程化操作保障快速状态切换[2] - 采用导流锥替代传统导流槽 发射后恢复时间压缩至按小时计算[2] 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 - 加注供气系统采用"单库区双工位"架构 实现2-3天内完成加注模式切换[2] - 系统兼容20型商业火箭需求 达到资源集约和成本优化目标[2] - 二期项目用地1100余亩 将新增三号四号发射工位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1] 运营管理模式 -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商业航天新机制 实现建设与发射同步进行[3] - 保障队伍实施岗位流动机制 在关键阶段采用混编模式确保高效运作[3] - 建设团队与发射团队分线作战但共享标准 同步保障工期进度与发射效率[3]
五天两捷报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
央视新闻· 2025-08-05 00:49
发射场能力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 [1] - 发射场工作人员在7月30日完成一号工位发射后,7月31日即完成二号工位长征十二号火箭转运工作 [1] - 发射场设计之初就瞄准高密度目标,一号工位发射后2至3天可切换至二号工位状态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两个发射工位分别于2024年11月30日、2025年3月12日完成首发任务 [2] - 发射场正在建设两个新工位,建成后将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2] 发射技术细节 - 一号工位使用液氢推进剂,二号工位使用不同推进剂,需进行管路清洗以避免燃料混杂 [2] - 五天内发射两发火箭对发射场是首次尝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攻克 [2] 卫星制造技术 - 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3] - 卫星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系统 [3] - 生产线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 [3] - 智慧工厂通过"智慧大脑"与"柔顺灵巧手臂"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 [3] - 生产线可实现年产100颗1000公斤级卫星,正在将AI技术融入制造流程 [3] - 部署AI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进度、资源调度,构建敏捷高效生产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