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自动化等级

搜索文档
两部门征求意见: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1:35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新规 核心监管要求 - 企业需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用户手册显著位置展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防止消费者误将辅助功能当作自动驾驶使用 [3] - 必须开发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功能 在驾驶员脱手、睡眠等异常状态时采取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限速直至靠边停车等强制措施 [3] - 严禁通过用户操作或系统逻辑主动关闭驾驶员监测功能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此类问题开展专项调查 [3] 信息安全与召回管理 - 企业需强化缺陷信息监测 防范网络攻击和漏洞引发的安全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相关安全事件启动缺陷调查并可能强制召回 [3] - OTA升级活动需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禁止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或通过OTA隐瞒缺陷 违规企业将面临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4] 产品宣传规范 - 禁止在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等方面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 确保消费者准确理解车辆功能边界 [5]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命名和营销不得暗示自动驾驶能力 避免误导消费者滥用功能 [5] - 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工信部整治夸大驾驶性能宣传行为 开展过度宣传技术认定和专项调查 [5] 事故报告与合规要求 - 企业须及时上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安全事件和碰撞事故 隐瞒重大事实将触发专项核查 [6] - 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填报辅助系统、储能装置等关键信息 确保产品与准入参数一致 [4]
驾驶辅助不是自动驾驶,两部门为智驾宣传划边界
北京商报· 2025-08-13 14:09
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征求意见稿 反馈截止日期为9月15日 [1] - 政策要求企业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驾驶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系统的区别 不得暗示驾驶辅助系统等同于自动驾驶系统 [1][5] - 企业需在车辆App、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显著位置和用户手册中明确显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3] 技术规范要求 - 企业必须开发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 监测驾驶员脱手、睡眠等脱离动态驾驶任务的情形 [3][4] - 需采取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限速、靠边停车或功能禁用等控制措施 确保驾驶员及时接管车辆 [4] - 企业应严格执行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升级活动 不得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 [4] 宣传行为规范 -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等信息时应真实全面 不得做虚假或夸大系统能力的宣传 [5] - 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命名及营销宣传中 不得暗示其具备实际不存在的自动驾驶功能 [5] - 避免夸大宣传车辆驾驶性能 防止误导消费者以不合理高速驾驶车辆 [5] 行业现状与影响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智驾赛道竞争加剧 [6] - 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 0-2级为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主体为人) 3-5级为自动驾驶(驾驶主体为系统) [6] - 2024年6月汽车行业OTA共计463项功能 "辅助驾驶"模块升级占比重回榜首 [4] - 监管趋严使车企宣传趋于谨慎 2025上海车展中"高阶智驾"宣传被淡化 均强调"辅助"属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