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首都功能疏解
icon
搜索文档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5:非首都功能疏解见效,区域均衡仍存短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7-21 13:20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和北方地区最大城市群 [2] - 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 2014至2023年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从1293.5万人降至1094.8万人 常住外来人口从490.5万人降至344.5万人 [3] - 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过3200家 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过9200公顷 [3] 产业协同发展成果 - 形成"六链五群"产业布局 重点培育氢能 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链和集成电路等五大产业集群 [4] - 北京企业对津冀企业累计投资4.9万次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 [3] - 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1% 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和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产值全国占比均超20% [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京津冀高铁总里程达2624公里 实现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4] - 京津雄实现半小时通达 北京至保定 张家口等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 [4] - 9个规划机场均已通航 形成"双核"(北京首都 大兴机场)"两翼"(天津滨海 石家庄正定机场)"多点"三级机场梯队 [4] 现存发展挑战 -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5] - 区域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 市场化运营机制需加快建设 [5] - 关键领域协同关联度有待提升 北京辐射带动作用亟须强化 [5] - 非首都功能疏解压力尚大 基础设施支撑作用仍需提升 [6] 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 深化制度型开放协同 提升区域规则 政策 标准等"软联通"水平 [6] - 激活市场化配置改革 加快关键资源开放共享 [6] - 由北京头部企业牵头成立"京津冀硬科技攻关联盟" 推动"北京研发 津冀中试"无缝衔接 [6] - 推进交通 基本公共服务及生态高质量一体化 加快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6] - 重构空间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北京核心 天津主引擎作用和区域中心节点城市承载功能 [6]
京津冀蓝皮书发布:推动京津冀高质量一体化
新京报· 2025-07-20 13:26
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成就 - 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8.7亿元,是2013年的10.52倍 [1] - 截至2023年北京企业对津冀企业累计投资4.9万次,总投资额达2.3万亿元 [1] -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 [1] - 京津冀高铁总里程达2624公里,实现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全覆盖 [1] 京津冀发展面临的挑战 - 2023年北京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18312元,是天津的1.58倍,河北的2.3倍 [1] - 三地区域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营机制需加快建设 [1] - 北京辐射带动作用亟须强化,非首都功能疏解压力尚大 [1] - 三地优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均问题突出 [1] 推动京津冀高质量一体化的建议 - 通过协同立法破除行政壁垒,提升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 [2] - 制定《京津冀科技人才资质互认目录》,共建科技人才数据库 [2] - 试点科学家"北京聘用,津冀履职"机制和"创新积分跨区域兑换"政策 [2] - 加强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共同体建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2] - 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及生态高质量一体化 [2] - 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为支撑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2]